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六期“联合成长协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1#

2024年2月15日,每月研修日并未因春节而停止,于是在假期中有幸聆听了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杜百顺老师的《认真+实干+担当+思考——一名普通科学教师的自我成长之路》讲座分享,收获满满。
杜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分别是成长经历、点滴收获和个人感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自我成长并不断的反思复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印象深刻的是杜老师在讲座中指出认真:不糊弄、不苟且;领导同事都说好,但自己总是感觉还差点儿;实干:不藏奸、不空谈;干活时,不管有没有领导来,都闷头使劲干;担当:不推诿、不抱怨;承担许多额外任务,却无额外的收获或回报;思考:不盲从、不肤浅;学习、培训之后,有思考,有想法,有思想。我深入地体会到了“认真、实干、担当、思考”这八个字的真谛。作为一名普通的科学教师,我认识到自我成长的旅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过程。
我首先体会到的是“认真”的重要性。每一次学习,我都全神贯注,认真地记笔记、认真地思考。我发现,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我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也要保持这种认真的态度,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其次,我深刻理解到“实干”的意义。理论是基础,但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才是关键。我尝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实践让我更加明白,教学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实践。
此外,“担当”也是我在这次研修中领悟到的一个重要品质。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担当精神,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克服困难,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过去,我可能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很少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但现在,我明白了思考的重要性。只有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进步。
这次研修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继续努力,以“认真、实干、担当、思考”的态度,走好自己的成长之旅。(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  陈飞琴)
分享 转发
TOP
2#

时光荏苒,又至每月十五日,小科人们再度在线集结,共赴一场研修之旅。今日,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安吉县外国语学校叶军特级教师的精彩讲座——《科学课该为孩子的素养发展做些什么》。
叶特以章鼎儿老师倡导的“走向探究的课堂结构”为理论依托,特别关注其中的“主要活动后的信息加工处理(交流研讨)”环节。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共同梳理、分析、整合主要活动中所获取的各种发现、观点及问题。据此,叶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主要活动的设计、主要活动学习记录单的设计以及交流研讨的组织,并指出当前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生没有问题、学习活动设计指向结论、交流研讨追求结论。叶老师还结合课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向我们阐述了应该如何去达成学生的素养发展。认真聆听了叶老师的课与讲座,受益良多。特别是对于交流研讨环节的组织,叶特建议采取“全员上台分享”、“营造宽松交流氛围”、“保证充足讨论时间”的方式,教师在此期间则扮演安静的倾听者与要点记录者的角色。研讨不仅是学生达成共识、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催生新问题、孕育新思路的重要阶段。研讨之“研”能否生动展开,关键在于赋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激发他们表达的意愿与冲动。
TOP
3#

今日听了4节课,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做一个冻米糖》,这节课生动地融合了科学探究、生活技能培养以及文化传承,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跨学科整合与实践性学习理念。
1. 课程定位与结构清晰:教师以“这是什么?你知道有什么组成吗?”这一开放式问题开启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冻米糖这一具体实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接着通过让学生品尝冻米糖并询问味道,自然引出主要食材——白砂糖和爆米花,为后续的制作活动做好铺垫。整个引入环节简洁明快,有效聚焦了学生的注意力。
2. 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教师明确指出制作目标,并出示评价标准,确保学生对即将开展的实践活动有明确的认识和期待。关键步骤“熬糖”的提炼,既凸显了制作冻米糖的核心技能,又巧妙地融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知识点,使科学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3. 深度探究与思维训练:在熬糖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白砂糖的变化,引发关于物态变化和化学反应的讨论。学生通过实验亲历糖的融化与颜色变化,进而辨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实现了对科学概念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这一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4. 合作学习与成果分享:制作冻米糖的任务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鼓励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从熬糖到装模的全过程。分享环节中,不仅展示成功案例,也包括不成功的案例,这种正反对比有助于学生反思实践过程,提炼成功经验,识别问题所在,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5. 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冻米糖制作的成功与否,并要求他们从操作细节、最终产品等方面提供证据支持。此外,教师还提出对冻米糖制作过程及成品的改进意见,布置课后任务,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的冻米糖制作工艺,深化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理解,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优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