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王丽洁专帖(三年级和六年级) [复制链接]

1#
新学期新年级新班级,全新的开始,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最后编辑博文小学王丽洁 最后编辑于 2020-10-15 12:42:33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0/12/22 10:26:38 执行 提升/下沉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本学期任教的是三、六年级,第一节课统一都上了思想教育课,美其名曰始业教育。高段和中段的区别也是一目了然,一个说理,一个看情,但都不得不变得凶神恶煞,对于老是想笑的我太艰难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一个月,让他们立好规矩,课程可以暂缓,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月后看看成效。
TOP
3#

三年级《水到哪里去了》:
1、开始培养学生上课做笔记的习惯,虽然写字较慢,但对于课堂纪律管理很有帮助。
2、白汽不是水蒸气,即使强调多遍依然有同学抱有错误前概念。
3、对于通风、向阳有助于加快蒸发的解释,采用吹风机吹头发的生活举例马上就能让学生理解。
4、作业中的错别字太多,蒸、液、体积,是重点出错字。
最后编辑博文小学王丽洁 最后编辑于 2020-09-13 12:47:13
TOP
4#

三年级《水沸腾了》:
1、导入时又提到了“白汽”,学生依然有回答是水蒸气,说明知识点需要不停回顾,尤其是小学科学只有几题作业本的情况下。
2、这节课需要分成两节课时,学生开始正式接触实验器材,要细致讲解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方式等,大约花费一节课时间。
3、温度计读数的估读是一个难点。
TOP
5#

六年级的杠杆教学:
1、和三年级学生相比,高段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锐减,提出的问题极少有回应,且往往是几个老面孔。不得已之下,只能请学生书写座位表强制点名,很多学生不是不会,只是不愿意表现。
2、通过实验结果找规律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从进行杠杆实验,到找到规律,讲解规律,就已经花费了两节课,还要再讲解一课时的省力费力可能大部分学生才能掌握。但我觉得这一过程是必须的,如果还是不理解,可以再加一节习题课,因为这单元后面的内容都是在杠杆原理的基础上开展,基础不扎实,后来都是空谈。
TOP
6#

如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听《深度探究: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可能途径》有感


博文小学 王丽洁 15267555012


  本周二晚的每月研修请来了姜向阳老师为我们主讲深度学习和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研修时间不长,但参与讨论的教师队伍庞大,大家在评论区各展所长,畅谈心中想法,与姜老师以及各位一线专职教师共同探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在听取了姜老师的讲座以及各位老师的看法后,有以下几点体悟。
  一、重组教学内容,孕育深度学习的发生
  深度学习其实也受教材的限制,教师能够重组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真探究。可是教师往往受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教学的内容缺少意义,从而致使深度学习无法实现。因此,教师自身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应该站在深度学习的高度,努力突破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
  二、探究理性科学,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科学探究的目标就是探究出发点和落脚点,可是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可能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忘记探究的目的,只是拿着材料盲目地去做。结果学生探究时,玩得热火朝天,可是所有的操作只是浅尝辄止,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这样学生在课堂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强调探究的目的,更要指明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选择探究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具体解决的问题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持久的信念。
  三、观察课堂,助力深度学习的发生
  课堂就是焕发教师生命活力的场所,课堂上的教学不完全受课前准备的制约,它是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经常会生成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等。因此,在深度学习的科学课堂,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捕捉学生的“灵光一现”,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巧妙利用生成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成就课堂无法预设的精彩瞬间。
  总的来说,科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不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特征和现象变化,在具体和有意义的探索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TOP
7#

六年级本周的轮轴实验比较成功,第一:我重新划分了小组,开启了男女合作模式,男生的思维和女生的细致操作结合,效果大有改进。第二:两节课连上的优势有所体现,前一节课理论后立刻做实验,下课时间中就有几组女生在研究实验操作,可以提前指点,这样正式实验过程中就能省时。
TOP
8#

三年级《水结冰了》:
1、实验效果极佳,学生极其兴奋,在观察到温度计温度不断下降的现象时就已连连惊呼,只要给予充足时间,每组的水都能结冰。
2、自己给学生准备冰块数量不够,需要学生帮忙带实验材料。
3、开始时冰块需要装满一烧杯,且中途需要续冰,食盐可以在温度下降比较慢的时候加入,加速冰块融化降温,试管中水量要少一些。
4、我把阔华的试管盖子进行了改进,在盖子上用剪刀开了口,自制了可以卡住温度计的开口,学生就不需要用手拿温度计。
5、要和学生强调实验需要耐心等待,经常性取出试管会导致实验失败。
TOP
9#

下周还有4个班要进行水结冰实验,希望自己不要忘记用相机记录下他们的高光时刻。同时拜托六年级的朋友们,动滑轮啥的能给力一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