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当公平竞争演变为尔虞我诈,当平等变为歧视,我们竞争的起跑线是弯曲的吗?当考试被替考所代替,当虚伪取代诚信,我们明亮的眼睛被遮掩了吗?当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的先天或后天的相对差异性使本来应该都优秀的孩子也必须有一名是倒数第一时,我们的教育目标迷失了吗?教育评价机制是否已开始变异为一个纯粹选拔与淘汰的无情的机械工具?我们的创造性与批判性被这个工具阉割、撕裂了!我们的理性、智慧和思想被这个工具扭曲、桎梏了!“减负”的结果为什么反而使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沉重?孩子们越来越失去成长的自由和乐趣?理想教育的鼓点敲得如此密集,现实中的教育为什么却依然我行我素?正像有个人所描述的一种情景:一列车头与车厢完全脱离开来的火车,车头轰轰地鸣着汽笛一往无前地狂奔,而车厢却静静地停在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
在技术性教育和功利性教育横行的今天,生命化教育的开展是何其的步履维艰。当前,教育、课程、考试、培训中的根本问题不是缺少“技术”,而是过分崇拜“技术”,靠“技术”来控制、量化、评价,却忽略了思想和内涵。因此,教师大多也就是一名很熟悉教学技术流程的“教书匠”,从学生层面看则断然无法培养出有独立思想的公民。如果教育只剩下了“技术性流程”,那么教育根本无法摆脱困境。而教育评价制度、人才评价制度、高考招生制度等不根本扭转,教育处境的改观将异常艰难。
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演变成了无耻的结论式背诵课,这真是一件最无耻最无德的做法。听说,有一个教师竟然让学生将课本上几乎所有的条条框框都背诵,我的眼镜跌的粉碎,我真想揍他一顿。一门培养学生品德的课程,变成了一门如此缺德的课程,也实在是一种讽刺。那些坐在上面的人,眼睛都是瞎的吗?还是整日忙着伪造票据?而如果学生依靠这样的机械背诵却又能在中考获取高分的话,那么命题人则也是无耻无德之人。这个体制就是这么无耻,无耻之耻。
这让我想到了前一段日子媒体报道的数万港人走上街头游行,抗议港府将品德课纳入课程体系的做法,旗帜鲜明地反对“洗脑教育”。我真是佩服这些港人,觉得他们的现代公民意识那么强大。我们大陆人与这些港人相比,真是差了很多很多。我们的那种封建奴性已经深深地在脑子里扎根了,觉得就应该这样做顺从的狗。
10
教育不仅仅走向了异化,背离了原点,而且在异化中日益走向庸俗化。
庸俗化现象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上的渗透和蔓延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否认这一点无异于掩耳盗铃,掩盖这一点也只能是欲盖弥彰。那么,所有的东西都庸俗了,教育就可以庸俗吗?铜板应当属于商人,它散发的铜臭不能玷污圣洁的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所寻找的任何用于解脱和辩护的借口我以为都是苍白无力的。
然而,眼前的事实却紧帖着我的耳畔轻轻发出一声沉重地叹息:嗨!你们曾经高尚圣洁的教育也变得俗不可耐了吗?这声叹息犹如晴空霹雳令我们胆寒,进而我们心中尚存的一点点良知和清高开始让我们感到羞愧、汗颜、尴尬和无地自容。于是我们诘问自己:我们难道真得要无颜面对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孩子们吗?
那么,如何阐释和描述教育的庸俗化现象呢? 鉴于教育所肩负的独特的人文熏染和科学传播使命,我认为有必要将与上述使命相悖或者偏离的任何现存于教育领域的现象和行为统统放置到教育庸俗化的“潘朵拉”盒子里面去。这个盒子里面拥挤着一个庞大的家族:虚伪、谎言、偷窃、欺骗、腐败……
这个盒子被释放后产生了许多表象:学识渊博的博士生导师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并做无罪辩护;笑容可鞠的教授在高考招生中公然向我们的孩子索取巨额贿赂而面不改色;飘散着淡淡书香和书卷气息的学术机构成为沾染铜臭味的赚钱的黑洞且美其名曰“以商养学”;不苟言笑的中学校长为提高升学率露出灿烂的笑脸,竭力劝说学生回校复读考重点名牌而不露半点破绽;平易近人的中学教师为多争取到一个铜板和一次晋级的机会,不惜使出浑身解数不择手段直至头破血流,却仍然在课堂上不失道貌岸然的谦谦君子风度;温温尔雅的语文教师,一边让弟子们写着名曰“诚信”的作文,一边向他们暗授高考舞弊获取高分的秘诀,而弟子们一边写着名曰“规则”的作文一边却破坏着考试的规则;教育管理者们不再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家和学问家,他们没有半点蔡元培和胡适的影子,没有丝毫的睿智和儒雅,而蜕变成为一个功利主义的纯粹的市侩的行政管理工具……等等,以及与上述表象相似的一切丰富多彩的婀娜多姿的表象。
这些表象所映射的只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教育的庸俗化。而这些表象所隐藏着的深层次的动因则是利益。没有利益者企图获得利益,失去利益者竭力找回利益,即将失去利益者拼命挽留利益,既得利益者誓死捍卫利益。这就是一切问题的全部根源。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上述表象也就不难理解了,甚至于其他一些类似的问题或相互关联的问题也就触类旁通变得豁然开朗且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问题所表现的本质应该是相同且唯一的。
所以,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吗?不是。那么,首先最迫切转变的究竟是什么观念?是教学观念吗?是课堂改革的观念吗?都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首先应当转变的是我们的道德观念,需要转变的是我们机制中对教育价值和本真的扭曲。为什么教育被很大程度上人为异化了?是异化的评价机制本身吗?是利益把它异化了!被异化的教育和评价机制可以上使素质教育更加轰轰烈烈地停留在表面,却使应试教育更加踏踏实实地暗地里进行。而应试教育又可以让我们编造更多的高分宝典,传授更多的取胜秘诀,录取更多的高价学生,组织更多的暑期辅导班,安排更多的高考研讨会……最终获取更大的利益。
因此,如果说异化的评价机制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严重障碍的话,那么利益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阻碍素质教育进程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物质动因。其实,当前社会各项改革所遇到的瓶颈,不都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吗?
教育庸俗化是可怕的,但可怕的不是教育庸俗化本身,而是教育庸俗化所带来的后果。由于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先导和源动力会给社会各个层面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伴随教育的庸俗化随之而来的是人才的庸俗化乃至奴化和腐化,人文主义光芒被遮掩,道德观的虚伪化及其迷失,价值观的极端实用主义倾向以及人生观的堕落,等等。
我觉得教育最光荣的使命应该是对我们心灵的塑造和科学的传播,它迸射出耀眼的人文主义光芒,并以此视为自己的最高利益和最伟大的荣耀。教育应该是至善至美、至真至纯的女神,她直起美丽的颈项,昂起高贵的头颅,鄙夷地俯视众生。她不容任何市井小人、心怀龌龊者、虚伪的骗子、无耻的小偷等一切伪教育者靠近。教育应该是是苛刻的批判现实主义者,教育的任务是改造现实,改变丑恶,而不是奴化人才的工具,更不是美化丑恶的话筒,因此教育同时还是最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和最轻盈飘逸的浪漫主义者。教育拒绝一切实用主义者的鸹噪。教育的本质拒绝庸俗化,所以,我们只有对教育的庸俗化进行批判才能更真实地靠近教育的本质。也惟有对教育的庸俗化进行批判,才不会让庸俗化的教育遮掩教育的人文光芒和科学精神,才会阻滞伴随教育的失败所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挽救社会公众道德的整体堕落、心灵的迷失和信仰的全面危机。
11
当前,来自教育管理者的声音和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往往是相反的:管理者将教育失败的责任归结于教师素质,教师则将责任归结于不当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我以为,教育改革所遭遇的最大难点不是来自普通教师、普通校长和微观教学领域,甚至不是来自教育内部,而是来自宏观大环境和教育以外的因素。就是我看到的那个站的更深更远的黑影。
那么,这些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什么呢?它们是不当的人才观、日益不公平的教育机会和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错误的教育政绩观、迷失的教育价值取向、落后的宏观管理体制、异化的教育、教学、教师、学生评价机制,等等。这些因素虽然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解决的,但却是值得我们所关注的。
我曾煞有介事地去参加过一个省级教育年会。有个专家在台上与参会者互动讨论一个话题:教育究竟是适应社会,还是推动社会,还是引领社会?我暗自回答道:中国大陆的教育不仅不能引领社会,而且连自己都无法引领。它紧跟在社会的后面亦步亦趋,不停拍着社会的马屁,是社会忠实的小奴才。我认为唯有党才能引领教育。只需要党的一句话,教育就可以变得能够引领社会。但是,我知道,党永远都不会说这一句话。所以,我心里暗想,虽然我心理年龄只有七岁,那你台上也不能将台下的我当小孩子耍啊。谁是最大的那个黑影,昭然若揭。
据说,在美国,许多州教育局的走廊甚至局长的办公室里都挂满了来自学生的作品。我很诧异。在中国可不是这样。可事实就是这样。它不在我的力量范围内。
12
中国大陆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一个怪圈:①首先是政府的失位。政府失位的一个表现是对教育投入的不足。②教育投入的不足,提出教育产业化政策。③教育产业化的本意是鼓励民办教育发展,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④教育产业化却被歪曲为公办学校办民校,尤其是重点公办学校办民校,形成“校中校”的怪胎。社会力量办学则处于被排挤被歧视的尴尬境地。⑤这一怪胎,导致教育资源更加不均衡,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⑥迫于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家长群体被迫花费巨额择校费择校,尤其是选择那些重点公办学校所办的民校。⑦这一行为进一步加剧应试教育恶性竞争。⑧导致招生秩序的无序和混乱。为此,政府应该对这个“怪圈”感到羞愧。
其实,判断一所学校真民办和假民办的最核心标准是——这所学校的财政是否独立,这所学校所有人员的报酬是否独立于国家财政编制外而自负盈亏。现在很多挂羊皮卖狗肉的假民办学校,其实里面隐藏着很大的腐败内幕。教育行政权力与资本密切勾结,共享既得利益。
我越来越觉得有些人是在折腾教育,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尽管根子在教育外部。他们口中唱得很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行动上正好相反。首先,最起码的教育经费拨付不到位。比如那个4%的投入喊了快二十年了,法律也规定了,通过了,却依然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其次,故意人为制造教育不均衡现象,让民众不得不择校,以此来显示利益集团的权势,并通过权势获得好处。
我认为,一个孩子只有在这样的班级里才能得到健康、正常的发展:第一,男女生比例相对均衡。男生和女生广泛而公开的正常交往。第二,孩子来自不同阶层的家庭。有官员的、有知识分子的、有商人的、有小手工业者的、有农民工的、有农民的……由此,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利于实现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孩子以健康全面的心态与各个阶层的人接触,实现族群融合。第三,孩子的个性特征迥然不同。有外向型的、有内敛型的、有中性型的。有调皮捣蛋的、有幽默风趣的、有儒雅斯文的、有安分守己的……各种个性特征互补形成快乐的班级氛围。第四,孩子的学业成绩有好有劣。有学业很突出的尖子生,有稳健的中游生,有学习吃力的学困生。第五,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广泛多样。有喜欢运动的,有喜欢蹦蹦跳跳、吃拉弹唱的,有喜欢绘画的……这样的班级,惟有通过划片招生的形式,就近入学才能形成。择校,不会形成。
13
中国目前尚不是法治社会,这一点让我觉得很生气。体制、文化、历史等大背景也导致公民个人缺乏现代公民意识。这种不是以法治而是以人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秩序,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人身和精神的依附关系、从属关系。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平等、独立、自主等品质都无法真正在人们身上体现。而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欠缺,使得人们的基本生存依然还是一个需要面对的大问题。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不屈从于这种以人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成为被这种关系异化的一个工具。进而,中国的父母从小就是将孩子放在手心里养着的,大多不会放心让孩子自由独立的成长。
有时候,我不得不“摇摆”,摇摆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让孩子享受到童年的快乐,保护其免受或者少受体制对他的伤害,同时又能与体制“和谐相处”。我不得不在我的力量所控制之内的和控制之外的空间里徘徊。
鲁迅说,舅舅孩子吧!现在,我觉得空喊“救救孩子”到不如去“救救大人”。人治社会让很多三十岁到四十岁左右的母亲变得越来越失去母性,越来越沉不住气。一个最大的表现是对孩子的学业过分担忧,过分苛刻。为孩子未来过分担忧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替孩子规划未来的蓝图,并在童年时期就将孩子纳入实现蓝图的轨道,即使是假期和周末也不放过孩子。于是孩子不得不在大人的苦苦逼迫或者哄骗下进入这个轨道,童年的快乐于是失去了,理由仅仅是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不确定的未来。由于过分担忧孩子的未来,于是自己的生活也难免充满忧虑,连自己也变得不快乐了。于是,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均充满了忧虑。既然成人现在也充满了忧虑,难道孩子未来不会像现在成人这样充满忧虑?
现在许多家长都在犯这样一个错误:驱使孩子不是完全为了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而是满足与其他孩子比较的欲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了,就会得到一种虚荣的满足。这些家长一般都是应试教育的跟屁虫。在这种毫无道理的比较中,人性尽失,逐渐被物化,丝毫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没有考虑到孩子成长的快乐,没有将学习的过程视为生活过程的一部分。我觉得总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做比较,是对自己的孩子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我现在基本上不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还有人认为,“有钱难买少时贫”。在童年时期多让孩子受点苦,才可以增强成人后的耐受力。培根却说:“少时没有挨过打的孩子,成人后反而越不惧怕挨打。”我始终倾向于后者。
每个人对孩子的教育是不一样的,这源于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而这个价值取向又与自己身处的环境和个人的生活经历相关。不能简单地说谁的对,谁的错,也毫无必要争出个对错来。我曾与一位家教非常苛刻的同事谈论起孩子教育的话题。他对我说:“我不觉得你宽容民主的教育理念是对的,要不咱们走着瞧,看谁的孩子最终能考上更好的大学。”我一笑了之,他的思维视角其实犯了一个的错误,或者说有一个错位。我对他说:“我才不与你比高考呢!我只知道我的孩子现在生活得很快乐,学习很轻松,成绩也很优秀,兴趣很广泛,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很强。至于一个人的未来怎样,又怎能确定呢?我才不看那些遥不可及的虚幻的未来呢!”我记得波德里亚这样说过,“永远不要在今天做只能明天做的事情。因为只能明天做的事情,今天你就不能做。永远不要在今生做你能够在来世做的事情。想想所有那些失去了魅力的事情,那是因为你在前世已经做过了。”
然后,我们再去说“救救孩子”。现在的教育培养了很多年少成“才”的所谓天才少年,我对这个现象很惊讶。这些孩子大多由于缺乏了正常的生活轨迹,变得往往有些不合常理,心理上也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我看不到他们内在的那种从容。我一直对中国式的“年少老成”和“年少人精”心怀芥蒂。没有坦率的交谈、诚恳的探讨,没有血性和骨气,没有天真烂漫和发自内心深处的热情和浪漫气质。面对眼前说着成人话的孩子,我总是纳闷:他(她)是个孩子吗?
教育承担着将人“社会化”的功能,因此它确实需要“塑造”一些东西,否则它可能就是不完整的。但是,教育应该还是少谈一些“塑造”,过多的“塑造”容易将社会化的功能极端化,走向教育的“超强社会化”。在“超强社会化”的“塑造”过程中,我们似乎像个沾沾自喜的胜利者,却不知给孩子挖掘了另外一个通道——一条通向心智死亡的墓道。
据说,美国没有文化部,所以,也就没有文化部长。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在美国人看来文化是不需要管理的,一旦管理了,文化就容易走向单调和专制。但关于文化的立法是很发达的,一种文化只要符合法律,那你就可以自由的传播,没有一个部门刻意“弘扬”你、“取缔”你。所以,美国文化是一种真正的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德国立法禁止学前教育。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护孩子幼年时期不被过多的限制,让孩子顺乎天性的成长。
而当前这个国家教育的一个伟大功绩是将潜在的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创造家、英雄豪杰全部扼杀,摧残致死,将一个个正常的完全可以健康成长为现代公民的孩子,变成为充满戾气的政客、唯利是图的成功商人、奴颜婢膝的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