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 [复制链接]

1#

[推荐]《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

今天看到《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上的叙事研究文章,对我们一线教师有很大的帮助,推荐大家阅读。


网址链接:http://www.zjjyb.cn/jszk/7002.html


其中还有2篇小学科学教师的文章:


 



“科代表”



时间:2014-07-04 09:48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孙佳丽 点击:

37次







 “科代表”


□杭州市德天实验小学  孙佳丽


    临近期末,既要全面结束新课,又要应付抽测而开展复习工作。很多教师会有些焦虑,特别是英语和科学教师,任教班级比较多,要做到每个学生都“过关”显然困难重重。为了统筹安排,提高复习质量,我引入了“科代表”概念。


    “科代表”一语双关,是科学课的课代表,又要有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因此,在选拔上比一般的“课代表”要求更高。


    我优先考虑自荐的学生。因为有一颗为班级服务的心,才能在这个关键的岗位上细心工作。在始业教育课上,我通过“自荐+互推+投票”的方式,确立大家心目中合适的两三个预备人选。


    准“科代表”将会收到科学教师下发的“聘书”,有一个月左右的工作实习期,各自负责几个小组的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竞争上岗。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准“科代表”基本都能升级成功。


    科学教师经常有这样的苦恼,两三节课连在一起上,如果上课的年级不同,课间十分钟对于实验器材的更换就显得十分仓促。


    这些任务现在就交给了“科代表”:一名“科代表”上课前到实验室帮助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剩下的“科代表”负责下发科学作业本以及提前提醒同学做好上课准备,整队准备进入实验室上课。


    课堂上,我尽量多给“科代表”展示的机会,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塑造“老师的得力助手”正面形象,让“科代表”迅速树立威信,提升自信心,起到带头作用。


    下课铃声响起,“科代表”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板书书面或口头回家作业、提醒大家下节课需要带的材料、催促犯错同学尽快补救……


    我校平行班有3个班,让不同班级的“科代表”进行交流,比任课教师在班里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有效率得多。比如:这次单元练习一班的最高分是多少、二班平均分是多少、三班哪些学生被表扬了……他们对年级的科学学习情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而这些“秘密”在几天后会传到每一个学生耳中,“鲶鱼效应”能刺激到每一个学生。


    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进行着猛烈地碰撞,“科代表”们集思广益地讨论,使得科学课的教与学能够采用更恰当的节奏和方式。


    如,有“科代表”反映部分学生经常不带实验材料,每次实验时都是靠组内同学的友情提供。这个问题一抛出,几个深有体会的“科代表”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有必要在他们的家校联系本上写上第二天要带的材料,到家后打个电话再次提醒他们,住在附近的同学跑到他们家去提醒……


    “三人行,必有我师。”利用好“科代表”这个小老师资源库,科学课教学工作定能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老师,对不起



时间:2014-07-04 09:45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韩 良 点击:

39次







 老师,对不起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 韩 良


    刚参加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有一天,上课铃声响过,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教室里乱糟糟的,还有少数学生正拖拖拉拉地进入教室。我看了看黑板,上节课语文教师留下的板书没有擦掉,一点上课的气氛都没有。


    我当时一下子就火了,大步走上讲台,用黑板擦猛击讲桌,示意大家安静,大声训斥一番之后,恶狠狠地说:“今天你们这个样子,我绝不会给你们上课的。”说完把黑板擦往讲桌上重重一摔,气冲冲地走出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我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头脑中反复思考着刚才发生的一切,到底是怎么了?我错了还是学生错了?正在焦躁不安之际,只见班长带着焦急的神色,跑到办公室里来,代表全班学生向我表示道歉,并解释了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上节课语文教师因故拖堂了,这直接导致我上课时学生没能及时回到教室,其中也包括值日生,黑板因此没有来得及擦……


    了解原因之后,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这可如何是好?心中开始怨恨自己一时的轻率与失态。今后怎么再给学生上课呢?学生还会接受我吗?


    下一节课上课前,我一直忐忑不安,盘算着如何去缓和尴尬的场面。当我犹豫着走进教室后,看到的场景让我终生难忘:全体学生整齐地站着,每个人手里都举着一张纸,上面端正地写着:“老师,对不起!”


    我一下子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我想绝大部分应是感动和愧疚。我深深地向全体学生鞠了个躬作为还礼。那堂课上得格外出色。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了,可对我的触动是一直抹不掉的。它一直在提醒、激励着我。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肯定会遇到一些不顺畅的事情。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教师的抱怨,学生如何难教,如何难管理。难道都是学生的问题吗?要想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绝非易事,作为教师,为什么不能放下“师道尊严”,从自身找找原因呢?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8 11:49:5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处理教育事件是一门艺术



    时间:2014-07-04 09:46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胡欣红 点击:

    52次







     处理教育事件是一门艺术



    □衢州二中  胡欣红


    女生小雨是小刚老师班里的体育特招生。正常情况下,小雨每天下午放学后要参加体育训练,训练后还要洗澡吃饭,往往无法参加第一节晚自习。可是,小雨有将近半个学期没有去参加训练,但在作息时间上却基本保持着训练的假象。小刚老师得知后,十分震怒,便将小雨请进了办公室。


    “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


    “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需要我提醒你吗?”


    “我真的不知道!”


    “那么我问你,这半个学期下午放学后你都干嘛去了?”


    “我去参加训练了。”


    面对冥顽不化的小雨,小刚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小雨的谎言。


    小刚老师又追问小雨没去训练的时候(尤其是晚自习第一节课)躲在哪儿,小雨一口咬定除了部分时候呆在寝室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小刚老师检查时没见着,肯定是没注意或者恰巧自己暂时不在(比如去上洗手间等)。


    一时之间,局面陷入了僵持之中。


    无奈之下,小刚老师只好要求小雨将自己的同桌请来作证。一位说时间隔得太久记不清了,一位则说小雨好像基本在教室,还有一位的回答更是引发了众人的哄笑……于是一场严肃的调查取证便宣告无疾而终,对小雨的教育训诫也只好草草收场。


    回顾小刚老师的教育过程,笔者觉得有几点颇值得商榷。



    商榷一:调查取证应该是“隔离审查”还是当面对质?


    仅就调查取证的手段而言,小刚老师未能遵循调查的基本原则,犯下了致命的失误——让小雨自己去教室请证人。这给他们“串供”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即便没有“串供”,在当事人小雨在场的情况下,又有谁会畅所欲言呢?



    商榷二:教育出发点应该是帮助、引导学生还是审查学生?


    平心而论,面对极少数十分顽劣的学生,作为血肉之躯的教师很难沉得住气,一气之下,难免失控:或者是恨铁不成钢,或者是仓促间应对失当,或者是因杂事缠身而身心疲惫……


    小刚老师的教育之所以徒劳无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震怒之中迷失了“教育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这一原则,会因一时情绪失控而将之抛诸脑后,不自觉中将教导的过程异化为审查的过程。在师生双方处于对立的情形下,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甚至极易造成僵局乃至激烈对抗。


    仅仅是“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这句话,完全会因语气、语调、眼神等因素而大不相同:既可以沉下脸劈头盖脸地质问,也可以阴恻恻地旁敲侧击,还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发自内心地关怀问询……用不同的方式来问,效果自然截然不同。或许一时一事,还不见得有太大差异。但长此以往,师生关系肯定会有天壤之别。



    商榷三:教育方法应该是引而不发还是穷根究底?


    在中国的绘画、书法艺术中,非常讲究留有余地,以求整幅字画错落有致、均衡和谐,更富有意蕴和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布白”。教育也是如此,很多时候都需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


    在上述事例中,小刚老师只要在小雨心怀侥幸地“负隅顽抗”之时,不温不火地告知体育教师所反馈的情形,所谓要言不烦,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足以击溃小雨的心理防线,进而顺势切入,开展相应的教育,直指人心。这既使之对教师给自己保留了一些脸面心存感激,又让小雨摸不清教师所掌握的底细,心存畏惧。


    令人遗憾的是,小刚老师揭穿了小雨的谎言,进行相应训诫之后,并未见好就收,还一味穷根究底,非要查清楚小雨在“训练”期间的具体情形。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教育是塑造心灵的艺术,很多时候只要把握住主旨,心中有数即可。调查得纤毫毕现,不仅没有必要,往往会影响教育的“美感”,反为不美。最为糟糕的是,小刚老师竟然因为过于纠缠细节,陷入僵局之中,损害了原已取得的教育效果,可谓因小失大、令人扼腕。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TOP
    3#


    “科代表”


    时间:2014-07-04 09:48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孙佳丽 点击: 38次






     “科代表”


    □杭州市德天实验小学  孙佳丽


        临近期末,既要全面结束新课,又要应付抽测而开展复习工作。很多教师会有些焦虑,特别是英语和科学教师,任教班级比较多,要做到每个学生都“过关”显然困难重重。为了统筹安排,提高复习质量,我引入了“科代表”概念。


        “科代表”一语双关,是科学课的课代表,又要有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因此,在选拔上比一般的“课代表”要求更高。


        我优先考虑自荐的学生。因为有一颗为班级服务的心,才能在这个关键的岗位上细心工作。在始业教育课上,我通过“自荐+互推+投票”的方式,确立大家心目中合适的两三个预备人选。


        准“科代表”将会收到科学教师下发的“聘书”,有一个月左右的工作实习期,各自负责几个小组的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竞争上岗。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准“科代表”基本都能升级成功。


        科学教师经常有这样的苦恼,两三节课连在一起上,如果上课的年级不同,课间十分钟对于实验器材的更换就显得十分仓促。


        这些任务现在就交给了“科代表”:一名“科代表”上课前到实验室帮助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剩下的“科代表”负责下发科学作业本以及提前提醒同学做好上课准备,整队准备进入实验室上课。


        课堂上,我尽量多给“科代表”展示的机会,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塑造“老师的得力助手”正面形象,让“科代表”迅速树立威信,提升自信心,起到带头作用。


        下课铃声响起,“科代表”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板书书面或口头回家作业、提醒大家下节课需要带的材料、催促犯错同学尽快补救……


        我校平行班有3个班,让不同班级的“科代表”进行交流,比任课教师在班里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有效率得多。比如:这次单元练习一班的最高分是多少、二班平均分是多少、三班哪些学生被表扬了……他们对年级的科学学习情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而这些“秘密”在几天后会传到每一个学生耳中,“鲶鱼效应”能刺激到每一个学生。


        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进行着猛烈地碰撞,“科代表”们集思广益地讨论,使得科学课的教与学能够采用更恰当的节奏和方式。


        如,有“科代表”反映部分学生经常不带实验材料,每次实验时都是靠组内同学的友情提供。这个问题一抛出,几个深有体会的“科代表”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有必要在他们的家校联系本上写上第二天要带的材料,到家后打个电话再次提醒他们,住在附近的同学跑到他们家去提醒……


        “三人行,必有我师。”利用好“科代表”这个小老师资源库,科学课教学工作定能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TOP
      4#


      为个人举行集体活动


      时间:2014-07-04 09:46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宋卫庆 点击: 29次






       为个人举行集体活动



      □桐庐中学  宋卫庆


      又是一个毕业季,这几天,微信上晒出的毕业照和电话里喜悦无比的年轻声音带给我最单纯的喜悦。所以,今天请允许我回忆,讲一讲无何有之乡曾经的故事,讲一讲那些为了某一位乡亲而举办的集体活动。


      小瑜是无何有之乡去年毕业的学生,高中三年来言语不多,大事小事总是一笑而过,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小瑜兴趣广泛,小学开始学习古筝,初二时一个人到北京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古筝演奏大赛,获得了二等奖;高三前的暑假开始学跆拳道,水平怎样无从得知。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小瑜并不像她外表所显现的那样柔弱,相反,她意志坚定并且很有主见,2013年高考成绩超过重点线12分的情况下,小瑜填了新疆大学的志愿,小姑娘一个人跑到新疆去读大学了。寒假回家,小瑜带了新疆的葡萄干、大红枣和馕来看我,和我讲她如何喜欢乌鲁木齐以及维吾尔族大学生,挂在脸上的还是一如既往的羞涩的笑。


      “还记得高中时最后一个国庆节吗?”我问她。


      “当然记得,因为它是为我而开的个人演奏会啊,也是迄今为止我所能感受到的最真诚、最体贴的一次表演,”小瑜的眼神里满是期待,“真想再有那样一次机会,给乡亲们再弹一首啊。”


      那是高三第一个学期,刚开学没多久,小瑜对我说,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为了学习打算暂停古筝练习,想找个机会弹首曲子给乡亲们听听,就当是一个仪式,从这之后高三这一年就不打算惦记弹琴了,她安静地看着我说:“宋郎,你说这样可以吗?”


      我向她许诺道:“干脆就举办一场个人演奏会吧,国庆节就快到了,你在这两周时间里多准备几首曲子,我们再一起邀请几个暖场嘉宾。”


      国庆前一天的晚上,小瑜的古筝演奏会在音乐教室里正式开始了。小瑜的爸爸早早地把古筝从家里搬了过来,支好架子,妈妈还特意给小瑜化了个淡妆。


      虽然准备的时间很短,但那是一场水平极高的学生文艺演出,堪称一场饕餮盛宴。那天,琴声有时跌宕激越,有时如同溪水流淌,有时如涵容万物的虚空一般,仿佛在感叹人间沧桑。小瑜娴雅的神态就像一首宋词,点染出高三之夜里最静谧的一个意象。小瑜低眉信手抚着琴弦,从《映山红》到《瑶族舞曲》,从《渔舟唱晚》到为童小雪独唱伴奏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共9首曲子,风格多样,技巧娴熟。


      除了小瑜的演奏,几个暖场节目也是精彩纷呈,大受欢迎:吴泽毅的双节棍舞得引来女生阵阵尖叫;郑甜和张晨的双簧拿我开涮,全场笑声不断;我和周璐莹合作的魔术见证奇迹时刻;张磊的武术刚柔相济,美轮美奂……


      “可能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今天晚上的演奏都会成为我最精彩的一刻,谢谢大家的体贴与爱护。”谢幕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情绪最激动的小瑜。


      一个开放、宽松、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必定有助于个体的良性发展,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悦纳他人,认可他人存在的重要性。一个班级为一位想要暂时告别古筝演奏的学生举行一场隆重的个人演奏会,这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同时也是可贵的体贴。


      推而广之,一所学校可以让书法造诣不错的学生来题写校名,也可以为贫困生集体举办一次文艺义演。当然,一个班级还可以为一个痴迷于打篮球而罔顾学业的学生组织一堂“体育精神和学习品质”的班会课,以引发他的思考。


      项建华1.8米的个子,标准国字脸,相貌堂堂,是校队的主力中锋,人称“老项”。老项2004年入学的中考成绩是全校第763名,后来以全校第17名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现在广东工作,是一位审计师。上周他出差飞回杭州,大家聊起高中的事情,估计他是桐庐中学历史上名次提升最大的一个。他笑笑说有这个可能,至于原因,他说高一下学期时宋郎因为他而开设的“体育精神”班会课对他影响很大。


      “那节班会课让我开始思索,‘更高,更快,更强’的挑战极限的体育精神和学习状态是一样的,就是要让我们看清自己的极限在哪里,100米世界纪录从10秒到9秒58用了50年,这就是人类挑战极限的历史和实证。”老项说。


      从小瑜到老项,我为了一个学生而去设计集体活动。教书十几年,越来越有了这样一个感觉:学生之于教师,就像一坛绍兴老酒,须汲鉴湖清冽之冬水,封坛于立春,十年静藏,始得其香。教育和酿酒一样,都是郑重无比而又急不来的事。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TOP
        5#


        留守儿童


        时间:2014-07-04 09:44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王 丹 点击: 29次






         留守儿童


        □临海市古城小学  王 丹


        那天晚上,接到一位全托教师(家教托管机构的教师)的电话,得知我班学生小陈回家作业没有完成,不但拒绝补做而且态度恶劣,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听完她的抱怨和不满,我不假思索地请她叫小陈来接电话。谁知,电话那头突然传出小陈声嘶力竭的喊叫,她像一只受惊的小动物。我的心瞬间揪了起来,连忙拜托全托教师先安抚她。


        半小时后,忐忑不安的我又打电话给这个学生。她的情绪稍有好转,跟她聊了一会儿,才知道不是她不想做作业,而是这个节假日其他同学都回家与家人团聚了,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全托教师家里,使她陷入崩溃,无法再做任何事情。


        打完电话后,我也辛酸落泪了。小陈是我们班几个留守儿童中唯一的女生,父母长期在安徽工作,本来与她相依为命的爷爷又得了癌症。不得已,父母把她托给了家教机构。从二年级开始,她就成了留守儿童。


        原本开朗活泼的她渐渐变得腼腆内向,一直自觉端正的学习态度,也慢慢冷淡疏忽下来。我对她格外留心照顾,但凡能表扬、能鼓励的机会,一次都不落下。我明里暗里找她谈话聊天,作文本上留言,邀请她去我家玩……力争自己不仅是她的班主任,更是她的大姐、阿姨,甚至妈妈。


        欣慰的是,在日复一日的关切中,小陈的才华慢慢展露;但让人心疼的是,留守的伤痛一直淡淡地弥漫着,平时在班里默默无闻、独居一隅。她喜欢古典诗词,说最喜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她在作文里这样写道:“星光闪闪,犹如人生一样的多姿多彩,一样的绚丽缤纷。我的人生一定也会像悠久星空,但其间的乐趣与悲哀,又有谁会知道呢?”读着这诗一般的语言,却感受着沉甸甸的情感。我只有更加不遗余力地关注着她,她哪里不舒服了,我总是第一时间送上关怀;她跟谁闹矛盾了,苦心排解与查找原因是我雷打不动的功课;她犯错的时候,我也有批评教育,小陈也能明了我的良苦用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的心扉悄然打开,至少不再动不动像刺猬那样竖起全身的利刺。


        在她的作文里,我欣然地读到:“老师,感谢您能替我分担无数的忧愁,希望我们能成为天长地久的朋友。如果您也有什么心事,我也期待能为您解忧。”


        “我想变成万缕温暖的阳光,伴着悦耳的铃声,为清晨的校园拂过书香与芬芳,为草芽甘露铺照黄昏与夕阳。”


        感动于孩子的细腻,也希望每一个折翼天使都能找到呵护他的正能量。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沟通,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导致孤独、自卑、压抑、孤僻,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我明白自己的力量是那样微不足道。唯有一颗真诚的心,一直向学生们无限敞开。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应该留出“心”的位置,从他们的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方面加强教育引导,由单纯的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临时父母”,竭尽所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TOP
        6#


        逆袭表扬


        时间:2014-07-04 09:44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朱郑汇 点击: 33次






         逆袭表扬


        □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俞家小学  朱郑汇


        学生迟到是件烦心的事。正在上课的学校静悄悄的,突然“吱扭”一声门开了,门口站着气喘吁吁的学生。学生的态度极为诚恳,可是迟到多次,教育批评多次,迟到习惯依旧,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这星期轮到我值周,站在校门口看着学生一个个进入学校,心中颇为焦虑——始终不见康杰的踪影。


        不禁叹了口气——这孩子总是这样,上星期和他好说歹说,他爽快答应了,要准时到校,可是现在上课铃声都响了,值周已结束,他还是未能出现。走入教室,唯一不变的是那个空荡荡的座位。


        课上得正酣,只听一阵匆忙的跑步声,紧接着是敲门声,信步走去开门。不出所料,康杰一脸无辜地望着我。


        教室中显得颇为沉寂,学生们面面相觑,此时再多的批评已无济于事。


        对了,何不反其道而行?来个“逆袭表扬”,让他尝尝被表扬的滋味。


        待康杰坐定,我神秘兮兮地对大家说道:“今天老师要表扬一位学生,猜猜会是谁呢?”


        “茜雅、黄悦、幸建、雨欣……”学生们脱口而出平日里表现优秀的学生名字,不经意间我说:“现在老师要表扬的就是——康杰。”


        此话一出,教室炸开了锅,处于漩涡中的康杰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望着我。


        学生议论了一阵,安静了下来,等待我揭晓谜底。


        “老师可是实话实说,刚才康杰进入教室首先敲门,十分有礼貌。”我郑重其事,学生们也点头,康杰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还不止这些呢,他刚才飞奔上楼,说明他知道自己已经迟到了,行动应该迅速一点。知错就改,肯定会取得进步。”我一说完,学生纷纷表示肯定,康杰呆在座位上。


        我继续补充着:“康杰面对迟到,没有找任何理由,你们觉得他做得对不对?”


        在我的带动下,学生们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掌声此起彼伏。


        康杰显得颇为激动,上课时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举手发言积极,全身心投入。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批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压抑,要是能对其鼓励,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你看,毫不吝啬的夸奖放大了康杰的优点,将渐渐占据他心灵的荒芜地带,坏毛病也就会一点点地消失。


        已故教育专家陈钟梁先生曾说,教师嘴巴要“甜”,是专指教师要懂得欣赏,要不间断夸奖学生。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获得教师的表扬和鼓励,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坏事”,教师如果能从中发现教育的价值,少一分批评,多一分鼓励,将表扬进行到底!或许改变在不经意间就产生了。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TOP
        7#

        育人先育心,教育就应该以生为本。
        TOP
        8#

        谢谢喻老师的推荐,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教育案例!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9#

        这样的小案例总会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10#

        我最喜欢的几句话:

        1.“师道尊严”从何而来?

        2.“教育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3.”教育是塑造心灵的艺术,很多时候只要把握住主旨,心中有数即可。调查得纤毫毕现,不仅没有必要,往往会影响教育的“美感。

        4.为孩子留出“心”的位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9 15:27:35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