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共同举办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自主创新”系列科普活动通知 [复制链接]

1#

关于共同举办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自主创新”系列科普活动通知

关于共同举办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自主创新”系列科普活动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全民素质教育规划目标,结合全国中小学将“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程的教育改革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工作,从小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为振兴中华、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中国青少年教育网络中心(教育部主管)、中国少年儿童杂志社北京科普发展中心决定共同举办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自主创新”系列科普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机构

1、本次活动成立由主办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的组委会和专家评审委员会。

2、组委会下设办公室,作为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和检查工作。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42011  邮编:100101  联系人:梁世伟  电话:01084638086

3、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北里甲8211  邮编100041   联系人: 宋爱东 电话: (01051956150

Email:songaidongbj@126.com

二、活动主题 ——走进科学世界

三、活动时间:2007年4月1日2008年8月31日

四、活动参加对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校、职校、技校、科技馆、少年宫、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

分享 转发
TOP
2#

五、活动内容

1、走进科学世界读书活动:参加活动的学校要结合科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内容,组织学生阅读《走进科学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书中所含试题相关内容,组织学生答题,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科技特长。

2、自主创新体验活动:参加活动的学校,积极引导学生以“走进科学世界”为目标,从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入手,寻求创新选题,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并写出科学小论文、观察报告、研究报告、创新日记等。

3、“走进科学、自主创新”经验交流活动: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部分学校和选手参加科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科学考察活动,定期举办青少年科技夏(冬)令营,并在北京举行颁奖活动。

六、活动参加方式

1、参赛选手须认真填写报名表,由所属学校或单位汇总后填写团体报名表,报活动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

2、《走进科学世界》丛书为本次活动指定参赛用书。各学校以自愿的原则,根据参赛学生实际需要,向活动组委会订购。(竞赛试题、答题卡附在每本丛书中)参赛选手须将科学小论文、创新日记、研究报告、科学小发明中任意一项,连同报名表、答题卡提交后方能参加评选。(相关内容可浏览本次活动网站:www.sdkpfw.org.cn

3、参赛截止日期2008年7月31日。

七、奖项设置

为表彰在本次活动中优秀的个人和团体,活动设个人奖、组织奖。

(一)个人奖项:

1、选手奖项: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鼓励奖。对获得相应奖项的选手颁发证书优秀作品将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刊《中国少年儿童》杂志或《中小学生创新》杂志发表,并由组委会汇编成籍。

2、辅导员奖项:本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辅导员将授予“走进科学、自主创新”优秀辅导员奖,并颁发证书。

3、学校领导奖项:本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校领导将授予“走进科学、自主创新”领导奖,并颁发证书。

(二)组织奖:

为鼓励各学校的积极性,活动设立优秀组织奖,对获奖单位将颁发证书;综合成绩比较突出且参赛人数达500人以上的学校,授予“走进科学、自主创新”示范学校称号并颁发牌匾。

 

TOP
3#

八、活动实施步骤

1、发动阶段(2007年4月)各地区进行组织、发动和宣传工作。组织动员青少年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2、实施阶段(2007年5月至2008年7月31日)组织各地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进行读书、答题、寻求创新选题和撰写科学小论文、观察报告、研究报告、创新日记等,并按通知的要求将参赛作品上报至活动组委会秘书处,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3、表彰阶段(2008年8月)将评选结果通报获奖单位和选手,并邀请获奖单位和个人代表参加颁奖及科学考察活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九、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自主创新”
            
系列科普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重要举措。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予以高度重视

2、认真组织。各地要严格按照活动的要求,凭自愿参加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周密部署、扎实有效地推进该项活动的开展。

3、扩大宣传。各组织实施单位要积极拓展宣传载体,广开宣传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对活动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努力扩大活动的知名度和社会覆盖面,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心、支持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氛围。

 

中国青少年教育网络中心           中国少年儿童杂志社           

 

                北京科普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