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高珠怡专帖(三、六年级) [复制链接]

51#

回复 80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建议
TOP
52#

三上2-1 感受空气

一、教学思路:
   1.出示谜语,揭示主题。

   2.通过联系实际,讨论空气特征及作用。

   3.传递游戏,感知空气于水及石块共同点。

   4.采用封口塑料袋和气球进行活动,进一步感知空气特点。

   5.拓展至固体、气体和液体,小结课堂。

二、重难点:
   1.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

   2.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
三、亮点:
   让学生自主实验,采用封口塑料袋及气球加强真实体会。

四、改进点: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忘记实验目的,需要加强目的引导。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1-08 12:39:12
TOP
53#

六上2-4 谁先迎来黎明

一、教学思路:
    1.回顾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引出本课探索内容。

    2.学生手拉手进行模拟实验,直观感受转动方向的影响。

    3.总结整理,引入相对运动,提出太阳东升西落的日常经验,得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4.用地球仪和手电筒再一次进行模拟实验,并交流讨论结果,让学生看看自己喜欢的城市迎来黎明的先后。

    5.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二、重难点:
    1.重点:模拟实验: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
    2.难点:认识相对运动,感受相对运动,并且联系实际,从而分析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三、亮点:
     先组织学生通过群体转圈模拟地球自转,真切体会自转方向对谁先迎来黎明,随后进一步通过地球仪手电筒模拟,再一次明确谁先迎来黎明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关,经历探索——得出结论——实践论证。

四、改进点:
    转圈过程全员参与在户外纪律无法控制,部分参与时底下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1-08 12:39:44
TOP
54#

回复 84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建议
TOP
55#

回复 85楼陆国萍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建议
TOP
56#

回复 86楼李尔敏的帖子

我第二节课也选用了少人数的室内转圈模拟实验
TOP
57#

回复 87楼润羽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建议,这一点我确实需要更加注重和改进
TOP
58#

三上2-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一、教学思路:
    1.通过纸巾遇水就湿,揭示第一个实验,如果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提出“杯底的纸巾会湿吗?”的问题。

    2.明确四个实验(竖直压杯入水,倾斜压杯入水,扎孔后压杯入水,打气实验)以及目标,让学生自主实验并观察纸巾是否变湿、水位高度等现象。

    3.研讨交流,课堂小结。

    4.延伸拓展,应用挑战。

二、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2.难点: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做出科学的解释。
三、亮点:
    结合课堂作业本,引入倾斜压杯入水实验,并让学生改变倾斜角度,更好地理解空气占据一定空间。

四、改进点:
    在倾斜实验中学生会发现纸也没有湿,会有一个强烈记忆,导致后期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讨论交流。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1-08 12:38:06
TOP
59#

六上2-5 影长的四季变化

一、教学思路:
    1.回顾一天影长变化,提出本课主题。

    2.阅读资料,提出圭表,展示并讲解结构与原理。

    3.微课播放建议圭表制作,利用已有圭表,模拟影子长度变化。

    4.实验模拟,讨论交流。

    5.总结归纳。
二、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通过实验,分析同一地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2.难点:学生能通过了解古代圭表的特点,圭表的制作及正确使用。
三、亮点:
     让学生通过电筒模拟太阳东升西落,加深体会感悟,明确圭面需朝向正北方向。调查了绍兴地区的太阳仰角在四季的数据,增加应用性。

四、改进点:
     虽然查找了绍兴地区的正午太阳仰角,但是没有较多数量的大型量角器,学生只能根据相对太阳高度高低进行观察,可以得到一定规律,但是体验性会高。

TOP
6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