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湖区毛明敏2023学年专业成长贴 [复制链接]

11#

调——因材施教,微调学教
剖析难点,辐射勾连
衔接课是始业教育一节课吗?直接学习新教材内容吗?还是先将所有上学期的内容重新学习一遍?为何不把新旧知识结合一下呢?如果把每个课时比作一颗颗珍珠,大概念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有了这根主线,一颗颗珍珠就不会散落,而会显得更有魅力。尝试在单元整体大概念下,有所侧重选取单元重难点,向外引申细节部分(旧知),让这串珍珠链紧密联系但又不显冗杂。
分层教学,有序提升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根据个人心理和他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提出了“只有走在发展前面并引导发展才是好的教学”的教学原理。根据学生学情诊断,将学生合理分层,确定每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分层教学指导的方式,合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TOP
12#

回复 11楼喻伯军的帖子

是的,感觉之前的都不能坚持下去,或者在吴老师那边跟帖,目前觉得自己开一个贴,记录一下啊杂七杂八的内容作为平时的积累也是可以的。
TOP
13#

回复 12楼挪威森林的帖子

嗯呢,加油加油。一步步超目标前进即可。
TOP
14#

回复 13楼西湖刘露依的帖子

要向你好好学习呀,科研的确是我的弱项,先从看书开始。
TOP
15#

回复 14楼蒋昌盛的帖子

谢谢蒋老师!
TOP
16#

回复 15楼专属的帖子

对于目前接手的毕业班,本人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多,但是能从课堂中明显发现哪些是放任型学生,放任型学生其实在班级小组活动中表现比较明显,他们在活动中更关注实验是否好玩、同桌会不会和我聊天、老师有没有看到我在做小动作或者一个人放空自己发呆,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一般在课堂上,我会进行如下操作:
1.上课时进行走动,时常路过这些学生,并在其旁边停留。
2.抽问比较简单的问题,直接站在他身边,轻拍肩膀回答问题。
3.合理设计小组实验,让组里每个人有事做,有目的去观察。
4.课后也会随机抽问,每班3位学生,通过抽查结果,给予奖(糖、奖状)罚(小练习,下节课继续提问)。

TOP
17#

记——整合梳理,训练思维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跟上新课节奏,掌握、记忆科学概念,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呢?让学生记科学笔记,不乏是方法之一。
内容——选择合理,立足自身
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及学习能力影响,大部分同学可以从一段话或一句话中抽出重点进行选择性记录,或选择摘抄老师语言或ppt上出示的所有内容。因此,在衔接课时,为更好的提高效率,教师需要注重示范指导,强调笔记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的,逐步养成择优记录的习惯,有针对性的记录错题、难题。
TOP
18#

格式——简单明了,图文集合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画图速度比较快。对于《新的生命》及《食物》单元内容,可以选择图文结合的记录方式,能把观察到的信息又快又好地记录下来,也方便自己后续复习。最重要的是,学生也很乐意去做这样的观察记录。
梳理——思维导图,知识整合
思维导图是表达思维过程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当思维导图应用到学科教学上时,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把知识或问题的要点以字或词的方式呈现在图形中,并用线连接起来代表它们之间的关系,通俗易懂,也利于单元整体的知识梳理整合。
TOP
19#

通过“诊•调•记”三循环,不断调整衔接课教学内容和方法,陪着学生一起记科学笔记,一起画单元导图,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同时养成有效、科学、高效的记笔记的习惯,将有益于学生一生的学习。(后图为挡脸神器,保护一下娃们的肖像权)


TOP
20#

这个班今天是第二次绘制思维导图,第一次是在老师给予的基础上完善思维导图,但是今天这节课的效果不是很好,反思一下有几点原因。
1.单元梳理不到位,本想借助单元整理微课帮助学生复习单元内容,但是视频时间5min,没来得及看完。
2.本以为在第一次完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学生对思维导图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但事实是学生混淆思维导图和小报两个概念,过度注重美化思维导图,因此如果要学生进行绘制思维导图,前期的铺垫非常重要,且需要借助一些app,例如xmind,和学生一起画思维导图,带着同学学习如何绘制单元复习这一类型的思维导图。
3.给予的时间不够,仅留下25min课堂时间让同学们进行绘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且第一次合作此类型的任务,无法找到高效的合作方法,往往出现一人慌忙负责全部还有一人悠然自得享受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两人合作,提高小组效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