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3学年共同体高珠怡专帖(五年级) [复制链接]

21#

光沿直线传播及光的传播会受到阻碍常伴随着出现,两者在生活中有许多例图。
TOP
22#

1.4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一、教学思路:
一)回顾旧知,直接提问课题,调查学生生活经验

二)实验1:激光笔从空气射入水中,讨论交流

三)演示操作,明确垂直、倾斜现象,提出这是概念,规范作图

四)实验2:铅笔放入水中现象,讨论交流。

(五)演示操作,明确现象,强调重点,规范作图。

(六)实验3:转动鱼缸,观察鱼数。

(七)拓展思考,渔夫叉鱼,真鱼虚鱼。

(八)再次总结,发现更多实例,找寻更多现象。

二、重难点:

一)重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二)难点: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规律。

三、执教收获

(一)精彩处
    演示操作,运用激光教鞭笔演示,使现象更为显著。
二)改进点:
    教具的改进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3-10-12 15:16:15
TOP
23#

1.5 认识棱镜

一、教学思路:
一)谜语导入,初步交流彩虹及其形成原因

二)回顾光的折射,开启自制彩虹

三)展示三棱镜,认识讨论其特点

四)实验探究,白光经过三棱镜后的现象。

(五)交流讨论,明确色彩,作图表示。

(六)了解光的三原色,制作彩色轮并转动发现变化。

(七)总结回顾,拓展彩虹制作方法。

二、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白光可以折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二)难点: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

三、执教收获

(一)精彩处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三棱镜的观察和制作彩虹,落实拓展,将课程延续至课后,调动学生兴趣。
二)改进点:
    光的三原色采用学具袋中的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涂一涂画一画。


TOP
24#

五上1.5 认识棱镜课后拓展:关于人造彩虹的小探讨: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5544.aspx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3-10-12 15:51:51
TOP
25#

五上1.6《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及实践反思: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5389.aspx
TOP
26#

1.7 制作一个潜望镜

一、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如何利用镜子看到从海底观察海面情况

   (二)思考讨论,引出潜水艇,展现真实潜望镜

   (三)观察思考,明确结构,认知自制潜望镜

   (四)结合旧知,了解原理,明确光传播路径。

   (五)综合内化,明晰步骤,制作潜望镜。

   (六)使用观察,明确优缺,拓展应用。

二、重难点:

   (一)重点:制作一个潜望镜。

   (二)难点: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光线图。

三、执教收获

(一)精彩处
    以学生探究为主,给予学生充分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
二)改进点:
    可以在课后进一步拓展潜望镜,以课堂制作的传统潜望镜为基础,制作不一样的奇特潜望镜,例如改变角度、由两面至多面等。


TOP
27#

2.1 地球的表面

一、教学思路:
  (一)展示地球表面图,回顾海陆比例等知识

  (二)展示世界地形图,观察发现,交流讨论,初始地形特点

  (三)聚焦我国,再次观察,明确凹凸,认识地形

  (四)微课展示黏土地形,观察特征,结合作业本题目巩固。

  (五)猜想形成原因,讨论交流。

  (六)巩固总结,铺垫单元后期学习。

二、重难点:

  (一)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二)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三、执教收获

(一)精彩处
      步步引入,顺延知识,适时引导,巧促成长。
二)改进点:
     单从地形图中的观察及抚摸还是不够,可以提供黏土,让学生们自己捏一捏,做一做。

TOP
28#

2.2  地球的结构

一、教学思路:
  (一)展示火山图,初探地球内部结构

  (二)借助微视频,初识地球内部结构

  (三)探讨外层地壳,明确地壳岩石类别

  (四)讨论地壳运动,举例说明现象证据。

  (五)明确地壳运动,再次解释弯曲岩层。

  (六)出示数据信息,制作地球内部模型。

  (七)交流探讨模型,明确绘图要点。

  (八)回顾总结,明确本课知识。

二、重难点:

  (一)重点:说出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并知晓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二)难点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三、执教收获

(一)改进点:
     学生通过火山喷发能自然提出岩浆,在引导下也能自然说出表面是固体岩层,但是从学生作业记录情况而言,学生们对于地壳、地幔、地核的相对厚度记录还是存在问题,主要是地幔和地核。此外,阔华实验箱中塑料壳能帮助学生区分各层,使橡皮泥分开,但是无法体现各层厚度是不均匀的,同时学生们计算的数据也较难利用起来。


TOP
29#

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一、教学思路:
  (一)展示地震后地面图,再次回顾地球内部结构,明确岩石圈

  (二)出示地球六大板块,视频了解板块运动

  (三)对比板块及地震带分布,交流探讨两者联系

  (四)动画展示板块碰撞及分离,引导学生思考其与地震关联。

  (五)实验模拟板块运动,认真观察记录岩层变化。

  (六)讨论现象,交流发现,明确岩层发生变化。

  (七)感受岩层断裂,综合得出地震成因。

  (八)集合唐山地震及汶川地震报道,明确地震带来的影响。

  (九)交流讨论,微视频展示,知晓地震自救互救方法。

  (十)巩固知识,拓展延申,让学生们向家长科普地震时的防护方法。

二、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

  (二)难点: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三、执教收获

(一)改进点:
   阔华实验箱中泥土较为泥泞,整体实验效果欠佳,塑料袋需提前折叠,否则将板块分离时的现象难观察。实验中需要准备充足的泥土,这次备的有点少,整体岩层不够厚,部分组现象不明显。

TOP
30#

回复 64楼王燕飞的帖子

我是用喷水壶将土都冲到一个大盒子,然后静置,倒掉上层水,少量水较少时自然变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