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读《菜根谭》摘思录 [复制链接]

1#
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读书的时候喜欢摘抄一些经典语句,不知道是谁曾推荐给我看《菜根谭》一书,初读之下觉得这本书中的阐述揭示了人生真谛,从图书馆借书到买书,有闲时经常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觉得心底特别敞亮!假期休憩过半,想找点假期的感觉,写抄几句!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0/3/16 18:12:43 执行 提升/下沉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https://baike.baidu.com/item/菜根谭/1471670?fr=aladdin
TOP
3#

这个假期刚好拿来一一品读
TOP
4#

《菜根谭》 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从结构上《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现存有大体两种不同版本——清刻版与明刻版,明刻版来自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系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据说当初刊载于明代高濂编辑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上海图书馆藏本为362条,中间数条有合并,结尾有数条新增)。本词条照片为清刻版,以光绪丁亥年扬州藏经院木刻本为主,参以二十三年佛学书局排印本。
《菜根谭》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TOP
5#

《菜根谭》曾经在10多年前流行了一阵子。
TOP
6#

这个春节适合看书。
TOP
7#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引导我们看不同的书!
TOP
8#

这个名字有点怪!
TOP
9#

菜根谭(清刻本)
一、修身励志篇

1.金玉人品 烈火中炼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履过:走过。典出《诗经·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里比喻经过危险境地。

要想追求那种金玉般纯洁的品德,必须到轰轰烈烈的事业中去磨炼;要想创立惊天动地
的功绩,必须到难关险隘中去拼搏。

一个受了教育有知识有头脑的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因为无论是自己有建树,还是以天下为己任,都是一副沉重的担子,挑上这副担子,一直到死才放下,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是不行的。孔子的弟子曾参曾说:“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从禅宗的角度来看,禅,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心底。然而,要想把这个活活泼泼的禅机参透,却非易事。佛经上强调: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为了参禅,必须迎风屹立,逆流而上。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后人:参禅必须参到心如墙壁,静观己心,则可安心;参禅就是实践“四行”,使行为与真道冥符;参禅必须严守戒律,远离一切欲念的束缚。这一切,都是对人信念与毅力的严格考验。
TOP
10#

2.一错百非 万全无悔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渡海浮囊:古时用牛皮或羊皮制成气囊,做渡海时的防溺工具,相当于救生圈。

凌云宝树:典出佛经《无量寿经》,西方佛地的宝树。

因为一念之差而办错了事,就会使你觉得所有行为都有过失,所以谨防差错就像渡海携带的气囊一样,容不得针尖大的一点裂缝;什么样的好事都做,才能使人一生无愧无悔,所以修身就像西方佛地的凌云宝树要靠众多的林木扶持一样,要多多积累善行。

楚怀王曾与项羽、刘邦约定,,先入关者为王。结果刘邦的十万军队首先攻入咸陽,推翻了秦朝,屯住在霸上。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晚到了一步,驻扎在新丰、鸿门。项羽的谋士范增说:“从刘邦入关后的情况来看,他的志向不小。将来能够与大王争天下的必是他,不如趁现在羽翼未丰的时候把他除掉,以免将来后患无穷。”项羽同意设鸿门宴处死刘邦。但是在鸿门宴上刘邦一再称颂恭维项羽,项羽竟非常得意,起了仁义之心,忽然改变主意使刘邦得以脱身。

项羽这一念之差,使得刘邦东山再起,迅速壮大,最后在垓下之战,逼十得项羽乌江自刎,使项羽丢了性命,丢了江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