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47号吴彬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上虞47号吴彬作业专贴

上虞47吴彬作业专贴

目录

1、原创文章  《由“戆大”学生想到的》

2、原创文章  《农村小学科普教育资源挖掘出探》

3、原创文章  《我们能为科学教育做点什么……》

4、读书笔记  读《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

5、读书笔记   读《小学科学案例专题研究》

6、课堂实录及反思《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7、读书笔记    读《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

8、课堂实录及反思 《被压缩的空气》

9、课堂实录及反思   《各种各样的岩石》

10、读书笔记    读《科学究竟是什么》

11、读书笔记    读《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9:25:2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类型:原创文章

网名:wubin98146(乌雎)

学号:290

 

由“戆大”学生想到的

“戆大”是我们的家乡话,本来是指那些钻牛角尖,有点驴脾气,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在我的科学课堂上,也遇上了这样的人。

那一天,是四(6)班的一节课,内容是《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在制定好方案以后,每一小组开始进行实验,实验大概15分钟后,有几个小组发现,食盐溶解不了了或很难溶解了。其中有一个小组,可能做得很小心,每一次放得食盐很少,因此他们组的食盐到实验结束后还没有饱和。他们组有一位男同学认为食盐只要一点一点地放,是能无限溶解的。于是他在汇报时就理直气壮地说,食盐能在水中无限溶解。当时我就找了一组食盐已经饱和的小组,把他们的食盐溶液让他搅拌。直到下课了,他依旧坚持说:“食盐已经少了一点,只要我不停搅拌,他一定能溶解。”这时也有不少小组认同了他的观点。我没办法,就对大家说,“这样吧,实验仪器我暂时不收掉,要继续研究的同学可以放学后继续来研究。”

果然一到放学时间,不少同学飞奔到了实验室,继续研究食盐溶解的实验。过了一会儿那一位男同学也来了,只见他在原来的那一杯食盐溶液中不断搅拌,我过一会就问他同样的问题“还能溶解吗?”他的回答总是:“能!又溶解了一点了。”半个小时过去以后,其他大部分同学发现底下的食盐实在不能溶解了,就回家了,而他依旧坚持他的观点,一直不停地搅拌,又过了十五分钟,静校了,我让他回去,他说:“我明天还要来搅拌,一定能溶解的。”我把食盐溶液留在一旁,等他明天再来实验。

第二天,他又来了。我给他昨天他在实验室里放着的食盐溶液,他再一次不厌其烦地搅拌起来。一会儿后,我就问他:“还能溶解吗?”他还说:“能。”后来我追问:“那你觉得要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说它不能溶解了呢?”他说:“等到水不会升高了,说明不能溶解了。”
   
他的回答让我蒙了一下,在他的脑子里,也就是所谓的他的前概念认为,食盐溶解是食盐变成了像水一样的溶液,使得水面在不断升高,只要水面不断升高,食盐就能不断溶解。于是,我们一起设计了食盐溶解到底能不能使水面升高的实验:在小烧杯中放入60毫升不到的水,然后加入食盐,使水面正好到60毫升。我让他猜测,当我搅拌使食盐溶解时,水面能到哪里。他猜测到70毫升左右。搅拌结束后,发现水面没有升高。他似乎很不信,我就把食盐和烧杯重新放到他跟前,让他自己再做一遍。可结果依旧一样,这样他才信服,这时,他又搅拌了原来的食盐溶液,然后告诉我,食盐是溶解不了的。可是他对“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个问题又提出了疑义,他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确定了。他认为,如果一勺一勺地放,食盐就溶解得多,而一次放多勺就溶解得少。那我说:“你,明天再来吧!”

这样的学生使我想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的前概念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基础,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的和学生的想法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节课中,很多学生的想法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想法1,食盐一点一点放入水中,食盐是能无限溶解的,一下子放入很多,食盐就不太能溶解了,因为食盐把水淹没了。想法2,食盐在水中溶解,是因为食盐变成了像水一样的液体,从而使水面不断升高。水面不断升高,食盐能不断溶解。想法3,面对不能溶解的食盐,学生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搅拌到明天,他一定会一点一点地少下去。这些问题在老师看来,可能是很可笑的,但是它的的确确存在在学生的脑子中,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学生,而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如何“对症下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改变学生本来错误的概念。如果不弄清这些前概念,上课就会如同对牛弹琴了。

二、关注“这样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可能在课堂上唱反调,可能让您花费了一点课外时间,可能让您感到有些烦躁。但只要您想想,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质疑,这样的好奇和执着,这难道还不足以使你欣慰吗?这样的学生我们需要,我们培养的,不正是要这样一种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学生吗?我在喻伯军老师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中看到一个案例《从一次到十次或更多》讲到,在做“蜜蜂传播花粉”的实验时,中国学生都只做一次,而美国学生往往做十次,二十次或几十次……国外的学生能有的素质,我国学生通过老师的培养,也能做到。面对很难溶解的食盐,搅拌了几分钟,就判断它不能溶解了,这样的判断是否太轻率了呢?有学生想到了今天不能溶解,明天呢?后天呢?这不是钻牛角尖,这是学生在反思,在质疑。喻伯军老师把科学课的特点归纳为三点:实证、逻辑思维训练、质疑精神。这位学生能这样做,恰恰符合了这三点。学生冒出了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提高,我们应当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不要把学生的探究仅仅停留在课堂上。

三、对本课教材的一些看法

《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是在《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和《怎样加速溶解》两课后面。要研究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一食盐能在水中溶解,二食盐在水中不能无限溶解。第一个条件前面已经解决了,但第二个条件,还没有解决。看了2005年浙江省的科学优质课,我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老师问:“我不断加,不断搅拌,食盐能无限溶解吗?”老师的预设是:“不能。”结果,同学们异口同声,很确信地说:“能。”章鼎儿老师在评课中讲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追问:“加一袋呢?加一车呢?全世界的盐呢?”让学生自我反思。这使我茅塞顿开,这样能使很多学生回过神来,但即使这样,还有学生会认为能无限溶解,因为有的学生——就像我上面故事中的那位学生——认为只要一点一点地加,就能无限溶解,因为他认为,盐溶解了水面能不断上升。因此我觉得,在教学笨课之前,必须要补充几个内容,一、让学生经历一下,盐在水中是不能无限溶解的。二、一点一点的加,也不能无限溶解。三、水面的升高,是因为食盐放进了水中,就像石头放进瓶子一样,并不是溶解造成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2 10:54:16编辑过]

TOP
3#

原创文章  《农村小学科普教育资源挖掘初探》

网名:wubin98146(乌雎)

学号:290

[内容摘要]

在大力开展科普教育的今天,许多城市中的学校借助强有力的硬件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而在农村学校,面对硬件资源的缺乏,科普教育面临很大困难。笔者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的科普教育的实践者以为,农村学校中只要能挖掘适合农村学校的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同样能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科普教育,甚至能优化科普教育。

[关键词]

科普教育资源   农村学校   

[正文]

 

首先我们要对教育资源有准确的定位。教育资源一般指,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投入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我在这里阐述的是非人力资源的挖掘。

科普教育资源是开展科普教育的基础,在农村小学,科普教学资源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一些硬件设施的缺乏,给农村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带来很大的不便,我校虽是农村小学,但一直一如既往地在加强科普教育,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的经验,我作为我校科普教育的参与者,力求从如何开发农村小学的科普教育资料来解决农村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困难的问题。

一、充分挖掘学校周围的农田资源

科普教育是科学普及教育,不单单限制在城市小学,或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的小学。农村小学中虽然没有很好的硬件条件,但农村小学中有得天独厚的农田和庄稼,这是上天赐予农村学校的一座科技宝库园,学生能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

1、把科学课搬到农田中

科学课中每一学期中总有关于生命科学的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把学生领到农田中上课,四下年级的《油菜花开了》、《花、果实、种子》、三上年级的动物、植物单元,三下年级的植物一生单元,都可以以学校周围的农田为课堂实施展开。

案例1:《花、果实、种子》教学片断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了油菜的果实和种子后……

师:你觉得这个油菜的果实是由花的哪个部分变化而来的呢?是怎么变的呢?

学生做了种种猜想,有的说是雄蕊,有的说雌蕊,也有也说萼片的。

师:如果大家到了一株油菜前,为了寻求这个答案,你会做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了方法,有的说要看看每一朵花的样子,有的说看谢的花……然后教师让学生带上纸笔,到了学校周围的油菜地里观察。需要说明的是,这时的油菜正好有部分已经结果,有部分的花还开着,学生很容易观察到果实的变化。

在大概10分钟的观察活动后,回教室交流

生:我发现果实和雌蕊的样子很像,只是大小小一点。

生:我觉得雌蕊就是(以后的)果实,我发现其他东西都落了,只剩下雌蕊,它就是果实。

生:我发现雌蕊没有枯萎,而其它东西都枯萎了。

……

当把学生带到活生生的植物面前,学生接收到的是最真实的信息。学生的材料是就地取材,更方便,更科学,更有成效。

其次,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内容,改变科学课中的内容,变难为易,而且有时效果更加。

在浙江省科学教研员俞伯军老师编写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中讲到一个很有趣的案例:朝晖乡中心小学三0二班同学,由于没有桑叶,他们养的蚕都饿死了,老师想到来养菜青虫,因为菜青虫吃的是菜叶,当地随处可见,而且菜青虫环境适应能力强,与蚕同属节肢动物类昆虫,从观察研究的角度讲,两者价值差不多。后来同学们就饲养菜青虫,从而解决了当地桑叶困难的教学资源问题。

另外,三下年级中有种植凤仙花的教学活动,当时没有凤仙花的种子,而且根据其他老师的经验,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太长,可能要暑假还未能结果,我就用“四月白”的毛豆代替,毛豆对环境的要求不高,种植十分容易,而且生命周期短,两个月就能结果,学生对植物的一生能做完整的观察纪录。

因此,我们要对农村中的资源合理利用,挖掘出有效的教学资源。

2、农田是学生的观察基地,写研究小论文、小课题的场所

在课堂以外农田中的植物,是学生继续观察研究的好场所,我记得我校去年一位教师发现学校中一棵从来不结子桂花树结了桂子,十分好奇,于是指导学生进行了小课题的探究,并写出了小论文《桂花结子》获得了全国科学小论文金奖。由此我想到,我们校园外有那么多的农作物,应该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可以作为小课题来研究。

案例2

这学期我校成立了小生物探究社,让学生在学校的一块土里,种植一些东西来。结果在种植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很多值得来研究的问题,一次,学生在松土时,发现了土中有白色的昆虫的蛹,就来问我,这些虫会不会对我们植物造成影响呢?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这样来设计活动:活动1,对幼虫进行观察,看现在能不能破坏我们的植物。活动2,这一种什么昆虫,变成成虫后会是什么,可以把它放在装土的容器中观察。

老师们不要小看我们司空见惯的农地,那里有太多吸引孩子的东西了,那里有太多孩子愿意去研究的东西了。

二、校园中设立苗圃基地

农村学校中对于废气的泥土地一定能找出不少,操场边,教学楼前后,花坛边等等,在这些地方开发出苗圃基地,是开展科普教育理想场所。因为苗圃的设立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1、解决问题的能力。苗圃建立以后,遇到的问题是实际问题,是千变万化的。比如:用什么东西把我们的苗圃围起来;苗圃里面种些什么;如何让我们的植物健康地成长;苗圃遭到破坏后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来观察我们的植物;我们还可以来研究什么……在老师的有效地引导下,学生会对这些问题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科普教育开展一个宗旨。

案例3

《小生物探究社综合活动纪要》之一

自从上次活动开展以后,我看到有些同学经常回去苗圃边观察。有一次一个家长对我说:“真是太用心了,早上不到六点就要起床,说给植物来浇水,傍晚一定要浇完水再回家。”有时,放学太阳还很猛,他就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为止。

我给社员们每人定了三块竹栅栏,让他们在小组内自己讨论怎么围能把自己的苗圃很好地保护起来。于是,各种各样的栅栏就在苗圃旁树立起来了。

今天,我们讨论了如何让自己苗长好。这是上节课布置的一个课外任务,学生都发表了意见,有的说要施肥,就是厕所里的小便,有的说是复合肥。有的说是除草,否则肥料都给了草了。男同学都不怎么怕脏,为了种好自己的苗圃,都愿意给小苗施“便肥”。除了这项,我们还讨论了观察活动,发下了观察纪录单。

到了苗圃旁,发现很多苗已经活了,毛豆正在发芽了,同学们忙忙碌碌,又是除草,又是做栅栏,有些在施肥、在铺路……

学生面对一项实际的问题,思维开始活跃,以前学到的知识开始在他们的头脑中综合,并且还将促使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获得更多的知识,自己解决更多的问题。

2、开展植物的观察、研究。苗圃是学生自己建立起来的苗圃,倾注了学生的心血,他们对这些植物的关注远远超出老师的想像,有些学生会利用任何有空的时间——上学时,下课时,放学时——来关注它们。这是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种植的植物进行合理有效地观察纪录,并在数据纪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知识,这也是科普活动的重要内容。

三、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

当地的一些先贤,是我们永远可以学习的榜样,去了解他们,追寻他们的足迹,同样是一项很好的科普教育。以我校为例,一代宗师竺可桢是我们当地最著名的气象学家,我校以此为契机,成立了竺可桢少儿俱乐部,并请竺可桢的儿子当请我们的顾问,下面设立物候气象、模型、创造发明、竺可桢研究等7个社团,对于竺可桢的生平事迹和他曾从事的物候气象学,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从面向中高年级学生的角度出发编写了校本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总而言之,科普教育资源存在于每一个角落,科技教育能普及就在于它的形式多样和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科学,农村学校同样可以展开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科普教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2 9:39:27编辑过]

TOP
4#

类型:原创文章

网名:wubin98146

学号:290

我们能为科学教学做点什么……
                

科学教学已经到四年级了,我带的这六个班足足走过了一年半的科学教学时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每次夹备课本带着神圣的使命走进科学教室时,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似乎一进入上课,他们思想的机器就懒得再去开动。课堂上举手的同学变得越来越锁定,许多同学举手有时变得功利性很足,即便是他知道的问题,他也宁可低下头不愿回答。这个疑团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使我对教学越来越迷茫,可是我却十分清楚的知道,这绝对不是学生的问题,因为学生是没问题的。于是我做出了种种的猜测:人数太多?硬件设施不够?我不够认真……
                

我该怎么办?为了探究原因,这一学期我本想出了一条比较笨的办法,我想利用中午时间,找六个班的同学逐一谈话,与他们交流,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也可以督促他们进行课外的科学活动,并且建立每个人的谈话纪录档案,期末时可以像发成绩单一样发给学生,这对学生来讲一定是一个不错的评价方式。因为我当过班主任,深知谈话是比批评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而在平时几乎很少有与学生沟通的机会,但这似乎又要泡汤了。首先我要向大家含冤的是:我的中午是没有空闲的,即使是不带兴趣小组(很多老师认为我们上完课就空闲得很),因为要为下午的课准备实验器材。上学期我规定了周一中午是六个班的课代表会议,这学期当然要继续。还有就是这学期的周四、周五的中午我要上兴趣班——《小生物探究》、《小创造发明》——这是两块硬骨头。我想我如果再往周二,周三两个中午中挤压任务,我也太对不起自己了吧!牢骚管牢骚,做还是要做的。
                

但是我又想到,这恐怕还是杯水车薪,就好比修堤,你刚花了大气力才修完的河堤,有人就要开始挖墙角了,而一旦河堤上出现一个小小的洞眼,整条河堤就会被瞬间冲垮。甚至可能是河堤还没有修完,就有人开始挖墙角了。而非常可悲的是这个挖墙角的人也有可能就是我自己。因为中国的教育始终存在一个“圈”,这个“圈”是我们的老祖宗传给我们的,这个“圈”到今天为止他依旧十分牢固,你要想跳出这个“圈”,很难!
                

讲一个故事轻松一下吧,是我在宁波大街上看到的一件事情。宁波的一条什么街我忘了,总之是一条比较热闹的,有一对外国夫妇在逛街,因为是外国人,我就格外留意了一下,除了夫妻两人外,还有两个孩子,一个还很小,放在推车里,有谁推着。另一个是女儿,看个子大概七、八岁了,她谁的手也没牵,在大人前后10米左右的距离不断来回地跑动,我想弄清是怎么回事,她一下子跑到大人前面,在设立在马路边的分类垃圾箱旁停下来,然后她在观察里面有什么东西,似乎有什么发现,然后她的父母慢慢赶上,可是父母什么也没有说,管自己讲着话,父母过去了,女儿仍旧在垃圾箱旁观察,可是父母连头都没有回一下。然后小女孩觉得离父母远了,自己又“踏踏踏”跑到父母前面去了。老师们,如果你的女儿站在垃圾箱旁,在研究垃圾箱,你会有什么样的反映?
                

可能1***,那里很脏,不要看,快走吧——耐心地教育
                

可能2:这种地方有啥好看呢?脏兮兮的——埋怨孩子
                

可能3:你格呆鬼,垃圾都有看头,你还会出山来?下次就扫垃圾去哉!——气愤斥责
                

我想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圈”,老师们想想,这是不是在挖我们教育的墙角呢?我想至少在挖我们科学教育的墙角,因为它使孩子的好奇心遭受严重的打击。不出几年,学生还会有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吗?
                

各位老师,“我们能为科学教学做点什么呢?”这个问题已经不在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能为我们国家的接班人我们的孩子做点什么。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实施,社会的飞速发展唤醒了科学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必定越来越好,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2 11:47:06编辑过]

TOP
5#

类型: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
                        
作者:兰本达

网名:wubin98146(乌雎)

学号:290

探究——不仅仅是让孩子去探究
        

    探究是小学科学的主要方法,也是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于是在许多科学课堂上“探究”、“研究”、“探讨”等新名词不停地出现,成了时髦的课堂用语。看了兰本达的《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我发现一个事实,在这本书里所选取的案例中,教师的语言中找不到这样的词。这引起我的反思。
        

我在这本书中发现这样的现象:
        

一、在进行研究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教师的很多精力花在材料上。
        

在选取的几个案例中,都记录了这些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情况。从材料、对学生的预测到课堂的安排等等,每一个问题,这些教师都在做着认真的研究,并且对自己的研究还是心怀不安。
        

史蒂文斯在执教《里面是什么》前准备的一幕是这样的:史蒂文斯小姐朝她买的东西的提包里看了看,数出了三十五样孩子们晚上喜欢的东西:小哨子,纸喇叭,像蝴蝶的舌头那样卷着一吹就会伸直的纸龙,三年级有三十个学生,她准备了三十五件,以防万一有人弄坏了或某一件东西不灵。她的学生们才十八岁,还不太经受得住挫折。
        

而鲍勃·福瑟林吉为了把一个概念纳入到某一个概念体系中,好几个星期在不停地讨论和思索。
        

二、学生在干什么?在特定的环境中——在有结构的环境或材料中——积累感性经验。
        

学生在课堂上,说白了,就是在玩老师发给他们的材料。教师几乎是不说要求的,学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里面是什么》(就是《了解空气》)史蒂文斯在课堂中说:“现在,我给你们每人一只口袋。”老师既不讲要求,也不让学生去探究什么。然后学生就激动起来。干什么的都有,有的拍桌子,有的压扁让他漏气,还有的把它打破了。这样的玩有意义吗?有,后面从同学们的交流中,不少同学说出了空气的很多特性,让我们觉得这是有意义的。
        

我想到我们现在的课堂上的一些探究。其一,“请同学们自己找自己喜欢的问题研究吧。”听上去学生都在自主探究,其实呢,学生连什么是探究也不知道,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一片茫然。其二,“请同学们照着我说的方法,一步一步往下做,看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方法,效率很高,成功率也很高,但这是自主探究吗?这是老师掐着学生的脖子走。
        

那么什么是探究?兰本达所谓“探究——研讨”是一种方式,是让孩子经历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条件是孩子要有经历(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而探究是在经历的基础上,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自然而然的一种行为。研讨就是把他们的经历整理出来形成一定的观点。
        

在这里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材料引起经历。材料不能随便挑选,而要精心准备。套用兰本达的话就是,材料要有结构。那么怎样的材料算是有结构的呢?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这些准备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把玩,能最大可能地达到的知识目标或向你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体系靠拢。从这里就不难解释史蒂文斯小姐,为什么精心地准备着她的材料。
        

所以说,让孩子探究的过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需要老师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孩子自己是不会的探究的,但是他们能在老师精心准备的环境下、材料中自主发现一些他们的小秘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2 10:50:45编辑过]

TOP
6#

类型: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小学科学案例专题研究》
            
作者:俞伯军

网名:wubin98146

学号:290

读书心得(一)

摘录

从广义的角度看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探究活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科学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而作为知识系统的科学理论只是这种探究活动的结果;同时科学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科学的本质即科学探究。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是科学家根据现有的理论(原有知识)来建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主观性的、构建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

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已成为一种共识,它启示我们,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建构过程)。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探究自然的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与实验验证,同时也是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陈菊
            
徐学福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现代的观点是把科学视为一种不断前进和自我矫正的探究过程。

对科学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知识体系、创造活动、社会结构、社会生产力、文化形态。

创造知识的认识活动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素:探究、解释、考验。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方法与评价》韦进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个人学习所得

对于科学的本质的定位,从原来的科学的知识体系,转向科学探究过程,从原来静态的知识转向动态的活动。这里有很多素,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知识体系是受到时间的制约,知识体系是在不断否定中不断向前进,此其一。第二,科学家在得到结果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觉得这个过程,恰恰是体现一位科学工作者水平的关键,这个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正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讲:“由于所有的科学概念均依赖于实验和观察的证实。”这也说明了科学探究才是科学的本质。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科学课才要以探究作为主要目标和主要方式。

    喻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中把科学的本质分为三个方面,我觉得是“一语道破天机”,这是对科学本质的深入剖析,就是对上面所讲的探究过程的解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教学理念。

读书心得(二)

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法是要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是探究的第一步,探究的问题是整个探究活动的目标,决定着整个探究活动的方向。在教学活动中,探究的问题应当是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对于学生来讲更具有探究的意义,也能使学生更具有探究问题的兴趣。
                

教学情境可能是一连串的图片,可能一个动人的故事,科学课中提倡的是一组组有结构材料。在一组有结构的材料面前,学生能找到自己能研究的问题。美国兰本达教授指出,材料能引起经历。学生在一堆材料面前,他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一个计划(当然,这个计划是不成文的)去玩弄这些材料。因为学生的研究建立在自己的认识基础上,因此说,学生自己计划的探究活动一定是学生能研究的问题。第二,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玩弄材料中,有自己的一个期望的结果,如果学生发现实际结果并不是自己的期望结果,学生会感到惊奇,这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探究原因所在。
                

案例《电路出故障了》
                

学生之前已经对点亮多个小灯泡非常有把握了,这节课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坏灯泡,一个好灯泡,一个好灯座,一个坏灯座,三根好导线,一根坏导线,一节电池很一个电池坐。当把这些材料发到学生面前时,学生根据原来的经验,尝试对线路进行了连接,有的串联,有的并联。但无论怎样连接,小灯泡都不能同时亮起,这根学生的原来的预期结果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于是学生开始自主探究了,有的在检查连接是否紧密,有的小组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小灯泡亮起了,就使用这组好的材料,来换取其它材料,以检测究竟是哪个元件出了故障,快的小组,不等老师指导和教学,已经发现其中的一根导线是有问题的。
                

一项研究表明:“儿童缺乏知识和经验,但没有缺乏推理能力。尽管幼儿没有经验,但是他们善于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因此,在一个合理的情境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会带动他们往某一个探究领域不断自主探究。
                

我们要警惕有些课堂上,教师老是把“探究”、“研究”挂在嘴上,把 “情境的创设”变成了“挤问题大赛”。
                

案例《蚂蚁》
                

课一开始,老师问学生:昨天布置大家准备蚂蚁,大家都带来了吗?
                

生(齐):带来了。
                

师:关于蚂蚁,你们想研究些什么?
                

生:我想研究蚂蚁的身体长得怎么样?
                

生:我想研究蚂蚁属于哪一类动物,它是不是昆虫?
                

生:我想研究蚂蚁有几对脚?
                

生:我想研究蚂蚁长不长翅膀?
                

生:我想研究蚂蚁的嘴巴是怎么样的,它是怎样吃食物的?
                

生:我想研究蚂蚁是不是也有触角?
                

生:我想研究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师:(举手的学生少了,教师鼓励)还有同学想研究别的问题吗?
                

生:我想研究,蚂蚁之间是怎样说话、怎样交流信息的?
                

生:我想研究蚂蚁会不会游泳?
                

生:我想研究为什么说是蚂蚁搬家要下雨?
                

生:我想研究蚂蚁的家是怎样的?
                

生:我想研究全世界有多少种蚂蚁?
                

生:我想研究蚂蚁是怎样生小蚂蚁的?
                

……
                

师:那么这节课上你觉得我们能研究哪些问题呢?
                

教师这样“逼问”,学生的问题完全在一种杂乱无序的,很表面的状态,虽然表面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缺少必要的思考,缺少科学探究的价值。有些问题,学生为提而提,自己都不屑去研究它。
                

当然,一个好的情境不是一蹴而就的,毕竟我们的《科学》教学刚刚起步,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差距很远,但理念先行。通过一线教师的实践和积累,慢慢转化我门自己的教学行为。
                

 

用科学思维的发展来评判学生的回答
                    

 

《科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没有提高,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是其中一种形式。那么,对学生的回答如何来评判呢?这是关系到学生素养能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以为,评价学生回答的标准是看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否发展。《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上,而在于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简单地说,科学思维就是一种实证的思维方式,一种建立在事实和逻辑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具体包括以下内涵:1、相信客观知识的存在,并愿意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去认识客观的世界。2、对于未知的事物会做出猜想,并知道主观的猜想是需要客观事实来证明的。3、相信事实,只有在全面地考察事实之后才会做出结论。4、通过对事实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而得出结论,并知道任何结论都是暂时性的,它需要更多的事实来证明,结论也可能被新的事实所推翻。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要素,即尊重事实和遵循逻辑。爱因斯坦说,近代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一是以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二是文艺复兴时期证实的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的重要结论。可以说,逻辑原则和实验原则是近代科学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一种思维是否具备科学性,关键在于它是否具备这两个特点。我们也可以用这两点来衡量学生的科学思维。
            

案例《纸的奇遇》
                

学生做了一次纸的奇遇的实验。教师统计了一下,大部分的小组都发现倒扣在杯子中的报纸没有湿。
                

师:你觉得杯子中报纸,为什么没有湿呢?
                

1:因为这个里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其他同学嘲笑了)。
                

师:老师觉得她讲得很有道理,里面什么都没有,所以报纸没有湿。
                

2:里面有空气,所以才使水不能进去。
                

师:你怎么知道,这里面有空气呢?
                

生:如果把杯子倾斜,就能看见里面有气泡冒出来。
                

(生1对生2很关注,并表示认同)
                

案例《冷水和热水》
                

教师让学生倒出四杯冷热不同的水。
                

师:说说你对这四杯水的感觉。
                

生:一杯像春天一样温暖,一杯像夏天一样炎热,一杯像秋天一样凉爽,一杯像冬天一样寒冷。
                

案例《纸的奇遇》中,学生1的回答引起别的同学的嘲笑(可能根带课的教师有关),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位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发展的,她之所以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是建立在她的观察和推理的基础上,因为她实验十分小心,在实验中没有看到气泡冒出,根据他的经验,既然报纸没有变样,里面应该是没有任何东西才对。在课堂中应该关注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要肯定他并进行合理引导。我相信,如果她在实验中看到气泡上升的现象,她就会改变她的说法。事实上,这位同学对后面同学的回答非常关注,在看到气泡上升的同时,她也认同了学生2的观点。假如,教师对这样回答的学生也是不屑一顾,甚至是冷嘲热讽的话,试问一学期后,有多少学生的科学思维会被停止发展,可能是所有同学。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多样的合理的解释。

后面的案例就不同了,学生的回答很优美,但是学生的科学思维没有发展,他的描述不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而是在自己想象的基础上,因此,对于学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及时作出反应,并要修正。

从上面两个案例中,我们能够发现,学生的回答不是以某一个标准答案为标准,更不是比谁的词语优美,而是以学生科学思维发展为原则。

探究问题的预设,探究问题的提出和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是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最为普遍的几个问题,笔者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三方面问题的探讨,使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能更有效开展起来,我们的学生的科学素养能真正地提高,这也是探究真正深入的意义所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2 10:44:58编辑过]

TOP
7#

类型:课堂实录及反思

网名:wubin98146(乌雎)

学号:290

题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科目:科学

年级:四年级上
   
教科版

性质:东关街道中心小学第二届“毓菁新生”教科节

时间20061216

整理执教:东关街道中心小学  吴彬

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声音,我们来听听好吗?如果你听出了什么声音,可以跟你同桌轻轻说一说。(教师播放各种声音)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教师板书
   
声音)

生:我听到雷的声音。

师:有的。

生:小狗呜呜的声音。

师:小狗呜呜的声音也有。

生:汽车急刹的声音。

师:哦,汽车急刹的声音也听到了。

生:飞机声。

师:最后有个飞机声。

生:火车声。

师:火车的声音。

生:钟的声音。

师:滴答滴答的声音。

生:两辆汽车相撞的声音。

师:相撞的声音。

生:鸡声。

师:你说。

生:下雨。

师:下雨的声音都听到了,你的耳朵真了不起。我们同学刚才在听的时候非常认真,其实,我们上课也要像刚才听声音一样,叫倾听,能做到吗?

生:能。

师:声音刚才我们听过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教师板书
   
?产生)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去做呢?

生:声音是摩擦产生的。

师:你的意思,我们来摩擦一下,产生声音。

生:比如说,火车与铁轨摩擦会产生刺耳的声音。

师:很好,我们就去观察这些声音。(学生点头)奖励你一个笑脸。还有,你想怎么做?

生:冲撞。

师:你的意思是给它冲撞一下,产生声音。

生:比如说,有些碰撞就会发出声音。

师:对对对。

生:走动的声音,钟走起来就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师:好的,那么我们先来制造一些声音吧?(教师拿出锣和鼓)请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啊?

生:锣,鼓。

师:谁能使他们发出声音。

生:打一下。

师:打一下,用这个可以吗?(教师出示木棒)

生:可以。

师:你来试试看。(学生上台演示,没敲好)再来一下。有声音吗?

生:有。

师:掌声鼓励。(学生鼓掌)

师:现在你觉得我们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敲的方法产生的。

师:敲一下(教师板书
   
敲),你觉得呢?

生:两个东西摩擦一下。

师:摩擦,碰撞一下?(学生点头)(教师板书
   
撞)

生:对。

师:他们说,敲一下,撞一下,你对他们的观点有什么想法。

生:只要两样东西相撞,就能发出声音。

师:你认不认同?

生;我认同。

师:(哂笑)哦,你认同的。你认不认同?

生:我认同的。

师:哦,你也认同的。那这节课,我们上完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敲和撞产生的。我们可以下课了。(发现有人举手)你说。

生:我不认同。

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万一是敲在棉花上呢?

师:哦?她有其他想法,我们的科学家在研究问题的时候,这样弄一下就好了?往往要质疑,产生新的疑问。有的同学就对这种方法产生了疑问。到底是不是敲和撞产生的呢?(教师在“敲”和“撞”上打上问号)其实,使锣和鼓发出声音很简单,吴老师这里还有几样东西,两把不同的尺子,还有两根不同的皮筋。(教师出示实物)你也能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吗?(举手的人很多)能不能?

生:能。

师:既然这样,吴老师有一个要求,等会小组里面两个两个合作玩一玩,看看怎么玩它们能发出声音。怎么玩,它们不能发出声音,如果你完成了,可以把你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告诉你的组员,可以吗?

生:可以。

师:做实验的时候要小心,请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领到的小组可以开始实验了。(学生领取材料并实验)。

师:把材料放中间,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来做的。你说。

生:我是把皮筋放在尺子上面,左右来回摩擦,发出声音。

师:哦,左右来回摩擦发出声音。请座,你来说说看。

生:这样子敲打一下。(两把尺子相撞)

师:来,请你上来,你告诉大家怎么样有声音?

生:这样敲打起来有声音(学生边说边演示)。

师:你手上有什么感受?

生:(再次尝试,想了想)没有。

师:哦没有,下去。你来说。

生:把尺子放在桌子旁边,弄一下。

师:请你上来。(学生演示向上拨,使尺子发出声音)有没有声音?

生:有。

师:吴老师想问大家,这个声音是单只有尺子的声音吗?

生:不是。还有凳子的声音。

师:能不能只让尺子发出声音?你说

生:把尺子这样自拿(学生把尺子夹在两只手的中间)

师:是使凳子和尺子不发生碰撞。我把手按在这里,还会与凳子碰撞吗?

生:不会。

师:(教师拨一下尺子)有声音吗?

生:有。

师:这是只有尺子发出来的声音。

生:还有。

师:还有很多方法,你来说。

生:把皮筋固定,然后弹一下皮筋。

师:怎么弹,你试试看。(学生示范)有声音吗?

生:有。

师:他制造出了单只有皮筋发出的声音。你说。

生:有(学生演示尺子敲书本,教师示意学生上台)

师:敲凳子可以吗?

生:可以。(学生演示敲凳子)

师:有没有声音?

生:有。

师: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学生又尝试了一下)敲的时候,手里好像在发抖一样。

师:在发抖一样。(教师板书
   
抖)请下去,他发现了自己的手在发抖,同学们想想,他的手为什么会发抖?

生:因为受到了震动。

师:你觉得可能尺子在振动。(教师板书
   
振动)你觉得?

生:受到声波影响。

师:声波是什么东西。

生:声音传播的方式。

师:这个我们大家都不知道。

生:铁尺旁边很尖锐,遇到凳子就会左右摇晃。手里就会产生摩擦。

师:你觉得尺子在摇晃。(板书
   
摇晃)我们还没有说过,怎么玩不会发出声音?

生:两根皮筋在一起相互摩擦就不会产生声音。

师:轻轻摩擦没有声音。

生:对。

师:还有吗?你说。

生:尺子这样轻轻的摩擦,也没有声音。

师:要摩擦得很轻也是没有声音的。

生:轻轻地敲击皮筋没有声音。

生:用皮筋在纸上摩擦也没有声音。

师:从刚才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所有的敲都能发出声音来吗?

生:不是。

师:所有的碰撞都能产生声音来吗?

生:不是。

师:用力压压这个锣,有声音吗?

生:没有。

师:压压这个鼓,有声音吗?

生:没有。

师: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要重一点。

师:所有重的敲打都能产生声音吗?

生:(不整齐的)不是,不是。

生:我有不同意见,拳头这样打也没有声音的。

师: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举手的人只剩一人)

师:刚才我们已经制造出了单是皮筋和尺子发出的声音。大家会制造吗?

生:会。

师:我们就去看看,当皮筋和尺子单独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可以吗?

生:可以。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教师出示实验建议)组长指定一位同学用拨的方法使尺子和皮筋发出单独的声音。(教师示范)其他组员仔细观察,看看尺子和皮筋有什么现象产生。实验时注意安全,时间三分钟。可以吗?

生:可以。

师:开始。

(学生开始实验)

师:请材料员把材料放中间,我们来交流一下。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尺子在上下晃动。

师:它是在上下晃动。(教师板书
   
晃动)老师问你,上下晃动是这样晃动吗?(教师慢慢上下晃动尺子)。

生:不是,是很快的。

师:哦,是快的,(教师板书
   
快)

生:皮筋中间拨一下会这样(学生用手比划)。

师:哦,像圆圈一样抖动。(教师板书
   
抖动)

生:我看到好像有很多把尺子。

生:我认为是上下摇晃。

师:我们把刚才同学们看到的上下晃动,抖动等等,统一给它一个名称,把它叫做振动,可以吗?(教师板书
   
振动)

生:可以。

师:同学们跟老师念念这个词语。(学生跟老师念词语)

师:那么尺子发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振动而产生的。

师:谁振动?

生:尺子振动。

师: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尺子发出声音是尺子本身振动产生的。(板书
   
尺子)

师:那么皮筋发出声音呢?

生:是抖动。

师:谁在抖动。

生:皮筋抖动。

师:刚才吴老师说了给它一个统一的名称。

生:振动。

师:你的意思就是皮筋本身在振动产生的,同意吗?

生:同意。(教师板书
   
皮筋)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一个物体发出声音,是由这个物体怎样产生的啊?

生:(齐声)振动。

师:今天我们得到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师板书  物体振动)我们可以来证实一下吗?

生:可以。

师:你想怎么来证实。

生:用手拨。

师:比如说这个鼓,(教师打一下鼓)你觉得它发出声音是怎么回事。

生:先冲气。

师:我刚才在冲气吗?

生:可能是打过后气又冲上来了。

师:(教师压一压鼓),有声音吗?

生:没有。

生:中间是空心的,打一下,就会振动。

师:哪个东西在振动。

生:鼓面。

师:那怎么证实它在振动呢?(讲不出来,其他很多同学举手)叫其他同学来说。

生:用手放在上面摸一下。

师:你来摸摸看。(学生上来摸鼓,老师敲鼓)怎么样?

生:振动。

师:再来一次。

生:在振动。

师:还有其它办法吗?

生:用眼睛看。

师:那你来看。(教师敲,学生看)

生:这里先下去再上来。

师:再来一次。

生:又是这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用耳朵听。

师:用耳朵听,能听到它在振动?

生:能听到声音。

师:声音能听到,动能听到吗?(学生不语)

生:把一根皮筋放在生面,然后敲一下。

师:如果振动的话,会产生什么现象。(教师把皮筋放在鼓皮上)

生:振动的话皮筋也会动。

师:同学们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再找几颗粉笔头吧。(教师常识敲打三次,学生点头)有没有动。

生:动了。

师:现在我们证实了,我们的鼓发出声音,是鼓皮在振动产生的。我们人会说话,也会发出声音,我们发出声音是谁在振动呢?

生:我们发出声音是声带在振动。

师:声带在哪里?

生:在喉咙。

师:你课外知识很丰富。知道我们喉咙里面有声带。我们也来尝试一下。拿出两个手指放在这里(教师指喉咙),跟老师说一句话,我是一名守纪律的好学生。(学生跟念)你发现什么?

生:我这样弄住的时候,我感受到我喉咙那颗圆溜溜的东西在上下晃动。(听课老师笑)

师:这颗东西在动,你感受到了。(指女同学)那你没有这颗东西,你说说看。

生:手放在这儿,说话时候,感觉在振动。

生:摆在这里凹进去的地方会振动。

师:如果让一个发生的物体不让它发出声音来,你可以怎么做?

生:把它与外界隔离,就听不到了。

师:怎么隔离。

生:给它盖住。

师:哦,给它盖住,比如说(教师把锣敲响)有声音吗?马上不让它发出声音,可以怎么做?

生:把它盖住。

师:(教师找了一下,)没有这样的物体,要不然我们可以来试一试。以后可以试。

生:用手弄住。

师:为什么要把弄住。

生:这样声音会缩短。

师:你的意思是,不让它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

生:就会缩短。

师:你来试试看好不好?(学生上台尝试)声音有没有缩短。

生:缩短了。

师:缩是缩短了,看来你的思路还是正确的,谁还有补充?

生:声音是有振动产生的,只要把它拿住,就不会振动了,就会缩短了。

师:你来试试。(学生上台尝试两次,声音突然停止,学生笑)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它停止了振动,它就怎么样?

生:没有声音。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得真不错,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学生鼓掌)老师这里还有一样很好玩的东西,音叉(教师实物出示),你想怎么来玩?

生:在木头上敲一下。

师:等会你敲。一种玩法,很好。

生:把这两个相撞。(学生指木槌和音叉)

生:把音叉放到木盒里摇晃。

生:把那个东西(指音叉)插到洞里去。

师:他观察很仔细,发现这里有个洞,可意插进去。然后怎么办?

生:然后敲它。

师:等会你来敲。我再给你加一盆水呢?你又想怎么玩。

生:把水灌进木盒里。

师:吴老师告诉你这是漏的。不能用来灌水。

生:把木盒放在水里。

师:老师建议你还不如把这个(指音叉)放在水里,因为这个要烂的,这个不会烂的。(学生笑)好,总而言之,我们的方法很多,等会吴老师就请大家各自想办法来玩一玩。吴老师有个问题,等会我东西发下来,四个人四种玩法,怎么办?

生:我们要注意合作,要一个同学玩好,然后另一个同学玩。

师:哦,小组之间要合作。大家同不同意。

生:(齐声)同意。

师:请材料员上来领取音叉,请小组长领取水槽和抹布,1314小组的同学分散到其他小组活动。

(学生领取材料
   
并实验)

师:好,材料员把材料放中间,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把音叉敲一下放在水中)我们发现把它放在水中,水会又一丝一丝的。

师:哪里的丝。

生:水上的丝。

师:水上又波纹。(学生点头)你觉得为什么会有波纹?

生:打在音叉上,音叉在振动,所以放在水中,会有波纹。

生:在空中敲这个和在水中敲这个,声音会不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音叉敲得重一点和轻一点声音会不会一样?(教师演示)什么不一样?

生:敲得轻声音轻,敲得重声音响。

师:我们听听两个不同音叉的声音(教师演示)(学生感到惊讶)。

生:两个音叉一个大,一个小。

师:是大小使他们的声音不一样。

生:敲一下音叉,马上用手按住,感到它在振动。

师:你手上有什么感觉?

生:手上很震。

师:说明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生:振动。

师:我们就交流到这里,请看课外作业。(小黑板出示课外作业略)

教学反思: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前概念在哪里呢?在教学中已经清晰的反映出来,学生普遍认为声音是摩擦和撞产生的。如果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就必须使学生自己意识到摩擦和撞的不合理性。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玩尺子和皮筋,使学生否定了自己原来的观点,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认知的可能性和欲望。在观察皮筋和尺子单独发生时的现象,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并在其它的物体上进行了不断的证实,喻伯军老师认为科学课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和实证意识,我觉得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这三个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玩音叉是我对教材的改进,我把玩音叉定位在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发现,是完全放开的层次。兰本达认为学生面对有结构的材料,就能自主探究和发现,音叉加上一盆水就是研究声音的有结构的材料,学生通过把玩,一定能有很多发现,事实也证明,学生的发现是很多的,而且是很有价值的,不仅证实了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而且还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对学生继续研究声音有了启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2 11:00:27编辑过]

TOP
8#

类型: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
            
《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
            
作者
            
韦钰
            
P.Rowell

网名:wubin98146

学号:290

重要文摘

1、热衷于探究是科学家的基本性格组成,也是儿童的天性。

2、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它包括:进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已经知道的知识;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月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

3、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4、探究式科学学习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学习进行探究的方法、掌握核心的科学知识概念,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及尊重别人、合作而主动积极的科学态度等。

5、探究式科学教育中重要的两个特征:一是对学生适宜探究的科学问题提出基于实证的验证过程;二是在一个具有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的环境中,由学习者主动进行的探究过程。

6、探究式科学教育包含的步骤: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处理;获得结论和表达。

7、作为科学课的教师需要掌握或了解三方面的知识:科学概念和模型、教学法以及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规律。

内容简述

这是书所阐述的内容,可以说是韦钰博士在“做中学”教学教育试点工作在中国开展三年多的一个实践总结,也可以说一个成果小节。里面介绍了小学科学教育探究式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包括什么是科学;中国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探究式科学教育;探究式科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探究式教育中对学生学习的评测六块内容。通读全部内容,觉得探究式科学教育和探究式科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本本书的核心内容。对小学科学教师对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把握和在课堂上的实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读书心得

书中第四章讲到:“教师对科学的理解、教师的科学态度以及教师对科学教育目的的掌握,从根本上引导着科学教育课堂的方向,影响着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我就以次为切入口,谈一点读书的心得。

探究问题的预设要以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目标和学生的前概念为基础。

在预设问题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指本节课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目标。一节课的目标是单元目标的一个分支,要考虑到整个单元要求学生达成的目标。一节课的目标不是一个摆设,不能定得很大,很模糊,必须要便于操作。

案例1《了解空气》

一位教师在上《了解空气》这样开始:“你知道人身上的五官是哪五官吗?”学生说,眼睛、耳朵、、嘴巴、手。然后教师让学生来摸老师带来的礼物(空气)接着问:“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空气呢?”

这位教师设计的两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但对学生来讲毫无意义。第一个问题本身存在问题,因为教师让学生讲的五官和医学上的五官是不一样的概念,即使不考虑这个因素,问题的本身也没有多大意义。不禁要问,这个问题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感官,这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因为学生在等会的观察实验中能自然地运用起来。对于第二个问题,定位太低,空气与学生接触很密切,“哪里有空气”是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说的问题,没有问的必要。这是由于教师对本节课的目标不明确造成的。

《了解空气》的目标可以定为: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使学生能对自己收集一袋空气,并能对这袋空气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观察;能尝试解释报纸不湿的原因……如果从这样明确的教学目标出发,教师不会再把刚才那些意义不大的问题抛向学生。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应该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设计问题。教师一开始的问题可以这样:我们知道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空气,但我们很少对它们进行过研究,你有什么办法抓一些来供我们研究呢?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讨论抓空气的办法,继而让学生抓一袋空气,然后观察空气。这样问题设计就紧紧围绕教师自己设定的目标,使教学变得十分有效。

在制定明确目标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前概念”。这里的“前概念”是指学生脑子中对事物或现象的本来理解,这些概念中可能存在很多并不是事实,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更正。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知识是自主建构的,而建构知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以学生原来的知识为起点。在由16位美国科研人员编著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中说道:“对必须从以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这一概念在教学上的合理引申,就是需要教师注意学习者原有的不完全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解释对所学科目的影响。教师还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如果忽视学生的初始概念、观点,他们获得的理解与教师的期望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一点把建构知识和前概念的关系讲得十分清楚。

教师在每一节的备课中,会有一个或几个核心的探究问题,这些探究问题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知识原点开始,否则再明确的目标也将无法实施。

案例2《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05年的省优质课中一节《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教学中,执教教师一开始拿出了一只有水的烧杯,然后向里面加盐。“同学们,我把一勺盐放进水中,食盐溶解了,再放一勺,又溶解了,我继续放,食盐能无限的溶解吗?”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很自信地回答“能”,这个回答与老师预设的刚好相反,于是教师又重新问道:“我不停地加,食盐能不停溶解吗?”结果学生的回答依旧和刚才一样,教师没办法了,自己说:“这样不停地加,食盐是不能无限溶解的。”然后展开了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结果,整堂课中所有的结论的得出都是老师在唱独角戏。

这里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原点没有去深入地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了《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这课,脑子里知道的是食盐在水中能溶解的概念,而对溶解概念涉及的饱和概念是没有的,生活中又很少见到食盐饱和的现象,因此“食盐在水中能无限溶解”这就是当时学生的前概念。教师要做的是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怎样设计你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如果按照案例中教师所设计,他从学生一个还没有被发现的事实着手设计问题,结果就好像是在对牛弹琴。

那么如何去寻找学生的“前概念“呢?第一,要求老师会在平常上课中,有目的的询问中,与学生的交谈中不断地积累和反思。向刚才案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有目的地询问来寻找学生的前概念,在备课时,教师找几个学生,把问题抛给他们,听听他们的反应。如果教师能意识到学生这样的“前概念”,那教师一定会设计有效的指导语言。就向章鼎儿老师所说,教师可以指导:加一袋呢?加一车呢?把全世界的盐都加进去呢?这样来促使学生的反思。第二,当课堂上出现了这样没有预防的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办?这就要教师从学生回答的信号中解读出学生此时的“前概念”,然后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刚才讲到的案例中,教师至少要明白,先让孩子知道食盐是不能无限溶解的。教师可以马上做个演示实验,或者索性全班来实验一下,一次加入20勺盐,看看能不能溶解完。只有当学生发现食盐不能在水中无限溶解这个事实,与他的前概念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后,学生会非常惊讶,这个惊讶会使学生重新建构原有的知识,思考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呢。

总之,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教师既要从本节课明确的目标出发,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的智力在不断挑战中,获得知识的建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2 10:33:30编辑过]

TOP
9#

类型:课堂实录及反思

网名:wubin98146(乌雎)

学号:290

题目科目:科学
    

年级:三年级下
    
教科版《被压缩的空气》


   

《被压缩的空气》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具有观察、探究空气的能力。

2、使学生产生对空气的好奇和探究空气的欲望。

3、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这一科学道理。

 

[课堂实录]

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出示注射器)大家见过吗?

生:见过。

师:这是什么?

生:打针的。

师:我们一般把它叫做注射器。

师:想来玩玩注射器吗?

生:想。

师:边玩边想一想我们可以利用注射器来研究什么问题。明白了吗?请各小组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领到的小组可以边玩边思考了。(学生玩注射器)

师:请同学们把材料放中间。哪个小组首先来说说你的玩法。

生:可以用它来抽空气。

师:这是你的玩法,想用它来研究空气。

生:还可以把洞口堵住,然后再压这个东西,(学生指推手)它会弹起来。

师:你把你的玩法详细地介绍给大家。

生:先把空气抽进来,然后用手堵住这个洞。

师:我们把这个洞,叫做管口(课件出示)。继续说。

生:然后再用手推这个。

师:我们把这个叫推手,可以吗?(课件演示)

生:这样里面的空气就不会跑出来。

师:对,推手前面有一个黑黑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活塞。它可以帮助我们把空气向前推,不跑出来。(课件演示)

师:空气不能跑出去,这个推手为什么能压下去呢?

生:因为空气能被压缩。

师:这是上节课,我们学到的,空气能被压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被压缩的空气。(板书课题:被压缩的空气)

师:对于被压缩的空气你想怎样用注射器来研究呢?

生:可以用跟刚才的那位同学一样,看看这样一筒的空气能压缩到多少。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针筒上有刻度,一格就是一毫升,能帮助我们研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刻度。我们再来读几个数据。(课件出示)这里读多少呢?

生:5毫升。

师:这里呢?(课件换一个刻度)

生:6毫升。

师:真不错,那这里呢?(刻度指在65中间)

生:5.5毫升。

师:大家觉得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好,如果碰到刻度在两格中间,我们就读几点几毫升。明白了吗?那这个应读多少啊?

生:10.5毫升

师:我们就用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方法来研究被压缩的空气,老师这里还有几点实验建议。(课件出示,边说边演示)一位同学先将空气抽进注射器内,然后用橡皮堵住管口,用手指压推手,然后再放手。每次压缩和放手时都不能让空气跑出来,如果跑出来了,就重做。每个小组做三次。记录员分别记录下压缩前压缩后放手后活塞所指的刻度。其他组员要帮助记录员观察有用的数据,实验结束后,记录下自己实验时的感受和你们的发现。
      

明白了吗?(学生实验)

师:哪个小组首先来试一试。(请其中一小组同学上讲台示范)

师:压的时候,尽量不要让针筒斜掉。

师:压缩前要看好刻度,记录员要马上记录。

师:这一点,很好,记录员及时记录下压缩后的刻度。

师:放手后千万不能漏气。

师:好,这一组做得很好,大家能做吗?请各组材料员来领取材料,领到材料的小组可以开始实验了。请记录员做好记录工作。

(教师巡视、挂数据汇总表)  

师:请材料员把材料放中间。我们先来交流一下大家记录的数据。(根据学生的汇报在小黑板上记录。)

师:谁来说说在实验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在压的时候手很疼。

师:说明你做实验很认真。你说

生:开始很好压,后来就压不下去了。越来越难压。

师:真实的感受啊。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要压下去,好像有一个东西在顶上来,手很痛,都有印子了。

师:你真是一位小研究员。

师:面对这些实验数据和自己在实验时的感受,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开始很好压,后来,就难压了,好像要弹起来一样。

生:放手后会弹起来的。

师:空气不压缩会弹起来吗?

生:不会

师:是的,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板书)对吗?

生:是的。

师: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数据。比较压缩前和压缩后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数据变小了。

师:数据变小说明什么?

生:空气压缩了。

师:比较压缩后和放手后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数据变大了,又弹起来了。

师:是的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师:(教师演示:把篮球放在空中让篮球自由落体)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篮球弹起来了。

师: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
       

生:里面的空气压缩了。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

师:好,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篮球(教师出示另外两个篮球),2号篮球,3号篮球,3号篮球的气比1号篮球还要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这三个篮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掉落,哪个篮球弹得最高?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三号篮球弹得最高。

师:你认为篮球弹得高度主要跟什么有关?

生:跟空气的压缩程度有关,空气压缩越厉害,它的弹性就越大。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物体利用了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这个科学道理?

生:排球。

师:哦,我们打的球,都用了这个科学原理。

生:轮胎。

师:在轮胎里打足气,里面的空气就压缩了,我们按一下,他又能弹出来。坐在上面很舒服。

师(出示充气榔头)这是什么?

生:气榔头。

师:它有没有运用我们今天学的这个科学道理啊?

生:有。

师:我们来看一下。(演示:空气榔头)

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出示喷雾器),这是什么?

生:我家有,浇花的。

师:怎么喷不出来?谁会用?

生:我会(上台演示)

师:哦要在这里按几下。不要对准同学,哦果然喷出来了。水为什么会喷出来?

生:他把水压上来了。

生:他把空气打进去了,空气把水压出来了。

生:他把水抽上来了。

师:建议大家想办法在课后去观察一下喷雾器里面的东西,然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听听,里面有什么?(教师把喷雾器的盖打开)

生:空气。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样东西(出示空气枪)这是空气枪头,这是空气枪身(组装并发射空气枪)。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支空气枪?为了做好空气枪,老师给大家提三点建议。(课件出示)制作空气枪建议:

1、在空气枪头里面放入一段橡皮泥。

2、再把空气枪头套在注射器上。(在连接空气枪头和枪身的时候要轻轻转动。)

3、制作和调试空气枪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对着同学。

明白了吗?请各组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领到材料的小组可以制作空气枪了。  (学生制作空气枪)

师:好,请同学们把材料放中间。已经成功的小组举手。

师:同学想想,为什么子弹能射出去呀?

生:我把这里(指针筒)的空气都打到这里了,就把这里的橡皮泥和盖子打出去了。

生:这里本来就有空气的,后来又来了很多。

师:那么,这里的空气有了什么变化呢?

生:空气就压缩了。压缩的空气,就把这个盖子弹出去了。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要想使你的子弹射得更远,你有什么办法呢?

生:把这个针筒变大

师:针筒大了,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空气就更多了。

师:你是说。空气打进越多,压缩就更厉害,就能弹得更远,对吗?

生:对。

师:看来这是个好办法。

生:我打的时候,快一点。

师:你是说,推手按得快一点。

生:是。

师:你在动脑筋,你可以去试一试。

生:这里的橡皮泥,放多。

师:为什么?

生:放多了,就能把空气压缩得更多。

师:你可以去尝试一下。其实改进的方法是很多的。有兴趣的同学请在课后改进空气枪,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举行空气枪射击比赛,看谁的空气枪射得远。

 

 

[反思]

这节课是在我的师傅——上虞滨江小学林建锋老师——的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的。包括试教在内,我上了十来次,这一次是在市级公开课,由喻伯军老师作了点评后的再次上课。我在课的结构上做出了调整:把“玩篮球”的环节放在了“玩注射器”后。上完课后,效果很不错,对此我进行了思考。课本中“玩篮球”是放在前面,但是它不是真正的玩,而是作为一个引子,作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打足气的篮球会弹起来——出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我在篮球上已经做了文章,当我把三个瘪饱不同的篮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时,这里的篮球与前面所讲的篮球,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学生不仅看出了打足气的篮球能弹起来,而且也看到了气不足的篮球弹得低,不打气的篮球根本就弹不起来。这个现象是对被压缩空气有弹性,能产生弹力的有力论证和延伸,这样整堂课就变得非常顺畅了。

 

 

[点评]

    这堂课最大的一个亮点是在材料上,突出了材料的典型性与精简性。材料在科学课上是十分重要的,但杂乱无章的材料对学生的探究起得是反作用力。注射器和篮球是学生在探究被压缩空气的典型材料。材料要充分挖掘它的作用,这样就能精简我们的材料。空气枪的引入是对这堂课的创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生乐于动手的玩具制作中去,这是我们教师的夙愿。空气枪是在原来注射器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制作简单,效果明显。这样使小小的注射器提升了原有的价值,使它变得很不简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7 20:54:34编辑过]

TOP
10#

类型:课堂实录及反思

网名:wubin98146(乌雎)

学号:290

   

 

 

《各种各样的岩石》课堂实录(课后回忆)

教科版四下年级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性质:家长公开课

师:大家都带来了自己的岩石,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岩石是在哪里找到的?有什么特征呢?

生:校园里检的,有很多小孔。

师:形状很特殊。

生:屋旁,是黑色的。

师:从颜色上介绍。

生:山上挖下来的,有一条条红色的花纹。

师:花纹很漂亮。

师:看来,岩石的分布十分广泛。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板书课题)老师也去找了一些“石头”。想看看吗?

生:想。

师:有个要求,尽量不要让这些石头发出声音,把老师的石头与你的岩石比较一下,发现问题马上举手。(发下砖头,瓷砖。)

生:这个不是岩石,是砖头。

师:你凭什么说它不是岩石呢?

生:它是做出来的。

师:那岩石呢?

生:天然形成的。

师:我们来调查一下,认为他们方法可以的举手。(绝大部分举手)好,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岩石,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大家愿意来观察一下吗?

生:愿意。

师:为了保证你能清楚地描述你观察的岩石,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呢?(板书:观察内容)

生:颜色。

师:等一下,老师把它纪录在黑板上。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观察岩石的颜色会有困难吗?

生:没有。

师:你确信吗?

生:(想了想)不确信。

师:会有什么困难呢?

生:岩石有很多颜色,有些颜色我们不知道。

师:对呀,大家觉得怎么办呢?

生:很多颜色,要看主要的颜色。

师: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别的的颜色呢?

生:其他颜色也要看看。

生:不知道的颜色看与我们知道的哪种颜色比较接近。

师:好办法。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

生:大小。

师:你觉得大小可以用什么什么来测量呢?

生:尺子。

师:怎么量,你来试试,(觉得很困难)其他同学也想想办法。

生:量量它最长的地方。

师:(拿起粉笔盒)向这样一个粉笔盒,我们一般要量一量它的长、宽、高。那岩石呢?

生:量一量最宽、最长、最高的地方。

师:大家觉得可以吗?

生:可以。

师:继续交流

生:轻重。

师:轻重怎么来测量?

生:用秤。

师:这是最好的方法,在没有秤的时候,我们一般用手掂。继续说。

生:看粗糙还是光滑。

师:怎么来观察。

生:用手摸。

生:看硬不硬。

师:怎么看。

生:把两颗石头相撞。

师:这样会不良的课堂氛围,老师这里有铁钉,同学们可以用铁钉来划。当然你还可以观察其他方面,看来我们班学生进步的确非常快,想出了这么多的观察内容,老师已经都纪录在黑板上了,为了使你的观察活动更顺利,老师这里有几条实验建议:

1、每个人只能选取一块岩石进行深入的观察,岩石由小组长分配。

2、岩石拿到后,先用你的感官观察,需要工具时,请小组讨论后,由材料员向老师领取。(当然你也可以不用任何工具)

3、观察时要尽量安静,这样有利于你的思考和别人的观察活动。(有人可能在用耳朵听声音)

4、每个人要把观察发现及时纪录,纪录单下面有很多格子(实物投影),是让你用更多的观察方法,纪录更多的观察发现。

5、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岩石放入抽屉中,把砖头、瓷砖等非岩石放入水槽中。

有些岩石很脆弱,实验时要轻拿轻放,请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用非岩石来领取真岩石。领到的小组可以开始观察了。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拿取材料。

师:好,请材料员把材料放中间,我们来交流一下,交流时先不要说出你的编号,等会让我们来猜猜你讲的是哪一块岩石,一位同学进距离观察,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等会先请你们来猜。

生:(读纪录单)

生:?号岩石。

师:你凭什么说是这块岩石。

两次后,教师请学生前后两组都玩一玩这个游戏。

师:观察了岩石,大家都能对一块岩石进行观察描述,真了不起,你能给这些岩石分类吗?

生:能。

师:你会怎样来分。

生:根据颜色来分

师:怎么来分,什么样的颜色为一类呢?

生:按照颜色的多少来分,五种或五种颜色的为一类,五种以内为一类。

师:认为可以的举手。

生:我觉得三种以内为一类更科学。

师:你要这样分也可以。

生:根据大小分,大的一类,小的一类。

师:对,这个我知道,关键怎样算大,怎样算小呢?

生:看上去大,就大,看上去小,就小。

师:(拿出一块岩石)这块是大还是小。

生:大。

师:这块呢?

生:小。

师:那这块呢?

生:(想了想)中等。

师:那么什么是你的标准呢?你让我怎么知道你的标准呢?

生:把两个手指这样围一个圈(把大拇指和食指围起来),把所有的石头往里面放,能掉下去的是小的,掉不下去的是大的。

师:好办法,大家有意见吗?

生:我有个问题,有的石头平放放不进,竖放就放得进了,算大还是小呢?

师:(问刚才的同学)怎么办?

生:算小。

师:那么怎么修改你的标准。

生:只要想方设法能放进去就算放进去。

师:大家觉得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还可以按什么分。

生:按轻重分。

生:用手掂掂,轻的放这边,重的放这边。

师:那你也一样,要找一块合适的岩石做标准。

生:我还想到一种方法,可以用尺子当天平来这样秤。(学生拿橡皮当支点,一块岩石放在一边,一块岩石放在另一边。

师:好办法,但用这个天平要注意,橡皮的位置尽量不要移动,拿一块岩石做标准岩石,放在尺子的一头,把其他的岩石放在另一头去,比较,如果能翘起来,就算重,不能翘起来,就算轻。

生:橡皮很厚,不太标准的。

师:用这个办法,其实不用担心这个,等会你可以试试看。

生:按硬度分。能用铁钉划出来的算硬,不能划的算轻。

师:可以吗?

生:可以。

生:按粗糙和光滑也能分。

师:好,看来方法很多,这样,每一小组先挑选一种方法来分,如果遇到问题,讨论一下解决。等一种方法分好了,再尝试下一种。我们不比哪一组分得多,看哪一组分得有道理,能让别人信服,大家可以让自己岩石也参加分类,并作好纪录工作,请纪录员上来领取纪录单。

学生实验后,交流,老师把结果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的结果有什么发现吗?

生:轻的往往是小的。

师:你的意思是说,岩石在按轻重分是小的一类,而按大小分就在小的一类了。不同的分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你看出了小和轻有一定的联系。

教学反思:

各种各样的岩石是岩石单元的导入课,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准确地观察一颗岩石,这很难,但作为一单元的开始,目标不能太深,目标太深会打击学生的兴趣,如何找到一个融合点,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岩石有一般特征和自己特有的特征。一般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气味、重量等等。特有性质有硬度、粗糙程度、光泽、颗粒等等。让学生如何来观察这些特征,哪些特征要重点观察,观察到哪一个程度,是我们要思考的内容。根据这个,我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1、知道岩石与非岩石的区分标准,知道不同岩石的颜色、大小、花纹、软硬等都不一样。2、能对岩石的颜色、大小作比较准确的观察和描述,能对岩石特有的软硬、粗糙等特征作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够用一定的方法观察对应的岩石,并用适当的方式做好观察记录。)3、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寻找岩石、观察岩石的兴趣。目标明确后,教学就有了方向。上课引导学生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关于如何岩石分类同样是一项训练学生思维的活动。如何定一个能分类的标准,难点在于这个标准不仅要自己能懂,别人也要能照着你的方法去分。当学生的意思不能很好表达的时候,老师就要通过追问的方法尽量让学生把意思表达出来。学生的方法很多,如按大小分时,学生说出,把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把石头一颗颗望圈里放,能漏下去的是小,不能漏下去的为大……通过这样的讨论使课堂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

 

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7 20:56:31编辑过]

TOP
11#

类型: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科学究竟是什么》

网名:wubin98146

学号:290

通读了张红霞的《科学究竟是什么》收获很大,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科学方面的理论专著,虽然第一次看,觉得有些困难,但陆陆续续地还是看完了。张红霞阐述的是一些比较理论的东西,但是都是科学方面的最基础的东西。看完后,觉得“科学”这个概念一下子在脑子中清晰起来,虽然不能完整说出科学的感念,但能感觉到,这样做是科学的,这样做不是科学的。后来由于交流的需要,重看了第四章,写了一点感受,权当本次作业了。

《科学究竟是什么》第四章《观察和实验在科学中的地位》学习

一、文摘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尤其强调可科学教学中培养孩子们证据意识的重要性,因为这不仅仅是做一个科学家的基本素质,还是做一个现代化、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

科学过程的可重复的科学知识的可积累性决定了这一点(观察的核心地位)。

科学的观察是一种理性的活动。

测量使观察精确,测量使观察定量化。

测量的困难首先来源于对被测量对象的认识不够,由此导致了变量的可操作性定义不清。

测量的第二个困难性来源于仪器的精度和效度。

实验可以说是人造的观察,也可以说是一种有结构的观察。

我们在教学中要强调定性描述的客观性、定量程度的适切性,在小学阶段应主要强调前者。精确观测的概念可以在小学建立,但精确测量技术应放在初中以后。

训练孩子们观察的细致、准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而言,从科学思维方式来讲,有两个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孩子们学会怎样获得可靠的事实(通过原始的观察或精心设计的实验的观察);二是让孩子们能够学会发现不同的事物(变量)之间存在的联系。

什么叫客观的、准确的?这里不是说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更不是非要使用统计表格不可,而是要通过孩子们进行有结构的活动以后直接得出观察结果,不能不顾事实胡编乱造,不能把解释当成事实,也不能将推理的东西当成事实或别人说的东西当成事实。

教师在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或活动后的讨论中应多问:“证据呢?”“根据呢?”而少问“为什么?”

观察不是为了记忆知识,观察也不仅仅是学会技巧,而是为了理解科学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二、读后感

看了第四章后说一些自己的感想

1、什么是观察。读了这一章使我对观察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原来对观察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就是指有目的地看、听、摸、闻等等。以为观察只是搞科学的最初级的方法,张红霞在这一章中指出了,搞科学的方法就是观察,包括实验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有材料结构的——观察。使我对观察的理解豁然开朗。

2、培养学生的观察素养是当务之急。观察不是简单的,不是随便看看就是观察,也不是说在仔细看就是观察。观察是一种收集证据的方法,要把观察和假设、验证一起来考虑,这样才识真正的观察。很多学生的观察素养是存在问题的,比如说观察无目的,观察不全面,观察中加入另外的知识或主观的推断。学生的表现其实反映出教师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有时候教师自己目标都不明确,就让学生做实验,开始糊里糊涂,后来就一塌糊涂。因此我觉得张红霞中提得特别好,观察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当然小学中来训练观察技能的课很多,但更重要是理解科学的概念及形成过程。我的理解就是把观察当成逻辑思维的一部分。比方说岩石单元中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中前半部分观察一块岩石是纯粹观察的技能训练,但后半部分给岩石分类就需要学生有目的观察,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9 13:52:05编辑过]

TOP
12#

类型: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

网名:wubin98146

学号:290

最近,刚刚在看《刘默耕小学自然改革探索》,其实,这也不能说是一本标准的理论专著,是一本刘默耕的发言记载本,以及他翻译的一些东西和一些读书笔记,但里面反映出刘默耕老师前言的教育智慧和刘老师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很多我们现在很热门的,或是刚刚在提倡的教学思想和策略,在刘老师的报告中都已经涉及,请老师们注意,那时是1981年。我们来重温一下。

1、(有关同志)一致认为必须改掉“死读书,死背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考、学生交还老师”这种单纯灌输现成书本知识的老传统。

2、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对于灌输、传递知识是很好的。但对于发展志趣、能力可能是消极的。因为死读书决不会有兴趣,能力不是通过灌输、注入、讲解能获得的。

3、教学也应该这样,不要先把什么东西都教给学生,也就是一定不要先深入细致地解释,然后搞个实验来给证明,而应该给出一定的情境,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自己作出结论。即使结论明明是错的或者是不完全的,也不要一下就指出来,要看看错在什么地方,针对错处再提出问题,促使其再去思考。

4、中国有句成语加“格物致知”。什么意思呢?用毛主席《实践论》上讲的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格”理解为《实践论》上“变革”之意。通过变革实际的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知识。

5、这样说吧,即使孩子鼓捣不出来,非得你老师给他讲不可,也应该让他们鼓捣一下,让他们自己干一下,伤伤脑筋,他这时听起来就比你老师一上来就合盘端给他们的效果好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6、人的认识主要是用原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用旧的概念去童话新概念。

让孩子先鼓捣鼓捣,认识认识,把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语言发表出来,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上面这一些,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在讲的“探究式教学法”,“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等。只是刘老师以更为朴实的话语表达出来,可见刘老师在教学理论的造诣是多么深厚了。

刘老师在这本书中总得强调了两个观点,也是当时刘老师对自然课改革的地方,第一,是课堂上强调探究,第二,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说到这两点,我想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大致已有10-20年的历史,在美国科促会(AAAS)的“2061”项目中确定了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孩子们应养成的五个态度,其中第一个就是“好奇心(提问想知道)”。在中国,2004年由中加专家合作撰写的《基础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一书在中提出:“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的在中国开展的有重大教育意义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做中学”,其中提到要第一条学生达到的目标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激发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我们从上面不难发现:目前,要学生学习掌握的不仅仅再是几个概念,几种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中间好奇心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起他不知疲倦的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体验是一项重要的方法。

一、探究的基础——材料,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每堂科学课上都有五花八门的材料,因为要探究,必须有材料。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载体。凡是上过科学课的老师,都十分清楚地知道,学生对材料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即使探究的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只要教师把它选入了课堂,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关注它,对它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脑专家告诉我们:“儿童时期最早发育的是语言、感官、情绪有关的脑区,而负责逻辑推理思维的前额皮层则成熟得较晚,直到20岁以后成熟。”所以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通过接触实际,通过直观的多种感官的通路发展认知和情感,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

材料的呈现要有一定层次,过早或过迟的呈现,对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会大打折扣。如果把一节课的材料一览无余的全放在学生面前,会造成学生在一开始过度兴奋,而在后半节课对材料失去了新鲜感。一般的,材料在教师预设的活动环节中逐一呈现。以笔者执教的《被压缩的空气》为例,所准备的材料有瘪饱不同的篮球3个,针筒、橡皮每小组一个,喷雾器、空气榔头、自制空气枪(胶卷盒、橡皮泥)每小组一套。这么多的材料,在课前我全都藏在了讲台桌里,学生的桌上也是空无一物。上课以后,我按照每个教学环节,依次呈现各种材料。用针筒来研究被压缩空气的特点,用篮球来验证……特别是在后半节课,当我问到“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那些物体是根据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这一原理制作的呢?”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空气榔头。这时我立刻把在讲台下藏了许久的空气榔头展示在学生面前,引起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学生情不自禁地举手,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材料在一堂科学课中非常重要,材料不在于多,而贵在精。一样好的材料,呈现在恰当的时间,将会使学生永久记住这一瞬间。

二、重探究体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小孩子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和事物充满了好奇。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仅要保护,还要使它逐渐成为孩子们获取知识,研究探索的内驱力,探究体验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

科学课上,探究式教学法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四个环节构成:一是教师创设情境,二是学生提出假设或答案。三是检验假设,四是作出结论。四个环节是要在不断循环中逐渐向客观真理靠近。在小学课堂上,让学生做的是对已经形成的固定概念做模拟探究。对老师而言,这些知识是已知的,而对学生而言,这些都要向科学家一样用正确、严谨的推理过程去获得。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答案与老师预期的答案有可能大不一样,在这时老师应该重探究体验,从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去评价,而不是以结果论英雄。科学家有可能研究了数十年,没有一点成果。但在本身的探究中科学家得到了不少的东西。学生也可能在课堂没有所谓的结果,但有时候没有结果也是结果。

美国科学课《仓鼠威利》的教学案例给我们以启示。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蒸发”的概念,指导学生进行了不断地检验:老师引导学生对班级中的撒水壶进行观察,学生发现,水壶中的水,过了一个晚上后变少了,老师借此发现,组织了探究活动。第一次有个学生说是老鼠喝了壶中的水。老师很欣赏他的回答,并让他想出了验证的方法。学生把水壶的盖盖上,结果第二天,水果然没有少。学生很高兴,以为水真是老鼠喝的。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质疑:水真是老鼠喝的吗?为了证明水是老鼠喝的,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验证,在水壶的四周铺上沙子,但学生发现,沙子上没有老鼠的脚印,水却依然少了。这时新的疑团产生了,好奇的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很耐心,根据学生的猜测,又继续新的探究和验证。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对第一个学生的好奇心起到了有效的保护。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是“蒸发“这一概念,与老鼠毫无关系。但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是有价值的,因为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作出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用这样的实验来验证是符合一定逻辑的。老师也清楚明白了这点,因此对这位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并且不断重新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验证。学生的好奇心被保护后将会使学生产生新的好奇,因为学生的探究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被肯定、强化,这将鼓励他继续用这样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不断地探究体验,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用好奇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当学生用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被一次次的肯定和强化,这就意味着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逐渐提高。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观察事物特有的习惯。这样习惯能使学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引起探索的冲动,能使学生在别人作出结论后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镇小的科学课刚起步,在上完三上年级的第一单元——植物单元后,有一天,在学校门口,一位学生把我拉住,向我描述,他观察的松球时的发现。他说他发现松球放了几天后,有的慢慢变大了,有的没有变大。在上完三下年级的沉浮单元后,有同学捡来了广玉兰的花蕾在尝试,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松球和广玉兰的花蕾,对于一般学生来讲,不会引起注意,但对于有过探究体验的学生来讲就不一样了。这样的学生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科学课的重要价值。

面对花蕾或是种子,如果学生没有见过,我相信许多同学都能对它产生一定的好奇,他们想知道,这是什么。但在知道是什么的情况下,一般同学就会对它熟视无睹,而经常在探究体验的同学,他照样能产生好奇,能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曾经有心理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测量不同国家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的脑电波。美国学生出现的脑电波波幅很大,而中国学生的脑电波是平的。中国学生习惯了灌输的教学方式,他在静静等待老师给他答案。而美国学生已经对问题产生了好奇,都蠢蠢欲动了。

国际科学联合会(ICBU)从1994年开始组织了科学能力建设委员会(CCBS)专门研究世界范围内推动探究式的科学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后,小学科学教育开始在发展中国家推行。世界对科学的教育倍受关注,各个国家都已经逐渐认识到科学教育是科学技术能力建设的核心。可喜的是,我们的科学教育从去年已经在全国普及。我坚信:只要我们能不懈地努力,我们的学生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TOP
13#

自评:

必修:

一、读书笔记(5本)

1、读《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

2、读《小学科学案例专题研究》

3、读《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

4、读《科学究竟是什么》

5、读《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

自评20分,每篇4分

二、教学实录及反思(3篇)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被压缩的空气》

3、《各种各样的岩石》

自评12分,每篇4分

三、原创文章(3篇)

1、《由“戆大”学生想到的》

2、《农村小学科普教育资源探究初探》

3、《我们能为科学教学做点什么……》

自评12分,每篇4分

四、参加在线主题研讨,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个我不知道,怎样算在线研讨。上虞的群行不行啊(参加了4次)8分

五、现场研讨活动

上虞城东小学  8分  8号去杭州的结业也可以算分 8分

选修

一、发表高质量的主题。

自评12分  (精华2篇8分,其余好的4篇应该有吧8分)

二、转贴有价值的文章

自评8分  每篇1分

三、积极参与论坛交流。

自评3分 每30贴1分

四、积极上论坛学习

应该有10分吧,论坛上看不出

总计 100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9:29:04编辑过]

TOP
14#

以上是我根据最高分计算,是理想状态,请评委老师酌情量定。谢谢!
TOP
15#

博客地址:http://wubin98146.bokee.com/
TOP
16#

请班委审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