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六期“联合成长协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1#

11月30日 在杭州天地学校参加了杭州市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展示研修活动,学习了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相关内容,观摩了拓展性科学课堂。其中陈媛老师执教了《神奇的微生素C》一课,通过结合生活情境引出驱动性问题“如何比较果蔬中微生素C含量”的高低,借助视频资料设计一个能比较微生素C含量高低的对比实验,根据实验对水果蔬菜的微生素C 含量进行检测,最后根据实验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均衡饮食的意识。课堂上学生探究分析、交流对比,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看法有了自己的见解,设计对比实验是本节课的难点,陈老师 提供实验设计支架,让学生根据支架来设计对比实验。
拓展性课程从书本走向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拓展性探究。拓展性课程的开展可结合科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践的课外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需要延伸到课外的探究任务,在课内很难保证完成,需要在课外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进行实践,为科学拓展性课程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拓展性课程是一种有创意的学习方式,需要认真研究与实践。在拓展性课程中享受研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党山小学 陆丽芬
分享 转发
TOP
2#

《基于核心概念设计促进观念建构的科学课堂》学习体会
学了什么?
1.学校教育要教给学生什么,重要都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2.如何围绕核心概念设计:
确定主题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内容的素养发展功能,制定主题单元观念建构的总体目标,分解总目标到不同学段、不同单元和不同课时,选择和组织与主题、单元、课时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创设贯穿主题单元始终的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设计有针对性、趣味性、逐级深化的探究活动和系列化,构思对主题单元学习中观念发展情况进行过程评级阿和终结评价工具,反思交流主题单元学习的收获和不足。
有什么想法?
结合自己日常教学,在教学时,要对标,明确本单元指向的核心概念,结合内容设计驱动性任务,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和思维,促进核心概念的构建,比如在《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一课,通过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比对消化器官及进行模拟实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及其功能,体验食物消化的过程是由多个消化器官共同协作完成的,建立系统和有联系的观点。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对消化器官有一定的认识,但有些认识并不准确,考虑核心概念构建的学习进阶,结合课标要求,具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观察和比较中,能对食物消化过程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增加健康生活的意识。(党山小学陆丽芬)
TOP
3#

《认真+实干+担当+思考》学习心得
学习了《认真+实干+担当+思考》讲座受益匪浅,第一阶段学习到杜老师就是认真,就一个念头,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多琢磨、多付出,没有一件事糊弄、没有一丁点糊弄。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就像杜老师说的课、活动、人品、口碑、威信、威望都是干出来的,那么多学科和兼职对提高科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就像杜老师说的就像一个快乐的船夫载着一帮聪明、可爱的学生到初中阶段。在第二个阶段作为教研员多了一份责任、做了一些思考,提出问题性教学、兴趣性教学、体验性教学和大单元教学。从琢磨文本、学生、方法、设计、材料、生成实现内功内力,十字技巧实现教学机智,每一点都值得学习。第三个阶段从关注学生深度思考、关注学生实际获得,到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从认真-实干-思考-思想,这一路的成长历程失踪坚守一个念头: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四个坚持:认真实干责任担当,一个幸运:越努力越幸运。
杜老师一直在他所热爱的教育沃土上默默耕耘,深深感受到为人师者的甘甜。把对工作的奉献变成一种平凡,造就人生的成功与喜悦。干任何工作,只要用心,最终都内化为教学助力,让教学更高效、更成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平凡的工作一定同样更加精彩!(党山小学陆丽芬)
TOP
4#

学习《科学课堂教学之思》有感
        学习了《科学课堂教学之思》讲座,学习了李老师的课堂之观、课堂课堂之变、课堂突破之思,受益匪浅,李老师以课例的形式进行交流,使我们学习者也易理解和内化。
       课堂之观,新概念新做法的背后逻辑是什么,要做持续的发展会面临很多困难。以课例《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展示了认知路线,课例《水能溶解别的物体》,概念形成的基本流程,基于认知到基于探究,科学课堂总是反映着科学教育在不同的时段的发展要求,理解并实践这些精神是教师的必修课。相同内容,不同的老师总会有不同的课堂呈现,教学行为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教师对课堂的理解。课堂之变,到现在核心素养,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素养本位,素养本位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认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科学观念。课堂形态走向块状结构,教学路径改进情境创设,结合科学学习的活动特点进行创设。
       学习要为提出观点做好准备,整理、判断要为交流观点做好准备,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实现意义建构和素养提升。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有学以致用的思想,着重培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花功夫,把探究实践能力和分析、评价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党山小学 陆丽芬)
TOP
5#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学习了《做一个指南针》、《做一个手电筒》两节课,指向跨学科主题下的课堂学习:
1.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源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或科学研究活动,在《做一个指南针》是基于生活中碰到断电情境下需要点亮手电筒的生活场景,《做一个指南针》是在基于生活如何辨认方向要用到指南针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制作。
2.真实情境问题解决与学科整合:两节课以科学学科为主导学科的基础上展开跨学科学学习,在驱动问题下开展学习活动,并设计支持问题解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做中学,做中思。
3.有一个跨的载体:设计制作是两节课的共同点,做一个指南针和做一个手电筒对于相应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要一定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不同的学科中调用,具有探究性和创造性。
在夏雪梅《跨学科学习》一书中学习到,跨学科样态在解决问题时,不同学科的知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织融合在一起,可以单独拆解每一部分知识,但只有交融起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党山小学 陆丽芬)
TOP
6#

2024.4.15每月研修《科学课该为孩子的素养发展提供什么》
       在叶特《科学课该为孩子素养发展提供什么》中学习到,教学中在交流研讨上还存在不足之处:1.学生没有问题;2.学习活动设计指向结论;3.交流研讨追求结论;叶特以课例的形式分享了课堂交流研讨如何开展。如《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课,先探查学生前概念,画热水和冷牛奶温度变化折线图;设计实验;交流:学生小组汇报主要活动中的发现;研讨:认识热传递规律+热量去哪里了。学习了叶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很细致的,对于交流研讨非常充分,从现象出发慢慢交流促进学生深度交流。到最后试管内温度比烧杯温度高,来认识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问题传递,最后趋向于平衡,并用热成像仪,直观看到热量传递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实验是为交流研讨做准备的。研讨交流属于活动后信息处理加工,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组成果展示、过程视频或者图片、活动的数据方面,提供学生研讨交流的支架,促进学生研讨交流有效发生。教学中,交流环节要注重澄清事实、呈现数据,研讨环节要侧重对现象表达看法、形成观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概念,还要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交流研讨是学生思维活动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精心设计,组织好探究后期的交流研讨。(党山小学陆丽芬)
TOP
7#

2024.4.16杭州市小学科学教研活动
        在高桥金帆参加杭州市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主题是基于教材的项目化活动,学习到了四节课,四节课都是基于教材的项目化活动设计,从导入开始到出示任务,讨论任务成功标准,出示材料和学习单,学生完成设计制作测试,以及评价与改进。这四节课的背后,都体现了教师用项目化理念改造课,在《做一块冻米糖》一课中,学生的兴致最高,在制作时融合科学知识来制作符合要求的冻米糕。在《做一个会说话的机器人》一课中,戴老师设计了分层次的任务挑战,这是体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在《设计制作简易滴管》一课,教师提供多种材料供学生选择,学生也想出了很多方法来实现低速缓慢这一标准。在《北雪南运》中学生也是动脑筋来实现设计与制作一致,来达到成功标准。
项目化学习是学生围绕复杂的、真实的情境、具有一定挑战的项目整体,在精心设计任务与活动基础上,进行探究实践,学生经历了分析讨论、设计制作、测试优化和展示评价的过程,提高了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评价标准设置在完成项目之前,让学生有更清晰的学习目标。最后项目完成后,学生自评打星并填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党山小学 陆丽芬)
TOP
8#

       学习了《船的历史》这节课,执教老师通过对照课标对船的历史这节课进行梳理,制定了该课教学目标,突出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弱化了历史与演变内容,通过搭建支架,深化胡萝卜独木舟探究实践,通过制作与测试独木舟,尝试用多样方式记录独木舟载重量、稳定性等特征,认识船的外形结构和载重量、稳定性、阻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提升学生探究、创新、协作能力。其中教师3次调研,在教学中要从大概念、大单元视角研读教材,并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年龄特点,执教老师3次调研,充分站在了学生学情基础之上,并精心准备有结构的材料,通过创设情境与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加强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开放的记录单设计与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并有一定的德育渗透。课前提前进行预设,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都进行预设。每一堂课的材料都需要精心准备。上完一堂课,需要及时寻找自己的不足以及欠缺的方面,以便后面的课程可以更加的完善。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党山小学  陆丽芬
TOP
9#

20240615每月研修有感:学习了沈特的《理解、解构、结构性实践——指向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教改经验分享》,一开始深特对科学思维进行了解读,一位具有科学思维能力的学生一定是有涵养的人,教学设计、有品质的问题、理性活动、科学预测、“障碍”都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到现在提出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中,科学思维是核心,是落实科学课程标准的关键。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能力的核心,其培养必须贯穿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中。在深特的讲座中学习到理解是对素养课堂有一定的理解,对自己和自己的课堂有一定的理解,在教改的实践上更有方向,更有成效。并向我们传递了课堂主体一定是学生,探究需要具有思维性以及深度学习的发生。结构化实践,沈特展示了《导体与绝缘体》这节课,学习了这一课,从一开始的导入,到过渡衔接、记录单的解读,学生操作过程,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预测展现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探究活动发掘学生新思维,研讨促进学生思维火花,学以致用构建系统思维,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在学生充满想象力的猜想与求知的过程中予以正确的引导,将科学素养教育深入人心。党山小学 陆丽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