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加强知识积累 提升撰文能力——高珠怡2024年品质寒假专帖 [复制链接]

1#
寒假虽短,仍不可懈怠,开此专帖,希望大家互相督促哦!        
寒假目标:
    1.坚持每天阅读一篇知识点/案例,并摘记重点。
    2.坚持每天精读一篇论文,并摘记要点。      
    3.坚持优质课程的学习,并记录值得借鉴或有感想的内容。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4/2/6 15:15:46 执行 批量删帖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2024.2.5
一、知识点学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植物对环境刺激产生反应
1.向光性
(1)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2)向日葵的向光性是生长素与叶黄氧化苏共同作用的结果,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低,叶黄氧化素浓度高。
2.向地性
(1)是植物的某些部分对地心吸力所做出的生长反应。
(2)根呈正向地性,茎呈负向地性。
3.向触性
(1)是一种因接触刺激而引起的向性生长运动,亦是一种感性运动。
(2)含羞草在受外界刺激时会合拢,是由于其叶子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所引起的,其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同时也是一种自卫方式。
4.食虫植物
(1)有些植物生长环境恶劣,土地贫瘠,必须通过捕食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这种植物称为食虫植物。
(2)猪笼草每张叶片只能产生一个捕虫笼,只有当新叶长出后才能长出新到的捕虫笼。
(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1.荒漠中的植物
(1)面临困难:干旱缺水。
(2)功能结构变化:叶面积缩小,叶面角质层加厚,气孔密度小而下陷,发达的储水系统。
2.水生植物
(1)面临困难:水体含氧量低,扩散速度慢,光照弱。
(2)功能结构变化:叶子飘浮,根系不发达,良好的通气组织。
3.热带雨林植物
(1)面临困难,常年潮湿炎热,树林生长速度快,茂密且品种较多。
(2)功能结构变化:分层分布,树冠层——中层——底层。
二、论文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创新策略》

(一)教学中的实践创新需求以及重要性

     1.实践教学创新需求(多角度、全方位、优化自身教学方式)

     2.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知识运用)

(二)教学中的实践创新策略

     1.做好准备工作,为实践打基础(讲解基础科学知识、明确学生学习特点及个性特征、创新教学方法、全面研究小科课程)

     2.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3.建立课程体系(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循序渐进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培养)

     5.根据学生能力开展实践活动(生活化的方法)

     6.提供有趣的科学实践资料(合适的实践材料)

     7.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性”原则、成员均需发言、共同完成)

     8.提高教材质量,有效进行实践教学(细致设计、恰当设计)

     9.帮助学生将科学实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科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相联系)

     10.注重教学反思,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实践意识,转变思想,重视实践,注重反思)

     11.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12.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2-05 21:22:20
TOP
3#

2024.2.6
一、知识点学习(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与动物的关系)  
(一)动物与环境关系
    植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与动物相比是非常缓慢的。
1.环境对动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行为:生长、发育、繁殖、运动行为。
(2)数量:生育能力、死亡率。
(3)分布:某些生态因素能限制动物分布区域。
2.不同种类动物的适应环境方式
(1)迁徙:鸟类,根据迁徙特点分为留鸟、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迷鸟。
(2)冬眠:一些恒温动物(部分冬眠哺乳类和鸟类)和变温动物(蛰眠)。
(3)换毛: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
(4)洄游:鱼类,根据洄游的目的等情况分为生殖洄游和觅食洄游。
(二)植物与动物的关系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互利共生。
二、论文学习 《“五式”破“两化” 多种形式设计板书》
(一)板书设计存在问题
    1.板书屏幕化(多媒体软件替代粉笔板书)
    2.板书随意话(缺乏逻辑性、完整性)
(二)板书问题形成原因
    1.教师主观原因(疏于练粉笔字,主观不愿)
    2.教师客观原因(忽略板书设计,板书费时)
    3.教师缺乏“学生观”
(三)多种形式破解问题
    1.概括式:囊括知识要点(以简驭繁、图文结合)
    2.论证式:展示探究过程(总结梳理、过程可视)
    3.进阶式:推动思维进阶(新技术设计,可移动,可擦拭修改,现场绘制板贴)
    4.补充式:发挥主体效能(给学生“填补空白”的机会)
    5.承接式:联结知识脉络(计划周密,依次生成,将知识脉络理清、理顺、理全)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2-06 15:08:53
TOP
4#

寒假虽短,仍不可懈怠,开此专帖,希望大家互相督促哦!        
寒假目标:
    1.坚持每天阅读一篇知识点/案例,并摘记重点。
    2.坚持每天精读一篇论文,并摘记要点。      
    3.坚持优质课程的学习,并记录值得借鉴或有感想的内
高珠怡 发表于 2024/2/4 21:20:49 [url=http
章华娟 发表于 2024/2/7 10:32:49
努力过好充实寒假
TOP
5#

多读书,多实践
张国凤123 发表于 2024/2/9 13:27:57
书中自有颜如玉,实践出真知
TOP
6#

2024.2.7
一、知识点学习(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生态系统包括下列三种主要组成成分:
(1)生产者:例如有根土壤植物、水中漂浮植物、浮游植物。
(2)消费者:食草动物(一级消费者)、食肉动物(二级消费者)、大型食肉动物(三级消费者)。
(3)分解者:例如真菌、细菌、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螨、蠕虫...)。2.生态系统可划分为多个子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
(2)湖泊生态系统。
(3)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
(4)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
1.概念
(1)食物链: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往往具有暂时的性质。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
2.典型例子
(1)水体生态系统:例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食草性鱼类——食肉性鱼类。
(2)陆地生态系统:例如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
二、论文学习 《技术与工程教育探思》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7→2022,科学探究→探究实践(科学探究+工程实践)
(一)指向新课标中的实践导向
    技术与工程内容分为技术、工程与社会和工程设计与物化两个主要概念。
    1.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更关注设计标准下的制造)
    2.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典型的发展升级过程)
(二)在现行教材中的实践策略
    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1.在制作中感受工程技术的特点
    2.在经历中体验工程实践的基本要素
    3.在建造中感悟工程思维的进阶
(三)技术与工程教育在科学学习中的价值思考
    技术:各种操作方法和技能;工程:系统方法。
    工程实践是技术与工程教育当中的核心环节,也是探究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TOP
7#

2024.2.8    
久雨初晴的出行(越城银泰),吃了新加坡菜(神似泰国菜),看了电影(鸡汤:我的未来不是梦,努力的人一定会有机会),开心快乐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2-16 23:23:04
TOP
8#

2024.2.12
一、知识点学习(人类与生态系统)  
(一)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以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保证。
(二)生物多样性:指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其价值体现在对生态环境起稳定调节作用,常常使滞后的和隐性的。
(三)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破坏植被、破坏食物链与食物网、污染无机环境。
(四)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产的生态化、绿色消费。
二、论文学习 《以问题为导向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船的研究单元》,第1课是了解船的历史,第3-5课学习与船相关的科学知识,直至第6-7课才是完成造船项目。以《用沉的材料造船》一课为例,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精心创设问题,以问题牵引思维。
(一)聚焦时引入问题,思维开道
    1.渗入浮力概念,从“能否造”到“怎么造”这一连串的问题。
    2.有效的提问可以快速聚焦教学目标,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探究时结合问题,思维辅助
    1.三问题指向造船过程,辅助学生,“如何浮于水面?”“如何防止侧翻?”“如何增加载重量?”
    2.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发展,归纳影响船稳定性和载重量的因素。
(三)观摩时依托问题,思维卷入
    1.根据材料将船分类展示,并将两类船分别根据载重量大小排列。
    2.发现影响船载重量的因素,记录想法,敢于质疑。
(四)研讨时发现问题,思维碰撞
    橡皮泥船研讨;
铝箔船研讨;浮力概念的继续建构。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2-18 12:47:57
TOP
9#

2024.2.13
一、论文学习 《项目式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
    项目式学习以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为出发点,强调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培养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        
    表现性评价不仅能评价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与思维活动,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进阶。
(一)表现性评价对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性
    在科学项目式学习中利用表现性评价至关重要。
    1.评价前置导引方向:前置评价量规明确目标及任务方向。
    2.评价强化学习过程:重视教学评一体化,基于真实问题的情境开展。
    3.评价促进能力发展:表现性评价量规是项目式学习中的学习支架,为学生提供思维、能力发展的支持。
(二)项目式学习表现性评价设计
    项目式学习需要一个配套的评价方案。
    1.基于真实任务设计:评价要有导向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2.聚焦学习目标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具有目标、实践、成果、评价的一致性,针对性、精确度。
    3.聚焦学习目标设计:结合与项目式学习内容关联的核心素养的一些关键性要素指标。
(三)项目式学习表现性评价实施策略
    1.“技术操作”:技术性实践评价。不断优化,迭代升级。
    2.“视觉艺术”:审美性实践评价。可视化、艺术性、适切性。
    3.“倾听回应”:社会性实践评价。与同伴进行的社会性互动和沟通的成效。
    要结合项目实际,围绕科学实践活动的要素,逐步建立量表开发的模型和范式。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2-14 15:16:41
TOP
10#

2024.2.14
一、论文学习 《真实情境项目式教学研析》
    研究和开发聚焦科学核心素养的教学项目,关注学生科学观念、态度责任的养成,聚焦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实践形成可供教师参考的教学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教学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
    教学项目是承载科学素养培育的主要“阵地”。
    1.主题多样,不聚焦核心概念。
    2.动手实践,不链接动脑思考。
    3.方法虽好,却不善于总结提炼。
(二)项目式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            
    1.聚焦核心概念,指向核心素养。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2.亲历工程实践,渗透跨学科融合。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3.巧用学习支架,促进进阶设计。对于科学核心概念从了解、理解再到应用,也在进阶中达成。
(三)项目式教学设计的策略与示例
    1.真实情境中的科学思维教学。(“暖宝宝”是如何产热的?)
    2.工程实践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教学。(“过山车”实验探究的优化实践)
    3.项目迭代中的科学方法教学。(“保温杯”制作的设计思维路径)
(四)项目式教学的启示
    1.深入研究核心素养。
    2.勇于进行教学实践。
    3.积极进行总结分享。
TOP
11#

2024.2.15
一、论文学习 《用“五个借助”提升学生参与度》
    借助信息科技展开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得重要手段之一。
(一)借助多媒体开展小学科学教学
    1.方式:多媒体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体元素,比如文本、图片、幻灯片、PPT、音视频等     
    2.优势:使教学效果更加生动、形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借助虚拟实验开展小学科学教学            
    1.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科学实验过程
    2.优势:开拓视野,提高学生参与度,洞察现象,避免操作安全问题,提高实验可控性和重复性,降低实验成本
(三)借助虚拟互动平台开展小学科学教学
    1.方式:电子白板、虚拟班级平台、虚拟实验。
    2.优势:实现自主教学、个性化教育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协助部署和推进教学工作。
(四)借助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小学科学教学
    1.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库、数字资源、社交平台进行共享
    2.优势: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五)借助电子量化评估工具开展小学科学教学
    1.方式:电子测设系统、在线学习平台、教师个人博客或网站发布、电子量化评估工具。
    2.优势:提高评估效率,方便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及进度,有助教师及时反馈和建议。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2-16 15:48:22
TOP
12#

2024.2.16
一、论文学习 《多种教学方式探索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2022年版课程标准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在该学科中需要掌握怎样的能力。
(一)生活场景教学,强化学生科学观念
    1.生活场景教学,是指教师从现实生活角度入手,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展开教学        
    2.科学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例如三年级“水去哪了?”,通过晒衣服、马路上的水、洗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问题引导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1.问题引导教学,就是将教材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
    2.问题引导教学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根据所得信息分析判断
    3.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才能逐步提升其科学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锻炼学生探究能力
    1.小组合作:在教学中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进行探索活动。
    2.小组合作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布置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科学的生活态度、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例如“水去哪了?”拓展性作业:(1)通过搜集资料,知道水资源现状;(2)搜集节约用水的原因
    3.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细致、客观观察事物的态度,合作精神,科学知识实用性。
TOP
13#

2024.2.17
一、论文学习 《要补齐小学科学教育的短板》
    2022年版课程标准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在该学科中需要掌握怎样的能力。
(一)补齐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
    1.要从源头上解决科学教育师资问题:高等院校招生培育    2.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为小学科学教师定编定岗,招收专业化科学教师。
(二)补齐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的短板
    实验室、基本设备器材、实验员等的完善。
(三)补齐小学科学实践创新活动的短板
    小学科学教师要树立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的科学实践活动。
(四)补齐小学科学教学研究的短板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 UIS(大学、教研机构、小学)协同校本教研模式。致力于成长为专家型小学科学教师。
TOP
14#

今天最后一天接待客人,终于结束了。接下来还有一周“德华”生活,边带娃边准备开学
TOP
15#

今天最后一天接待客人,终于结束了。接下来还有一周“德华”生活,边带娃边准备开学
高珠怡 发表于 2024/2/17 20:57:24 http://lt.zjxxkx
李尔敏 发表于 2024/2/17 22:07:59
我们这个方向还是很多年年走的,而且我们这里老人去世前几年有很多仪式,就要办很多
TOP
16#

2024.2.18
一、理论学习(第一章 课程性质)  
(一)科学课程是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二)基础性是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的属性。
(三)综合性是本次课程改革得重要特点。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强化学科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活动。
(四)强调实践性,是为了变革与人方式。在实践中学习科学。
(五)在教学中要做好基础性探究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教师要具有综合视野的整体观,注重以下四点的结合渗透:学习内容—已有经验、知识学习—社会实践、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课程—并行开设课程;大力提倡探究实践活动,加强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二、论文学习 《《不简单的杠杆》教学中的“微项目式学习”》
    要从“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化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困境
    1.真实的问题情境缺失。(仅把某一操作作为一个活动的步骤完成。)
    2.学生学习时间不足。(课时时间不足,研讨环节缺失。)
    3.评价效度的缺失。(缺失有效的过程性评价。)
    4.“玩”和“学”分离。(缺少主动思考)
    核心素养的养成:以真实情景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关键。
(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微项目式学习"
    “微项目式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一节课一个项目,教师按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学生设计“微项目”、指导学习过程,并以评价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三)“微项目式学习”的意义及其实践
    1.创设真实情境,驱动高阶学习。(具有真实要素的情境及驱动问题。)
    2.增加探究实践,创造项目条件。(充足时间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
    3.发挥评价量规功能,实现有效探究。(表现型性评价是基于标准、素养导向、高阶思维可视化的载体。教学评浑然一体。)
    4.构建思维执教,聚焦核心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在新情境中迁移和运用,解决新问题。核心概念的再构建。)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4-02-18 12:48:4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