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1#

两年过去了,我从第一批骨干共同体到了第二批骨干共同体。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今天的活动在江南小学举行,第一节课陈佳丹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现象》,孩子们在kt板上展示了自己的想法后,后面的交流研讨感觉有些枯燥,老师干涉得也多。我想如果能够在这里安排细致些,这堂课会更加完美。第二节课是陆祝林老师执教的《人类认识地球及运动的历史》,通过时间轴的运用让学生明白历史的久远以及发展的过程。并结合第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迁移到谁发现的谁绕谁转的问题,引出日心说和地心说,并以学习单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学习这两种学说,以及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节课是钟琪钢老师执教的《证明地球在自转》,本节课的难度比前两节要大很多,而且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连续上到第三节课时已经显露出疲惫的状态。钟琪钢老师通过生活中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明白相对的问题,从而引到从哪里看地球自转的问题,后来俞老师也提到难度应该放低。
下午,聆听了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关于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方向的讲座,并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教课改的文件精神,对每个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研究做了专门的指导。
分享 转发
TOP
2#

11月24日在朝晖小学听了两节《月相变化》的课,分别由湘师附小许臻尉老师和朝晖小学的金亚军老师执教。这两节课食同课异构,针对性比较强,都是关于宇宙的,都是模型建构的课。以前经常听老师们讲《宇宙》单元的课很难上,学生对这一块知识的科学前概念了解的不多,缺乏空间的概念,宇宙空间的球体模拟缺乏真实性导致学生不能完成探究任务,实验记录单的设计困难重重,究竟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更适合于我们的学生,更有利于孩子长远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外长时探究月相变化、日食、月食等存在客观和主观难度,“星座”模型建立理论支撑少,开星空交流会、制作活动观星图实践难度高等等,最终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这一单元学生整体掌握情况堪忧。今天许老师最开始让孩子试错,暴露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月相教学。金老师则从地球视角、观察方位、观察时间等出发,使得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模拟实验对真实现象的解释。第三个活动是何东老师关于《星空》的讲座,让我对星座有了全新的认识。
TOP
3#

昨天,在新街三小参加了“小学科学“第二期新蕊、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活动”,听了三节课和四个读书观点报告,总体收获很多。其中第一节课《污水和污水处理》给我印象最深。感慨李梦楚老师的精致教学设计、材料的准备和课堂的大气。观察探究课我听得很少,昨天的活动对于我来说更是学习,让我理解到这种类型的课原来可以这样上的。李老师的板书设计也是整堂课的亮点,让学生实验之前先是观看ppt的动画播放,再是灵活的卡片在实验之后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污水是如何净化的,怎么样净化可以做到最佳。总之,一天充实的学习,又给我在学科教学上留下了很多的思考。
TOP
4#

9月28日,新学期的第一次小学科学新课程培训活动在瓜沥任伯年小学举行,这次活动一共安排了两节课和两个讲座。钱星星老师执教《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和何佳明老师执教的《我们周围的空气》。钱老师的课先让学生通过食物认识和观察三种植物的器官,通过画一画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将他们的器官特点与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了植物后,回顾金鱼和鸽子之间形态结构与功能胡学习,找到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环境和形态结构是相互关联胡的。何老师通过课前的小魔术深深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让学生思考“空气能当礼物吗”开始本节课,分别通过“能感受周围空气吗”“能看见周围空气吗”两大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研讨,整节课幽默风趣,注重证据的论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在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下午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解读了“56号教室”评比情况,点评了两堂课,解读了即将出版的小学科学新课标。一天的活动不仅充实,更收获了很多!
TOP
5#

2016年11月22日,这学期的第二次骨干教师集中研训活动今天在党湾一小进行。上午安排的是三节教研课。杨望祥老师的课《土壤中有什么》。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杨老师准备的材料非常有结构性,筛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清楚得观察到土壤的分层,从而认识到土壤颗粒的大小。同时,在对问题的追问和课堂交流上也很到位。如:“学生说土壤中有空气。”杨老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给学生解释的机会表达观察到的现象。第二节课,方琼飞老师执教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方老师采用了一个模拟实验让学生去感受流线型有助于金鱼的运动,但是实验的设计有些不够合理,比如模型感太小,学生不能真正感受到不同形状的体型对运动所造成的阻力等。第三节课是胡老师执教的《花、果实、种子》,在本节课上胡老师让学生充分的观察了雄蕊、雌蕊的结构,同时提供给学生棉签等材料给学生体验传粉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观察。下午四位老师做了观点报告,各自观点和想法都十分独特,让我有了新的角度去思考模型探究课和观察探究课。
TOP
6#

2017年第一次区小学科学的教研活动在开发区小学进行。都说有点“土豪”味的学校,确实在视觉上给人以一定的震撼,尤其是学校的科技馆。
上午活动显示两堂教研课,分别是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工程与设计课和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有关空气主题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施老师的课从一开始研讨指南针的构造和原理让学生对指南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知,再到后来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指南针,将理论的知识用自己的实践来证实,算得上是比较典型的工程技术课。杨老师的课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神秘”的感觉,利用气流产生的神奇现象,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了。从满瓶子的水倒吸乒乓球,到利用大气压提起凳子,漏斗吹气倒吸小球……种种的现象将学生引入奇妙的科学世界。
    下午,吴建伟老师对STEM课程的深入剖析,通过互动,视频,实验等形式,让我对这种课程有了更新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更大的帮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