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熊老师的挤水帖:.写在《人体百科》失踪之后 [复制链接]

1#

谦虚谨慎的水熊,萧小科的一面旗帜!
分享 转发
TOP
2#

以下是引用水熊在2014-3-10 22:34:00的发言:

 


2014310日星期一 晴到多云,早上雾霾很浓,南门江对面白色休闲棚顶若隐若现(上午补上了601班一堂科学课,中午考虑草履虫和草鞋虫的问题)


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P15页有一处疑似错误。


说是疑似,是因为图中(见下图)主体是叶绿体,也就是“主角”、“重点”是叶绿体。这是没有错的。叶绿体背后的那种植物,如果仅仅是一种修饰用的背景,那也是没有错的。但如果是像边上这段文字中描述的那样:“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如果有老师和同学读了这段文字后,误以为图中做背景的这种植物就是蓖麻的话,那就错了。希望除了我还没有被误导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我还真没留意,果真如此,教材编写真是勉为其难了!

TOP
3#

以下是引用水熊在2014-3-19 22:31:00的发言:
 

由费曼的话想到的


2014319日星期三 冷空气来袭,降温,春雷(上午三中开会)


“脑子空了,是因为没有足够真实的活动,没有挑战:你不跟做实验的那帮家伙接触,你不必思考怎么回答学生的问题。你什么也没有!”这是美国物理学家费曼说的一句话,是从他的一本有趣的自传体式书中看到的一段话。


我们区域范围内,有部分老师有这样的认识(不一定的科学老师):做老师做到手下没有学生了,不用上课了,是一种成功!从某些方面来说,有一定的道理,比方说领导管理才能被挖掘出来了,做行政工作了。但仅仅是为了轻松,课务越少越好,最好不用上课,不用面对学生,过这种“理想状态”的教师生活,却也是很多一线教师所向往的。


如果真的达到了这样一种轻松、安静的工作状态,我的理解,那是一种“死”,一种死寂的状态。矛盾和困惑应该成为一种工作的常态,那是充满活力的东西,是创造力迸发的源泉。只要还在参与学科教学,总要想方设法多和学生在一起,课前早接触一分钟,课后通过内容延伸和环境氛围“诱惑”一分钟,教学时间之外联系一分钟。这会让课堂充满欣喜,会让人觉得上课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成了一天中的幸福时段!


人生道路起起伏伏,有时有些飘忽不定,但是活在当下,总要做些事情,对己对人都需要。


人生如果是一段旅程,又会选择属于自己的不同道路,人与人的社会就变得丰富了,


但是活在当下,立足自身,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就需要不断的努力,人生就有了意味,


我认为不管选择了哪条路,坚定一些,稳重一些总是需要的。


 

TOP
4#

小女也在学语文,有时到我这儿来背课文,我倒是挺乐意,挺新鲜的。


不过细想一下,语文的文本总是停留在表述一个层面,一个个好词语镶嵌其中,


感觉有些浮华,缺少的是文本的理性,长此以往,学生的理性思维就会有所影响,


语文理性思维的缺失和科学教学形成较大反差,对学生现实生活的价值也不大,


中国教育和生活的脱节是最大的失败,这一点要向美国教育洗耳恭听!

TOP
5#

看书是好事,看经典好书更有必要,


书源自生活,对生活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凡对生活有思考后再看书,就会发现更多的价值。

TOP
6#

以下是引用水熊在2014-4-14 22:17:00的发言:

突出主体吸引眼球。适用于主题比较明确的回帖,也方便大家有选择性的浏览。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说不定我还是首创呢,哈哈!


云涛的做法很好,不然一个成长贴的新进展都是蒙的,现在方向明确,便于交流探讨!

TOP
7#

逻辑思考其实是基于一般规律的推理,


实证是需要利用现实现象和材料进行证明,


这都是现行的一般规律,也是走向现行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


 


其实基于问题的解决才是人类急于要解决的现实难题,


于是实证就有了价值,而基于人的逻辑思考也是基于问题解决的,


于是就成了统一路线,当然科学是会发展的,人也是会发展和进化的,


如果说教学是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的,那科学研究同样如此,也是会不断进化和发展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