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贴】假期学生实验室 [复制链接]

41#

25、保温瓶保温的秘密:


1)用锡纸和白纸分别包紧两支温度计的头;

2)把两支温度计放在距台灯相等的距离;

3)过一会儿,会发现包锡纸的那支温度计温度显示稍低些。


解谜:因锡箔的表面光滑,能把灯泡辐射的热量反射出去,使热量无法传递到温度计上,这就是两个温度计显示温度不同的原因,也是保温瓶的瓶胆镀上水银的道理所在。

TOP
42#

26、弯曲的水:


1)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细细地流淌;

2)使劲用化妆棉纸摩擦吸管;

3)把它迅速接近水流,水流就会被吸管吸引而变得弯曲。


解谜:这是一个利用静电原理的小实验,被使劲摩擦后而带有负电荷的吸管,接近细长的水流时,水中的正电荷被吸管吸引了,所以会出现弯度的水流。

TOP
43#

27、水能吸水:


1)在注射器里灌满水,把橡皮套在注射器上;

2)针头与胶管垂直,扎入胶管壁,停在胶管中间,针尖的斜口朝前;

3)针头插入蓝墨水中,推动注射器活杆,由橡胶管中喷出的是蓝水。


解谜:推动注射器后,胶管里的水流动加快,快速流动的水的压强比静止的水的压强要小。外界的大气压就把原本静止的蓝墨水压进胶管里了,看起来好像是被竖直吸了上去。

TOP
44#

28、自制冰花:


1)把玻璃片放在热水盆旁,直到水汽沾满玻璃;

2)把玻璃片放入冰箱,几分钟后,拿出玻璃片;

3)玻璃片结了层白色的冰花。


解谜:当玻璃外面的气温低于0℃时,房间内的水汽一遇到玻璃的低温就凝结成冰,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冰花。先让玻璃靠近热水,使它上面附着水汽,再放进冰箱,让玻璃上的水汽遇冷而迅速凝结成冰,就是按照冰花形成的原理来制作的。

TOP
45#

29、自制冰棍:


1)把纸杯中注入果汁,再插入一根筷子;

2)把冰与盐按8:2的比例放入碗中搅拌;

3)将装有果汁的杯子装入冰中;4)果汁凝固后就制成冰棍啦!


解谜:冰与盐混合后,可以达到最低温度零下20℃,这与常用制冷设备的温度是一样的。

TOP
46#

30、自制汽水:


1)加入1/4的凉开水、5勺糖、1/2勺苏打;

2)等糖和苏打溶化后,放一勺柠檬然后拧紧瓶盖,充分摇光饮料瓶,放在冰箱里一段时间;

3)哇,汽水制成了。


解谜:我们在超市买的汽水主要成分是苏打和柠檬酸,汽水冒气的原因主要是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我们用苏打和柠檬酸就可以制成一模一样的吱吱冒气的汽水。

TOP
47#

31、糖果溶化的速度:


1)把两块糖用线栓起来;

2)在手中调整线的长度,使A比B短;

3)把C糖扔入一杯水中,在另外两杯水里,A悬在水面,B悬在水中;

4)A完全溶解了,B溶化的速度第二,C才溶化了一小部分。


解谜:糖块在水中的位置越低,溶化速度越慢;糖块吊得越高,溶化速度就越快。因为糖在水中的溶解主要靠对流。沉入水底的糖溶化后,形成密度比较大的糖溶液,令水的对流减慢。而吊在水面的糖,由于糖水比清水重,糖水下沉,清水上升,形成对流。 糖的位置越高,水对流的范围越大,糖就越容易溶化。

TOP
48#

32、恰浮瓶中央:


1)在水中加食盐使之变成淡盐水;

2)沿着玻璃杯的边慢慢注入清水,使水和盐水恰好分成两层;

3)放入鸡蛋,鸡蛋怎么也沉不下去了。


解谜:这是利用了鸡蛋、水、盐水比重不同的原理,鸡蛋的比重大于水,却比食盐水小,因此它就在水和食盐水的分界线上静止住了。

TOP
49#

33、鱼在热水中捞:


1)把小鱼放入注满水的试管里;

2)加热试管上端;

3)水沸腾了,可鱼仍然自由自在地游动着。


解谜:水在加热后,热是向上传递的,因此试管上方的水虽然沸腾了,却不影响下方的水,鱼依然能够存活。

TOP
50#

34、自制防雾眼镜:


1)在干净的玻璃片中间涂一层薄薄的洗涤剂;

2)把涂有洗涤剂的玻璃片上一面朝下,放在盛有开水的暖瓶口上方;

3)几秒钟后,没有涂洗涤剂的一部分布满水珠,所以在眼镜上涂上薄薄的洗涤剂,你就不会为眼镜“起雾”而烦恼了。


解谜:水蒸气遇冷会在玻璃片上凝结成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成半球形或球形,使光线散射,所以视觉效果就不清楚了。洗涤剂能减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蒸气不能凝结成小水珠,只是紧贴玻璃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所以玻璃片看上去仍是透明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