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1#

    9月22日,参加了在江南小学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很荣幸自己成为了第二期骨干教师的一员。陈佳丹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变化》,先让学生发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然后让学生思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并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将自己的猜想全部画在学习单上。本课精彩之处在于最后的讨论:这些猜想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这个讨论开放了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陆祝林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同时整节课,陆老师都一直强调证据意识,培养了学生求真质疑的精神。但是黑板上的时间轴利用不够,如果能将天圆地方说,以及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所利用的工具都显示在轴上面,那么这节课就更加饱满了。钟琦钢老师的《证明地球在自转》,这一课特别难上,钟老师通过车内车外的景物是否移动,帮助学生理解相对运动,但是放在地球和摆上,学生在理解上似乎又遇到了麻烦,毕竟这课难度在这里,钟老师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下午,喻老师精彩点评了第三节课,并给我们指明了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城东小学  莫小丽

分享 转发
TOP
2#

2015年11月24日,我在朝晖小学听了许臻尉老师和金亚军老师的两节同课异构的课《月相变化》以及何东老师的讲座《关于“星空”》。许老师开门见山的进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揭示学生的前概念,模拟实验活动以及通过摄像头代替人眼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只是在实验结束后的交流阶段,稍显混乱,黑板上一下子出现那么多的圆片,学生一下子也看不过来,而且交流时最好用时间(初七、八……)来表示月相是怎样的而不是用位置(1,2……),这样学生对月相规律更清楚。金老师的教具非常的吸引人,学生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是这节课的亮点。何东老师的讲座,让我大开眼见,收获了更多关于星空的知识。
TOP
3#

        4月19日参加了在新街小学的教研活动,收获很多。富燕飞老师《种子的萌发》这一节课,是一节典型的观察探究课。通过2个观察活动,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以及胚的各部分所起的作用。整节课的观察活动做的非常的充分,观察前教师有很好的观察指导,比如观察的顺序:从外到内,同时富老师精心设计的记录单让学生的观察活动更具有目的性。总体上来说,这一节课条理清晰,材料发放有序,通过2个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种子萌发之后如何变成植物的兴趣,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观察探究课。总之,一天的活动,收获很大,学习到的东西也很多,当然也给自己如何开展观察探究课留下了思考。                                   萧山区城东小学   莫小丽
TOP
4#

5月12日,参加了在北干小学举行的区小学科学“生本智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第一节是北干小学丁老师的《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丁老师通过问题""1.这些食物一般是生吃还是熟吃?2.为什么要这么吃?“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对生熟马铃薯的观察特别到位。再通过让学生观察猪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让学生知道食物生吃和熟吃的理由。这节课条理清晰,印象深刻。第二节课是特级教师李霞老师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整节课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李老师亲切的教态,称呼学生为”孩子们“,瞬间拉近了和学生间的距离。2.李老师特别讲究证据意识的培养,从课前谈话中让孩子们通过证据判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到课中要求学生有证据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3.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学生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整节课培养了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课堂交流真正做到了有效。作为我来说,收获很大,也认识到作为一个科学教师,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城东小学  莫小丽
最后编辑莫莫默默 最后编辑于 2016-05-13 13:07:48
TOP
5#

9.28参加了在任伯年小学的本学期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2节教研课,2个讲座,满满的一天,收货也是满满的。第一节是钱星星老师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从材料的准备上来说,将整珠玉米带进课堂,可见钱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在这些有结构的材料的基础上,观察效果也比较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活动二观察动物这一环节,没有实体材料的帮助之下,课堂气氛就显得不是很活跃。第二节是何佳明老师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何老师通过一个小魔术,很好的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这帮三年级孩子的兴趣。何老师现在的教态越来越自然,课堂上也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想法,并注重证据的得出,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性地位,这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城东小学   莫小丽
TOP
6#

11月2日,在党湾一小参加了“观察探究课”教学研讨活动。杨老师的《土壤中有什么》这节课,无论从材料的选择上还是记录单,可以看出杨老师花了不少时间。本节课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几个筛子,学生利用筛子将土壤颗粒分开,从而明确砂砾,沙,粉沙,体现了科学论证的理念。当然如果能将本课的5个观察活动进行整合,在时间的把握上可能会更好一点。第二节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最大的感觉是前面植物部分讲的太快,后面的这个流线型的探究活动花费时间稍微多了一点,总觉得与本节课的“关联”两字联系不多。第三节课《花、果实、种子》,胡老师给了孩子较长时间的观察,并通过给予棉签,翻看书本等方法帮助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观察,学生兴趣也比较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只是后面的“受精”视频内容速度太快,学生一下子还不能很明白的接受,因此交流上出现了问题,如果能够通过视频,图文等方法加以解释,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效果可能会更好!
                                                                                                                                        城东小学   莫小丽
TOP
7#

    2月28日,参加了在开发区小学进行的2017年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收货颇多。上午的两节课,第一节是施老师的《做一个指南针》,我对这节课很期待,因为以前自己也带领孩子做过,失败率比较高,而今天的这节课,施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指南针的构造以及原理进行一个简单的研讨,然后开始动手制作。这节课学生兴趣很大,效果较好。第二节杨老师的《神奇的气流》,作为自编的拓展课,杨老师的课程内容安排特别得当,那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深深的把学生吸引了。虽然大气压这个内容不在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范围 内,但是我认为,小孩子有必要去认识这个大气压,况且本课最后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比如火车站的黄线等,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这才是我们学科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下午,吴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大开眼界,动手动脑,乐趣无穷。通过讲座,我们对stem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然,要为自己所用的话,自己必须要有新颖的点子,然后动脑去开发。难度虽然大,但是我们可以一步步的去探索。
    我还在路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