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下科学(教科版)精品教案及个人教学思考 [复制链接]

1#

四下科学(教科版)精品教案及个人教学思考

   以这样一个帖子,整理下身边特别经典的教案,同时,也把自己上课的一些情况及时记录下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13 15:50:5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电单元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苏州园区顾超老师进行了改变,变成了这样一个思路——《走进电的世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课程标准要求:


    物质世界领域的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物质世界”,第三部分“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


    学什么?以《课标》“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因此学生有必要对人类探究电的历史有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从静电现象进行初步的研究,认识电的本质——电荷。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这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从哪学?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的起点。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对学生来说,电在生活中的运用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了,孩子们有兴趣去探究电,但孩子对电的认识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想要研究的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了解孩子的前概念,归整孩子想要研究的问题,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为后几节课的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本课教学是“电的世界”第一课时内容的学习:感受电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引起探究的兴起。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知道电源,认识电池。了解人类研究电的历史及与电有关的科学家。


    教学目标:


1.    科学与工程实践:


?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    简要了解人类研究电的历史。


?    能够使小灯泡发亮,并画出连接图。


2.学科核心概念:


?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    电荷持续流动就会形成电流。


?    知道电源,电池有正极和负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电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引起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静电的观察,知道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荷持续流动就会形成电流。


    教学难点:


    尝试能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并将连接图画下来


    教学准备:


    纸条、记号笔、磁铁、小电珠、导线、5号电池、人类探究电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主题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2、揭示课题:电的世界


二、了解前概念和学习需求


1、关于电,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在电这个单元,你还想了解关于电的哪些知识?


2、归整学生的问题


三、了解人类探究电的历史


1、观看视频


2、板书归纳


四、根据板书顺序选择研究


1、静电的研究


?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静电现象吗?


?    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制造出静电吗?


?    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    观看视频,在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总结在黑板上


(板书: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会移动)


2、模拟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    请学生模拟电荷,在教室模拟流动,感知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


?    课件进一步讲解


3、电源


?    源源不断的电来自发电厂和电池


?    观察电池,找到正极和负极


五、点亮小灯泡


?    比一比:谁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    画一画:将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图画下来


?    展示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16 7:58:16编辑过]

TOP
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个人尝试及感受——


     赞同顾超老师的这样一种尝试,从生活着手,了解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对电单元最想了解些什么。——这是对孩子前概念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去了解人类探究电的历史。了解了历史,才能体会到,为什么我们研究电要从静电开始——认识电的本质:电荷。在上课过程中,静电现象比顾老师多花了一些时间。讲讲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让孩子来制造静电。并且增加了一项内容:就是同种电荷相斥(静电章鱼),异种电荷相吸。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电荷不能持续流动,所以称之为静电。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让电荷持续流动起来?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TOP
4#

    电单元第二课《点亮我的小灯泡》


 


     1.吴建伟老师教学实录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779


    


     2.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秀洲区磻溪小学   吴建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教学准备】


小灯泡、1.5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出示几个灯泡)


2、问:你家有吗?你知道他是谁发明的吗?(课件介绍爱迪生)


二.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一)观察小灯泡


师引入: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小灯泡,来我们一起认识。下面首先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下小灯泡的结构。教师课件出示小灯泡的结构图。


2、学生观察。(学生也可以结合本组已有的小灯泡,进行亲身实际观察)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结合小灯泡的结构图帮助学生认识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此部分教学的重点,小灯泡的结构学生们了解了,才能正确连接电路,为学生顺利点亮小灯泡和描述点电在电路中是如何流动的打好基础。


(二)观察电池


1、小灯泡要有什么才能点亮?(电池)


2、(出示电池)很常见的电池,看看它构造上有什么特点?


3、(课件电池)你还看到了什么?


4、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5、电池上有正负极,小灯泡上有两个连接点,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设计意图】进一步通过了解电池的结构来为点亮小灯泡做准备。用电池的两极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的关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引出导线


1、引导


师:有了电池和小灯泡,就能把小灯泡点亮了吗?


师:还需要什么材料?(学生有可能说是电线,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点亮小灯泡所用的电线叫导线。)


2、出示导线。并对导线作简要介绍。


三.合作尝试,点亮灯泡


(一)小组讨论怎么点亮小灯泡


1、请各小组的材料员打开材料盒里的一号材料袋,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2、我为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张记录纸,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将你们认为可以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法画下来,不要重复。电池和灯泡卡片后面有胶,可以直接粘,用笔画导线。)


(二)小组合作点亮小灯泡


1、老师发现我们每个小组都有好几种连接方法,到底这样的连接方法小灯泡能否被点亮,让我们动手验证一下吧!注意:每一种连接方式都要验证在小灯泡能发光的连接图上画      ,不能的打“×”。如果发现新的连接方法,也可以及时的记录下来。


2、小组操作,师巡回指导。


3、小组汇报


把会亮的图分别贴在黑板上。


(一)分析会亮的图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幅连接图,它们的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为什么只有这样连接才能使小灯泡发亮呢?


3)课件展示电流流动。


4)总结:这样连接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传到灯丝,再由另一个连接点流回到负极,这样就形成了电流通路,也就是电路,小灯泡就亮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回路的理解从而对完整电路产生初步的认识,通过对一些学生的错误连接要让学生自己找原因,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行”与“思”的协调联动,从而加深学生对一个完整电路的理解。


(二)分析不会亮的图


1)你的实验很顺利吗?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有没有你设计的电路图,连接之后小灯泡不亮的情况?你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2)实物投影展示。


3)我们看这种连接方法,小灯泡为什么没有亮呢?现在你能自己找到原因吗?


2种情况,短路、断路,随学生汇报走】


【设计意图】短路和断路是学生在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极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正确理解短路和断路,有助于学生正确连接点亮小灯泡,也能增强安全用电常识。


四.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小竞赛活动


请学生辨别亮或不亮,分析其中原因。


五.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起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绝对不能直接用家里或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16 7:59:43编辑过]

TOP
5#

    【个人随想】


    苏州年会时,苏州园区四位小伙子对电单元进行了大胆的整合和重组,把原来的七课变成了四课。个人认为,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要求高了,至少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来说,是无法实现的。记得姚伟峰老师是把点亮小灯泡和简单电路整合到一起的,但我实践下来,点亮小灯泡还是得花一课时。第一课,静电,学生知道,要让电荷流动起来,必须有电源,还得形成一个回路。在此基础上,来点亮小灯泡,学生自然就会明白:需要电池,需要导线,形成回路,才能让电荷流动起来,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海风老师的《点亮小灯泡》现场听过,立足儿童,趣理交映,值得借鉴。上课时,也基本采用了这一思路,包括板贴的运用,都可以更好地进行展示。


 


    把当初听课的感想一并跟大家分享——


 


“我的眼里只有你”


——听吴建伟老师《点亮小灯泡》有感


张家港 夏敏


第一次听海风现场上课。从《认识空气》《谁流动得快一些》到《认识杠杆》《点亮小灯泡》,海风在不断地探索与前行。课堂上的海风,越来越从容不迫,越来越潇洒自如。在我看来,这样的潇洒、大气不仅仅源于他的教学艺术的日益改进,更在于他对科学教学本质的深入理解:那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眼里看到学生,心里装着学生。


就他的《点亮小灯泡》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深切的感受:


一、形式生动而情趣盎然——形式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


三年级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海风老师动了脑筋。课前,听一听“吉祥三宝”歌曲,学生一下来了精神;课始,引出科学课上的“吉祥三宝”,马上又勾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以这样的形式来认识导线、电池、小灯泡,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接受、掌握。课中,老师还把“吉祥三宝”歌曲作为提示学生实验结束的信号,可谓别出心裁,比平时的拍手提醒、语言提醒等方式有效多了。


二、材料简单而富有结构——材料为促进学生的探究服务


材料的问题常常是让科学老师最纠结的问题。我们总说,一堂科学课,材料准备到位的话,那这堂科学课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我是非常赞同这种说法的。


《点亮小灯泡》一课,海风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条件(可操作的材料),让学生可探、易探。同时海风老师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在如何展现各组“电路图”的方式上作了较大改进。根据学生对电路图认识较抽象而画图花费时间这一情况,海风为各小组准备了若干个电池、小灯泡的模型让学生在记录表上摆贴,让学生在探究时较容易地出电路图(导线则用水笔画)。“学生像堆积木一样,把一个个的电路图摆了出来学生乐于借助这种方式进行探究。”(李张宇)。变“画”为“贴”,实际上是变“难”为“易”。在讨论验证连接方法时,吴老师之前为学生提供的记录板(后面贴上软磁条)就发挥了作用,学生可以直接在黑板上贴不同的电路图,这样的呈现方式既高效,而且可使学生对电路图有较直观的认识。


三、活动简约而张弛有度——活动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


“点亮小灯泡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不是点亮,也不仅仅是经历。而是从纷繁复杂的灯泡能亮的各种情况中,找到、归纳出或者说形成电路能发亮的共同特征,从而理解简单电路再到理解电工作的原理(这个不在这里)”(惠浩)。我非常赞同惠老师的这一认识。的确,本课的核心概念是“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条完整的路径”。怎样让学生建构这样的科学概念,尤其是三年级的孩子?体验活动很重要。在课堂上,海风老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尤其值得学习的是,在体验之前,先让学生尝试用老师提供的纸片模型把想到的连接方法摆出来。“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孩子们先进行思维探究,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想好了再动手,而不是盲目的去尝试点亮小灯泡,因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不是本课的终点目标。当学生们想出了多次的连接方法后,我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海风)


科学课的价值在哪里?是训练技能还是培养思维,开发智慧?答案显而易见。随着对科学探究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真正的探究发生在孩子的头脑中,着力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力,提升孩子的智慧,才是我们课堂的重心。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小孩子以“动”为第一需要,而不是以“为什么动”而第一需要。所以,让孩子想好了再做非常重要,动手之前先动脑。


 在体验活动之后,老师安排的讨论分析(点亮的图有什么共同点),实际上是帮助孩子逐步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对断路、短路的剖析也很巧妙、到位。至此,孩子的认识已经逐步丰满。


说一点后续的话


没想到上完课后的海风还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去了学生的教室,去“检查”他布置给孩子的“课后探究任务”。很少看到有人会这么做,尤其是到异地借班上课。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海风是真正地“把学生的发展装在心里”,做他的学生真是幸福。


 


借用一首歌的题目来写我的这篇随感,希望和所有的科学老师共勉,让我们时时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TOP
6#

    哈哈,其他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一直上的。
TOP
7#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姚伟峰


课程标准要求:


    物质世界领域的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分析:


    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物质世界”领域中“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目标与要求,以及从学生实际的前概念出发,在STC科技与儿童)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STEMx(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观念的影响下。本课教学确定为“电的世界”第二课时的内容学习,在学生点亮小灯泡的科学实践基础上,让学生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电路;尝试操作利用开关来控制电路;初步学会用简单电路图来表示连接电路的实物图或示意图。


教学目标:


1.科学与工程实践: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电路,同时用开关控制简单电路;把电路连接实物图转化到示意图,再抽象到简单电路图。


2.科学核心概念: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知道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用电器的功能。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开关控制一个简单电路;把电路的连接用简单电路图来表示。


教学难点:


    知道小灯泡的构造,构建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经导线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的核心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学生: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3根、小开关、解剖开的白炽灯泡、科学实践记录纸。


教师:分组材料1份、坏导线、坏电珠、白炽灯泡2个(1个白炽灯泡解剖开)、电工服装、多媒体设备+演示课件。


      2015 1 16 日 星期      节次 2 













































学校


星洲学校


班级


四(2))


类别


研讨课


科目


科学


执教者


姚伟峰


课题


电的世界——2、简单电路


2 教时


               


课堂拾零


    活动一:知道小灯泡亮是形成电流回路。


讲述:前面的科学课上你们都在尝试点亮小灯泡。使用的材料都是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来连接,你们组的小灯泡被点亮了吗?


提问:小组说说让小灯泡亮起来是怎么连接的?


交流:学生初步作出连接小灯泡亮的解释。


点拨:小灯泡两个是不同的连接点?小灯泡里面是两端相连在一起的?


观察:观察小灯泡的构造。(直接观察小灯泡我们发现?【玻璃泡、金属的连接点、灯丝】要观察到灯泡的内部构造,怎么观察呢?解剖灯泡,观察内部结构。【金属支架2个,分别连接着灯丝、金属连接点】)


小结:小灯泡的外部与内部构造。


活动:在记录纸上标出小灯泡亮起来时电流动的过程。


视频:人们一般规定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小灯泡亮起来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的连接点、金属架、灯丝,又从另一个金属架、连接点、导线回到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引导:除了这样的一种连接方法小灯泡亮起来,其它小灯泡也亮起来的方法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点拨:不管我们是怎么连接,小灯泡亮起来有它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小灯泡,经过导线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渗透:断路连接、短路连接现象。


强调: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是,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所以要尽量避免电路的短路连接。


    活动二:组装带有灯座和电池盒的电路


谈话:小组连接的小灯泡现在还亮着吗?什么原因不亮呢?


点拨:有办法能让小灯泡、电池、导线固定住吗?【出示,电池盒、小灯座介绍】


谈话:可以在第一节课点亮小灯泡的基础上,加入电池盒、小灯座这些电器元件,然后不用手按住,让小灯泡同样亮起来。


组装:学生领取材料,进行组装带有灯座和电池盒的电路。


小结:由电源(电池)、用电器(小灯泡)、导线、电器元件(电池盒、小灯座)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做电路。


    活动三:实践操作带有开关的简单电路


谈话:现在组装的电路,小灯泡是不是继续亮着?有办法让小灯泡亮,就一直亮着,想让它不亮就不亮。


    观察:(出示小开关、演示开关)观察开关发现什么?


引导:把开关加入到刚才的电路中,然后控制小灯泡亮和不亮吗?还需要什么材料?


实践:连接小开关,控制电路,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利用开关闭合、断开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记录:把连接的电路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科学实践记录上。


小结:在科学上,把这样组成的一个电路叫做简单电路。用这种方式来表示的叫做简单电路的示意图。


引导:可以用符号来描述简单电路图。】


讲述:以后学习电的世界,需要画电路图时,就可以选择用符号的方式来表示。


活动四:进行本课学习活动总结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简单电路,完善本课学习的思维导图科学实践记录。














































 


 


 


 


 


 


 


 


 


 


 


 


 


 


 


 


 


 


 


 


 


 


 


 


 


 


 


 


 


 


 


 


 


 


 


 


发言情况记录


我的感悟


值得借鉴的地方


 


需要改进的地方


 



 


 

TOP
8#

     【简单电路课后随想】


    简单电路,姚伟峰老师是把点亮小灯泡整合到了一起。在自己上的时候,则是分成了两课时,即按照了书上的安排来做。具体的教学环节参照了兔子的,重点了解一个简单电路的构成,如何科学规范画好电路图。书上一个小灯泡简单电路是没有开关的,我上课时,先是连接没有开关的,再连接一个开关的电路。然后尝试用更多的方法点亮两个小灯泡。我尝试下来,串联和并联是来不及分析的。只能放到下一课。具体环节如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18 16:21:27编辑过]

TOP
9#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案:


 


电的世界——《3.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王玉乾


课程标准要求:


    物质世界领域的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分析:


    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物质世界”,第三部分“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目标与要求,以及从学生实际的前概念出发,在STC科学课程教学理念引领下、在STEMx(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观念的转变下。本课教学是“电的世界”第3课时内容的学习:经过前面2课时的学习后,学生走进了电的世界,用电池、导线点亮了小灯泡,对回路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知道了什么是断路什么是短路。这两课中都点亮1个小灯泡,本课就在点亮两个小灯泡的挑战中起步。使学生接触到不一样的连接:串联、并联。接着再次挑战1个小灯泡和2个电池的电路连接,学生进一步体验不一样的连接方法。这样能使他们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本质区别有了体验和认识。课的最后,出示一个连接电路,可小灯泡没有发光,这是怎么了?交给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教学目标:


1.科学与工程实践:能利用一些电路元件组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画出比较正式的电路示意图,并最终用电路示意图指导电路的组建。


2.学科核心概念: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更多的元件能组建更多的回路,小灯泡都能工作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潜心于科学的研究活动,对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应用更多元件能组建更多的回路,使小灯泡工作起来。


教学难点:


    组建并联电路;区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本质不同。


教学准备:


学生: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5根、科学实践记录纸


教师:分组材料2份、电工服装、多媒体设备+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挑战一节电池、两个小灯泡的电路连接。


    1、前面两节课,我们的电路里都只点亮了一个小灯泡,如果有两个小灯泡,你都能点亮吗?


    2、请学生扮演电路的连接方法。(相机指导绘制比较规范的电路示意图)


    3、这些连接方法能使两个小灯泡都亮吗?我们验证一下。


    4、学生分组,依照自己设计的电路示意图组建不同的电路连接,验证是否可行。在电路示意图里用小箭头画出回路。


    5、师生小结,这两种电路连接方法有区别吗?一种叫做串联电路(小灯泡串联),他只有一个回路;另一种叫做并联电路(小灯泡并联),他有两个回路,有些还有两个以上的。


二、挑战两个电池、一个灯泡的电路连接。


    1、如果有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你能连出两个不同的电路吗?


    2、小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归纳出不同的连接方法,绘制电路示意图。


    3、请2-3小组代表交流设计草图,询问“回路”的问题。


    4、学生分组,验证他们的设计。


    5、师生汇总活动的收获。这两种连接方法与之前的挑战对比,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这里一种是串联电路(电池串联);另一种是并联电路(电池并联)。


    6、对比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探讨两种电路的区别。


    7、联系实际,倘若教室里要安装照明灯光,十几盏灯应该选择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三、留下疑问。


    1、展示一个电路,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闭合开关,灯泡没有发光。电路怎么了?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比较两种不同电路的连接


教学设计:施建平


教材版本: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1.科学概念。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勇于挑战、缜密推断的态度;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探究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交流,能说出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


研究主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四个灯座(灯泡),四个电池盒(电池),八根导线。


教师演示实验:实物投影仪;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实物投影出示简单电路图: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简单电路的基本知识,知道了在这个电路里,电流可以正常流通,形成了一个通路,小灯泡才能正常发光。当电路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故障,你说结果会怎样?(演示通路和断路两种情况,复习有关电路的基本知识。)


2.导入。在一些电路中,可能会有多节电池或多个灯泡,因此,在实际电路连接中,往往有很多种连接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不同的电路连接。揭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复习简单电路中通路和断路的有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物投影作为一种很有效的现代教育手段,能将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出来,并将实验操作实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结合相关讲述,让实验过程更加直观、清晰。


   二、灯泡的连接方式。


1.提出任务:把两个灯泡、一个电池连接成一个电路,使两个灯泡都能发光。尝试不同的连接方法。然后进行比较,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


2.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完成多种连接方法。选择完成的案例准备演示。


3.分别实物投影演示两种案例,板书电路图,揭示“串联和并联”的名称。


4.交流:这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有何不同的效果?


A、同样一节电池两个灯泡,串联的灯泡暗,并联的灯泡亮。结合电压适当解释其中原因。


B、提示,如果其中一个灯泡坏了,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预测结果——实物演示验证——课件演示原理,得出结论:串联中一个灯泡坏了,整个电路成为断路,其余的灯都不亮了,并联中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5.联系生活中实际。我们家中的灯是采用哪一种方式连接的呢?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接法采用并联方式,一是灯泡亮,二是保证正常使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重点为比较两种电路的不同,其中灯泡亮度的不同很直观,一个灯泡坏了对整个电路的影响,通过实物演示也很清晰,但要知道其中原理就比较难了。假如对照电路实物来看的话,要在这些线路中描述清电流的动态很是不易,即使对照线路图,也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阐述清楚,但借助了动画演示,在学生阐述的基础上进行动态演示,那么并联电路中,实际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电路的事实就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了。很好地解决了本环节中教学的难点。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三、电池的连接方式。


1.提出任务:利用两个电池、一个灯泡组成一个电路,两节电池分别采用并联和串联的方式。


2.小组试验。教师巡回指导。选择完成的案例用以演示。


3.交流。分别实物投影演示两种案例,板书电路图,明确串联和并联。讨论:


一是电池连接注意事项:并联时要正极对正极,负极对负极;串联时正极对负极。


二是探究两种连接的特点:


同样两节电池,一个灯泡,串联暗,并联亮。(结合电压。灯泡的额定电压。)


为什么要用几节电池并联?(和一节电池比,亮度一样,但使用时间长。)


4.课件出示电池并联的电路图,说说电流的流向,并进行动态演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仍旧借助实物投影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比较了电池并联和串联的不同之处。运用课件演示的优势,选择了并联电池的电路,让学生描述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演示,从而从更深层面上了解电池并联的特点。因为电池串联的电路电流流向相对简单,就不必进行演示了。


四、应用拓展。


有一个3v的灯泡,有61.5v的电池,应该怎样连接电池才可以让它正常发光,而且使用时间长些?


1.小组讨论。


2.教师适当引导,明确思考方向。


3.课后完成电路图的设计。


设计意图:这个思考题是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的综合运用。教师的引导,只为学生思考的方向提供点拨作用,具体的连接需要学生运用课上所学去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意识。


 


  本课设计意图:


《比较两种不同电路的连接》是第一单元《电》的最后一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中的一个内容。经过前面对电的探究活动,研究进行到这里,学生可能会发现同样是两节电池接亮两个灯泡,不同的连接方法,灯泡的亮度是不一样的。这节课的研究内容就是从这里引出来的,研究活动中要让学生认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怎么比较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不一样?把灯泡串联起来使用有什么特点?把灯泡并联起来使用有什么特点?把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又有什么特点?这两个活动的设计,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把实验中看到的现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进行分析比较,抓住串联、并联的主要区别。


这课的内容应该说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简单的。引导学生完成电池的串联、并联和灯泡的并联、串联的连接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再通过比较得出串联和并联的不同之处:电池串联比并联时灯泡亮,灯泡并联比串联亮,这样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了。但我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并找出并联和串联的另外一个区别,就是:电池并联中拿掉一个电池(或电池坏了)电路仍旧是个通路,灯泡还亮,而电池串联中就不这样。灯泡并联中拿掉一个灯泡(或者说灯泡坏了一个)另一个灯泡仍旧保持通路,而灯泡串联就不一样。并且与生活中的电路连接相联系。要弄清楚这些,必须要弄清并联和串联两种电路连接的原理,即电路的电流流向问题。这成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FLASH课件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事实证明,课件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在学生在示意图上指明电流流向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可以形象的验证学生判断的对错;在学生不能理解的电路中,课件演示可以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突破这个难点。课件演示的电流流向成为这节课的核心,也成为了一个亮点。而实物投影的运用,让一些演示实验的操作成为“现场直播”,清晰,直观,为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平台。结合学生的动手探究,实验交流,老师教的很轻松,学生学的也很轻松,而且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说,这节课成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实验教学的一个有效案例。


 

TOP
10#

    【教学随想】


    在简单电路一课之后,安排了串并联的内容,把第7课的内容提前到了这里。个人认为,这样整合比较顺。具体流程如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最近,夏老师一个朋友家的房子正在装修,电工进来安装电灯了。(出示房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小电工,帮我朋友家的房子设计电路,安装电灯。


二、挑战一节电池、两个小灯泡的电路连接。


1、如果房间里要安装两个小灯泡,你们会连接吗?试试有几种方法都可以点亮小灯泡呢?(一节电池+电池盒、两个小灯泡+灯座,四根导线)


2、学生分组,尝试组建不同的电路连接


3、展示学生的电路连接(展示两个小组的电路展示板,其他组的成果用IPAD同屏展示)。这些连接方法能使两个小灯泡都亮吗?


4、画出不同的简单电路图,在电路示意图里用小箭头画出电流流动的路线。(随机指导绘制比较规范的电路示意图)


5、启发思考:这两种电路连接方法有区别吗? 在不同的连接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6、师生小结,一种叫做串联电路(小灯泡串联),他只有一个回路【一个灯泡坏了,影响另一个灯泡】;另一种叫做并联电路(小灯泡并联),他有两个回路,有些还有两个以上的【一个灯泡坏了,不会影响另一个灯泡】


如果你是夏老师的朋友,你会选择哪种连接方法呢?


三、挑战两个电池、一个灯泡的电路连接。


1、如果有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你能连出两个不同的电路吗?


(为了更好的连接,我们这次先画电路图)


2、小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归纳出不同的连接方法,绘制电路示意图。


3、请2-3小组代表交流设计草图,询问“回路”的问题。


4、学生分组,验证他们的设计。


5、启发思考


1)这两种连接方法与之前的挑战对比,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这里一种是串联电路(电池串联);另一种是并联电路(电池并联)。


2)在不同的两种方法中,你又有什么发现。


6、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串联和并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7、思考:如果给你两节电池,你会怎么连?


四、拓展延伸


房间里安装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你会设计吗?小组合作画个电路设计图。(如果有时间,可以试着连一下)


 


在教学中,板书设计有意识指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整理实验记录;评价一块,增加了“优秀小电工”卡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18 16:59:06编辑过]

TOP
11#

4.5《导体和绝缘体》课堂实录


 


执教者: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建荣


整理者:萧山区党湾镇第二小学   陈婷


 


师:材料员领取材料,检查一下。


生:(学生开始连接电路比赛)


师:知道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研究什么吗?


生:研究导体和绝缘体。


师:(板书课题)什么叫导体?


生: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师:什么叫绝缘体?


1:我觉得绝缘体是不导电的。


2:不是不导电,不太容易导电,或导电的性能很差。


师:生活中哪些是导体?


1:铁制的东西。


2:人也是导体。


3:金属最容易导电。


师:绝缘体有哪些?


1:桌子椅子。


2:塑料。


3:玻璃。


师:大家很有经验。我这里有一个铁钉。


生:我认为是导体。


师:怎么证明?


1:一头放在兔子上,看兔子有没有被电到。


2:用电路检测器。


师:(老师在黑板上出示电路检测器)


生:(上台演示检测铁钉是不是导体)


师:下面的同学有什么建议?没有亮,可能什么原因?


生:可能不是导体。


师:建议两个电隔开点。是不是检测器有问题,试一下没问题。电灯有点松。再试一下,亮了。铁钉果然是?


生:导体。


师:出示材料,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我们也要检测。首先?


生:试一下电路检测器有没有问题。


师:对。在检测前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先预测一下,再检测,检测两次,最后有一个结果。先检测这些物体,再检测你身边感兴趣的物体。出示记录单,介绍填写方法。


师:检测时要安静,组长协调好,尽量让每个同学都动手。


生:(开始分组实验)13:14——13:21


师:(巡视指导)


(收拾材料,开始交流)


师:请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生:橡皮、玻璃、木条、塑料、纸片、瓷砖是绝缘体;铝片、铜丝、一角硬币是导体。


师:我们看看这些导体是什么材料的?铝片?


生:金属。


师:对,是金属——铝。铜丝?


生:铜。


师:一角硬币?


生:铁。


师:这些材料叫什么?


生:金属。


师:再看绝缘体。橡皮?


生:橡胶。


师:玻璃?


生:玻璃。


师:塑料袋?


生:塑料。


师:纸片?


生:纸。


师:木条?


生:木材。


师:瓷砖?


生:陶瓷。


师:这些材料可以称为什么?不是金属,叫什么?


生:非金属。


师:这些非金属都不能导电。有没有是金属的,却不导电?


1:我们组测了个铅笔盒,原来以为是导体,结果小灯泡没有亮。


师:可能是什么原因?


2:可能检测器没有先试过。


师:到上面来试试看


1:(上台用铅笔盒检测,果然不亮。)


师:什么原因?


3:有可能铅笔盒里有其他的东西的缘故。


师:把东西拿掉。


1:拿掉了也不行。


4:可能面积太大。


5:可能铅笔盒里有其他的物质,涂上了油漆,所以不导电。


师:再试一下,这里没有油漆。


生:(学生试)果然亮了。


师:说明铁能?


生:导电。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物体,是金属但没有亮的?


1:我的钢笔也不亮。


师:你认为什么原因?


1:我认为跟他的原因一样。外面也很花的,有油漆。


师:拿上来试一下。


1:(上台用没有油漆的地方试一下,亮了。)


2:我的钢笔也不会亮,我的这里没有油漆的。


师:那你也上来试一下。


2:试一下,亮了


师:刚才我们研究是金属的,发现它能导电。有没有发现是非金属的,却让小灯泡亮了。有没有?


生:没有。


师:老师刚才给有的小组发了铅笔芯,发现小灯泡亮了吗?


1:没有亮


2:我们组发现铅笔芯能使它亮,但亮光不一样。


师:你认为铅笔芯是导体吗?还是绝缘体?


3:我认为都有吧。


生:我认为是半导体,因为导体分为导体和半导体,它的亮光不一样,所以我认为是半导体。


师:半导体老师等会儿给你答案。


生:(分别请亮了和不亮的小组上台试一下。)


1:有点亮了


师:说明灯泡里面有电流经过。说明它是?


生:导体


师:和铁钉比一样吗?(将铁钉接上,发现小灯泡更亮。)说明它们导电的能力一样吗?


生:导电的能力不一样


师:还有个铅笔芯不会亮,是不是因为这个铅笔芯不能导电呢?说明它是绝缘体吗?


生:不一定。


师:把电流放放大,试试看。(用“电流放大器”检测:铁钉最亮,铅笔芯一个比较亮,本来不亮的那个也亮了)


师:看来铅笔芯是?


生:导体。


师:半导体是怎么回事呢?我这儿有一个半导体。半导体是不是就像刚才所说的,我把灯泡掉个头,亮的哦,看我这里有一个二极管,亮了吗?


生:亮了。


师:我给它掉个个。


生:不亮了。


师:它就是个半导体。以前的收音机就是半导体。


师: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知道铅笔芯是?


生:导体。


师:它是非金属。导体都是金属吗?


生:不一定。


师:比如有同学说的水,水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生:纯净水是绝缘体,含有杂质的,比如盐水,就是导体。


师:(检测水是不是导体。)


生:亮了。


师:是的,水是金属吗?


生:不是。


师:测过人吗?


生:测过,我们测过手指不能导电。


师:很快的测一下你的手心。


师:有没有亮的?举手。


生:我用我的手指试了下,亮了很快就灭了。


师:你再检测一下,不要碰的太紧。谁来老师这里试一下。


生:(上台演示,左右手分别握住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头)亮了。


师:他是导体吗?


生:是的。


师:第二组全部上来,两个人手拉手。


生:亮了。


师:四个人手拉手,松开。


生:不亮。


师:拉上。


生:亮了。


师:说明我们人体是?


生:导体。


师:我们能说非金属都是绝缘体吗?


生:不能。


师:人体和水是非金属,他们是?


生:导体。


师:我们通过检测器来了解物体的导电性,那绝缘体是不是不导电,还是不容易导电呢?


我们再来看一下。(出示“高压起电器”)这两个接口之间隔着什么?


生:空气。


师:空气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生:绝缘体。


师:空气是很好的绝缘体。(摇一下)看到什么现象?


生:像闪电。说明空气也是导体


师:电流太强了,空气也阻隔不了。(出示塑料袋)塑料袋是很好的绝缘体。


生:(上台隔着塑料袋摇一下),也有电流流过。


师:在高压之下,塑料袋、空气都阻挡不了电流了。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导体和绝缘体。(课件出示一个剖开的插头)看插头,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


生:(上台指着说)


师:如果没有这个塑料的,我们能用吗?


生:不能。电会流到我们身上。


师:如果电到你身体上,有可能会怎么样?


生:会触电。


师:会有危险。(出示一个塑料皮破了的插座)这个插座能用吗?


生:不能用。外面的塑料皮破了。电就漏出来了。


师:我们人体需要这些电吗?


生:不需要。


师:塑料皮能起到很高的绝缘作用,这些塑料我们要保护。


师:外面有些高压设备,很危险,我们靠都不能靠近。


师: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到这里。下课。


 


 

TOP
12#

   第二单元——第一课《油菜花开了》


 


   学生实验记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20 10:32:30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