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1#

有幸成为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教师联合成长协同体”的一员,感到非常的荣幸。9.22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天我们在宁围三小进行了开班仪式,也听了三节关于宇宙单元的科学课。瓜沥二小的陈佳丹执教了《昼夜交替现象》,让学生们从地球仪上找到江南小学的位置出发,让同学们认识了昼夜交替的现象,然后开始探讨昼夜交替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并且记录在学习单上。陈老师设计的学习单很不错,不仅有图文结合的记录,还有“你的思考和疑惑”一栏,使学生不仅要做实验,而且还要思考。陆祝林老师执教了《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时间轴让我印象深刻,还把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头像贴在相应的时间轴上,对这堂课学科增加了很多的乐趣。后来又讲到了行星逆行现象,通过这样的一个个疑惑和证据,排除了地心说和天圆地方说,做到了证据来秉持观点。最后一节课是鈡老师执教的《证明地球在自转》,利用车窗外的景物一个列子来解释为什么傅科摆能证明地球在自转,同学们虽然说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吃力,但是在我看来已经已经很不容易了。接下来俞伯军老师对这三堂课进行了点评并指出了科学课发展的方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9-23 9:55:3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11.24在朝晖小学听了两节《月相变化》的课,同课异构,分别 由湘师附小许臻尉老师和朝晖小学的金亚军老师执教。这两节课的针对性比较强,都是关于宇宙的。金老师的课比较精巧,第一他从方位导入,让学生们先能知道方位,这是很重要的,同学们在上这种课时,对方位的认识很模糊,这种方法值得借鉴;第二金老师的课他的实验工具做的比较好,果然是做教具的能手。两节课上的都很好。下午何东老师做了关于星座的讲座,让我对星座有了新的认识。
TOP
3#

         4.19,新街小学,“新蕊、骨干共同体”研训活动。此次活动共有三位老师执教,活动安排的非常充分。
         由于我自己在上6年级的课,因此对李老师上的《污水和污水处理》一课有颇深的感触。这一课在于培养学生做污水净化的技能,李老师在这一课上处理的相当好,她选择了纱布、棉花、活性炭、碎石、过滤纸、细沙、棉布这七种材料做滤芯,材料可以选泽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安放的顺序可以自己安排,这增强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思考那个放在前,哪个放在后,从而知道过滤时安放材料的孔径要从大到小,这样的滤芯才会起到好的过滤效果,从而使得这个活动的实效性增强。
        对于这一课,我觉得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情感没有得到升华,这课的目的在于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老师在最后没有强调要保护水资源,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TOP
4#

5月12日,在北干小学参加小学科学“生本智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第一节是北干小学丁老师的《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从观察事物的图片入手,让孩子们区分哪些事物适合生吃,哪些食物适合熟吃,从而来观察猪肉由生到熟的变化,了解生吃和熟吃的理由。第二节课是特级教师李霞老师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整节课充满了温馨的感觉,尤其是李霞老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学生们感到非常的亲切,因此课堂上学生参与率非常高,尤其是在玻璃棒和橡胶棒会不会产生静电的问题上,学生们展开了一场辩论赛,各抒己见,这样的课堂效果非常好,很值得我去学习。                                                赭山小学   郑红
TOP
5#

        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拉开了本学期的科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分别是任伯年小学钱星星老师的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和新塘小学何佳明执教《我们周围的空气》。
        钱老师的课教学重点明确,通过三种植物浮萍、沿阶草和玉米来区分他们之间叶、根等器官的不同,从而达到植物的特征是与生活环境相关联的这一教学重点,继而又从鸽子和鱼来阐述动物的特征也是与生活环境相关联的,流畅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解决的很好,值得我们学习!何老师的课幽默、生动、充满了趣味,到课堂结束学生们还想着老师的魔术,借助魔术这一手段,低段的学生听的很认真,学的也很认真。总之两位青年老师的课值得我去学习!
TOP
6#

11.2在党湾一小参加了小学科学教学新范式“观察探究课”的研训活动,上午观摩了三节课,第一节课是杨老师的《土壤中有什么》,这节课杨老师准备了充足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长达20多分钟的时间里跟着学习单自主进行探究,这是对老师知道能力的一个考验,也是给予小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机会,但是我觉得在这节课上其实可以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而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比如说三个实验后的汇报,有个学生已经提出在土壤中看到了有腐烂的物质,这是我就觉得可以把最后一个实验“烧土壤”提到前面来做,这样可能会使这节课更连贯,效果更好吧。第二节课是方琼飞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刚开始我还纳闷为甚方老师这课上的怎么那么快,后面她还要上什么内容呢?直到看到精彩别致的是炎炎内容我才恍然大悟,我觉得这个实验的想法很好,但是就是实验材料的准备,如果这些模具再大点效果就会更好。第三节胡老师的课《花、果实、种子》,这节课上的很好,视频效果和课堂流程都很好,如果最后交流的时间更长点就更完美了。
TOP
7#

2月的最后一天,我参加了区小学科学“深化改革”的专题研训活动。先观摩两节课,第一节是《做一个指南针》,第二节课时杨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气流》,杨老师让我再次温习了大气压强,压力,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速度小,压强就大,压力也大,如果速度大,压强就小,压力也小,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接下来杨老师布置了本期的骨干教师和新蕾教师的作业,让我们能早做准备,认真研读《小学科学新课标》。下午是吴老师的有关STEM的讲座,互动,视频,实验,形式丰富多彩,收益颇多。这一天虽然内容安排满满,但是收益也颇多,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