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梁立军作业帖 [复制链接]

1#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梁立军作业帖

我会造纸了”

汤浦镇小  梁立军

今天这堂科学课是《我来造一张纸》。课前,我布置学生准备好必要的材料,我也提前准备了充分的材料,并且自己先做了实验,造了几张厚薄不等的纸。

上课了,我从“四大发明”引入,讲了在纸出现之前的秦始皇、汉武帝批阅奏章的故事,让学生感受造纸术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投影展示了古代造纸的过程。然后问学生:“你们也想造一张纸吗?”学生大声回答:“想!”

在一系列的指导交流后,学生们就开始按教材中的方法造纸了。

十来分钟后,一位学生拿着一小张已揭下来的纸对我说:“老师,我的纸造好了。”我低头一看,确实不错,虽然小了点,但这是这个班造出来的第一张纸。我又看了看这位同学,“宋建刚?”这不是三(2)班成绩倒数,上科学课也表现不佳的宋建刚吗?我看这着他兴奋的神情,高兴的笑了。不适时机的表扬,并奖励一张“科学家名片”。

下课后,我认真回忆宋建刚同学在平时上课的表现,一个个镜头从脑海中掠过:他喜欢动,喜欢玩材料,表达不是很好……我思考着,想想平时上课是不是对他忽略了,是不是对更多的学生忽略了,是不是语数成绩不好的学生科学也不行?科学课是不是更需要关注课堂生成?

学生们的纸陆续造好,有大有小,厚薄不均。我让学生分析了原因,指导学生用捞的方法造纸,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没有一张是非常完整的。学生们都沉醉于自己的成果。于是,我提议:“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想造一张更好的纸?我们就利用星期天到家里去造,看谁能造得又大又均匀?”

星期一,又是一节科学课。学生们把造好的纸都展示出来了,这些纸虽然外表粗糙,边角不整,但可以想象是学生们付出了心血造出来的。我特地看了宋建刚同学的纸,不亚于其他同学。

正如《科学课程标准》中所说:“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我们不应该轻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成功中体验成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分享 转发
TOP
2#

人文、思辩

——一堂以讲为主的科学课

这次省农村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长寿桥小学的徐闻音老师的一堂科学课《我们关心天气》。这是一堂与众不同的科。在章鼎儿老师强调学生活动时间要占一节课总时间的70%甚至更多的今天,徐老师的这堂课却反其道而行之,以讲为主,占用了整堂课70%左右的时间。这堂课,不但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辩能力,更体现了徐老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独到理解和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下面就这堂课作粗浅的分析和理解。

片段再现:

片段一:

一上课

师:(出示一个松果)这是什么?

生:松果

师:(又出示一个狭长的松果)这又是什么?

生:也是松果

师:你们知道我是从那里来的吗?这个(第一个)是我从杭州植物园拣来的,还有一个是我从阿尔卑斯山脚下带回来的,说器这个松果还有一个故事呢?

师:(讲故事)那天我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看到这个松果,拣起来准备带回国,在海关被拦住了,他们问我这是那里来的,干什么用?他们怕这个松果上有什么细菌呀病毒呀什么的。后来见我也不像坏人,就放了我,还让我把它带回来……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这个故事,不但让学生对松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常识:动植物是不能随便进出海关的。

师:(出示一只手机)我还带来了什么?是男性的还是女性的?(生笑)

师:还带来什么?(出示一只燕子标本)

生:鸟

生:是标本

师:这是一只燕子,这只燕子8年前就住在我们四(4)班的屋檐下。那天,几个大人把它的窝捅了下来,那时的四(3)班同学马上来告诉我,我看到的时候,燕子窝已损坏了,呶,这就是当时的燕子窝(出示一只用塑料袋装着的燕子窝。)那些大人们,哪里知道燕子做这个窝要花多少心血?你知道燕子是怎样做窝的?

生:是用嘴一口一口衔来的。

师:是的,血燕窝就是燕子做窝时,最后唾沫中带血了,燕子这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窝,就被这些大人们破坏了。你知道燕子窝中有多少根草吗?(生凝神静听,时而点点头,时而摇摇头。)我告诉你们,我数过,共910根草……

接着,教师又像变魔术一般从讲台里分别拿出一缸泥鳅、电话机、报纸、玉斑锦蛇标本。

简析:

这是课的开头,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亲身经历的故事,丰富的材料,深剩的吸引了全体学生和在场听课的老师们。这些故事蕴涵着深刻的人文价值,但又是那样亲切感人,那样的触手可及。通过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学生的心目中,播下了关爱生命的种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和态度,这比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

片段二

师:谁能把这些东西分成两大类?

一生上台分类

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这一类是生物,还有一类不是生物。

师:(小结)一类是有生命或曾经有生命的物体,另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一生举手)这为同学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录音机的塑料以前是埋在地下的动物变成石油提炼出来的,所以也是有生命的物体。(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

师:无论是有生命的物体,还是没有生命的物体,这些物体,都能告诉我们相同的东西,是什么?

学生稍一思考就回答:天气,跟天气有关。

师:它们都能预报天气。

听课教师开始没反应过来,课后问徐老师为什么学生马上能联系到天气,徐老师告诉我们,因为学生刚在学天气单元,所以马上能联想到。这是在徐老师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提问的。

师生共同讨论这些物体是如何预报天气的。

师:生物能预报天气,非生物也能预报天气,是生物预报天气准呢还是非生物预报天气准?

学生意见不一

师:你知道蛇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吗?蛇要冬眠,今年把窝做在这个高度,雪就下到蛇洞下面的高度。(用简笔画演示)去年我去观察一个蛇洞,量了蛇洞离地的高度是5厘米。于是我就等下雪。20041224日上午九点,下了第一场雪,我想肯定回下5厘米,结果只下了1厘米。于是我怀疑生物预报天气不准了。

师:非生物预报天气准吗?

师:大家对这件一定有记忆。2005910日,浙江台发布台风警报,台风“卡弩”来了。结果怎样?

生:老师通知我们星期一停课。

师:结果怎样?天气晴朗。(生笑)

师:我又怀疑非生物也不准确。到底信什么好?

简析:

教师通过两个极端的例子,让学生思辩,到底是生物预报天气准确,还是非生物预报天气准确?学生在这两难的推理中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辨别真伪。通过这样的思辩,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辨证看待问题的习惯。在给这些物体分类的过程,也是学生一个思辩的过程。

片段三

教师教给学生两种记录天气的方法:曲线图记录气温和物候记录。最后介绍一个人物——气象学家竺可桢

师:说到物候记录,我要介绍一个人(投影展示)——气象学家竺可桢。从193611日起到197415日,整整38年,每天都记录天气,从不间断。他从6岁开始记录天气,因为抗日战争,1936年以前的资料都丢失了。

师:这些图片中的地方就在杭州,浙江大学的一个校区。

生:(小声说)西溪校区。

师:就在西湖边上,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内,有一个竺可桢纪念馆。双休日可以去参观一下。

简析:

科学历史,是传承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科学家的精神,会激起学生心中热爱科学的阵阵涟漪。学生在故事中熏陶,在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中,不知不觉爱上了科学。

 

几点想法:

这是一堂与众不同的课。引用徐文音老师自己的话:“我这堂课,是要尝试一下满堂灌。”“前面几个班级反映比较好,学生喜欢,所以今天就上了这么一堂课。”课后我们采访了几个学生,问他们喜不喜欢这样上课,学生都说喜欢。虽然这堂课,学生没有动手实践,没有交流合作,但学生在课堂上有真实情感的体验,有科学知识的交流。这是一堂充满了平等、和谐的课。对这堂课,有以下几点想法:

1、人文价值的充分体现。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课堂中,徐老师讲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而且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他的故事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科学课程标准》也在这一方面提得周全而又具体,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等方面,由微观到宏观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提出:热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欣赏自然美等教学目标,这些方面毋须冗言。

2、通过思辩,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徐老师在与我们交流中常提到这样一句话:“我喜欢教34年级的学生,他们比较感性,容易产生共鸣。”但在课堂上,徐老师决不放弃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通过让学生对物体分类,质疑是生物预报准确还是非生物预报准确的思辩,培养了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听了这堂课,我不禁想:原来科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当然,这需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深厚的积淀。

TOP
3#

《科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上虞市汤浦镇小   梁立军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在本教案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解决问题方案,自己整理信息,并进行表达与交流。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小学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会用看、摸和试等方式获得手的有关知识,并能设计简单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参与体验活动,发现并提出手的有关问题。

2、科学知识:知道手的一些基本构造,认识手的灵巧与关节、褶皱、大拇指等构造密不可分,认识手的感觉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与大家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果,关注与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及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形成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一)重点:通过观察人是手的构造,体验手的灵巧与手的构造的关系。

(二)难点:能自行或小组合作形式,选择方法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关键:在自行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体验活动,从中表达自身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

(一)演示材料:蜡烛、火柴、人民币

(二)分组材料:塑料管、胶布、饮料吸管、记录表。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学生做“一枪打四鸟”的游戏。(也可以更具实际情况做其他手的游戏)

2、刚才大家是用自己身体的哪个部分来做游戏的?(板书:手)

3、谁来说说手还可以干些什么?

二、分组活动,认识手的构造:

1、提问:手上有什么?

2、发放记录单,分组观察手。

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4、质疑:手上有那么多东西,手又能干这许多事情,你对手产生了哪些疑问?小组内交流,把本组内的疑问综合起来准备提出来。

5、学生提问,教室用简洁的语言把问题在黑板上写下来.

6、选择研究的问题:你们组想研究那个问题?

三、分组活动体验,认识关节、褶皱、大拇指的作用。

1、     认识关节的作用。

1)数一数手指上有多少关节?

2)你认为关节有什么作用?没有关节会怎么样?

3)怎样去证实关节的作用?用什么实验材料?

4)分组体验。

5)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6)小结:看来,手上的关节作用还挺大,怪不得手那么灵活呢。

2、     认识褶皱的作用,同法体验:

(1)       板书“褶皱”(zhe  zhou )读一读。

(2)       你认为褶皱有什么作用?没有褶皱会怎么样?先玩一玩老师给你准备的塑料吸管。

(3)       学生分小组完吸管,汇报交流。

(4)       这样证实你的想法?可以怎样做实验?

(5)       小组实验体验,汇报交流。

(6)       小结:看来手的灵活还与褶皱有关。

3、     认识大拇指的作用。

同法体验大拇指的作用,感受大拇指与手的灵活密不可分。

4、通过以上三个体验活动,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认识手的感觉功能

1、     手的灵巧还与什么有关呢?教师到一杯热水,拿起杯子又迅速放开,并说:“阿,好烫阿!”引导学生想到“感觉”这个词。

2、     手能感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找东西游戏:找一找黑袋里的蜡烛、火柴。

3、体验活动:摸一摸衣服的里外面有什么不同?

4、出示一张五元的人民币,这是什么?一个盲人是怎么知道就是五元的呢?怎么摸?

五、总结

手能感觉很多东西,手还能做很多事情,其实呀,手还有很多更厉害的作用呢,想知道吗?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六、课外延伸:

观察一种动物的“手”,与我们的手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学生的提问)    关节                     手的构造

 1              褶皱(zhe zhou)灵活?   (根据学生 

 2               大拇指                    回答板书)

 3                    

 4              感觉 大 

光滑  粗糙

——

 

设计说明:

   《观察手》这一课是通过观察、质疑、讨论、体验等,使学生对身体的局部——手,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在教学设计中,笔者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观察,让学生充分认识手的构造。通过回顾观察方法,小组观察、记录手的结构,使学生对手的构造有以前所没有的认识。

2、     注重质疑,学生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来。学生学生观察讨论,自然会产生很多疑问,这是很宝贵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

3、     体验是这节课的中心。“体验”是验证手灵巧和他的结构相关的好方法,也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学生能全员参与体验活动。本节课重点设计了三个体验活动:用教师所给的或自己准备的材料,体验手上关节、褶皱、大拇指的作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手的构造与手灵活的关系。

总之,在这节课设计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学生探究过程,体现教学的主体性、开放性,也体现科学学习的实践性、操作性。

TOP
4#

小学科学《观察手》课堂实录

执教时间: 2006 11  7日,于上虞市汤浦镇小科学教研活动

  执教地点:上虞市汤浦镇小

  执教者:   汤浦镇小   梁立军

  点评者:
              汤浦镇小  房永军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会用看、摸和试等方式获得手的有关知识,并能设计简单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参与体验活动,发现并提出手的有关问题。

2、科学知识:知道手的一些基本构造,认识手的灵巧与关节、褶皱、大拇指等构造密不可分,认识手的感觉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与大家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果,关注与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及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形成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

[课堂实录]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一枪打四鸟”的游戏。(教师演示)

师:你们会玩吗?同桌的两个人一起玩,大胆地玩。

生:学生做游戏。

师:你们刚才做游戏时用到了什么?

生:手指。

生:两只手。

师:我们用手还可以做哪些事情?

生:写字。

生:画画。

生:劳动。

生:玩。

 ……

师:手能做很多事情,你能不能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手?

生:勤劳的手。

生:能干的手。

生:厉害的手。

 

二、分组活动,认识手的构造:

师:为什么我们的手这么灵巧呢?你想知道我们自己手的一些什么吗?

    生:为什么有两只手?

    生:为什么一只手有五个手指?而且分了大拇指、中指还有小指等?

    生:手上为什么有一道道线?

    生:手是怎么来的?

    生:不用手可不可以?

    师:那好既然我们有那么多的问题要想了解我们的手,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手,怎么认识?你知道吗?

    生:看。

    生:观察、做实验。

    师:会不会观察?

    生:(齐)会。

    师:怎么观察?

    生:看。

    生:听。

    生:闻。

    生:尝。

    师:尝?

    生:不能尝,手上有细菌,不卫生。

    师:你们用看、闻、摸、听的方法观察过什么?

    生:大树。

    生:蜗牛。

    生:小动物。

    师:知道把观察树的方法用来观察手,你们真会学习。

    师:那把观察到的东西怎么办?

    生:记下来。

    生:记在记录纸上。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观察我们的手,用刚才大家说的方法,小组观察,请一个同学作记录,把你们组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开始。

(学生进行活动。)

    师:把你们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

    生:两只手有十个手指,手指上有指甲。

    生:手上有皱皱。

    生:手里面有血,骨头,关节。

    生:手指上有指纹。

    生:手很灵活。

    生:手上有毛。

    生:手指一只一只的。

    师:板书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手上有这么多东西,你觉得那些构造与手的灵活关系最大?

生:手指。

生:手上的关节。

生:手指会动的。

生:手里有神经,我妈妈说的。

师:你懂得可真多。

师:好,今天我们就先一起来研究关节的作用。

三、分组活动体验,认识关节、褶皱、大拇指的作用。

师:你认为关节有什么作用?

    生:有了关节手指能够动。

    生:弯曲。

    生:手指每一只灵活地动。

    师:怎么证明?想想能用桌上的哪些材料?

    生:把关节拿住。

    生:用桌上的套管插进手指,然后弯曲手指,看看有什么感受?

    师:真聪明,我们就用这位同学的方法来做一做,看看有什么感受?

    学生分组体验。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觉?

    生:不能动了。

    生:手指套进套管,就好像没有了关节,不能灵活弯曲。

    生:很难受。

    师:看来没有关节还不行啊!刚才一位同学说,手指关节处很多皱皱,比其他地方多,你知道这些皱皱叫什么吗?

    生:皱纹。

    生:指纹。

    生:线。

    师:我们叫它褶皱。你认为褶皱有什么作用?(板书:褶皱)

    生:不知道。

    师:大家可以玩一玩桌上的吸管,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师:有什么发现吗?

    生:老师,我发现吸管有一个地方不同,它可以自由弯曲,其他地方弯曲过后就变了。

    生:我发现这个地方跟褶皱差不多,吸管的褶皱能使吸管自由弯曲,手指关节处的褶皱也能使手指自由弯曲。

    师:同学们确实观察得很仔细。那怎样做到我们手上没有这个褶皱呢?看看能用桌上的什么东西?怎么用?

    生:用另外一只手的手指把褶皱按住就可以了。

    生:桌上有透明胶,用它把褶皱粘住。

    师:好,下面我们按照这位同学的方法来证明褶皱的作用,开始。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体验活动。

    师:怎么样?

    生:难过。

    生:动起来很吃力。

    生:不太舒服。

    师:看来手指没有褶皱行不行?

    生:不行。

    师:大拇指和另外四个手指的长法有什么不同?

    生:都朝一个方向长。

    生:有长有短。

生:大拇指长在一边,四个手指长在另一边,分开长着的。

生:大拇指只有两段的。

    师:既然大拇指长得这么特别,那它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呢?

    生:有。

    师:如果没有大拇指,手还会那么灵活吗?

    生:不会。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我把大拇指不用,手就很难做许多事情,所以没有它不行。

    师:那倒底是不是这样呢?怎样假设没有大拇指?

    生:不用大拇指。

    生:把大拇指绑住。

    生:可以把大拇指缩在手心里。

    师:我们来试试看,看看没有了大拇指还能不能灵活地去使用筷子、汤勺、剪刀和笔。开始。

    学生操作。

    师:怎样?

    生:不行,不能用了。

    生:用筷子不方便了。

    生:笔不能写了。

    师:没有了大拇指,的确很不方便,但是有的残疾人失去的不仅仅是大拇指,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生:帮助他们。

    生:给他们钱。

    生:帮他们做好事。

    生:不难看他们,一样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以上在进行了几个体验活动后,你对手为什么这么灵巧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吗?

    生:手灵巧跟关节、褶皱和大拇指有关。

    生:没有手不行。

    生:我们要保护手。

    师:其实,手的灵巧同手的每一处地方都有关系,此外还同大脑有关系。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进行研究。

 

四、认识手的感觉功能

师:既然我们有那么灵巧的手,为我们的生活创造出许多财富,但手对我们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你认为是什么作用吗?

    生:拿东西。

    师进行动作,倒热水,摸热水杯。

    生:怕烫。

    生:感觉。

    师:对,手能感觉,那手能感觉这个东西的冷热以外,还能感觉什么呢?

    生:软硬。

    生:大小。

    生:粗糙和光滑。

    生:形状。

    ……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找东西的游戏。大家的桌子里有一个黑袋,感觉一下黑袋里面有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说给同学听,呆会儿说给老师听,好吗?当然要闭上眼睛的。开始。

    生进行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

五、总结

师:刚才我看大家兴趣很浓,手能感觉许多东西,冷热,软硬,粗糙和光滑啦,手真的有很大作用,其实啊,手还有很多更厉害的作用呢,想知道吗?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好吗?

    生:好。

六、课外延伸:

师:(作业)课外观察一些动物的“手”,看和人的手有什么不同。

 

[反思]

1  此课可以通过一系列目的明确、简单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让学生在活动中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交流拓宽,最后获取新知。

2  针对学生个体可能存在的差距,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意见,如做实验时可选择填表格、填横线、画画等形式来记录。

3  对学生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少泼冷水,而是多微笑鼓励和引导学生找出更切合实际、更好的方法。

4  老师应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实验器材,也可以动员学生自带器材,让学生能自由的选择器材。

5  活动中放点音乐创造和谐的氛围、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探究新问题。(儿歌《粉刷匠》描绘的是一个小孩用双手粉刷墙壁的故事,诙谐轻快,可在学生作实验时当作背景音乐。)

 

[点评]

《科学(3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既是科学课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观察手》一课较好地体现了以上精神。首先教学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力求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实验探索”“获取探究结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学习收集证据,整理证据,学习用科学事实说话。其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亲历“探究”。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中,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将探究的重点定位在关节、褶皱、大拇指与手灵活的关系上,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亲身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

TOP
5#

寻找左旋的蜗牛

汤浦镇小   梁立军

自从课堂上认识了蜗牛后,学生们对蜗牛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多同学把蜗牛当作宠物来养,喂食、打扫,非常精心的照顾这些小精灵们。但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蜗牛的旋涡。

上课的时候,我让各组学生把带来的蜗牛按同一个角度排好,让学生观察蜗牛的旋涡,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说旋涡的方向都是相同的。于是,我让学生用线条把它画下来。交流展示后,我总结出原来我们的蜗牛都是右旋的。

“是不是所有的蜗牛都是右旋的呢?”我不禁质疑。

“是,一定是!”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因为我们全班的蜗牛都是右旋的。”

“有没有认为也有左旋的蜗牛?”我又追问。

“没有!”,“有”,角落里飘出一个不响的声音,“课本里不是有一个?”

教室里渐渐静下来。大家不停的翻书。“是有一个吗。”

我想:机会来了,这是一次很好的课外延伸。于是随即点拨:“书本上说有,那也许我们这里也有。今天放学后,我们分头去寻找左旋的蜗牛。看那位同学最先找到。”

在以后的几天里,学生们开始了寻找左旋的蜗牛的历程。

其实,我也一直在寻找蜗牛左旋、右旋的答案。从已学的知识告诉我,自然界的旋涡往往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北半球是右旋的,南半球是左旋的。但我不敢肯定蜗牛是不是也遵守这样的规律?于是从网上寻找答案。搜索了许多网页,没有多大收获,最后在一个台湾网站上看到,左旋蜗牛基因突变引起的,也包括其他的螺类贝壳。

学生寻找的结果也出来了,有的学生观察了上百个蜗牛,结果都是右旋的。有个学生兴冲冲拿个蜗牛跑来找我:“梁老师,我找到了。”我很兴奋,拿来一看,也是右旋的。我不忍打击他的积极性,于是说:“我这里有个右旋的蜗牛,与你的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学生一比较,就明白了。

失败会打击人的积极性。为了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我公布了从网上查来的资料,告诉大家真的有左旋蜗牛,如果找到了,那可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还给学生看了网上各种左旋海螺的图片。学生的积极性又上来了。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寻找历程。到今天一直在找,虽然天凉了,蜗牛难找了,但到明年的春天,相信只要学生偶尔看到一只蜗牛,也会去看一看,是不是左旋的。

在多元化的社会,不要求每位学生都去做一个探索者,但只要有一小部分学生从小对自然的事物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和想法,说不定哪天会有大成就。我想,让学生去探索,去寻求,去经历一个或许是没有结果的探究过程,但只要去经历了,哪怕没有结果,也是一种很大的收获。

我期待学生能找到梦想中的那一只“左旋蜗牛”!
TOP
6#

小个子战胜不了大力士

汤浦镇小   梁立军

今年下半年,我有幸参与了省小学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机械与工具》电子备课的开发,上了一堂不成功的课。我上的是其中的一课〈〈起重机〉〉,最后一个环节是一个游戏实验“小个子战胜大力士”。可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小个子战胜不了大力士”,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课例重现:

课堂教学进入第三个环节: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这是本课内容的扩展和高潮,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这个游戏是本课的精彩处,也是解决难点之处,课前需要充分准备。我是这样设计的:

1、引入:三组、四组滑轮组呢,会不会更省力?虽然我们没有实验条件,我们也可以用游戏来证明,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投影出示游戏规则:

1、两位同学面对面站立,双手各自握住一根木棒。

2、第三个同学用一根绳子系牢一位同学的木棒,从另一位同学的木棒绕过,可以绕几圈。

3、增加绕过的圈数,感受需要拉力的大小。

2、选取游戏学生(两个班级中公认力气最大的同学和一个力气最小的同学)

3、猜一猜:至少绕几圈以上才能拉得动?如果增加绕的圈数,形势会有什么改变?

4、增加绕的圈数,让拉的同学说说感受。

5、讨论,这个游戏说明了什么?(提示:绕的圈数相当于什么)

游戏开始了:两位身高马大的男同学和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同学上台,我在一根接力棒上系好绳子的一端,另一端绕了两圈,两位大力士拉开一米左右距离,小个子开始拉绳子,大力士纹丝不动。增加绕的圈数,小个子一拉,大力士被拉动一点。我不适时机的点拨“动了一点点,要这样才能把两个大力士拉动?”又增加了一圈。刚才的拉动,激起了大力士无限的斗志,似乎被小个子拉动是对他们的侮辱,他们开始反击,拼命往外拉。小个子用尽吃奶的力气,不但没把大个子拉拢,反而他被拉过去了。再增加圈数,小个子用尽全力,还是无法战胜大力士。游戏不得不结束了。在无奈宣布结束的一刹那,我想,试教的时候,不是很容易的吗?

课后反思:

教训是深刻的。课后,大家帮我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接力棒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太大,圈数越多,摩擦力越大。主要问题是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为学生准备的是比较短的两根木棒——接力棒,上课之前我还想:科学课的材料要容易找的,大家都可以用的。接力棒校校都有,非常方便。结果主要问题就出在这里。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些“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均离不开活动所需的材料。材料成了科学课中学生探究活动的对象、工具甚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载体。教师提供的材料可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的方式及效果。因此科学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学生探究材料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有趣味的、有探究价值的、开放的材料成了科学教师的共识。

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在省小学科学五下新课程培训中有这样一句话:“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材料是教材中最重要的部分。”

为什么我在试教时能成功,回忆试教时的情形,想起因为试教时我忘带接力棒,用实验室铁架台的铁棒代替,铁棒不但比接力棒长,绳子不容易并在一起,而且比较光滑,摩擦力小。

    这次课让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还是那句话,教训是深刻的。不管上什么课,只要有材料的准备,必须是一丝不苟的,必须是提前尝试的,必须是认真验证的,千万别临时更换,凭想象办事。
TOP
7#

起重机说课稿

上虞市汤浦镇小       梁立军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起重机》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共2页,分为三个部分。这一课是在学生研究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等工具之后,引导学生对起重机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发现起重机力大无穷的原因。重点是研究起重机中的滑轮组。在指导学生探究起重机的原理时,教材仍就沿用前几课由生活现象引入探究问题的原则,按照“问题—思考—假设—验证”的思路编写。课文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起重机发现起重机中的滑轮组,然后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滑轮组的作用,最后用“小个子战胜大个子”的游戏来验证起重机力大无穷的原因。

第一部分:参观建筑工地

这部分是本课研究的前奏,可以组织学生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到附近工地参观,但大部分学校无这个条件。比较可行的是教师收集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也可以在课前请学生收集一些关于起重机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展示时先播放建筑工地起重机工作的视频资料和图片,并将各类起重机中的滑轮组放大展示,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数一数起重机上的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并引导学生假设起重机力大无穷的原因是这些动滑轮和定滑轮所起的作用,同时引导出滑轮组的概念。

第二部分:滑轮组的作用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教材呈现了两组滑轮组让学生进行探究,来研究滑轮组的作用。首先引导学生测试出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大的力,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一组滑轮组承受重物的是几段绳子。使用测力计,实际测量后会发现用力在500克左右。然后再增加滑轮的数量,测试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并与重物所承受的绳子段数之间的关系。采集3~5组数据,通过分析,充分讨论后,学生们会发现,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承受重物的绳子有几段,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几。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关键是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

    这是本课内容的扩展和高潮,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这个游戏是本课的精彩处,也是解决难点之处,课前需要充分准备。游戏方法:找一跟约10米的绳子和两根光滑的木棍,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木棍上,然后绕过另一根木棍后回到第一根木棍,再绕过另一根木棍。让两个大个子学生相距一米远握住这两根木棍,另找一个小个子同学拉动绳子的另一端,先猜测,再实践看看发现有什么现象发生。不断增加绳子绕过的圈数,进行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用表格记录,可以用1~5的数字表示小个子所需要的力的大小(1表示所需力最小、5表示最大)

     分析游戏结果,并引导学生与滑轮组比较使学生明白这原来就是一个滑轮组。分析游戏和前面的滑轮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这也是起重机吊起重物的原理,因为起重机上就有很多滑轮组。(可以模拟分析起重机的省力情况)

()教学目标:
通过深入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我设定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滑轮组”实验探究,认识滑轮组的作用,并能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尝试解释起重机能吊起重物的原理。

2、学技能: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滑轮组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的兴趣,乐于探究、注重事实、敢于提问,与同学能友好合作、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组装、数据分析。

二、    说教法与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在他们的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通过自已意义建构而获得的。结合这一理论,以及根据学生素质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这节课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 “问题—思考—假设—验证” 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自己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精神和本课的特点,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 、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通过展示各种起重机的图片和起重机吊起重物的视频,让学生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起重机有这么大的力气,能提起这么重的物体?

(二)、联系上一课,观察起重机结构,发现并提出问题。

通过教师质疑:你觉得起重机吊起重物最可能与什么有关?(提示: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重新看一遍投影,认识滑轮组,为下一步研究滑轮组打下基础。

(三)、确定研究问题,开展实验研究

教材呈现了两组滑轮组让学生进行探究,来研究滑轮组的作用。引导学生测试出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大的力,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一组滑轮组承受重物的是几段绳子。使用测力计,实际测量后会发现用力在500克左右。这里我做了一些改进。因为学校常用测力计最大能测500牛顿力,如果用1000克的物体,加上滑轮组本身的质量和绳子的摩擦力,最后的力大于500牛顿。因此把重物改作800克,这样还比较容易计算和分析数据。

(四)、深化探究活动,得出实验结论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两组滑轮组,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采集3~5组数据,通过分析,充分讨论后,学生们会发现,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承受重物的绳子有几段,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大约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几。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关键是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五)、拓展延伸探究活动

游戏活动既是课堂的延伸,更是探究的深化和巩固。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这个游戏是本课的精彩处,也是解决难点之处。通过分析游戏数据,不难发现,绕的圈数多,就越省力。游戏材料的准备是完成游戏,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对于游戏用的绳子,必须有足够的强度,相当的光滑,以减少摩擦,木棍最好用光滑的铁棍代替,长1米左右,不能太短。

板书设计

起重机

  

              组数         需要用力

1            1/2左右

             

滑轮组      2            1/4左右

 

            3

 

五、教学评价和措施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这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如“同样多的滑轮组的不同组装方式上的创新”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