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徐嘉瑜专帖(四年级) [复制链接]

21#

回复 30楼博文小学王丽洁的帖子

是的,挺匮乏的
TOP
22#

四上2.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重点:通过比较呼气、吸气时感受身体内外部的变化,通过人体呼吸模拟器的变化能解释呼吸的过程。
难点:在感受呼吸和使用人体呼吸模拟器进行模拟实验时,体会呼吸器官内外部变化,了解呼吸过程中各器官的协同作用。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聚焦问题
课件出示儿童水下捏鼻子的图片。
提问:如果你是他,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对呼吸有哪些了解?
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为什么呼吸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活动呢?
2.感受呼吸过程
提问:你知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出示人体轮廓图指导学生认识并了解人体呼吸器官及名称。
提问:这些呼吸器官又是如何完成呼吸过程的呢?观看视频。
体验活动:感受呼吸过程。提醒: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感受呼吸过程中,胸腔和腹腔的变化。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进行记录。
3.模拟人体呼吸
出示人体呼吸模拟器。
提问:人体呼吸模拟器各部分结构分别模拟人体的哪些部位?怎样用这个装置来模拟吸气和呼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使用装置模拟吸气和呼气。
三、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掌握情况好。
2.在认识了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后,提问学生这些呼吸器官是如何完成呼吸过程的,之后观看视频使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
3.我指导学生体验呼吸过程,带领学生感受人在深吸气、长呼气的时候肋骨、胸腔、腹部的变化。
4.借助人体呼吸模拟器,进一步了解呼吸器官以及它们的工作过程,学生尝试使用装置模拟吸气和呼气。
不足:
1.学生对于膈肌的认识模糊,不太清楚人在呼吸的时候膈肌的变化,应该借助呼吸动图来认识,这样有更深的印象。
2.学生在尝试使用装置模拟吸气和呼气过程时,会想到用嘴巴往装置吹吸气的办法,一开始我还没反应过来,默认了这个办法,后来才意识到学生往装置吹吸气的过程与装置模拟的呼吸过程相反。
TOP
23#

吸气:

呼气:

TOP
24#

四上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重点:发现影响弦乐器音高的因素。
难点:设计能让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聚焦问题
出示尤克里里,简单介绍,教师(或学生)弹奏乐曲,其它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知道尤克里里是怎样发声的吗?尤克里里的弦为什么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探索影响弦音高的因素
探索:影响弦音高不同的因素有哪些?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确定研究问题和对应的实验要求)
(1)弦的粗细是否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2)弦的长短是否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3)弦的松紧是否影响弦的音高变化?
在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推测。
3.探索设计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提问:怎样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有规律的变化?
学生相互讨论,反复弹拨试验,设计方案。
4.拓展应用
出示多种弦乐器图片,提问:这些乐器有什么共同之处?
其它类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原因。
三、教学反思
亮点:
1.在猜测影响弦音高不同的因素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了解和观察的,说出弦的粗细、长短、松紧这些因素。
2.在学习了前一节课“声音的高与低”内容后,学生能够快速想到让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不足:
1.学具箱里的尤克里里数量较少,学生在探究变化规律时不是很方便,后来又通过观看视频来验证猜想。
2.学生在验证猜想时,花费时间较多,不能及时完成研究任务。我想采取分组分任务研究的方法效果会更好吧。
TOP
25#

四上1.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重点:根据要求设计并制作小乐器。
难点:改进完善自己的小乐器。
二、教学过程
1.设计制作我的小乐器
材料准备:学生学具袋、剪刀等。
集体讨论:一个合格的乐器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请学生根据自己学具袋里的材料特点进行设计。
教师出示设计单,要求学生图文呈现:乐器的构造,改变音高的原理以及演奏的方式。
学生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并不断测试和完善。
2.展示小乐器
请演奏水平较好的同学来为大家展示乐器。
学生上台演奏音乐,介绍乐器。
三、教学反思
亮点:
1.学生能利用自己学具袋里的吸管材料,制作乐器——吸管排箫,并能找到其发声以及改变音高的原理。
2.学生人手一个学具袋,每人都能自己动手完成,体验从设计到制作再到展示改进的过程。
3.一开始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吹响吸管排箫,但慢慢地学生渐渐找到了方法,告诉我:竖着放排箫,一手用力按住塞着更容易吹响。
不足:
1.我根据学生现有的学具袋里的材料,让学生制作小乐器,其实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其他材料做一些其他类型的乐器。
2.能把吸管排箫吹响的同学不多,学生吹奏时课堂氛围浓烈,同时也较吵闹。







TOP
26#

是的,这节课还蛮有趣的
TOP
27#

四上2.2《呼吸与健康生活》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重点:通过统计与分析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推理出呼吸功能与健康生活的关系。
难点:体验人体运动对呼吸的影响并了解气体交换的情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我们呼吸时,内部呼吸器官会发生什么变化?
呼吸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
2.探索与发现:人体活动与呼吸
活动一:了解吸气和呼气时气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二:活动对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影响。
①测量安静状态下一分钟呼吸次数
②测量慢走一分钟后一分钟呼吸次数
③测量深蹲一分钟后一分钟呼吸次数
活动三:探究呼吸变化的原因
为什么运动后我们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运动量越大增加的越多呢?
3.交流与研讨
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呢?
伴随着呼吸次数的增加,你的身体还有什么变化?
三、教学反思
亮点:
1.学生对比吸入人体的气体与呼出人体的气体,更清楚地知道了吸入人体的是空气,呼出人体的也是空气,只不过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发生了变化。
2.通过测量人在安静状态下、慢走一分钟后、深蹲一分钟后的呼吸次数,学生切身体会活动对呼吸的影响,并能很快找到原因,整个探究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
不足:
1.学生在数呼吸次数的时候,会出现刻意控制呼吸的情况,有的每分钟有8次,有的每分钟有50次,造成一定的偏差。
2.进行慢走一分钟活动时,班级人数较多,在教室里走的时候,比较拥挤且混乱。
3.活动照片忘记拍照记录了。
TOP
28#

四上2.3《测量肺活量》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正确测量肺活量,认识到积极锻炼对提高肺活量的重要性。
难点:能在测量肺活量活动中,获取合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聚焦问题
吹哨子比赛,吸一口气开始吹哨子,看看谁持续的时间长。
赢得挑战的秘诀是什么?
2.了解肺活量
概念:人体一次性吸入最多的空气后,呼出空气的量就叫做肺活量。
肺活量的重要性:肺活量大小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
3.测量肺活量
如何才能测出自己的肺活量呢?
讲解测量方法。
4.肺活量联系健康生活
你测得的肺活量值和同学、老师一样吗?你觉得肺活量值和哪些因素有关?
对比《国家小学四年级学生体质标准》中肺活量的数值,你达标了吗?可以怎么提高自己的肺活量呢?
三、教学反思
亮点:
1.一开始以吹哨子比赛引入课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极大的兴趣。
2.学生对测量肺活量的活动很感兴趣,人手一个测量袋,基本上都能够顺利完成活动。
不足:
1.学生在测量肺活量时,操作仍然不是很规范,比如:测量前没有排空测量袋中的空气、测量完会用手握住测量袋而不是向里卷折。
2.测量袋质量较差,容易出现小洞。
3.个别学生肺活量较大,学具袋中的测量袋的测量范围小,导致测量不准确。
TOP
29#

学生吹哨子比赛:

学生规范操作测量袋:



11.6.1.JPG (, 下载次数:0)

(2022/11/6 17:52:13 上传)

11.6.1.JPG

TOP
30#

四上2.4《一天的食物》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重点: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难点:对分类依据的确定,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聚焦问题
我们一天要吃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大家回忆一下,昨天一天你吃哪些食物?思考:你知道吃了多少种食物吗?
2.活动一:记录统计一天中吃的食物
调查学生昨天一天吃的食物。
提出问题:食物的种类该如何算?肉包、牛肉面算几种食物呢?我们吃过的零食和喝过的水需要记录吗?
通过初步调查、记录,统计昨天一天吃了多少种食物呢?观察:通过统计你发现了什么?一天中吃的最多的食物是什么?
3.活动二:对一天中的食物进行分类
我们吃的食物真是太丰富了。那么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些食物呢?引出给食物分类。
小组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给食物分成哪些类?
4.总结拓展
关于食物你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三、教学反思
亮点:
1.课堂教学中,学生愿意分享昨天一天吃的食物,在统计吃了多少种食物时,能将肉包、牛肉面、火锅等拆解后再进行统计。
2.学生给一天中吃的食物进行分类时,能说出不少意想不到的分类方法,如油炸的和非油炸的、有营养的和没有营养的、好吃的和不好吃的等,真是有点让人想笑。
不足:
对于学生吃的零食、喝的汤或饮料,其中涉及到的食物种类很丰富,该怎么处理会更好一些呢?对于这种情况我也很疑惑,求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