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蓝桂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科学》阅读... [复制链接]

1#

分享 转发
TOP
2#

      昨天参加缙云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教师素养大赛,发现自己知识储备欠缺,多读书,读好书,势在必行。趁此“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打开书页,开启我的阅读之旅。
TOP
3#

   摘录:

   第一章:课程性质

   问题1:如何理解科学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

   科学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综合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强调综合性,就是要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强化学科知识的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活动。

   强调实践性,是为了变革育人方式。过去,我们还是太注重书本学习,太注重纸笔考试,导致学生的知识学得很扎实,但能力显得不足,迁移应用不够。因此,加强实践性成为改进育人方式的重要方面,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学习科学,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也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

最后编辑白云的家 最后编辑于 2023-04-23 21:57:33
TOP
4#

课标是课之根本,昨天的课标题目还是值得思考的,特别是比较17教材和22课标的题目。
在水流年 发表于 2023/4/24 7:38:08
没有上过新课标下的老教材的,那天的题目真的是无从下手。
TOP
5#

心得:
科学课程的基础性,意味着科学课程的地位已经和语文、数学、英语相当,因此在学校,我们科学老师要重视科学教学,抓住科学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究科学的奥秘。
TOP
6#

   摘录:

   教学建议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1.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习基本的科学方法,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教师要具有综合视野的整体观。

           3.要大力提倡探究实践活动。

TOP
7#

心得:

要做到以上三点,教师必须熟读课程标准,掌握13个学科核心概念,理解4个跨学科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不同领域的界限,从各个不同的领域进行思考,才能全部落实课程标准附录中的126个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做中学。

TOP
8#

翻开帖子,发现有两个多月没有阅读了,尽管有忙的原因,其实又何尝不是自己没有坚持呢?惭愧……

从今天开始,继续阅读……
TOP
9#

摘录:

第二章    课程理念
问题2
为什么要立足核心素养发展?
2017年版小学科学课标提出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22年版科学课标提出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总体上看,两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新课标强调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要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更加具体、更加集中。
科学课程标准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出: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