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湖区毛明敏2023学年专业成长贴 [复制链接]

31#

评价是科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诊断学生的学业质量,为改进教与学提供指导。这本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定制的,用于指导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及阶段性学习结束时开展有效的、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并利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TOP
32#

基本理念——评价需具有导向性、科学性、多元性、发展性。
TOP
33#

小学科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低中高段,不同学段的科学学业评价应以学段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进行评价。
我们学校的评价主要对应的是低段和中高段,原因是三-六年级来说比较类似。
TOP
34#

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这一内容对我来说真的是刚刚好,因为我们正好在做后续的评语工作,想要通过直接勾选对应的内容然后组合成评语,这个给了我们一些思考和模仿的方向。同时在评价等级说明中,小学科学分项等级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带评价四个层次并根据具体评价内容确定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的具体标准。
1.优秀:学生的实际表现普遍高于合格标准。
2.良好:学生的实际表现略高于合格标准。
3.合格:学生的实际表现基本符合合格标准。
4.带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低于合格标准。
采用纸笔测试进行分析等级评价时,优秀、良好、合格等级的分数段可以根据测评卷的难度系数与学生的实际测评成绩进行相应的划分。包括实践测评。
TOP
35#

指南中建议:
小学科学学科评价,根据学生在纸笔测评和实践测评中的结果,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平时作业中的表现,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等方面进行分项等级评价。
目前我们还是沿用原先的理解与应用、探究与实践和态度与习惯,是将以上的内容补充到相应维度中,更好进行量化的评价。
TOP
36#

指南中建议: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分项等级评价主要通过纸笔测试,评价学生对所学相关事实、现象和概念的熟悉与理解程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评价学生在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科学思维能力。那么命题就相当重要,教师要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及其在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方面的学业要求,命制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等分项的合适数量的题目,这个是对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
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的情况,对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分项进行综合评定。
TOP
37#

指南中建议:探究实践分项等级评价主要通过实践测评,利用具有探究性和操作性的任务,采用现场操作的方式,评价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提出问题、获取证据、科学解释、表达交流的能力。
目前我校科学组每学期会进行一次实践测评的教研活动,3-6年级学生会进行抽测或者班级检测,1-2年级则与学校游园活动相结合。这个可能是我们目前坚持下来比较久的活动,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TOP
38#

指南中建议:态度责任评价不采用分项等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及平时作业的表现,对他们在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等方面予以综合的定性描述。
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其实应该是一个学生一个态度评价。
TOP
39#

回复 49楼小卫的帖子

很多时候都是在用之前到测评方案,没有创新点,也在苦恼呀。
TOP
40#

对于科学观念(含科学思维)的评价标准,评语可以与这个内容相结合。例如学业水平A:1.能说出自然界常见失误的外部特征,能描述简单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过程,能根据一个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和区分。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和问题关联起来。这个可以作为我们评语的一部分。同时评价建议中及时记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关于科学观念含科学思维方面的突出表现。2.依据学生活动手册或课堂作业本中相关的科学观念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3.将科学观念整合在期末实践测评中进行评价。这个可以作为我们日常的内容评价方法,分别对应课堂表现评价(小组+个人)、课堂实验、活动记录单的评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