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屠琴2023年专帖 [复制链接]

1#
2023年工作学习目标:
1.对照新课标,每天认真备课。
2.平行班教学中坚持每节课至少备2次,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3.合理安排每日工作时间,熬夜加班不超过11点。
4.每周坚持阅读2小时,每月写1篇读书笔记。
5.每学期精心准备2节课,并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
6.每月论坛学习、回帖30次以上。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2-13 13:59:47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2楼喻伯军的帖子

谢谢喻老师的鼓励,我会加油的。
TOP
3#

三下《运动和位置》教学反思

        2023年寒假在喻老师、林老师以及其他地区老师的帮助下,我在“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也拥有了自己的一节课——三下“物体的运动”单元第1课《运动与位置》。很幸运,开学初我就有了实践这节课的机会,现将自己上课之后的心得反思跟老师们分享。

  一、创设生活情境,整合教材活动

  《运动和位置》一课是“物体的运动”的起始课。在本课,学生会认识到“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时,我发现这节课的活动与活动之间难以自然过渡衔接,而且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意愿并不强烈。因此结合教材,我创设了“寻找丢失的芦丁鸡”的情境任务,通过这一任务驱动,将教材的5个探索活动紧密联系,不仅有任务的驱动,而且5个探索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整合成3个挑战任务,它们分别是: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测量并描述芦丁鸡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借助校园平面图,描述芦丁鸡的位置。经过上周6个平行班的实践之后,对教材的改变确实让本堂课在教学中更受学生欢迎。

   二、激发认知冲突,直面教学难点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首先会面临一个学习难点: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并说出判断依据。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不要求掌握“参照物”一词,但这确是帮助判断的重要方法。既然是难点,攻克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在其他老师的建议下,录制了一个“坐扶梯的人”的视频来代替教材中三个静止场景的图片。教师提问“坐电梯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视频的冲击,班级中就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们很快发现“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掌握了这一科学方法之后,再出示教材的三个生活场景图片,我发现学生对这个难点的学习非常到位,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很多学生在判断时会自觉找不同参照物来做判断。

  三、改进科学教具,构建高效课堂

  设计教学时,我就面临3个教具改进的难题,一是芦丁鸡,二是方向盘,三是校园平面图。

  芦丁鸡是这节课的重要教具,每个探索活动中都需要用到,用真实的芦丁鸡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我做了三个简单易得的芦丁鸡道具,在活动2(测量并描述芦丁鸡在某个时刻的位置)中,让模拟芦丁鸡的学生套上“芦丁鸡专属手环”,在活动3(借助校园平面图,描述芦丁鸡的位置)中,学生会领到“芦丁鸡专属便贴纸”,在活动3(实地寻找芦丁鸡)中,每个班级上课之前,我会偷偷地在校园的某个角落藏好“××班专属芦丁鸡”。虽然每次“芦丁鸡”出场的时候,形态各异,但是极大地方便模拟实验的操作,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真实投入。

   方位盘是这节课的重要教具,在原本爱牛配备的工具箱中只有大的纸质方向盘,这个大方向盘在活动2中使用是蛮好的,但是在校园平面图中去描述位置肯定不适用,因此我用透明塑料片自制了10*10cm的小方位盘,并标注东南西北方向,方便学生模拟练习。

   校园平面图,我也是在原来爱牛配备的校园建筑物卡纸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结合自己学校,挑选了一些重要建筑物,比如教学楼、食堂、体育馆、雕像等,再按照学校真实情况进行摆放,然后重新标注各建筑物的名称,用红笔画上醒目的定位点,方便学生在描述位置时能够准确测量。

   这些教具的改进,虽然称不上高大上,但是它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也让学生在实验中能真正收获知识。无论教具还是教学设计,“主要用心,就能做好”。希望自己能一直秉着这份初衷,在这学期,继续让我的学生和我一起享受科学课的魅力。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2-12 22:58:45
TOP
4#

回复 3楼火柴盒的帖子

确实,论坛学习,我们需要结伴同行,谢谢老师的鼓励。
TOP
5#

回复 4楼金旭峰的帖子

只有改掉平时拖拉的习惯,相信加班熬夜就会远离我。
TOP
6#

2023年2月15日每月研修学习反思——基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每个月15日坚持线上学习“每月研修”已然成为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的重要机会。2023年,随着全省“论坛优秀会员争创群”的建立,一起学习交流的研修队伍就越来越庞大了。在同伴的激励和引领下,我发现,每月研修不仅让当下学习的“我”受益匪浅,它更加适合在教学中遇到困惑的“我”。


本期的每月研修(2023年2月15日),邸薇老师带来的讲座内容《指向深度学习的核心活动设计》,让我对一节好课的理解又多了一重标准——基于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讲座中,我捕捉到有着“深度学习”特征的好课,它对老师提出了这几点要求。


1.首先,老师要能创设出能融合多个重要学习事件的真实情境。比如在讲座中出示的几节课例,《食物在口腔中的旅行》一课以“表演秀的形式”模拟口腔中各部分如何协调配合的;《光的反射》一课,激励学生应用光的反射原理挑战“筒底探宝”游戏……情境的创设不仅串联了教材中重要的学习事件,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可谓一举多得。无耐一节“深度学习”的好课,它情境的创设又谈何容易呢?没有捷径,唯有勤动脑、勤思考,“好情境”自然会水到渠成的。


2.其次,教师创设的活动和设计的问题要能积极建构学生的认知。在邸老师的讲座中,多次提到老师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们创造经历“唤醒和改造”的机会。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上,这个“机会”就来源于老师创设的活动和设计的问题。活动和问题是我们科学课堂的重要组成,如何让它们能发挥“唤醒儿童”和“改造认知”的功能呢?我觉得要把握两个关键问题:一,在实验活动中提供结构性材料帮助学生去联想、调动、激活原有经验;二,在研讨问题中直面学生的认知冲突,甚至放大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在交流、评价、反思中重构认知。


3.最后,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自主性的学习,这也是深度学习最重要的特征。我认为“自主性学习”和“深度学习”两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深度学习下的学生会实现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下的学生也能真正达到深度学习。两者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教师。


所以,一节科学课,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并不轻松。为实现“深度学习”这一好课目标,多学习,多实践,是我们成长的唯一途径。

TOP
7#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教学反思

  一、备课时的疑惑


  1.教材配图有争议,谁对对错?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4课。在这一课的聚焦环节,教材中出现了三幅图片,分别是:坐轮椅上斜坡、大石头在山坡上、小朋友在玩滑梯。教材的对话框提示,“也许物体会在斜坡上不动”描述“坐轮椅”的场景;“也许物体会像大石头从上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描述“山坡上的大石头”的场景;“也许物体会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下去”描述“滑滑梯”的场景。教材中的提示语让我对“滚动”和“不动”的判断存在了争歧。结合教参,我也发现教参中对前两个场景的运动情况描述与教材是不一致的。“谁对谁错呢?”


  其实,大家都对,这些场景的出示只是激活学生对于研究运动情况的兴趣,至于“谁对谁错”,我们要激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所以,这三幅有争议的教材配图,让后续的实验研究才更有存在的意义。


  2.“滑动”的材料不易得,怎么办?


  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再加上每节课有丰富的实验材料更让他们无法抵抗实验的诱惑。在准备这一课的实验材料时,我根据教材中要求,出现三种在斜面上不同的运动情况,分别是不动、滑动、滚动。准备了小木块、六棱柱、小球和圆柱体四种物体,再要求学生可以自选物体,放在斜面上进行测试。预想的理想情况是小木块不动、六棱柱横放滑动、小球滚动、圆柱横放滚动。但是经过下水实验,发现六棱柱横放很难在斜面上实现滑动,如果斜面高度再调高就直接变为滚动了,所以这对学生来说很难操作。但是,又很难找到替代的材料来实现“滑动”的效果,因此第一个班级、第二个班级就硬着头皮上了。


  两节课上完,我发现是自己多虑了。课堂上,学生并不拘泥于教师准备的材料,他们找来铅笔、橡皮、塑料尺等周围的物体,也有学生发现六棱柱将“棱”或“面”放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也会不同。因此,在大量的实验材料测试下,不动、滑动、滚动这三种运动情况都顺利出现了,这为后期的研讨交流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支持。这一次的“偶然”,让我体会到我们的科学课堂要学会适当放手,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包办一切未必是件好事。


  二、上课后的新问题


  材料的问题虽然顺利解决了,但是在实验之后的交流研讨成了这节课出现的新问题了。当学生测试并汇报完所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后,我向学生提问:“观察这些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你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什么有关?”此问题一出,先出现的是冷场,紧接着就出现出乎我意料的各种答案,比如说“与接触面的多少有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有关”……甚至有同学说出“与斜面的粗糙度有关”,当我再追问,学生就一知半解,语无伦次了。学生最直接的回答其实都是直指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但是让他们从这么多物体中提炼出“形状”这一关键词实在太难了,几个迂回之后,最后还是教师直接告知,“物体形状的不同,导致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


  三、再备课的新发现


  对照新课标,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交流研讨已然超出学生的“科学思维目标”了。对于3~4年级,注重培养他们能“分析事物的特征及结构,建立事实与观点之间的联系;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对于5~6年级,对他们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抓住简单事物的本质特征。”解读课标,我拔高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以至于课堂的交流研讨无法顺利实现。


  再备课,我还发现,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也不到位。教材中最后的交流研讨分为两步走:研讨一,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研讨二,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这两个研讨问题是基于学生探究实践之后,在教师引导之下自然而然完成的“归纳总结”。对于三年级学生,教师只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以实例为支撑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发现即可,这也是新课标对3~4年级的学习要求。


  解读课标、把握教材,勤反思、多总结。科学课上的问题就能对症下药、迎刃而解了。

TOP
8#

青研社课例研讨反思-二月份活动

活动时间:2023227日(廷佐小学)

活动主题:定海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研修社课例研讨

活动内容:课例1,沈老师自编拓展课《渔船的结构》;课例2,陶老师《月球——地球的卫星》;课例3,董老师《电路中的开关》


   三节课,三位教师都为我们呈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她们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持续的专注力和学习力,沈老师以“舟山渔船触礁后,船身破损”为具体情境驱动学生认识渔船结构,改进渔船结构;陶老师则是创设了“为玉兔号考察月球作准备,应聘小小科研人员”这一情境,带领学生收集、共享月球资料;董老师将“认识开关”、“做开关”、“挑战开关”等学习活动转化成一关一关的挑战任务。三位老师的巧妙构思,成就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是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是能够学以致用的学习者。


  

最后编辑屠琴 最后编辑于 2023-03-02 09:16:28
TOP
9#

舟山市青年教师课例研究专题活动反思-2023.03.03

  在市教研员陈老师的组织下,有幸参加了舟山市第7届青年教师课例研究专题活动。今天的课例研究活动内容丰富,不仅邀请了三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做课堂展示,还请来了袁老师和周老师两位特级教师,以及各市区教研员。在他们的引领下,一天的课例研究,收获特别多。



  1.定海区俞凤老师《仰望天空》

  俞老师执教的是三下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听完俞老师的课,最让我佩服的是她简洁、明了的语言,整堂课几乎没有多余的一句话,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其次,是俞老师对起始课内容的把握、兴趣的调动都是恰如其分,每次当学生提出有关太阳、月球的知识时,她都会向学生追问一句“你们同意吗”,再记录在全班的维恩图中,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分析能力;最后,俞老师在设计本课太阳、月球这两个天体“近大远小”的模拟实验时,她借助钉钉直播再现学生的模拟实验过程,模拟实验之后出示操场篮筐中的“太阳”,看到这张照片确实“惊艳”到在座的听课老师。在俞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模型建构教学,并利用模型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普陀区王春燕老师《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王老师执教的是四下第三单元的起始课。与俞老师的起始课一样,王老师的起始课也打开了学生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之门。在课堂上王老师有几点非常值得学习:一,以小小地质学家的身份和荣誉证书的奖状激励学生认真观察的科学品质和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二,出示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非常漂亮的岩石标本,激发学生观察、描述岩石的兴趣;三,用心设计的学习单,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资料(包括视频),使课堂交流学习更加高效。

  3.岱山区江宇老师《神奇的纸》

  江老师执教的是二上“材料”单元的第四课,但是上课的班级是一年级的学生。与前两节课不同,江老师最大的挑战是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有序地引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通过今天的课堂观察,不得不佩服江老师掌控一年级课堂的能力。听完整节课,我和小朋友一样,都被江老师设计的“纸宝宝帮助兔宝宝过河”的情境所吸引,这个故事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段的学生,而且通过情境,江老师巧妙地将“折纸做桥”和“白纸涂油”两个主体活动串联在一起,让课堂更加流畅。唯一的小遗憾,在课堂交流环节有点拖沓,导致上课时长超了10分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