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同课异构齐上阵 同伴互助共提高 [复制链接]

1#

同课异构齐上阵 同伴互助共提高

 

——嘉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第四次研修活动简讯


1127日至28日,嘉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第四次研修活动在海宁市实验小学如期举行,班主任张建芳、管建林老师和来自五县二区的40多名学员们准时参加了活动。


本着“专家引领不如同伴互助”、“坐而空谈不如亲身实践”、“个体研究不如群体发展”、“被动成长不如主动发展”的理念,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定为“科学素养与科学探究”,形式是“同课异构、连环跟进”,以教材解读为重点,对四上《骨骼、关节和肌肉》、五上《种子发芽实验(一)》、四上《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三节课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深入研究。


27日的活动中,来自海宁市紫微小学的何再红、平湖市全塘中心小学的徐小英、桐乡市崇德小学的陈梅娟3位老师,在各自网络研讨、多次试教的基础上,为大家带来了研讨的话题。其中《骨骼、关节何肌肉》一课,学员们对“把骨骼、关节和肌肉看成一个整体”表示认同,对于骨骼模型的使用、体验活动中的画图处理等提出了改进意见和跟进策略。《种子发芽实验(一)》一课则引发了大家对“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研究”的设计是否有效的思考,提出了教师要敢于舍弃教学中的一些环节,而把某些环节做深做透的建议。针对《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中出现的教学时间紧张这一问题,学员们则对“排水收集气体、用火焰检验”这一环节的处理提出了看法,建议执教老师不妨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来简约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班主任张建芳老师则从课题层面出发,为大家分析了与“运动起来会怎样”相对应的两个维度:“运动起来呼吸发生了变化(即气体发生了变化)”、“运动促进了呼吸器官的强化(即促进了身体的健康)”。自由研讨后,学员李强、周国斌、吴斌杰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综合点评,为第二天的“连环跟进”活动提供了跟进策略。


28日,来自海盐县于城镇中心小学的沈许华、海宁市海洲小学的陆亚红、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的王平中老师,根据前一天教学方案的改进意见和跟进策略,结合自身实际再次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东道主海宁实验小学的施卫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学员钱雪祥、谢小立、姚伟国三位老师对连环跟进的三堂课作了专题点评。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设计”和“对比实验中变量控制的严格程度”进行了深入研讨。


课堂教学研讨后,紧跟着开展了学员读书报告会,平湖市艺术小学的蒋明、海宁市石路中心小学的糜建强两位老师分别为大家作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读〈小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后感》和《让科学课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农夫种植园的尝试》的报告,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张老师针对个别学员因校内工作繁忙而影响了培训参与度的问题,提出了要把“学习当成待遇与福利”的观点,勉励大家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在学习培训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教学素养、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学实践水平等各方面综合能力。(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供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9 9:06:4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9 8:59:28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

你们嘉兴市的培训班搞得真有实效。
TOP
4#

羡慕中。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5#

同课异构这个研讨主题真的很好,对于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收获很多,我们上半年也搞过这样的活动.
TOP
6#

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能创造科学课更美好的明天!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7#

“骨骼、关节和肌肉”连环跟进的2篇教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
                  执教者:海宁市紫微小学 何再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它们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灌满水的水瓶一个(自备)、观察记录纸每组一张、手臂骨骼模型
                  教师:骨骼模型、泥人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
                  1.观察我们的手,外面是什么?(皮肤等)
                  2.里面又有什么?认识骨头、关节和肌肉,同时交流观察方法(摸、看)。
                  我们人体206块骨共同组成了一个框架,这就是骨骼。(出示模型)
                  骨与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骨骼有什么作用?(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再次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有了骨骼,就能运动吗?(不能)那么骨骼是怎样使我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的?(思考提示:哪些组织与骨骼一起运动;它们是怎样使我们运动的。)
                  学生讨论并初步体验上肢的运动并回答问题。
                  4.揭题。板书:骨骼、关节和肌肉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体验上肢的运动,用左手拿起灌满水的水瓶,慢慢地移动到胸前。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部位,感受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
                  2.交流我们的发现。
                  3.记录我们的观察。
                  根据教师提供的手臂骨骼模型,学生在记录纸上画出手和手臂的轮廓图,根据感受画一画关节的运动方向和骨骼、肌肉的变化。
                  4.交流我们的记录。
                  5.与资料对比,我们的描述准确吗?
                  三、观察其他部位的运动
                  1.平时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可以运动呢?
                  2.你认为它们的运动是哪些组织的作用?课后我们可以像今天这样来研究它们。
                  四、总结
                  看图,观察图中的这些物体,它们和我们身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哪些作用相似?
                  ⑴小组讨论。
                  ⑵交流。
                  五、健康教育
                  怎样可以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8#

 骨骼、关节和肌肉
                  执教者:海盐县于城镇中心小学 沈许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它们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书包一个、观察记录纸每组一张、
                  教师:骨骼模型、课件、手臂骨骼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体骨骼模型。)这是一具人体骨骼模型,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
                  2、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有这样一副骨骼,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这样的一具骨骼它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我们的上肢
                  1、请大家先来观察一下我们的上肢,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手(包括手指、手掌)、前臂、上臂
                  2、请大家摸一摸上肢的各个部分,你发现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3、它们相同的特点是什么?(都有骨骼、肌肉……)
                  4、各部分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通过关节)
                  三、观察上肢的运动
                  那么我们的上肢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呢?
                  1、请大家用右手提起书包,慢慢地把手臂弯曲,靠到胸前。(教师边说边示范)反复做刚才的动作,并用你的左手触摸右手的不同部位,感受一下骨骼、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边做边感受。
                  ②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记录我们的观察(教师提供手臂骨骼模型)
                  在记录纸上画出手和手臂的轮廓图,在轮廓图上标出骨骼、关节和肌肉,并根据感受画一画关节的运动方向和骨骼、肌肉的变化。
                  (教师巡视指导,挑选几张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说这样的理由)
                  3、阅读相关的资料,更深入的了解上肢运动的特点。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说说读了这段资料以后有什么新的认识?
                  四、观察其他部位运动的特点(机动)
                  1、那么我们在下蹲或踢腿活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又是如何协调工作的呢?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项按刚才的方法来研究和描述一下。大家开始行动吧!
                  2、交流汇报。
                  下蹲活动:
                  踢腿活动:
                  五、总结
                  看图,观察图中的这些物体,它们和我们身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哪些作用相似?
                  六、健康教育
                  1、下面请看一段录像:(体操运动员比赛时的画面)
                  2、说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怎么样?这样的身体素质是怎么来的?
                  3、我们是祖国的未来,需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我们应该怎么做?那我们就一些起来做个运动吧!(师生同做原地抬腿跑)
                  课件出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确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9#

 种子发芽实验(一)
                  执教者:平湖市全塘中心小学  徐小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
                  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假设、设计方案、交流讨论、修正方案、实验、后期观察等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的过程,形成对比实验的科学思维。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尤其是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两个干净的塑料种植杯,纸巾,标签,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3、进一步引导(拿起几颗绿豆种子,在视频下投放):这是几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那么又如何辨别绿豆发芽哪些条件是必须的,而哪些又不是必须的呢?我们不能随意猜测,要有科学的论断啊?怎样的实验办法可行呢?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讨论,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水组,光照组,温度组,土壤组,空气组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投影出示实验计划表,根据学生讨论引导填写。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同学们,我们依据这张实验计划表进行实验,最终我们就能得出结论,证实绿豆发芽到底需不需要    
                  ,与你的猜测是不是一致。那么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上来,绿豆发芽必须哪些条件呢?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完成一张实验计划表。
                  6、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讨论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1、请各组同学交流实验计划表,请同组同学参与评价及完善。
                  2、在你们的实验设计中还有什么需要注意与改进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怎样给种子浇水等。
                  3、各组根据实验设计派代表选择自己组需要的器材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请各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装置,并简单地介绍一下。
                  四、推测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时间,指导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1.播种后的种子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除此之外,还可让学生推测不同条件下的两颗种子变化的时间是否一样,会有什么不同。师出示发芽的绿豆或图片。


                  2.再让学生推测每一项变化需要多少时间。
                  3.请学生说说准备观察些什么,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哪些内容需要记录下来。
                  4.阅读观察记录表,进一步了解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五、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奖励绿豆。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可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阶段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教学板书:                    种子发芽
                  适量的水    合适的温度    土壤     阳光      空气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种子发芽实验计划表        第      组
                        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实验方法


                  种子发芽和             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实验开始时间:      班级:         姓名: 
                        日   期  绿豆种子变化
                        实验组对照组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0#

种子发芽实验(一)
                  执教者:海宁市海洲小学 陆亚红
                  教材分析:
                  教科书共3页,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在三年级种过凤仙花,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有所了解。他们认为的种子发芽条件往往指的是种子生长的条件。如果引导学生思考
                  “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时,学生之间不同的猜测会引起矛盾冲突,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用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科学探究活动就开始了。
                  第二部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在本活动环节中,学生要解决的是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内容与方法,以及如何体现对比实验设计中的公平性,教材通过水组实验设计的示范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设计中的一系列问题。对其他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提示了适合研究的话题。
                  第三部分:种子的发芽实验
                  教材首先要请学生观察种子发芽前的状况,并把它们画下来,用词汇描述它们。然后配备实验装置,书上的图表达了配备实验装置的过程。
                  教科书通过卡通人物对话提示:“别忘了与对照组比较。”“别忘了给种子编号。”目的是提示实验的科学性,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方法步骤后,再开始动手做实验。
                  实验做好后就是一个观察的问题了,教科书中出示了一张实验记录表,目的是提示学生要坚持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录。
                  学生分析:
                  1、关于知识基础。学生在三年级学习种植凤仙花时,对植物生长的条件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提供学生提出种子发芽所必需条件的知识基础。
                  2、关于对比实验设计。五年级的学生在四下“面包发霉了”一课中学习过如何设计对比实验,现在再来设计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有一定的基础,知道要控制什么条件,哪些条件要保持不变,自主设计实验计划的可能性大。而四年级的学生仅仅在三上水和空气单元接触过一些对比实验公平性的要求,并没有自己设计过对比实验,因此,自主完成实验设计的难度非常高,选择提供实验设计的范例可降低设计难度,加强指导性。
                  3、关于观察记录。学生有对凤仙花种植的长期观察记录的习惯与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提供观察记录的知识经验。
                  通过以上分析,本课可以放在四年级学生中尝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对比实验设计的步骤与方法,并按要求制定自己的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引发学生对植物种植、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要求设计自己的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计划、学习对比实验的中变量的控制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一次性杯子、纸巾若干,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示一盆绿豆种子长成的植物
                  2、谈话揭题:种子发芽
                  3、你认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4、教师摘要板书。
                  5、通过讨论引出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全部的条件。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实验证明,以研究改变光的条件能不能影响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为例解决研究题目、推测、以及对比实验的概念。
                  2、学生小组讨论不变的条件以及操作的过程。
                  3、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4、小结:在科学上,为了研究更科学,在实验前我们应该把研究计划写下来,想好了再做。
                  5、对其余条件进行简单的提示。
                  6、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
                  7、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按组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8、交流计划,并补充。
                  三、种子发芽实验
                  1、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出示记录表
                  2、初步完成种植的第一、二步。其余步骤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本环节视课堂情况,时间不允许的话可全部放在课外进行。)
                  四、总结: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对种子发芽的研究,掌握让种子发好芽的条件,再逐步观察、研究,在绿豆种子发芽、生长过程中有更多的发现。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