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1年六下教学记录 [复制链接]

1#

2011年六下教学记录

      既然开了五下的帖子,不开六下,不是偏心吗?


     虽然六年级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还是要上好每一节课!


     在讲细胞的作用,讲到细胞有免疫作用。一学生插嘴:“那艾滋病呢?”


     我说:“艾滋病患者已经不能抵抗任何病毒的入侵了,恩……就像电脑没有装360。”学生的积极性被我这随性的一比喻带起来了,在下面哄起来了,接着问:“用卡巴斯基,行不行?”我知道肯定又要搞鬼了,只能转移话题,继续讲细胞的作用。


     下课一学生过来跟我说:“老师,你那个比喻太恰当了。”


      上课问卡巴斯基的学生又来问:“老师,不用360用卡巴斯基行不行啊?”


      我说:“行!老师刚才只是举例。”

分享 转发
TOP
2#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11-3-6 11:20:00的发言:
哈哈,学生的兴趣还是蛮执着的!

是啊!有时上课必须打断他们,让他们下课再提问!

TOP
3#

以下是引用米兰骑士在2011-3-6 15:56:00的发言:
艾滋病应该没有细胞结构的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TOP
4#

           《在显微镜下观察生命世界2》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在一个班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动植物细胞切片,效果也不是很好。


      在另个班呢,直接讲细胞的作用,课堂倒是很活跃!学生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好像总是感觉抓不住重点一样!


      第一单元虽然主线条很明显,就是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一步步进入微观世界,不过感觉知识点还是很多的!又是晶体,又是细胞,教材还有这样一句话“微生物也具有和生物一样的特征。”搞的我又把生物的特征讲一遍。讲太多,我又怕他们接受不了……


      所以,本来觉得第一单元还好上的内容把我搞纠结了……

TOP
5#

     课后,一男生说:“祝老师明天节日快乐!”当时在喝水差点没喷出来。几个女生在我旁边,看我如此反应,说:“老师这么年轻,还没到妇女呢!”有时候真受不了那群孩子,哎,没办法!快乐地忍受着吧!
TOP
6#

以下是引用漫步云天在2011-3-7 21:18:00的发言:
科学课,对我们老师要求真的很高,要边教边好好学习才行的。继续加油!

恩,是啊!在讲细胞的时候,学生有很多问题啊!有的我也不会……

TOP
7#

       讲错了一个知识点,反省中……


      把这个知识点晒出来,希望大家借鉴一下,不要重蹈覆辙。


     在讲血细胞,有同学就问:血小板有什么作用?然后又有一学生回答:阻止血液凝固。我当时很短的想了一下:血小板在血液里组织血液凝固,说的过去啊!不然血液在体内都凝固了。我就按这个讲了。


     晚上回来想了又想,觉得不对劲!如果血小板的作用是阻止血液凝固,那外伤流血了怎么办?岂不等死?血小板的作用应该是有助于血液凝固。不对!如果是有助于血液凝固,那么在体内,血液还怎么流往全身呢?自己被这样的矛盾纠结着无法自拔。


      回来百度,百度上说的很复杂,还有很多专业术语也不是很懂,血小板在体内流动的血液中不凝固的原因是:1、凝血因子以没有活性的凝血酶原形式存在;2、血液中存在纤溶酶可以分解液化血凝形成的纤维蛋白;3、血管内壁表面光滑无异物,血小板无法黏附聚集,所以无法凝固。在体外血液之所以会凝固是因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激活,把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接着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凝块。


    总之,血液凝固的过程是很复杂的,血小板参与进来了,有凝血、止血的作用!

TOP
8#

      谢谢一品轩!生命(二)看的是永久装片,有动物也有植物!微生物就没看了,本来培养了,放在科学教师外面,“好心”的学生把稻草从水中拿出来了。说实话,细胞这部分的内容不敢讲太深,又不知道考试会考什么,所以这部分不好把握!


    目前已经在网上买了一些科普书,还没到!

TOP
9#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反思


     第一次在(1)班上课,由于校长听课,班上的纪律异常好!同学们很积极的举手发言。但是第一节上的不是很好,学生在水变成冰这一块有很多疑问:有学生说水变成冰,质量会改变;有学生说水变成冰,体积会变小。这个讨论纠结了半天。校长给了一些意见,我自己也发现,这个障碍是我自己给自己设置的,这节课中并不存在这样的讨论,而且我也认为没有讨论的必要性。校长又给了意见:可以把第二课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第一节课就引出来。我也觉得可以。


      我发现有些时候课不好上,有可能是自己将自己逼入死角出不出来,所以教师的提问方式及提问用语都应该是经过细致的琢磨的,而不是随口一说。这节课后深有体会。


      今天在(2)班上课,讲完物理变化的特点之后就直接讲出了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然后再讲化学变化,这样我觉得思路很清晰,也不用一节课就讲物理变化的特点和化学变化的特点,一直吊着学生的胃口。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引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及区别。


     所以我决定,讲第二课和第四课联系起来一起做实验,彻底的研究物理变化的化学变化。


     一小插曲,一孩子在课上就用家里的化学材料做实验,用小苏打和柠檬酸、葡萄酸混合反应,结果量多了,反应产生的气泡把迷你型的小试管装满了溢出来了,把旁边的学生吓到了。学生喊道:“老师快来这里,他乱做实验,要爆炸了。”我过去看了一下,回到讲台说:“我们班有一个狂爱的科学爱好者,这样很好!但是他不能给他旁边的同学安全感。”全班听了哄堂大笑。我继续说:“我们会做实验的,只是不是这节课,如果你想做实验,可以把你的材料带到我办公室,我们一起做实验。”下课之后,我把那孩子叫到我办公室,收了实验材料,我问他:“什么时候给你?”他居然来了一句“随便”。我说:“好!等这一单元的内容上完之后再还给你。”回来把这事说给一个同事听,她说:“你这不是打击别人的积极性吗?”我一想:是啊!别人这么积极,连家里的化学材料都带来了,结果被你收走了。

TOP
10#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节课我是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起上的,不过觉得书上有点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在验证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用火柴棒插在杯子里。试想:我们是已经知道了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这样做没有危险。如果对于我们不知道的气体,能用这种方法鉴定吗?如果不知名的气体为氢气的话,那这样做后果就很严重了。所以在讲这一块的时候应该跟学生解释一下。我觉得可以换一个实验验证产生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不过准备澄清的石灰水对于有的学校来说比准备蜡烛要难得多!


     还有书上介绍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之后,我赶紧摸了一下杯子根本就感受不了热量。这一块应该直接告诉他们吗?

TOP
11#

以下是引用海儿在2011-3-17 20:50:00的发言:

这个反应不是放热反应,而是吸热反应。用手触摸杯壁时,有冰凉的感觉,当然不可能有热的感觉。


刚去百度了一下,是放热反应啊!怎么回事儿呢?

TOP
12#

以下是引用海儿在2011-3-17 20:53:00的发言:

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最好在实验前对学生说明一下不是所有气体都可以这样验证的。


实验之前已经提醒学生了,以后不能这么做!这样做很不科学!

TOP
13#

以下是引用海儿在2011-3-17 20:50:00的发言:

这个反应不是放热反应,而是吸热反应。用手触摸杯壁时,有冰凉的感觉,当然不可能有热的感觉。


是吸热反应!这次错了,下次就不会弄错了!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28 22:33:46编辑过]

TOP
14#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又上了一节课,在一个班上的时候,混合小苏打和白醋之后,很多学生都把玻璃片拿开了,就不能再做下一个实验:验证气体的性质。所以我事先也做了一个实验,上课演示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火柴熄灭!下课之后,想想:这个实验教师演示的效果比他们自己在下面做更好一些。因为实验操作不当,可能燃烧的火柴不熄灭。这样岂不是影响他们的判断?


    昨晚这个演示实验之后,再做加热白糖的实验。哎,搞的实验室是乌烟瘴气!相信做过白糖加热试验的老师都有这种经历吧……再讲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这样把书上的内容穿插着讲,先讲物理变化,再讲化学变化,最后将两种变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很多变化不是单一的,而而是两种变化都有!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全面!


     还有一个班,由于上一节课纪律非常的差,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在教室上的,没有做实验,只是让他们做笔记。我在想等他们纪律好了,再去实验室补上这个实验!


    

TOP
15#

                              《铁生锈了》


     在铁生锈了这一课,研究铁生锈有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学生提出了水、空气、温度三个因素。其中温度这个因素是教材中没有提到的,不过既然学生提到了,我就顺势问他:“可以怎样设计实验呢?”他说:“一个放在常温下,一个放在冰箱里。这样就可以了。”我接着问:“常温下和冰箱里,只改变了一个量吗?”“那应该怎么做?”“全部放在水中,一个在常温下,一个在冰箱里。”这样的话,就只改变了一个条件,就是温度。


      在设计铁生锈与空气有关系的时候,学生很难想到隔绝空气的办法,要不就是水和空气同时进入实验。我在引导他们铁制品上刷油漆是干嘛的?有的学生就说:“隔绝空气。”“那现在你们能想到办法隔绝空气吗?”“一个放在空气里,一个放在油漆里”“油漆在实验室不容易找到,有没有一种东西可以代替油漆呢?”“食用油!”“一个放在空气中,一个涂上食用油,两个培养皿都应该放在干燥的空气中。”


       怎样设计实验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系?学生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总是摆脱不了空气,后来一学生说“可以一半是放在水中,一半放在食用油中,这样就可以隔绝空气了,又只控制一个变量。”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当然,今天的这节课设计的实验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铁钉都不会生锈,是不是就说明铁钉生锈与水、空气无关呢?不是,由此我们继续设计实验证明铁生锈同时需要水和空气,缺一不可。

TOP
16#

                                              《地球的卫星——月球》


      按照书上的两页内容一节课肯定会有时间多余的,而且老师一个人讲也很累。我想到在上《蚯蚓的选择》这一课我采用的方法,决定这一课也要用相同的方法。


      上课后,进过简单的介绍,进入今天的月球的学习。我问同学们:“关于月球,你们有哪些想知道但还不知道的问题?”“月球上有没有外星人?”“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四季?”“月球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的命运将会如何?”等等很多问题,不过这些问题看似有书上“月球卡”的内容毫无关联,后来我想算了,就用一节课的时间了解一下,看看学生关于月球到底知道多少,还有哪些知识是学生不知道的?科学课不就是这样吗?讲学生不知道的知识吗?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只是不讲,学生能看书自学的知识不讲,这样也算一种教学策略吧……


     问完问题之后,我又将这些问题的答案抛给学生,“谁能解决以上的某一个问题呢?请举手说!”班上同学又被激活了!有些人一口气解决好几道题目,看到平时不爱发言的女生也积极举手,心里很欣慰!


      在一个班刚刚把这些问题解决,就下课了。说到解决问题,其实也没解决!因为关于月球还有很多问题是科学家们还没研究出来的,我也只能鼓励学生们要有质疑的精神!


      有的班时间有多余的,就放《斗转星移--03月球》,看完视频也就下课了。下节课在研究月球的质量体积、运动轨迹、运动周期、月球的月相及环形山的形成。这一章是学生期盼已久的,我希望好好上!


     下课后,又有很多学生来问为什么!肯定是课堂上想发言被我拦下来了,呵呵,想想挺不容易的!

TOP
17#

                     一句话的感动


      在办公室,一位老师说:“刚才让他们画动物,有位同学画的斑鸠,其他同学笑他!”我一想:画斑鸠肯定是观鸟队的,不然就画鸟了,不可能再具体到斑鸠!我一看,虽然画工不咋地,但一句话让我感动了!

它们是有灵性的鸟儿,当你看向它时,它也会把目光投向你。



 



现在他们马上就要毕业了,也许在毕业之前观鸟的次数可以计算出来,但是我想在观鸟过程中,自然给他们的灵性是不会丢失的!

TOP
18#

以下是引用心随风逸在2011-4-20 22:52:00的发言:
很好的教学记录,赞一个

呵呵,谢谢!

TOP
19#

                                  《垃圾的重复使用》


     原本以为这节课索然无味,没想到会出现这么经典的语录!


   《环境与我们》这一单元,我认为比较难上是因为没有涉及到实验,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矛盾,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纸上谈兵,并不能付诸行动。我今天很明确的说:每天都在产生垃圾,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尽我所能减少垃圾的数量。


    说到浪费,过度包装是大家都有深刻体会的,说说,你印象最深的过度包装。学生们纷纷举手,讲到生活中的礼品,拆开一层一层的包装才看到食品只有一点点。看来这一部分的内容还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最后我说:把你想要对生产厂商说的话写在书上。结果,有学生说:我们不是焚化炉,我们不吃包装。有学生说:包装是浮云,我们吃的是神马!全班哄堂大笑,很有创意!浮云神马运用得很贴切!


     还有上节课讲到垃圾的去向,有的学生说到:地沟油!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觉得老师上课也不能忽视这一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的眼光已经不单单只关注校园了,他们还在关注这社会的动态,如今食品的安全,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这些东西来源不也有一部分来源我们已经丢弃的垃圾吗?我鼓励孩子们的眼光,同时也要解释,生产地沟油的垃圾对于整个城市的垃圾来说微不足道!


 

TOP
20#

毕业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