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熊老师的挤水帖:.写在《人体百科》失踪之后 [复制链接]

1#

水熊老师的挤水帖:.写在《人体百科》失踪之后

 

目录:


1楼    1.我成了“老老学员”了


16楼  2.蓖麻还是苎麻——六下一单元的一处疑似错误


31楼  3.为什么不是草鞋虫


37楼  4.为什么说得比写得好?


41楼  5.由费曼的话想到的


 49楼 6.《哈利·波特》——适合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


 52楼 7.要你选择,是实证还是逻辑?


 63楼 8.写在《人体百科》失踪之后


     


201436日星期四 杭州台气象预报说雨夹雪,实际上萧山没有,或者至少是益农没有,因为我们一整天都在益农镇小搞科学学科教研活动,没感觉到。(广角工作站2014年第一次实地活动,个人关键词:卸任)


我卸任了,不再是工作站负责人了。


201046日~201436日。差一个月就是十足4年。


如果我毕业分配听从戴村镇小校长安排教上体育或者美术,我就不可能认识何树德老师,也就不可能至始至终从自然走向常识再走向科学;如果我没有参加省领雁工程培训班,就不可能认识陈晓萍老师,就不可能因此在陈晓萍老师办公室认识张红琴博士——工作站创始人及导师;如果萧山小学科学的网络教研没有那么引人注目,张红琴博士也不可能找上门来结对搞学科教研;如果没有何老师的信任,如果我不想认识张红琴博士,也不想参加工作站活动,也就根本不会担任什么工作站的负责人,更何况,张博士选人的要求是执教科学三年以内的年轻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我不符合这些条件。


可是,凑巧的是,上述的那么多如果,假设都成立了,而且,为了加入这个组织,我愿意担任管理者以掩盖加入该组织所需的条件。我成功地蒙混了四年!


今天,我卸任了,但我死皮赖脸地继续混迹其中,还自称是“老老学员”(因为工作站一共有三批学员,其中第一批学员我们称为“老学员”),有点居功自大,自说自话,但目的只有一个:你们别想把我赶走!


新任者有热情,有方法,让我们充满了期待!新任者说:照我说得做,没建成长帖的把成长帖去建起来,建了帖的,请及时更新!


我属于前者,SO,我建帖来了!我周一、三、四有课,那就这三天来更新吧!我叫水熊,很水很熊,尽量把水分挤了,那就会实在些。不过,说到底,哪怕把所有水分都挤了,我还是那个熊样。


本质如此,没有办法,大家见谅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29 22:06:2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2014310日星期一 晴到多云,早上雾霾很浓,南门江对面白色休闲棚顶若隐若现(上午补上了601班一堂科学课,中午考虑草履虫和草鞋虫的问题)


六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P15页有一处疑似错误。


说是疑似,是因为图中(见下图)主体是叶绿体,也就是“主角”、“重点”是叶绿体。这是没有错的。叶绿体背后的那种植物,如果仅仅是一种修饰用的背景,那也是没有错的。但如果是像边上这段文字中描述的那样:“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如果有老师和同学读了这段文字后,误以为图中做背景的这种植物就是蓖麻的话,那就错了。希望除了我还没有被误导的。


 



 


 


 



 

TOP
3#


这是蓖麻,是明显的掌状叶。




这是苎麻,卵形叶,和书中植物看上去相似

TOP
4#

没有退站,只是继续当学员。所以就得像个学员的样子,先把成长贴建起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0 22:52:17编辑过]

TOP
5#

以下是引用不睡觉的兔在2014-3-6 21:00:00的发言:

水熊的水贴字字朴实,情真意切。


 


作为浙江小学中最鲜艳的一面旗帜,萧山团队精神实在让人敬佩,值得学习。


向陈老师学习!如果丽水的“丽”字是第四声的话,“萧山”对“丽水”倒是很工整的对联啊!

TOP
6#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14-3-7 9:06:00的发言:
新的征程开始了,预祝取得更大的成绩。

喻老师的支持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

TOP
7#

以下是引用桂馨竹子在2014-3-7 9:59:00的发言:

老顾同志是好同志  呵呵 


顾老师的文笔很不错的,从支川日记中就可以看出,勤奋,爱思考,有爱心。


 


想念王总,因为面条,尤其是餐后水果。

TOP
8#

以下是引用何树德在2014-3-6 22:33:00的发言:
让更多的人既当参与者又当组织者,更有益于教师的成长。全体成员放开手脚大胆干!齐心协力干!不断创新干!

何老师好!我这个是衰老帖

TOP
9#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4-3-6 20:41:00的发言:
谦虚谨慎的水熊,萧小科的一面旗帜!

不是谦虚,是底气不足。有时候不仔细观察,可能看不出来^_^。

TOP
10#

以下是引用海儿在2014-3-6 21:27:00的发言:
顾老师让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真实,那么亲切。我永远是你的那个学员,搬个板凳好好学习。

教人者教己,你现在肯定已经感受到了,我看到你贴的信息报道了。

TOP
11#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4-3-7 8:57:00的发言:

向前辈学习!努力成长!


言重了,就事论事,论坛交流,你是前行者,我是后进生。

TOP
12#

 

为什么是“草履虫”而不是“草鞋虫”


2014312日星期三 阴有雨(协助教育局招师工作,连续四天第一天,正好有空,忙里偷闲写了点东西)


列文·虎克利用他发明的显微镜对草履虫进行了观察,这可能是第一次有关草履虫的记录(但我没有查证过记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科学启蒙》一书中有说明,列文·虎克对草履虫进行了观察)。这是我关心的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谁把paramecium首次翻译成了草履虫?也就是说,“草履虫”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我们在描述草履虫的时候,习惯于把草履虫的形状描述成“很像草鞋”,既然很像草鞋,为什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没有译成“草鞋虫”而是“草履虫”,这是为什么?


本来也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凑巧看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文章:《论大众的教育问题》,其中就谈到了这个,原话是:


“当然,一班大众对于新名词也是听不懂。这里我们是要解释明白,使他们能懂,才算是对大众的解释。有些知识分子是越解释越叫人糊涂。要教大众前进,新名词是不得不用,但是大众所需要的新名词,是必须努力在可能范围内根据大众语来创造或改造,例如科学上的“草履虫”为什么不改作草鞋虫呢?”(原载1943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我们会觉得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很容易懂,尤其是他那些诗歌,甚至会有点“土”。在我刚刚进师范的时候,这点印象特别深,“锄头歌”之类的诗歌和格言,都给那时的我们一种“土得掉渣”的感觉,甚至有些不屑。陶老先生学问水平高不高?他好歹也是博古通今,融贯中西的大学者,师从杜威,自成体系。如果不是因为死的过早,我相信陶老的著作会丰厚得多。陶老在国内推行平民教育、大众教育。而且他从自己做起,文章和说话,都力求通俗易懂。他的很多诗歌,是请最底层的工人农民甚至是他们的小孩子听过改过的。所以他极力倡导让大众能够接受的知识,让大众容易接受的教育。正因为陶行知先生有着这样明确的价值追求,他提出这样的改进建议,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从我们一线小学教师的眼光来看,即使我们不是从这么高的角度去看科学普及的问题,就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也许“草鞋虫”更适合他们。


只是,当时为什么会翻译成草履虫呢?我想,当时的翻译者,必定是博古通今的学问人。从发现草履虫的时间开始推断,翻译草履虫,因该是在中国近代,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受到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时候,当时,白话文还没有盛行,或者是,白话中还夹杂着很多的书面语,因此,在译著中,也不可避免存在这个问题。“履”显然比“鞋”要书面多了,显得“有学问”多了。


就与此相关的专业研究领域而言,也许我们作这样的讨论是毫无意义的,叫什么都一样。也有不少的专业人士认为,科学就是需要专业的用词,甚至可以是比较生僻的,而并非一定是要适合大众理解的,而且在命名上需要有统一的规范。


这当然也没有错,我们并非是在这个时刻强烈要求将所有各种现行文字中凡是出现草履虫的都改成草鞋虫。首先是因为这已经是被广为认可的专业术语,不管是日常使用还是科学研究都已经具有了约定成俗的习惯了,其次更是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说的重点所在。我想要说的是,其实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科学普及的态度,一种如何提升公众理解科学的态度,一种实实在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2 22:43:46编辑过]

TOP
13#

我觉得这个论坛气氛确实很好,大家对待新人很宽容,很支持。谢谢大家,你们辛苦了!
TOP
14#

 

为什么说得比写得好


2014317日星期一 晴,天气晴好,下午的太阳简直可以说是烈日炎炎,校门口保安穿短袖了(值周第一天,校门口站岗。这是治疗颈椎病的秘方,因为你必须对着1700多学生不停地点头微笑打招呼)


今天获得了两项可提点的学科教学相关内容。


一是物质单元第一课,其实是可以用来“嚼舌头”的。比方说:搬出“马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可以认知的”。这四句话,孩子们也会兴趣盎然的。再比方说:物体和物质,这一对词语,可以让孩子比较一下,说说区别和联系;还可以用举例的方式来论证一下。有了这个前提,本课第一页书本内容中的上两幅图(易拉罐变形和水结冰)和下两幅图(蜡烛燃烧和铁生锈)之间的区别,孩子们能说得挺到点,如:“前图是物体变了而物质不变;后图是物体变了物质也变了”。这样的语言还是有点意思的。


二是一位家长(高中物理老师)要求协同完成一个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他的孩子(小学五年级)已经非常投入地做了很多实验,也写了研究报告初稿。我发现,这个有关自来水净化的研究项目,报告上和参与者的口头描述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很多有意义的东西没有在报告中反映出来。这让我想到了一次谈话,和一位语文教研员的谈话。我质疑小学生为什么只热心于写记叙文而不太注重说明文和议论文。因为从我的课堂上来看,凡是需要书面表述一段条理性比较强的话,学生总是容易出错,远没有用些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来得轻松。小学阶段难得有那么一次说明文写作,还是现场观察立马完成的,比方说,写一种水果。丝毫不给课外阅读查资料现场实地了解的机会。我们一方面对国外有些小孩子很小就能写研究报告感到羡慕,但事实上在现行评价中却并不这样去实施,小学记叙文,初中说明文议论文,甚至到高中都还不怎么会写像样的研究报告。而这些我们科学课中所看到的问题,恰恰不是光靠科学课就可解决的问题。我曾经针对五年级的说明文写作“准确性、生动性”两者的轻重和联系写过一篇论文,交给了语文教研员。结果,泥牛入海,毫无音讯。不过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呼吁这个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7 23:25:47编辑过]

TOP
15#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4-3-18 13:58:00的发言:
顾老师把最真实的感受,想法都表达出来了,只是没有解决。。。 

是的,看到了问题才有机会直面。如果大家都去面对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就会更多,就可能更容易解决,那时候,大家就都能分享到了。

TOP
16#

 

由费曼的话想到的


2014319日星期三 冷空气来袭,降温,春雷(上午三中开会)


“脑子空了,是因为没有足够真实的活动,没有挑战:你不跟做实验的那帮家伙接触,你不必思考怎么回答学生的问题。你什么也没有!”这是美国物理学家费曼说的一句话,是从他的一本有趣的自传体式书中看到的一段话。


我们区域范围内,有部分老师有这样的认识(不一定是科学老师):做老师做到手下没有学生了,不用上课了,是一种成功!从某些方面来说,有一定的道理,比方说领导管理才能被挖掘出来了,做行政工作了。但仅仅是为了轻松,课务越少越好,最好不用上课,不用面对学生,过这种“理想状态”的教师生活,却也是很多一线教师所向往的。


如果真的达到了这样一种轻松、安静的工作状态,我的理解,那是一种“死”,一种死寂的状态。矛盾和困惑应该成为一种工作的常态,那是充满活力的东西,是创造力迸发的源泉。只要还在参与学科教学,总要想方设法多和学生在一起,课前早接触一分钟,课后通过内容延伸和环境氛围“诱惑”一分钟,教学时间之外联系一分钟。这会让课堂充满欣喜,会让人觉得上课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成了一天中的幸福时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0 22:21:12编辑过]

TOP
17#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4-3-19 22:41:00的发言:
说得没错,我离开了教学一线总有一种鱼离开水的感觉,少了很多灵感。还在教研上干总要亲近学生的。

支点老师好:你的理解是我要想表达的本意。只是我说得不够直白。让人开心的是,前面好多老师的回复,挖掘出了更有意义的内容,夏日蒲公英、金亚军、xsyubo都提到了人生意义高度,由衷佩服科学老师的人文情怀。

TOP
18#

一周更新三次的话,帖子天天在首页,这也难为情啊!两周不更新的话,帖子就掉到了第4页了。所以,还是一周更新两次吧,减轻负担,也有存在感!


 


《哈利·波特》——适合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


2014331日星期一 (又是月末,十二分之一又过去了)


书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丰富认识,完善人格的意义,但要能通过亲子阅读使孩子真正从中受到积极影响,前提之一必须是孩子喜欢看的书,前提之二是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读出不同层次的含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在我看来,《哈利·波特》系列,就具备了这两点。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场景描绘,富有逻辑的悬念推理,都是引人入胜之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人物形象刻画手法,更贴近孩子的现实世界,哈利违反校规的正义举动能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和家长常用表扬语“乖!”后面还有更深刻的内容要去实现,而赫敏面对斯内普教授的百般刁难却依旧热爱学习,成绩优异,这也是对我们的孩子上了很好的一课。神一样的邓布利多的死和斯内普教授的角色“摇摆”,还有最终马尔夫孩子与哈利孩子又一起去上学的场景记叙,这与我们传统文学的立意完全不同。让我们感觉到的是切切实实的“真”!而不是我们文学手法歌颂下的称之为“美好愿望”、“理想主义”的那种接近于“假”的东西。这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科学素养需要涵盖的其中之一,比方说客观,比方说真实,符合逻辑。如果能和同名的电影视频作一个对比阅读,能从故事情节改编、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去作比较、谈体会,那就更有意义了

TOP
19#

 

7.要你选择,是实证还是逻辑?


201448日星期二 阴到多云(安排了48月的主要工作。布置了月相观察的相关要求)


曾经在上周五老戴处谈到了一个关于“用技术解决”还是“用语言逻辑解决”的话题。是关于热传递实验的改进。


实验材料是铜棒、铁棒和铝棒绑在一起。然后在绑的位置加热,看蜡环掉落情况,来判断三种金属的导热性。这个学具把铜棒放在了中间位置。因此有老师质疑(其实很希望是学生质疑),中间位置有优势(就距离看,可能有那么一点)。于是就开始提出解决方案。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家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有老师认为可以做一个圆弧形的固定三种材料的金属块,对准圆弧形金属块加热,就能保证距离相同。也有老师认为只需将三根金属棒换个位置,比方说把导热性最强的铜棒换到边上位置,铁棒放中间位置,如果这样作出的实验结果符合三种材料的导热性差异顺序,就更能进一步说明实验结果。


这让我思考起关于这两方面“意识”的问题。


就解决问题而言,前者用实证方式解决,更直观显性。而后者借助逻辑和语言来实现。两者应该都具有科学性。我的感觉是,后者的方式似乎更古老。


从自然科学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先有哲学,当实证出现后,才使得科学慢慢从哲学中分离了出来。而从实证的角度来说,技术似乎就是更重要的“实证”。 就如同教具、投影片等等,都是显性的东西,实证的东西。相比于理念,这些东西更容易直观的呈现在眼前。孰优孰劣,很难说。但学科特征的东西,是需要抓住的。


当然,理想的状态,应该在高屋建瓴的“科学意识”的引领之下,出现实证“技术”的改进,那才是最终阶段。就教师发展而言,为技术而技术,相比于为理念而理念,可能更有优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9 22:31:11编辑过]

TOP
20#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4-4-10 11:02:00的发言:
发现顾老师每次都会以自己新帖的内容作为研修的名称在改变哦!

突出主体吸引眼球。适用于主题比较明确的回帖,也方便大家有选择性的浏览。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说不定我还是首创呢,哈哈!

TOP
21#

 

8.写在《人体百科》失踪之后


2014429日星期二 多云(换车胎,为西藏行提前给车胎热身)


从实验室走向图书馆,或是从图书馆走向实验室,都是科学课探究教学非常值得提倡的。兰本达的著作,就提到了这一点。因此,我在接手上一届五年级学生时,就开始在实验室内立了个书架,书籍以科普图书为主,让孩子们自己带一本,学校出资添置一部分。


一转眼,新接手的这一届学生都快要毕业了。而前段时间因为一直忙于准备一些与松阳县科学教师交流的内容,因此没有关注实验室里的变化。今天才发现,书架上有一本科普图书不翼而飞。


这本遗失的图书叫《人体百科》,是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的一本书。每次上科普阅读课,或者是有点空余时间翻翻书,总有同学抢着去借这一本。为此,我还特地在3月份浙江省的馆藏图书交流会上订购了《人体》的大开本画册。


其实,对这本书的认同,是有个过程的。它的内容主要就是了解自己的身体。一开始,总看到一些同学在偷笑,在窃窃私语。后来,就有人抢着去借这本书了,讨论的声音也开始大起来,但还是有些藏着掖着,做贼似的。我也曾经开玩笑跟同学们说过,要给他们上一堂青春期常识课。对此,有大声叫好的,也有偷笑的,更好笑的是居然还有同学冒出一句“顾老师你鼓励早恋啊!”。


现在,这本热门书丢了,不得不让我好好想一想。


我上小学的时候,《自然》第六册有篇课文叫“人的生长发育”;后来,《自然》改成了《常识》,这个内容被移除了,关于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有关内容,出现在了体育课的教材中,用于下雨天室内课的教学;到了现在,体育课也没教材了,而科学课中,也没有这部分内容。那么,现在这部分内容去了哪里呢?


我问了高段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有些老师,借着家长资源(医生护士之类),邀请来校给孩子们讲讲青春期常识;有些班主任,自己找视频,如《小威向前冲》之类,给学生看看,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我只是有些奇怪,我们总在说这个怎么怎么重要,可为什么连课程和教学内容都没有明确涉及呢?求解,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