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受益匪浅” ——记杭州市小学科学“有效交流”专题研训活动 [复制链接]

1#

“受益匪浅” ——记杭州市小学科学“有效交流”专题研训活动

 


“受益匪浅”


                                                                                 ——记杭州市小学科学“有效交流”专题研训活动


                                          


      12月5日、6日,我有幸参加了杭州市小学科学“有效交流”专题研训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师最大的感受就是“受益匪浅”。


      亮点一:同人同课异构。


       一开始拿到活动手册,很多老师都以为教研员是不是打错了,同人同课异构?为此,还都进行了善意的提醒,但事实是我们都想错了。李家绪一个人上了两节《相貌各异的我们》,却上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第一节课以活动为主,让学生每人调查相貌的6个基本性状,而且充分利用了在场的教育资源,让在座的老师也都参与调查,这样不仅调查的结果更精确,而且那场景很感人。第二节课以研讨为主,通过一次次层层递进的研讨,在教师巧妙的设问下,展开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从而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悟。


       从听课前的充满期待到听课后的敬佩不已,我想这就是一次有效教研活动,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所能带给我们的。


       亮点二:高端、大气的讲座。


       当我们还沉浸在第一天的课堂,还在美美地回味时,第二天来自深圳的童海云老师的讲座《科学学习中的语言和认知》,又给了我们一次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
      首先通过展示一些震撼人心的图片,说明语言的作用。其实我们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随着教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忽略自己平时的教学语言,说话、提问变得随心了,很少再去关注、斟酌自己的教学语言,而童老师从理论的高度为我们阐述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接下来他阐述的就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该如何进行有效设问?童老师举了个例子:在探究实验后,我们一般的教师都不知道该如何设问,开展有效研讨,经常会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从这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哪节课都可以用,这些问题的目标导向不明,它们有效吗?我们却很少去思考。那么基于个体认知发展的教学语言体系又是如何的呢?童老师提到,可以这样展开研讨:你探究到的事实有哪些?别人探究的事实有哪些?所有的事实都支持你原有的观点吗?基于全部的事实,是否需要调整你的观点……


       这次活动让所有在场的老师都感觉意犹未尽,受益匪浅。这次活动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慢慢回味,慢慢消化。


[此贴子已经被海风于2013-12-12 15:56:23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同人同课异构”  新玩意啊! 


 


这次的活动安排费心思了。

TOP
3#

同人同课异构,这有点意思!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

好活动!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5#

同人同课异构,太有压力了。


进步也最大呀!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6#

领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值得品味。


提个小建议,楼主能否将文章标题稍作修改,让大家一看就能知道大致是什么事情,方便大家查找。

TOP
7#

姜特“玩”的就是“新鲜”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8#

7楼的不是姜特,是徐特
TOP
9#

好主意,已经采纳了
TOP
10#

 杭州市的活动越来越好了啊!都是一线老师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给大家带去了很有收获的东西!真好!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