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每课一练 [复制链接]

1#
分享 转发
TOP
2#

1.1《放大镜》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放大镜放大的是(   )

A.物体本身

B.物体的像

2.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是由(   )三种颜色组成。

A.红、黄、绿

B.黄、蓝、绿

C.红、蓝、绿

3.放大镜的特点是(   )。

A.白色、中间厚边缘薄

B.透明、中间薄边缘厚

C.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4.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琢磨而成的。

A.透明玻璃

B.透明水晶

C.透明塑料

5.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是(   )。

A.英国的格罗斯特斯特

B.美国的格罗斯特斯特

C.荷兰的列文虎克

6.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图片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30分)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3.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培根设计制造的。(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6.用放大镜时,我们可以保持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
TOP
3#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每题5分,共25分)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是由许多彩色的(     )组成的。

2.甲壳类昆虫等节肢动物的眼睛由许多结构相同的小眼组成,称之为(    )。

3.蟋蟀的“耳朵”长在(   )的内侧。

4.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

5.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   )。

二、判 断。(每题5分,共30分)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2.很多昆虫的嗅觉十分灵敏,这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3.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

4.昆虫都有一对翅膀,都能在空中飞行。(   )

5.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三、选择。(每题5分,共15分)

1.蝇的眼是(   )。  

  A.复眼    

  B.单眼

2.蚜虫的天敌是(   )。  

A.蝗虫

B.草蛉

C.蟋蟀

3.蟋蟀的触角是(   )。

A.羽毛状

B.鞭状  

C.丝状
TOP
4#

1.3《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每空5分,共20分)

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

2.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

3.许多岩石是由(   )集合而成。

4.制造晶体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二、判 断。(每题5分,共40分)

1.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

3.自然界中的晶体都是有一定的规则。(   )

4.有的晶体很大,有的晶体很小。(   )

5.玻璃、琥珀和珍珠是晶体。(   )

6.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

7.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

8.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

三、你能正确选择吗?(每题5分,共10分)

1、下列(   )可能是我们看到的雪花晶体。

图片


2、下列物质中,不是由晶体构成的是(   )。

A. 白糖            

B. 雪花            

C. 酒精
TOP
5#

1.4《怎样放得更大》

一、填空。(每题5分,共30分)

1.世界上最早可以放大近300倍金属结构的显微镜是由荷兰(   )发明的。

2.现在人们又发明了电子显微镜和(   )显微镜。

3.微生物是由(    )发现的。

4.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万倍。

5.在(   )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6.用(   )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大肠杆菌。

二、判断。(每题5分,共30分)

1.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

2.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

3.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   )

4.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工具。(   )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

6.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
TOP
6#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用(   )观察时看到的细节更多,看得更清楚。

2.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结构,那就是它的(   )。

3.通过调节载物台下面的(   ),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4.显微镜是由目镜、(   )、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构成。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要使视野右下角的图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应该是(   )

A.右下角

B.左上角

C.右上角

2.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图片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

3. 如果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0*”、“25*”, 那么观察到的物体图像就放大了(   )倍。

A.35

B.250

C.15

4.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   )做成玻片。

A.洋葱叶

B.洋葱根

C.洋葱表皮

5.在显微镜载物台上放好载玻片后,物镜离玻片标本(   )。

A.先近后远

B.先远后近

C.没有顺序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想让看到的细胞向下移动一点,那么载玻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向(   )的。

A.左

B.下

C.上

7.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B.观察、调焦、对光、上片、安放

C.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8.最早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   )。

A.罗伯特·胡克

B.巴斯特

C.列文虎克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

1.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2.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直接观察。(   )

3.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我们可以用餐巾纸进行擦拭。(    )

4.在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上看见图像和视野里看到图像是一样的。(   )
TOP
7#

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一、填空。(每空5分,共15分)

1.(   )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 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   )组成的。

3. 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片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   )个。

二、判断。(每题5分,共25分)

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是一模一样的。(   )

2. 叶表皮上的气孔也是一种细胞。(   )

3. 血液中红细胞好像是运输兵,负责运输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

4. 有些细胞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健康。(   )

5. 我们的外表和父母长得像也是和细胞有关。(   )

三、连线。(每题5分,共20分)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应用                            罗伯特.胡克

最早制造眼镜                                    列文虎克

制作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格罗斯泰斯特

最早发现细胞                                    培根

四、阅读小资料,完成练习。(每题5分,共10分)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细胞

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1.(   )是生命活动和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   )没有细胞结构。
TOP
8#

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图片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30分)

1.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   )

2.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绿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

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   )

4.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小生物。(   )

6.细胞不是生命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

三、多选题。(共5分,少答、错答不得分)

生物的(   )、(   )、(   )、(   )、(   )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A. 呼吸

B. 消化

C. 复制

D. 排泄

E. 生长

F. 发育
TOP
9#

1.8《微小世界和我们》

一、填空。(每空5分,共30分)

1.微生物对人类既有(   )又有弊。

2.馒头内部疏松多孔,吃起来口感很好是因为馒头当中(   )的作用。

3.土壤中的(   )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4.人们利用细菌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   ),用于治疗糖尿病。

5.豆类植物根部的(   )可以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

6.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处理也要靠(   ),如果没有它们,地球就会变成垃圾的世界。

二、选择。(每题5分,共25分)

1.鼻子能感觉物体的(   )。

A.颜色  

B.形状  

C.透明度    

D.气味

2.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的人是(   )。

A. 巴斯德

B. 阿基米德    

C. 门捷列夫  

D. 居里夫人

3. 下面三个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图片
                                        

4、下列食物的生产中,不需要利用微生物的是(   )。

A.面包    

B.西瓜  

C.蛋糕    

D.酱油

5.被称为“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袁隆平    

D.培根

三、判断。(每题5分,共20分)

1.我们蒸馒头时用到的酵母就是一种微生物。(   )

2.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都是由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引起的。(   )。

3.在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只能依靠自身的感觉器官感知世界。(   )

4.使我们患病的病毒属于微生物,所以所有的微生物对我们人类都是有害的。(   )

四、连线。(每题5分,共25分)

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

罗伯特 . 胡克                          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弗莱明                                       巴氏消毒法

巴斯德                                       青霉素
TOP
10#

感谢王老师分享好资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