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新塘小学又一次参加了联合体的主题活动。上午听了三节课,觉得这是三节很有想法的科学课。
首先第一节是何家明老师的太阳系一课,何老师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前概念构建了太阳系的模型,然后再从前概念出发,利用大量的数据告知学生行星的实际大小和距离,利用这些数据科学而严谨的搭建了八大行星的等比例模型,让学生对八大行星的大小有了直观的感受,可是由于受限于时间的因素,在课堂上没有对行星距离和轨道进行模型构建,从而降低了学生对于空旷的认识;第二节课是汇宇小学沈洋老师的《昼夜交替现象》,沈老师模型材料的出现着实惊艳了全场,当之无愧为国家级教具制作能手,全面发光而又能转动的太阳模型,可以静止、自动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的地球模型,降低了学生模拟中出现错误的概率,不过对于太阳是否需要自转的情况,个人觉得可以在实验前进行否决,否则的话,在模拟实验时,出现可能的情况就太多了,像在今天的课堂中小组出现了十种可能的现象,对于交流的时间有很大影响;最后一节是胜利实验学校王司闫老师的《研究磁铁》,王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是在充分研究了教材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和变化,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从预测到试验方法的选择和确定,再从实验设计和示意图绘制实验过程记录,可以说王老师让学生经历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但是我个人觉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课堂属于自己的时间是否过少,对于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不是让他们有更多属于自己玩科学的时间更好,吸引他们喜欢科学课的兴趣更多一点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