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反思(对实验器材中小孔的研究))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五上第二单元第3节《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反思2020年12月2日





         这一节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第一个班级上的时候,时间居然不够,我只能把作业本第3个问题带回家做,发现这个班级完成的质量很高(我前面发了帖子),就第一个班级上课时出现的问题,总结教学过程,精炼每个环节,改进实验效果。


一、建立猜想,图画表示,构建光线


       提出问题:太阳光是以怎样的路径到达地球?手势模拟,图画表示。从而构建光线模型,为后面画光路图做准备。学习了光线之后,完成课本28页的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发现学生画的都是直线,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画法,有的画了一条光线,有学生就说:光是向四面八方都有的。然后我就画出了两条边界光线,就说光照亮这个区域。)


二、验证猜想,生活经验,实验验证


       首先,先从生活经验入手。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这个问题需要让学生说出自己亲眼能看到的“直线”.有的学生回答教室里的日光灯,我会追问:你看到了光直线传播的路径?我课堂上演示了手电筒和激光笔发出的光线,在黑板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也能从生活中说出很多来:如 :汽车的远光灯、路灯、舞台灯等。


        其次,实验来验证。(改进)第一次,我使用的是阔华器材中的圆形片加自己准备的一张纸,结果研讨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我觉得很有价值,因为不同,所以才有我后面的改进)圆形片的孔在一条直线上,很简单就验证了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



       但第二次实验,把第二张圆形片向右移一点(我没规定距离),实验结果出现了不同。结果一:在纸屏上没出现,在第二张圆形片上出现光斑。结果二:纸屏上没出现,第三张纸上出现光斑;结果三:纸屏上出现月牙形的光斑






       所以研讨花费了一点时间。但总的结果学生还是认为光是沿直线的形式传播的。课后,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怎样避免当有孔的纸片移动了之后还能在纸屏上看到光斑呢?孔小一点。于是,我给下一个班级准备了小孔的方形纸片(孔小一点,就避免了出现上述的两种情况),纸片比较大,有的小组学生自己发挥奇思妙想,弯折之后,固定纸片。




      一点小小的改进,就能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三、解释现象,运用科学,认识光速
       解释:为什么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为什么排队时只能看见最前面的同学?
      认识光的传播速度。
      课后拓展:你还能找找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吗?(期待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生活中寻找答案)



最后编辑博文王梦婧 最后编辑于 2020-12-06 20:54:25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