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下教学日记 [复制链接]

1#

五下教学日记

 

第一单元备课中想到的:


本单元与原教材中的沉浮相比,思维的难度更大了,科学概念更直接地指向密度。我在备课时努力串联本单元8课内容,想梳理出一条教材中隐含的思维发展轨迹,以便引导学生的思维在肯定、否定中不断向前发展:第1课,相同材料,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重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材料的密度是相同的)→第2课,不同材料,同重量的物体大的易浮小的易沉,同体积的物体轻的易浮重的易沉(因为越小越重的物体密度越大,越大越轻的物体密度越小)→第3课,同一团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越容易浮(因为从实心到空心,体积变大,橡皮泥的平均密度在变小)→第4课,造船,关键是感受到同一团橡皮泥,做出来的船越大越易浮(密度越小的物体越容易浮),注:平稳性是技术问题→第56课,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完全浸入水中,密度大的物体重力大于浮力,会下沉,密度小的物体重力小于浮力,会上浮)→第7课、第8课第一个活动,同一个物体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重量(同体积比较)有关(承载液体的密度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第8课总结,同体积的物体比液体重,下沉,同体积的物体比液体轻,上浮。(物体与承载液体进行密度大小的比较:物体的密度比液体大,下沉,比液体小,上浮


 


备课时的总体感觉是这单元的思维难度确实很大,以上是个人浅见,不知道这样梳理正确与否,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5 9:52:4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

 

五下沉与浮单元第1课:胡萝卜是个大麻烦


七种材料之一的胡萝卜给我的第一课制造了不少麻烦:大多数沉了;有几个浮了;还有一个是一头沉一头浮的,学生称为半沉半浮,一直到现在一单元快结束了,“半沉半浮”这个不伦不类的叫法还深植在部分学生的脑海里!到第二个活动:观察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胡萝卜惹的麻烦更加扩大了,教材中的实验:把胡萝卜切成1/21/41/8观察沉浮,有一组调皮的学生先在试了,切了一块皮下来,结果他们整个胡萝卜是沉的,这一小块却浮了,我课堂上的处理是:“这是胡萝卜的表皮,与整个胡萝卜相同吗?”课后总觉得不妥当,很牵强。那个一头沉一头浮的胡萝卜更不得了,切开……怎么都得不出预设的“同种材料,体积重量与沉浮无关”这个结论了。


仔细想想,用上胡萝卜,最多可以给学生留个悬念,到本单元结束时比一比同胡萝卜和水的轻重,也是一个单元的首尾呼应。但是,由于本单元的思维深度本来就大,这个麻烦的胡萝卜届入,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放在这里,还是觉得不大好!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3#

萝卜(白色的)的问题我也遇到了,我切了在块萝卜中心切了一小块,放进水里,沉了下去,与大个时,半个时,四分之一时完全冲突了,课堂上我说了那可能是内容水含量比较高,可想想总感觉不对。
TOP
4#

去年我上的时候也遇到胡萝卜问题,一个胡萝卜切开来后,甚至能看到每一块在水中的位置都不同,很不均匀


所以这学期我没用胡萝卜,改用了蜡烛,相对均匀一些

浙江慈溪第三实验小学 钟秀蓉 QQ 69514679
TOP
5#

萝卜我是不敢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用苹果,4个班上了,切小再切小没遇到问题。不过太细小可不行哦
TOP
6#

期待楼主的教学日记继续,胡萝卜的沉浮与它本身的含水量是有关的,我在超市中买的胡萝卜,在第一个班级中上课时就有沉和浮两种情况出现,后来我就注意了它的含水量,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TOP
7#

关于萝卜的问题,去年曾经讲过,采用白萝卜的效果较好,不过还是要在课前自己试一下。


如果要追求好一点的效果,建议大家用苹果。这些建议教参上都写着。


建议大家能仔细阅读教参,这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TOP
8#

教参上关于学具选择的这一点,相信老师们都看到了,但是就不知道为什么,胡萝卜这么多的问题,教材为什么就不直接改用苹果呢,事实上胡萝卜上课就没有不出问题的。我因为第一次系统上这一册内容,所以就想按照教材的编排来上一次,否则感觉总有点不试试难安心呢。既然教材设置本有问题,为什么不直接改掉,否则第一次上课老师要不断重复这样的故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5 21:07:27编辑过]

TOP
9#

用苹果效果好,亲自做过!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湖州市长兴县包桥中心小学 313100
QQ:51304613 微信:y51304613
TOP
10#

    首先顶一下喻头的意见,现在的教参确实好用,能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不少指导性的建议。


    然后强烈同意李愉均老师,我们备课时教参都仔细阅读过,出于和李老师一样的想法,还是选择了胡萝卜,课前也试过,但是没有个个都试(第一轮上新版五下),就出问题了。还是建议教材应该改一改!


    顺便提一句:这个单元选择材料是一件很费心的事,一不留神,非典型材料就出来捣乱,严重的会搞砸一堂课呢!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1#

强烈支持李愉均,还是直接改教材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6 10:08:32编辑过]

教育是心灵的碰撞!
TOP
12#

 

五下沉与浮单元第2课:对比实验的进化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里面的实验相对于五上的对比实验,更加复杂了,我在课前整理思路的时候就发现本课要理顺学生的思维发展脉络是比较难的。


同体积不同重量、同重量不同体积两组实验中,其实还有许多不同的“伪变量”(估且称之),如不同的材料,是否实心。为什么称它们为伪变量?请仔细想一想,同重量不同体积或同体积不同重量,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无非通过两条途径,或者使用不同密度的材料,或者改变物体的实心状态以改变物体的平均密度,因此,“材料”和“空心与否”实际上与体积、重量这两个变量的控制是一回事,区别只在于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但是,学生是很难理清这一思路的,思维严密的同学可能会在课堂上发现这两个不同变量,认为该实验中有两----三个不同的变量。


课堂上果然不出所料,在用3个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实验后,大多数同学得出了“体积相同时,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的结论,而有一个学生却提出,这个实验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体积相同时,实心的容易沉空心的容易浮。”因为“我在实验中仔细地观察过3个球,发现最轻的一个是空心的,最重的一个是实心的,居中的一个是半空心的。”事实上,我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同体积的塑料球里面加橡皮泥来改变轻重的。我在课堂上的处理是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发现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体积相同时,空心实心和轻重有什么关系?”学生不难发现,体积相同时,空心的轻,实心的重。由此,我提出:“其实这两个发现是一样的。”大多数同学对我的这一个“认定”认同了,但提出不同发现的那个同学似乎心有不甘。


本课材料准备提示:一组同重不同体积的正方体、一组同体积不同重的球在仪器室里应该都有,但是课前一定要试试沉浮情况。我个人认为每组选3个,其中有一个沉的一个浮的,这样比较典型,容易观察、描述,也容易帮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我们仪器室里的一组正方体(5个)没问题,去掉两个就行了,但一组球试了一下居然5个都浮,掰开来一看,里面塞了一团泥巴,大概用的次数多了少了许多吧,无奈,只好把最重的一个进行改造:掰开再填入橡皮泥。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3#

那5个球真的让我好吓一跳,课前阅读了说明书,介绍说4号悬浮,其他四个有沉有浮,就非常放心的进课堂了。结果课堂上一实验,5个球全部上浮,我当时都傻眼了,后来一想,就通过图示法,让学生联想比最重的球会怎样怎样,让学生通过思维加工想像更重的会沉到底,反推,更轻的会怎样。。


教材有很好的意图,但是可能就像中央的决策一样,到了我们下边,由于种种原因,多最后,可能效果要另当别论了。但像我们死脑筋的老师,因为要坚决执行或者努力执行教材意图,结果不是这里问题,就是那里问题,材料呀!科学老师的重中之重呀!观察、实验在重要,没有材料一切皆空!

TOP
14#

 

五下沉与浮单元第34课:橡皮泥在水中化掉了


由于这学期上课的进度比较快,上这课还在第二周始,学具袋还没到,仪器室里的橡皮泥又不够,只好布置着让学生带。看到教参里的提醒:“要准备不溶于水的橡皮泥,布置的时候还特别提醒了学生。上课分组实验了,学生带来的橡皮泥还是会化的!实验数据就惨不忍睹了:形状不同的实心团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小,能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比沉的小……没法得出结论!又是材料惹的祸。


2个班上,是周三,终于学具袋到了,一试橡皮泥,没化掉,真开心!课堂有效多了。但是,由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差异,还是有个别组交流出来的数据是“反常”的,估计是读水量时没有平视,或者刻度线没数对,认真读数,严谨实验在这一课开始一定要强调!


本课材料准备提示:第3课用那种10毫升一小格的塑料刻度杯,缺点是小了一些,做浮的形状时放入有点卡手,还可凑和。千万不能用一格50毫升的大烧杯,排开的水量变化是不到50毫升的,用这样的刻度杯,数据是肯定得不出来的,估计的话,数据就不准确了。橡皮泥当然一定要用不溶于水的。


4课可以用大烧杯,因为读排开的水量已有上一课的基础,相对弱化一些也将就了,再者是造“船”,每组橡皮泥的量增加了,再用上节课的杯子装不下。本课使用的垫圈轻重要合适,课前一定要试一试,以可以放510个比效好(垫圈要买一下的),方便操作也可区分。自制的船的载重物也可以用弹珠,再增加一些难度,因为材料不限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5#

 

五下沉与浮单元第5课:橡皮泥粘不牢


又是橡皮泥!这课我选用了大烧杯、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回形针、线、平板和圆筒两种弹簧称这些器材。泡沫塑料块很轻,测重力要用测量范围00.5N的平板测力计,勉强称得出来是0.01N,完全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较大,得用测量范围05N的圆筒测力计,挺麻烦的。再一个大问题就是橡皮泥了,尽管交待学生要按得紧一些,拉入水中时要轻一些,但还是有不少小组测塑料泡沫完全浸入水中的拉力时橡皮泥被拉起来了,所以,这节课许多组只做了半个实验,结论的得出自然是有缺陷的。后来在论坛上看到量筒和钩码的设计,应该会好用很多,但这一课我不打算返工了,因为和第六课得出的结论差不多,也因为这单元返工得太多了,还要考虑进度啊(我每学期的课到期末时都特别紧张,别的考察课都提前两周结束了,就我还霸着自己的40分钟不肯出让,再多几次,都要被语数老师的口水淹没了)。下一届时,可以用用新设备了。


 


 


 


五下沉与浮单元第6课:大中小石块可用13个钩码代替


这课的实验操作比上一课简单多了,受力分析也简单,我考虑着,是否56两课的顺序可以换一换。


本课想惹麻烦的材料是第2个活动里的大、中、小石块,要在石块上系线不容易,得花掉大量的时间,影响课堂效率,我的解决办法是用1个钩码代替小石块,2个钩码代替中石块,3个钩码代替大石块,效果很好,数据还是有规律的变化的:每加一个钩码,排开的水量增加10毫升,浮力增加0.1N。至此,得出“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这个结论就轻松多了。


接下来遇到的是已得出的科学结论的应用问题了,上到这里,我们期待学生应能对上浮和下沉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作业本里的题目,我在第6课后又多上了一节课,引导学生运用已得出的科学结论,对浸入水中的物体进行“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分析,并教学生画出规范的受力情况图示。这一堂整理课上得很累,自评一下吧,比不整理肯定要好许多,保守估计有15%的学生吧,对浸入水中的物体的受力情况已经完全清楚了,但是,令人沮丧的是还有不少学生看上去还是一头雾水,无法接受。怎么办?目前我还没有良策。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6#

 

五下沉与浮单元第78课: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整理能力


7课是这单元中最简单的一堂课了,但是材料还是得注意的,我本来想图个方便,我用仪器室里现有的材料来做实验,结果密度和马铃薯差不多的东西找了半天没找到,图方便变成了惹麻烦。


这两课的问题主要在第8课,本课的思维提升跨度很大,有许多是概括性的内容,比如,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同一个马铃薯在清水中沉、在浓盐水中浮,可能是清水和浓盐水的什么因素不同引起的?” 最接近的一个猜想是成分,加了盐,两种液体的成分不一样了。当然,也有猜想密度的,但再追问他什么是密度,说得再具体一些,又说不上来了,说明学生也只是课外阅读或听到过密度这个词,对其内涵,并不真正理解,我采取了回避策略“密度这个科学概念我没还没有学过,你也解释不清楚,我们现在还不能作为解释实验现象的理由”(我不知道这样处理对不对,请大家给个意见。)这样,我只能自己抛出猜想,接续后面的探究活动:“会不会是两种液体的轻重不同呢”。一个生硬的处理点!再下去,探究马铃薯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原因,再猜想,学生居然还是猜不出来,提示后,才作出了“可能马铃薯比清水重,比浓盐水轻”,再提示“要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比轻重?”这样才形成了“同体积的马铃薯可能比清水重,比浓盐水轻”的猜想,感觉挤牙膏似的,很累!课终于上完了,我觉得如果有时间,最好再运用最终得出的结论去解释一下本单元各课得出的结论,把它们的关系理顺,串成一线,这样,应该有助于学生对沉浮的原因构成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本课中材料的问题是一个钩码在清水中和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差别不大,用平板测力器才测得出变化,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而一个钩码是0.5g,刚好是平板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多用几次,测力计就不准了,一个很大的缺陷。由于差别不大,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部分观察能力差的小组读出来的浮力就没有规律性,甚至有浓盐水中比清水中小的(我自己测是大0.01N)。看来,我们得更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7#

 

单元后测:


    沉和浮这单元确实难!


    我现在四、五年级第一单元都结束了,用作业本里的单元练习进行了一次单元后测,四年级电单元错题数在人均3--4题,还有8个同学全对。五年级沉和浮单元就惨了,还有20%的学生表现为一知半解,真正完全掌握的只有15%的学生,中间的一大批表现为还不能将本单元得出的结论融会贯通,估计到初中再学浮力时也是有障碍的,个人认为,这单元的思维发展之路真的太绕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8#

胡萝卜便宜啊。苹果贵。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9#

   

五下热单元第1课:衣服产生热量?


上这节课时,没有另外准备衣服,让学生脱下一件外套并凉2分钟,测温度。实验结果又出乎我的意料:每个组都读出升了12度!学生得出结论:衣服自己能产生热量。真是头大,只好再回头去列举生活中的现象:早上起床穿衣,晚上钻进被窝时,衣服和被窝是冷的还是热的?造成矛盾,再反思实验,大家认为可能刚脱下来的衣服还留有体温……此时,下课铃响了,只能在第2课时再重做实验了。吸取了第一个班的教训,第2个班上时,我拉长了凉衣服的时间(5分钟),很惨,结果还是不行。到第2课时重做时,只好用先准备好的长时间没穿的衣服,这才搞定了这一组数据,得出了衣服自己不会产生热量的结论。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0#

 

五下热单元第1课:衣服产生热量?



上这节课时,没有另外准备衣服,让学生脱下一件外套并凉2分钟,测温度。实验结果又出乎我的意料:每个组都读出升了1—2度!学生得出结论:衣服自己能产生热量。真是头大,只好再回头去列举生活中的现象:早上起床穿衣,晚上钻进被窝时,衣服和被窝是冷的还是热的?造成矛盾,再反思实验,大家认为可能刚脱下来的衣服还留有体温……此时,下课铃响了,只能在第2课时再重做实验了。吸取了第一个班的教训,第2个班上时,我拉长了凉衣服的时间(5分钟),很惨,结果还是不行。到第2课时重做时,只好用先准备好的长时间没穿的衣服,这才搞定了这一组数据,得出了衣服自己不会产生热量的结论。



 



五下热单元第23课:冷水加热后变轻了



仪器室里的试管,试管口没有处理光滑,仅管我扎气球皮的时候非常小心,锋利的试管口还是把气球皮扎了一个小洞,要命的是,我上课前居然没有发现这个小洞。



上课了,按程序上到加热冷水,并称重时,水从小漏洞里滴了出来,一称,变轻了!幸亏几个善于观察的学生还是看到了水漏出来的现象,解释了变轻的原因,可是这个演示实验就报废了,本来轻而易举就能得出的实验结论又变成了猜测,下节课得再来一遍。再次感叹:材料准备一定一定要关注细节。



 



 



五下热单元第4课:奇妙的喷泉和不合作的气球



用喷泉实验引入本课是个值得肯定的成功之举,课前也没花多大力气,就多准备了一个烧瓶和带玻璃管的橡胶塞,导课的效果比我预料的还要好。学生一下子就被喷泉实验吸引住了,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



可是,本课的主要材料可并不好使,要让效果非常明显:用手一捂,气球就完全鼓起来,必须得有一个大小合适的气球,仪器室里原有的气球都太大了,特地跑到文具店去买,也没有非常小的气球买,只能勉强凑和了,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捂着,也不能完全鼓起来,还是有些瘪瘪的,这是让学生比较失望的一点。不管怎么样,本课的探究还是顺利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4 20:57:05编辑过]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1#

 

五下热单元第56课:借用风铃管



这两课的材料都得改造过,按照书上的,根本没法进行。第5课:把一根钢尺用铁钉钉入桌子,且不说对桌子和钢尺的破坏性,学生真要钉起来,操作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还不一定钉得进去,还有这样的材料没有循环使用的功能,太浪费了。为了找到合适的代用材料,我又一次在仪器室翻箱倒柜(说明,我校正要进行改扩建,现有的仪器室柜子太少,许多仪器都放在外面,因此仪器室很乱)。最终,我打到了四年级声音单元配备的风铃管,不锈钢的,还钻有系绳的孔,虽然略显短了些,试了一下还能看到回形针被顶歪的现象,首要问题解决。其次就是钉在哪里的问题了,钉桌上?最大的问题是风铃管的孔钻得很靠边,钉上后只有一小部分露在外面,钉桌上实在不方便。于是,我又找校工帮忙,用破了淘汰掉的凳子劈了12根木条来,钉上,一组可以重复使用的金属热胀冷缩分组实验材料新鲜出炉。上课使用效果不错!



6课,用一根铁丝粘火柴实验,我找来一根细铁丝试了试,可能太粗?传热性能不好,烧了半天,也只掉了一根火柴。反复试了多次都这样,后来灵光一闪,用风铃管试了一次,真好,传热性能极佳,实验成功!



在第6课中还有一个热在圆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用仪器室里的正方形铝片涂蜡做的。本来同组的老师说这个材料准备太麻烦了,省了吧,后来一试,涂蜡其实挺方便的,而且一加热,蜡溶化速度很快,方向感很强,大有《后天》这样的大片里冰点来袭那镜头的那种刺激感。然后一冷却,蜡又能马上凝成一层薄膜,连续上5个平行班都没问题。



这是这学期里最为成功的一组材料了,自然,课堂效果也很不错。



五下热单元第78课: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还是由于材料缺乏,仪器室里没有教材中显示的那种一个铁架上可插3个不同金属条,可以在同一点上加热的装置,这个自制或找替代品都太麻烦了。只好把实验简化,用铁丝、风铃管、竹签浸入热水中,来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这个实验只能让学生建立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科学概念,至于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不同和不断改进实验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这两个目标都不能很好地达成。



同样,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由于需要学生自备材料,而我的学生能找到的只有毛巾和泡沫塑料,我能给他们提供的只有标本瓶。这样,这个综合性的设计制作作业也完成了不怎么样,没办法,这是一个通病,主要症结:现在的孩子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为完成一个科学作业而大费周章。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2#

 

五下时间单元第3课:关注数据



1课作为单元导入课比较简单,第2课又与上册光单元有重复之嫌,就不细说了。



3课的滴漏实验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一节课上下来,发现学生对数据的关注程度太少太少了,而且,他们分析数据的能力也很低,似乎大家习惯了这样一种模式:实验归实验,结论得出只要一两个思维发展快的学生说了,自己附议一下就成了,所以,实验以玩为主的学生还不在少数。而这一课,由于实验耗费了大量时间,本课来不及得出结论,我就让学生自己根据记录在作业本中的数据得出结论,然后下节课一起来评议自己得出的结论,结果,作业本中甚至出现了完全不着边际的结论。认识到这一点实在是让我很痛心,接着,我决定要慢慢地改变课堂过于浮,过于快的现状,就这一课,又上了一节课,专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当然,对学生来说,这堂整理课是思维参与度很高要求的课,可以看得出来,一些思维发展慢的学生要跟上大家的步伐显得比较吃力,所幸的是,孩子们的态度都还认真,这节整理课至少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实验得出的数据并不是一个摆设,而是得出结论的依据!



 



 



五下时间单元第5课:误差与错误



本课最重要的结论是“单摆的等时性”。要得出这个结论应该不难,可是课堂实际并非如此,不止一组,测得的15秒内摆的摆数是不同的,有些甚至的两下之差。



这已经不是用误差所能解释的了。只好再回头去反思自己的操作细节,回放、定格之后,大家发现,凡摆数不同的小组,或是计时员和计数员没有配合好,或是摆到什么位置数出一下不统一,或是15秒到的瞬间只摆到一半的地方,让数数的同学数乱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一一解决之后,终于得出了“单摆具有等时性的结论”。后续的教学证明,本课得出这个明确的结论非常重要,要是这个结论没有得出,后面几课的深入研究中就会出现混乱的数据,将给学生分析数据带来麻烦。



 



 



五下时间单元第67课:厚积而薄发



以前听这两课的公开课时觉得这是非常难上的一课,同年级组备课时大家也对这一课多少有些恐惧心理。而实际上,这两课的内容思路比沉浮单元清楚很多,对比实验要控制的条件也不比种子发芽实验或是土地侵蚀实验等复杂,再加上已经得出了“单摆具有等时性”的实验结论,因此学生控制变量实验设计不成问题,实验操作得出的数据也很有规律性,这两课反而是上得比较轻松的。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而薄发吧。



 



 



五下时间单元第8课:不如想象中那样简单



上这课是在听完省优质课之后,一轮三堂课听下来,觉得一分钟计时器要拿下它,也不是很难。可是,上这课期间刚好是自己十分忙碌的时间段,自己没能下水做一做。按省优质课其一的脉络上了一遍,要求学生课外去做,并许诺成功的学生可以得到本学期科普星名考的资格。结果,一周过去了,一个喜讯都没有传来。确定考科普星的内容进,一砂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制作一个一分钟记时器定为考星内容。这下,总有每班10个学生一定要去做了吧。结果,天天被代工的家长问得烦。看来,制作一个分种记时器,真不如想象中那样简单,决定这一轮忙完后,这个暑假一定要自己试试。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3#



五下地球与宇宙单元第12课:猜想让学生更投入



《昼夜交替现象》是经典的公开课,我们有3个老师(包括我)上过这堂课的公开课,我认为俞利平老师的思路最为清楚,但去阳光听了胡黛老师上本课,又觉得她的上法更开放一些,学生的思路更开阔一些,下次也要用这种多次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猜想中完全暴露自己的概念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原先想法不不当之处,引起思维碰撞,更能让学生进入角色,展开探究。



地心说和日心说用教参后的光盘效果较好,通过让学生说两种学说的观点,再分析托勒密和哥白尼所提出的证据是否科学、充分,让学生学会更辩证、理性地看问题。



 



五下地球与宇宙单元第3课:令人困惑的单摆



傅科摆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前提是单摆的方向短时间内保持不变。然而,在上单元的实验中,我们研究着的摆无一例外,其摆动方向都会发生顺时针偏转。不是说傅科用了80长的摆,才放大了偏转现象,让人们看到单摆的偏转吗?怎么可能我们自制的摆绳不足50厘米的摆可以看到偏转呢?这个问题也在“一天一问”30题中提出过,初中特级教师的解释是可能摆锺不规则,致使摆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均匀,从而使方向偏转。有一定道理,不过我仍表示怀疑,如果是阻力不匀,那为什么所有的摆都是向顺时针方向偏转的呢?



 



 



 



五下地球与宇宙单元第4课:复杂的世界时区图



本课的实验比较简单,让学生观察谁先看到太阳以及太阳从哪边升起,可以清楚地了解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我认为,这课中,对学生提出的逆时针、顺时针的说法最好予以更正,直接说成西向东或自东向西,更加明确,不会混淆。



本课难的是世界时区图。改版前的教材中有一个课时的内容讲时区图,而现在只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留给它。还有经线的概念,在这里是突然出现的。这就要注意尺度的把握了,我想应该是能简到最简的程度就行。我定为能了解世界上东边的地区比西边地区早一些迎来黎明即可。



 



 



 



五下地球与宇宙单元第5课:预先观星是关键



上本课之前,刚好遇到端午放假,我预先布置学生晚上观察北斗星和北极星的任务,要求一个晚上每隔一个小时观测一次,主要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以及北斗星的勺柄变化。可惜的是,现在的学生太忙,一个假期回来,能认真观测的同学不到5个,这个课就有些干巴巴的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4#

 

五下地球与宇宙单元第78课:


四季的成因,学生要在脑子里建构起一个正确的解释并不容易。本课我采用了胡黛老师的教法,先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地球运动的方式,以及古人利用杆影对四季成因的研究成果,进行充分的猜想和论证。学生的前概念是这样的:太阳每个面发出的光和热是不一样的,当地球公转到热量多的一面时,就进入了夏季,转到热量少的一面时,就进入了冬季;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公转到离太阳较近处时,就是夏季,公转到离太阳较远处时就进入了冬季……但他们又觉得与杆影的变化对应不起来,思维陷入了困局。此时,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强调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斜角与方向保持不变,看看公转至ABCD四点时立于北半球的大头针影长有什么变化,并根据影长判断四季。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学生经历了一个思维的剥茧抽丝的过程,一步一步地探明了四季的成因,当最终把所有现象和证据联系起来时,我开心地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灿烂地绽开。


可惜的是第一个班上这课时由于赶时间,没有按上面的流程来,有许多强加给学生的地方,学生的探究没有了猜想的引领,处于被动状态,效果不是很好。


7课学好了,第8课延伸、总结一下即可。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5#

五下的课我也上完了,看了你的记录,我是深有同感。我也写了课后反思,没有你写的快,争取也早点发出来。互相学习啊。下学期我准备跟上教学进度,上一课写一课,我们可以交流下
TOP
26#

我在课前试做实验时,发现了胡萝卜的诸多问题,没敢用,直接用苹果代替,效果不错。

朱照华 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中心小学 QQ:89771250 网名:半点心
TOP
27#

以下是引用谢勇波在2009-6-15 16:06:00的发言:
五下的课我也上完了,看了你的记录,我是深有同感。我也写了课后反思,没有你写的快,争取也早点发出来。互相学习啊。下学期我准备跟上教学进度,上一课写一课,我们可以交流下

好的,期待中……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8#

 

此贴收集至教学反思汇总贴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441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