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记录(三上) [复制链接]

1#
今年教三年级,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的教学历程,分享并留存,更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最后编辑空空 最后编辑于 2017-09-28 16:50:04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3#


修改:
第一部分:揭密上节课的《纸环套人》的方法。(15-18分钟  )      
1.了解家庭完成的情况;
2.鼓励完成的孩子,表扬他们的热情与责任感;
3.展示学生的作品;成绩登记;
4.总结方法
第二部分:学习前测及了解学习主题     (18-20分钟)
1.简单介绍植物,引入正题
2.完成前认知调查
3.布置观察任务:观察校园内一棵大树,通过你的描述能让其他人找到这棵树(记录全面、细致为佳)。
4.认识观察工具:卷尺及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PPT),并试用。

课后记录:
第一部分
对上一节课的任务进行了统计与反馈。3班与2班,各只有13-15进行了尝试,其中,2班多人带来,3班只有三个人带来,做的有断的,有没带的,有不敢拿来怕失败的。
总结了一下:1作业不只是写的,背的,这样的作业更有价值,并参与期末成绩评定;2要敢于尝试,不怕失败;3做事有始有终,呈现结果。当然是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口气讲的。讲这部分的时候,没有发火,完成情况是意料之中的事,我故意没有发短信,也没有写在家校本上,就看看孩子的完成情况,这是第一手资料,要进行保存。同时也借机讲一下科学操作类的作业如何完成。把完成作业的进行了登记。
然后我让孩子们进行了展示。在2班有11人带来了,出于时间关系,我先让三个来展示,让全体同学配合。结果,一个小组完成了6人,一个小组完成了13个人,一个小组将全班人都套进,而且还有不少空间。全班孩子开心极了,完成的小男孩,有点羞涩,但忍不住的开心,那腼腆的浅笑,很迷人。课堂气氛特别好,好多同学也要学习其方法,重新尝试。我又加了一把火:刚才全班都进去了,还能再加人吗?能突破48人的记录吗?如何能实现?孩子们说,那人不够啊,有孩子马上接口,那要其他班学生一起了。我说,方法有了,你们能不能做到?  在这里,我预想是不能,没有老师的情况,要组织这样的活动,高年级的可以,三年级来说,挑战太大了,我的预想也是无法完成,待他们完不成,我再来协助,引导孩子们如何想办法解决问题,把这个当成一个教育引导的契机。这种能力,是成长的重要能力。
3班只有三个同学带来了完整的作品,于是就让三个人根据自己的预计选择同学一起挑战。一人同学完成7人,一个同学完成13人,一个同学完成15人。其中后面两位同学都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没有让父母进行过多的指导,这一点很赞,在班级也进行了表扬,让更多的同学受到下面引导。没带来的同学,由于一起参与了,也感受到了挑战的刺激。我鼓励每一个同学都进行尝试,希望他们能迈出动手探究学习的第一步。对于15个人的成绩,他们是很满意的,因为本身这个任务,在他们看来就是不可能的。我把2班全部学生都套进的照片给他们看了,他们张大了嘴巴,一付不可思议的表情。我说你们也可以,想想看,怎么做到的。有同学想到了,说剪的再细一点,就是容易断。我笑着说,是的,要完成,不易,勇气、细致都需要,有挑战性。
基于今天的情况,我加入了班级的群,在班级群里说了一下我的想法,也需要家长进行配合。家长们表示认同并支持,接下来看看1、4班的情况如何。
第二部分
关于学前测试,第一部分的观察方法题目中,很多学生都是空白的,写的也是只是一两点,如叶子的形状,树的地方,把树画下来,没有完整一些答案。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开放性的问题不太敢回答,也可能是不适应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对于树的基本部分以及需要的具体条件,学生不能清楚的知道。植物虽然天天见,但是没有真正的观察,了解过。因此细致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对一个班级的了解,对于整个单元的难度定位有一定的了解了。另外一个班,我发了下去,允许回家完成。待明天看看什么情况。希望同学们能看看书,或者问问家长,正好也了解家长的支持程度。
学前试一试的试卷本想出的简单一点,比如各个部分用连线或选择题目,但这样可能无法看到真实的学生情况。但这样出来,对于学生是有一点难度的。看来今后这样的要简单一些。
TOP
4#

      今天一班的课上完,由于在家长群里布置了任务,因此大部分的同学都带来了。既然带来了,就都想尝试。可是人多,时间不够了,原定计划是现场测试3组,可是那么多同学渴望的眼睛,和只只举起的小手,我不忍心让他们失望。于是临时决定,四个地方同时进行(幸好教室地方大),先摆放好,然后找同学测试。谁准备好了,谁先测试。活动开始了。最先开始的男同学,他自己说可以挑战全班同学。结果当全班同学进去以后,还有不少空位呢。全班同学一起开心的叫起来,那叫一个兴奋。接下来是其他组的测试,13个,18个,20个,28个,相继成功。当然也有失败的,辛苦带来了,却因为打开或测试时的不小心或考虑不周导致了断开。
       最后的十分钟进行了总结。我先请大家说说感受。A成功了,我很开心。B老师,我的没带来,我的也能装下全班同学C我很难过,我的断了。这是我和爸爸做了七次才成功的。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D,不用难过,我的也断了,失败是成功之母。————-
       总后,引导式小结:1.给所有动手实践的同学点赞,也给你们的家长点赞,相信你们有收获;2.成功了,表示了我们的进步,高兴,失败了,也不需要难过,我问那个哭的女孩“你觉的学会这个方法重要,还是最后的测试数重要?”“方法重要”,“如果老师再给你一张纸,你能做的更好吗”? “能”,这个字说的很坚定。3.给今天没带来作品却能积极配合其他同学测试的同学,点赞,积极的配合与协助,是一项好的品质,分享成功,助推成功,我们的班级会越来越好,表扬了一个有代表性的男同学;4.成功1个的和全班的,都有价值,重要的是你通过活动,比你之前有进步,这是最重要的。5有同学在纸上有线,是为了什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动脑筋,解决问题),有三个同学用袋子装剪好的纸环,对用拿来的,对比,有什么好处?还有一个用铁盒子带来的,能解决什么问题?

         今天上了4班的课。课的原设计与1班相同。整体氛围较好,但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地方。
1.班级完成的人数更多,带来的作品也多。家长孩子都给力,直接的显现是孩子们的自信与热情高涨,上课的状态特别兴奋,一进到教室就着急着进行调整了。借机简单重要了要求,听好规则之后,再开始,这是常规习惯。
2.作品质量高,第一个尝试的就把全班同学直接套进,且有部分余地,估计40几人没问题。超过20的好几个。最厉害的一个全班同学都进去,居然还有很大的空位,全班同学惊呆了,也让我吃惊。
3.规范问题。几个男同学,在配合别人的时候热情很高,但渐渐失去了规范与协助精神,没有细致的动作和顺序配合,导致三、四个断了,且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把责任推给了其他人。有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还去器材柜玩其他物品。说明了,不影响他人意识的自律性不够,其规则意识不强,总是需要引导或是管理。在一般的讲授课上,这样的表现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实验操作中,涉及安全、合作学习等,就需要加强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在基本的规范之内,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但前提必须保证。否则再好的教育形式与教学方法,其效果都大打折扣。
对孩子进行引导,但语言的教育显然不够的,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改进与提高。其可采取的策略是:1,操作活动前,规则要求先讲清.2,实验时,关注同学们的规则表现。3活动的后发现讨论阶段,增加一点规范的内容,引导孩子自己去感悟和发现。4表现好的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
4.两个同学的纸采用了较硬一点的纸,效果都很好。说明动了脑筋,很好的利用了规则。课上未及说明,下课时,问了部分同学:彭同学的纸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区别?结果孩子就想到了,这样不易断,效果更好。
TOP
5#

《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树木》
一.引入正题:出示多种植物,引出大树。
二.出示并解析任务。(10分钟)
1.出示任务:选择校园内一棵大树进行观察并记录,让其他人凭你的记录,可以找出是哪一棵树.
   2,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你打算如何观察并记录呢?(说说-小组讨论-根据情况提供方法参考)
   3.出去观察并记录12-15分钟(介绍安全等事项)
三、研讨交流(10分钟)
1.展示1学生的记录,问大家能否猜出观察的是哪一棵大树?
分析:A、能与不能的原因,并说明各项的重要性;
     B、怎样记录,才能让更好的完成任务;
     C、这张记录的优点是什么?
    D\如何改进自己的记录?
四、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想做什么?
五、课间时间,小组同学可以约好再去观察并记录,能否再细致一些,以便可以任务。


第二课时:
一、分享一个小组的观察,安排一个小组带着全班去找这棵树。(10分钟)
二、找到将这棵树用手机拍下来,投影,与记录对比,进行细致分析。(10)
A、哪些是描述准确的地方?哪些不够准确?
B、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和记录?
C、描述记录时,商量观察方案时,注意哪些原则?(从远到近,从大到小、抓住主要特征等)
三、整理记录,小组交换,找大树。(10)
四、作业整理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完成上节课的作业讲解,以及要求规范;(5分钟)
2.生活中常见的小草认识(3分钟)
3.这些小草与大树的区别,学习并完成维恩图。(20分钟)
4.观察狗尾巴草并画出。(5分钟)
5.完成作业(2分钟)
   课后思:今天先上的3-2班的作业,出乎意料的弱,尤其三班有十人没有完成。2班也有八人未完成。因此时间上,花费的就多了一些。只好进行了作业规范引导和订正,表扬并奖励了作业质量高的同学。因此把户外观察狗尾巴草的时间用掉了。今天这节课仍然有作业,没有真正的观察,如何完成作业呢。下午到户外去移植了几棵狗尾巴草,放进小盆里,放在他们的教室里,以让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记录。
     虽然没上完,但借此机会进行作业教育,也不失一种收获。
     因此,1、4两班的教学要调整。作业的时间增加,狗尾巴草提前准备好,放在教室里观察,这样的时间才能够。
TOP
6#

                              关于“课前问一问,课尾说一说”的问题:
           如何学生学习的质量,不仅在于经常的作业练习,以及期末中期末的的复习与考试,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加强。经过这段时间与学生的了解以及实际情况来看,有一个点,是开学初设计并没有实施的地方。就是课前问一问与课尾说一说环节。
          课前问一问,可以把上一节课的主要概念、重点知识或是主要内容,通过语言问题或者PPT问题呈现,让学生进行回顾和复习,以达到检查、巩固、为后续学习做好基础的作用。时间可以短,但不能少。最好养成习惯,形成常规。
高明一点的办法是通过一个情境、故事等引入,这个复习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发展。当然这样做一来花老师的更多的时间,第二可能会占用上课较长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处理。
         课后说一说:每节课的后面,余下2-3分钟,让孩子们表达一个,一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讲,不看书,不看黑板,不看任何资料,就表达现在能表达的东西。这样表达出来的东西是孩子通过一节课上的真实收获,可能是知识,也可能是兴趣,也可是一种感想。
      这样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好处多多,无论是知识理解,技能回顾,兴趣索引以及个人表达等等,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这两项是很有益的活动,但是,经常在上课上,被我们丢掉,有的时候不是不想,而是难以坚持。比如学生到教室较晚,耽误了时间;学生前一课的作业完成不好,需要讲解;课上的实验时间超时,导致后面的时间不足;学生的作业希望当堂课完成,占据了后面的时间;部分同学的动作慢,小部分同学耽误了其他同学的统一活动;还有就是教学设计之外的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也会打破事先的时间安排,等等。
       说到底,关建在于坚持的问题,老师有没有决心这样操作,遇到困难,立刻去想解决之道。如果把这个工作当成一个重要的教学部分,那么就不会轻意的丢弃了。比如,即使作业回去完成,也要进行说一说的活动,再比如,小部分同学动作慢,后面作业完成不了,那就先组织先完成的同学进行讲解,没写完的继续,但是不能发出声音。同时,增加作业备课时间,甚至对于作业大致需要多少时间提出较为准确的时间估算。等等。
       越来越感觉到,坚持是最宝贵的品质。
       当你把教材读的不可信了,当你上课没有特定教学方法了,当你知道把课堂让位于学生了,才算知道一点教育的本性了。
TOP
7#

           《植物的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问一问:2分钟
     1.一般植物可以分为哪个几个部分?
      2.   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基本的条件?
二.植物叶    
      1.提示课题,组织同学到校园内搜集落叶;10分钟
      2.观察这些叶有哪些不同点?(包括叶的生命历程)5分钟
      3.观察叶,有哪些相同点?(结构)    5分钟
      4.叶的生长变化图                    3分钟
      5.作业                              5分钟
三.树叶画      7分钟
      1.利用树叶制作树叶画,可以是贴,可以车,可以拓印加工。
      2.下次上课带来,看看谁的画更漂亮,更有创意。
      3.举办“空空科学室”树叶画展
TOP
8#

        最近,所有的活动都围绕一年级的教学来进行。一年级开设科学课固然不错,对于学科和孩子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如何落实,以达成预想的目标,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比如班额问题、课时问题、知识的体系与学生的趣味问题等等。有些问题是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可有些明显是组织不到位或保障不到位引起的,这样还推行,能取得预想效果吗?古语讲谋定而后动,似乎现在是谋了就动,动了再说,实在不行,东墙补西墙,然后自圆其说。
       教育需要一点安静,即使是改革,也不要弄的跟娶亲似的招摇。
TOP
9#

收藏学习
TOP
10#

                         省教科院附小三年级树叶画展的通知
为了促进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提供学生的科学学习素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特举办三年级的树叶画展活动。具体如下:
一.参与对象:省教科院附小三年级田园校区的学生
二.展出时间:10月10日-10月15日
三.主题:美
四.具体安排:
1.参与者可在家长的协助下,以孩子为主体,完成一幅树叶画;
2.10月9日带至学校,进行初选,择优参加校级展出;
3.作品要求A4纸大小,衬纸为较硬的纸为佳(便于展出),有特别需要可用大纸;
4.评选出牛顿创意奖、鲁班精美制作奖和黄大年情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及奖品;
5.给作品取名,并写设计说明(150字以内)右下角写上班级姓名。
五.说明:
   1.搜集树叶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最好有家长陪同;
   2.充分挥自己的能力,在作品中展现智慧,注重过程中的收获;
   3.搜集树叶时不要破坏环境或植物为前提;
   4.评价标准参看三个奖项名称,
   5.整个过程中,了解树叶及树的基本知识,学玩结合。



                                      空 空 科 学 室
                                       2017.9.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