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1年3月作业集:追求简约的课堂”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1#

实践出真知
青田东源小学  5号颜旭晓
    教学改革之后,各门课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科学》,从最初的《常识》到现在的《科学》,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过程都进行了很大的改革。
    刚开始教科学的时候,对于这样图文并茂、没有成句概念的学科,不知道如何下手,只能万分依赖的遵从教科书的环节,按部就班的把课给上下来。“探究”是小学科学的主题,前几年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听了不少观摩课,很多老师上的很精彩,让我受益匪浅,却不免也有“做秀”的嫌疑,整堂课很华丽,让我在欣赏的同时不无唏嘘,给我们自己上,怎么办呢?老师们都是自醒的,慢慢的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我重新有了思考“华丽探究背后,我们真正想要实现的是什么?”“科学探究学生的主体到底如何体现?”
“是否有必要完全遵从书本当中的活动?”直到听了喻伯军老师“追求简约的课堂”讲座之后,顿有醍醐灌顶之感。
    我们需要追求的是简约的课堂,喻老师提出了推进简约课堂的两个策略:一是集中探究主题,即突出重点,切口小,研究深;二是整合教学环节,即合并、缩减过多的教学环节。回学校后我也进行了尝试,如何推进《月相变化》的简约课堂。这一课的重点,是“规律”还是“成因”一直颇有争议,课本上的活动较多,又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想要在课堂40分钟内都有所体现是比较困难的。我尝试着对课本内容进行合并、缩减,把画月相和给月相排序的活动整合起来,直接让学生画初一至十五记忆中的月相,贴在相应日期下面;以往到这里之后我会出示正确的月相排序,然后进行月相规律的讲解,再让学生探讨成因,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后面的成因活动几乎没有时间操作。鉴于“简约课堂”的启发,我删减了出示正确月相排序这个环节,紧接着探讨成因,在探讨成因的过程中画下正确的初一至十五的月相,再让学生贴在相应的日期下面,相对比得出月相规律。这样一堂课,学生有了较长时间的自主探究,同时也向我们追求的“简约课堂”迈了一小步,更让我进一步的体会了喻老师“追求简约课堂”的意义所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