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教师联合成长协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1#

关于时间轴的思考

非常有幸,又一次能成为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教师联合成长协同体”的一员,并且参加了今天的活动。

今天执教的老师带来了三节关于宇宙单元的科学课,特别是陆祝林执教《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这一课时,一开始出现了时间轴这一事物,令我非常感兴趣。我原本期待着这可能会是整堂课或者今天整个活动的最大亮点。可惜,陆老师对于时间轴的处理,挖掘深度还不够。

陆老师,今天执教的这节课是我们目前教材体系中为数不多的以历史时间和事件作为串联点的科学课,然而陆老师只是简单的标示出了托勒密和哥白尼这两个观点的时间节点。

按照我的个人想法,今天的课堂完全可以抛弃板书,只显示时间轴。首先显示的是陆老师今天标示出的托勒密和哥白尼这两个观点的时间节点,其次还可以把我们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信息,也在时间轴上显示。此外还可以显示今天课堂中一些信息,如行星逆行的情况,还可以补充望远镜的发明、布鲁诺献身等孩子所熟知或者感兴趣的事情。最后,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科学史中一些重大的证据,来为我们的课堂服务。例如,学生们所熟知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等。

下午的讲座中,喻老师针对傅科摆的教学也讲到我们小学科学中,关于科学历史的教学问题。我也突然联系到了我们五下宇宙单元的教学。我们的这个单元教材本身就是按照我们人类认识宇宙的时间顺序来进行编排的,那么我们的整个单元是不是也可以利用时间这一载体,来帮助我们的孩子们在认识科学历史呢?我觉得是可以的,傅科摆出现的时间可以添加到时间轴里,恒星周年视差可以添加到时间轴里,还可以添加人造卫星发射、登陆月球等时间,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时间轴预测未来,我们对宇宙的探索会有结果或者大事件。
分享 转发
TOP
2#

    今天在新塘小学又一次参加了联合体的主题活动。上午听了三节课,觉得这是三节很有想法的科学课。
    首先第一节是何家明老师的太阳系一课,何老师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前概念构建了太阳系的模型,然后再从前概念出发,利用大量的数据告知学生行星的实际大小和距离,利用这些数据科学而严谨的搭建了八大行星的等比例模型,让学生对八大行星的大小有了直观的感受,可是由于受限于时间的因素,在课堂上没有对行星距离和轨道进行模型构建,从而降低了学生对于空旷的认识;第二节课是汇宇小学沈洋老师的《昼夜交替现象》,沈老师模型材料的出现着实惊艳了全场,当之无愧为国家级教具制作能手,全面发光而又能转动的太阳模型,可以静止、自动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的地球模型,降低了学生模拟中出现错误的概率,不过对于太阳是否需要自转的情况,个人觉得可以在实验前进行否决,否则的话,在模拟实验时,出现可能的情况就太多了,像在今天的课堂中小组出现了十种可能的现象,对于交流的时间有很大影响;最后一节是胜利实验学校王司闫老师的《研究磁铁》,王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是在充分研究了教材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和变化,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从预测到试验方法的选择和确定,再从实验设计和示意图绘制实验过程记录,可以说王老师让学生经历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但是我个人觉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课堂属于自己的时间是否过少,对于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不是让他们有更多属于自己玩科学的时间更好,吸引他们喜欢科学课的兴趣更多一点会更好。
TOP
3#

丁老师的课,按照我们的常规教学方法,设计的十分精彩活动也很丰富,是一节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好课,李老师的课,我感受最深的是,体现出了李老师自己的教育思维,感觉她的课时源于教材又脱离了教材,按自己的教学理念重新搭建了教学设计。
TOP
4#

    昨天又开始了本学期的教学研修活动,本次活动无论是两节课还是徐春建老师的讲座,都非常的精彩,对我们小学科学今后的道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过在赵海军在报告中的一个细小的观点,和我个人理解不太一样,想要吐露一下,也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
    赵老师在综述我区教师教学能力评比时,讲到用橡皮筋作动力一课时,认为为了节约时间,可以用数格子数(小车的长度)的方式来表示小车行驶的距离,很多老师却采用实地测量的方式。我个人觉得还是实地测量距离更好。
    如果只针对这一节课,那么数格子的方式确实比实地测量更好更方便,但是考虑到学生的整体发展,我觉得实地测量更有意义,因为实地测量这关系到器量恒的标准化。在我们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器量恒的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了标准的器量恒,我们不同区域的物体才有了更加精确的比较。例如在三年级比较水的多少这一课中,从不同形状的容器来比较水的多少,到最后用标准的量筒来比较水的多少,这其中就渗透了器量恒的统一和标准。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我个人才觉得使用实地测量对于学生来说更好更有意义。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想法,肯定是不完整,有缺失。希望大虾来指点一二。
TOP
5#

    对于stem教学,其实接触的时间并不算晚,在2009年的时候,有幸参加杭州市小学科学的领雁工程培训,在杭州市崇文小学实训了1个月。在此期间就接触到了STEM教学,只不过当初对于科学学科的教学并不深入,所以对于STEM教学并没有深入的理解,知识知道有这么一个教学模式。
    今天很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听了吴老师的讲座,同时也得益于近几年对小学科学研究,对于STEM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实我个人觉得STEM教学,其最核心本质的内容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所以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终的目的就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或者说是利用科学的知识,经过数学合理的计算,结合实际现有的技术和工程水平来破解这个难题。例如,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在一条河上面架一座适合汽车通行的桥。首先,利用科学的原理,设计一座拱桥或者梁桥,再利用数学计算,桥的跨度、宽度、坡度等,最后使用技术来建造一座模型进行测试,最终利用现有的建筑工程和技术,实际来建造这座桥。
TOP
6#

3月30日非常有幸,再一次的参加了活动。这次活动是中美广角和我们教师联合体共同研修的。近期听课,有个发现,上课教师很少执教教材中的内容了,基本都选择了拓展性课程的设计课。个人对于拓展性课程的研究十分浅薄,总觉得我们一线教师在构建拓展型课程的体系时,往往会缺少理论依据。在今天三位教师在对课堂的自我剖析时,富燕飞老师介绍了她的课程体系,因此对于她的课我思考更多。富老师在课中设计了2个主要活动,一个是在六种液体中添加紫甘蓝试剂进行酸碱性的检测,另一个是把一杯酸性液体进行中和。个人感觉富老师的设计有点超前了。特别是第二个环节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一种化学变化,把六年级的知识点放到了四年级,难度无形中增加了,同时实验研究的材料太多,除了2杯酸性液体外,还有2杯中性液体和碱性液体。学生的选择余地太大、太多,课堂上的实验结果就难以把握;其次四年级的孩子对于实验的操作还不够严谨,出现了混合多种液体的情况;另外,四年级学生的及时观察和记录做的还不够好,学生很多时候沉浸在实验的现象中,在思考和小结时,缺乏纸面的纪录难以提升思维的深度。
    当然,富老师创新的拓展型课程设计是值得我学习的,只不过我们一线教师的设计能力和理论根据都还存在着不足,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