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丽水市第二期教研员工作室10号学员叶倩倩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1#

丽水市第二期教研员工作室10号学员叶倩倩研修专贴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7楼作业二:《运动与摩擦力》课堂实录与评析


8楼作业一:理论试卷


9楼作业三: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


10楼:《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堂实录与评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4 16:38:3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以下是引用招财猫在2014-11-3 15:19:00的发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经典语录啊!

TOP
3#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呵呵
TOP
4#

欢迎加入浙江小学科学论坛,已将本贴整理到工作室资料汇编——


 


[分享]丽水市第二期教研员工作室资料汇编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8157

TOP
5#

 
TOP
6#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TOP
7#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运动和摩擦力》



课堂实录与评析



丽水市小学科学2014年度优质课评比课堂教学展示课



丽水市实验学校  叶倩倩



   材: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5课《运动和摩擦力》



   间:20141031日下午(周五)



   点:遂昌县妙高小学



授课教师:蓝春红(遂昌县妙高小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看大屏幕,旧轮胎和新轮胎,两种轮胎表面的纹路有什么不同?



你说~



生:新轮胎光滑,旧轮胎不光滑。



师:新。。。旧轮胎光滑,磨损成只有几条纹路了。



为什么会磨损?你说~



生:因为和地面摩擦了。



师:轮胎和地面发生了摩擦。是哪两个面产生了摩擦?你说说看~



生:地面和它摩擦了



师:轮胎表面和地面产生了摩擦,两种物质接触面产生了摩擦。



像这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



【板书】摩擦



师:(拿着粉笔)我用粉笔写完两个字,粉笔与黑板产生?



生:摩擦!



师:(拿着黑板擦擦几下)黑板擦与黑板?



生:摩擦!



师:在日常生活当中,你遇到过哪些摩擦现象?你说~



生:那个书法课上,写字的时候



师:产生了摩擦。谁来举另外的例子?你说说看~



生:我们在梳头发的时候,头发和梳子



师:是的。你说说看



生:在走路时,写字和地面会发生摩擦



师:你说说看



生:两个打火机敲在一起时产生了摩擦。



师:摩擦,只要细心的观察,摩擦无处不在。



生:走路也在摩擦



师:走路也在发生摩擦



师:好,现在同学们,请伸出你们的右手,听老师口令,往空中向前推动一次!



  
【学生动作】



师:再按牢桌面,往前推动一次。停。



  
【边发口令边演示,和学生一起动作】



师:两次推动,有什么不同?谁来说说看?你说说看~



生:在桌子上推动的时候是费力的



师:为什么?很费劲了吗?



生:因为我手和桌子产生了摩擦。



师:摩擦,产生了摩擦,好像有一股力,有一股阻力阻碍着我们向前推的力。



这个力,在科学上定义为,摩擦力



【板书】力



师:(PPT)像这样,运动的物体,一起说!



生: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师:这节课当中,我们一起来学习:运动中产生的摩擦力。



【板书】运动与



二、测量摩擦力



师:摩擦力,(PPT)我们运动的力向前,摩擦力向后,方向正好?



生:相反。



师:摩擦力,可以测量。用什么来测量?谁来说说看?你说说看~



生:测力计



师:(出示测力计)怎样测量?你说说看~



生:用钩码



师:用测力计,还要用钩码



那我用木盒行不行?(出示)



生:可以



师:是竖起来拉,还是沿水平方向拉?(木板演示)



生:水平方向拉



师:沿水平方向拉(PPT



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这个物体所受到的?



生:摩擦力



师:测力计的拉力呢,会和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



生:相反。



师:(PPT)这里有三种测量摩擦力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看,哪一种是最科学的。



  
(演示)第一种,测力计接触木板,等停下来,再读数。



第二种,测力计斜着往上拉,斜着看,拉拉停停,读出数据。



第三种,观察一下,测力计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大拇指和食指分开握紧测力计。勾住木盒,微微悬空,与接触面平行,不贴牢接触面,然后做匀速直线拉动。眼睛与指针平视,在匀速拉动的时候,当指针稳定的时候,读出读数,0.1牛。



同学们看,这三种方法,哪种是最科学的?



生:第三种!



师:一、二两种为什么不科学?谁来说说看?你说说看。



生:如果测力计接触到桌面的话,测力计也会和桌面产生摩擦力。



师:真棒!还有吗?你说说看。



生:不能停下来,停下来测力计就不准了。



师:不准确了。你说说看~



生:眼睛要平视



师:要平视。



师:你会测,用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吗?



生:会。



师:那想,想一想,你想测量哪一种物体。谁来说说看?你说说看。



生:铅笔盒



师:还有吗?你的组不一样



生:笔



师:还有哪一组?你说说看。



生:一本科学书



师:现在,每一个小组选一种物品。听清楚要求,请5号同学测量,其他组认真仔细观察,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把数字记入心里,待会儿汇报。现在1号同学从抽屉里拿出测力计,交给5号同学,现在开始测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完成的组请举手。



师:我现在请几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测的物品以及数据。好,你来说说看。



生:我们测的物品是铅笔盒,测出它的摩擦力是0.52牛。



【板书】0.52



师:0.52牛,非常仔细。



你说说看~



生:我们测量的是铅笔盒的摩擦力,测出来是0.5牛。



【板书】0.5



师:你说说看~



生:我们测的是。。。



师:摩擦力是?



生:摩擦力是。。。



【板书】



师:你说说看~



生:我们测的是铅笔盒,是0.5牛。



【板书】



师:你说说看~



生:我们组测的是铅笔盒,测出来是0.55牛。



【板书】



师:黑板上,竖着观察,你发现了有什么不同?你说说看



生:每个小组测量的摩擦力不一样。



师:也就是,摩擦力,测量的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都是?



生:不一样的



三、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师:摩擦力的大小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你说说看。



生:测量的物体的重量



【板书】物体重量



师:你说说看



生:测量物体的光滑程度



师: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板书】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师:你说说看



生:物体接触面的大小



师:接触面的大小



【板书】接触面的大小



师:还有没有?你说说看



生:物体面积的大小



师:也是接触面的大小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那我们这节课就研究这两个因素。同学们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着怎样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影响?你说。



生: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板书】光滑   



       
粗糙       



师:这仅仅是你的猜测。假如说要验证,得到一个真正的结果,我们需要?



生:实验



师:用实验来证明。(PPT)提供的材料是。。。



师:这个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需要改变哪些条件?谁来说说看?你说



生:它的光滑程度



师:怎样改变呢?谁知道?你说



生:一个没有砂纸垫在下面,一个有砂纸垫在下面。



师:没砂纸它的接触面



生:光滑



师:是光滑的



师:有砂纸垫着?那它就是一个粗糙面。



师:(PPT)我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你说



生:物体



师:物体的?



生:重量



师:物体的重量。还有吗?你说说看



生:物体的接触面



师:物体接触面的什么?



生:大小



师:物体接触面的大小



师:这个实验,谁来说说,怎样操作。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一边看,一边思考。



【学生观看】



师: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实验过程。你来说,你来。



生:把一个拉力计勾住一个木盒,放在桌面上拉动。再用另一个拉力计勾住另一个木盒,在砂纸上拉动



师:好,请坐



我现在邀请



我待会儿请这边的同学进行操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5号同学进行记录。5号同学记录完了之后,还要马上上台,把这个数据归总在统计表上。好,现在开始,现在我请2号同学拿出你组里的木盒、砂纸、记录单。



师:现在开始实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记录员汇总数据】



师:同学们,你们看,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



师:光滑面比粗糙面的摩擦力要小。那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接触面。。。你说说看



生:物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师:刚好,验证了你们的猜测。(擦掉?)



师:同学们想想看,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谁来说?你说说看



生: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板书】重  



       
  



师:这个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怎样改变?哪些条件不能改变?前后讨论一下。



师:好停下来,坐端正。要改变的条件,是物体的轻重。怎样改变物体的轻重?你说说看



生:放钩码



师:钩码的个数师多少?



生:5



师:怎样放钩码?你打算几个?依次从少到多



师: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你说说看



生:物体接触面的大小,还有接触面光滑的程度。



师:这个实验,怎样进行操作?(PPT,讲解实验步骤)下面请拿出钩码,左边的同学进行操作,其他的观察。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数据汇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师:看着大屏幕,同学们看第九组的记录单。竖下来看



生:汇报



师:得出什么结论?



生: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说一说你学了哪些知识?或者,有什么收获?你说说看



生:物体运动产生摩擦力



师:还有谁来说说看?你来说说看



生:摩擦力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师:都是有关系的



师:一起预备起!



生:(齐读PPT内容)



师:我们课堂上研究了这两个,其实,物体摩擦力大小还和其他因素有关系,这有待于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下课!



 



【板书】



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光滑   



                   粗糙    



         物体重量        



                         



接触面大小



 



 



 



【评析】



1、课堂整体把控很好,围绕“摩擦力”一词有序展开。



2、教师讲解十分细致,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操作的步骤都讲解的十分到位。



3、教师在语言上还可以再精简,某些教学用语还应改进。



4、学生活动环节,如果将后两个活动进行有效地分层整合,成为一个长时的学生探究活动,记录单的设计也急进行相应的改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效果会更好。



5、学生活动时,小组分工要有所体现,但不能规定太死。明确规定只能一人操作,一人记录,其他同学全部观察,这对于五到六人的小组来讲不太好。



TOP
8#

 

丽水市第二期小学科学教研员工作室教育理论学习试卷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科学素养 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 探究 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的方式,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开设 语文数学、外语(3年级起)、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科学(3年级起)、艺术(或 音乐美术 等)、信息技术、体育等课程。

4.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 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5.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 简单 复杂、由 教师扶着 逐步放开、由 模仿 半独立 再到 独立 的过程逐步进行。

6.科学课程的六个基本理念是: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四)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五)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六)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7.科学课程的评价以 真实的日常教学 为基础,充分利用所有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 课外实践活动, 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 发展状况

8.涉及科学概念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知道、认识、理解

9.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 富有儿童情趣 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③)1.鸟类的呼吸特点是

①呼气时,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②吸气时,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③吸气和呼气时,肺内都进行气体交换  

④吸气和呼气时,气囊和肺都进行气体交换

(①)2.绿色植物叶的主要功能是

       ①制造养料                     ②储存养料

③运输养料                     ④吸收水分和其他物质

(①)3.下列关于蝗虫形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②头部有三对触角,二对复眼

           ③口器是刺吸式口器                      ④腹部有二对翅,胸部有三对足

(④)4.关于鱼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多数鱼类的体表有鳞片,能保护身体

②鱼的骨骼既有支持作用又有保护作用

③鱼的鳃是呼吸的主要部位

④鱼类的鳍是一种运动器官,其中背鳍的作用最大

(③)5.实验室收集氢气的方法为

       ①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②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③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④只能用排水法

(①)6.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交替”的原因依次是

①地球倾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

②太阳倾着身子绕地球转和地球自转

③地球自转和地球倾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④地球自转和太阳倾着身子绕地球转

(③)7.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

②只有磁铁能够吸引铁,铁不能吸引磁铁

③在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吸引地球

④力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④)8.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分子质量大于原子质量      

②分子能运动,原子不能运动

③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②)9.利用杆秤可以很方便地称出物体的质量。由于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是月球上的重的6倍,因而用同一杆秤,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称同一物体时,杆秤上的示数是

①地球上的示数大于月球上的示数

②地球上的示数等于月球上的示数

③地球上的示数小于月球上的示数

(①)10.关于物体惯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②物体有无惯性,视情况而定

③只有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④运动物体有惯性,静止无惯性

三、简答题(第1111分,第129分,第138分,共28分)

11.某轮船在一次航行中不慎三只货箱跌进河里,这三只箱子的体积都是0.5米3,其中A箱的质量是600千克,B箱的质量是400千克,C箱的质量是500千克,问这些货箱落水后,最终是沉到河底还是浮在水面?(货箱都是不透水的)(11分)

解:g=9.8N/kg      ρ水=1.0×10^3kg/m3

F(浮最大)=ρ水·g·V排最大=g·500kg

G(A)=m(A)·g=g·600kg>F(浮最大)

G(B)=m(B)·g=g·400kg<F(浮最大)

G(C)=m(C)·g=g·500kg=F(浮最大)

∴最终,A箱浮在水面,B箱沉到河底,C箱悬浮在水中。


12. 请对镁、硫、氧气、氧化、二氧化硫、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9种物质进行分类,将分类结果填入下表。(9分)

类别

名称

类别

名称

单质

镁、硫、氧气

金属

化合物

氧化镁、二氧化硫、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

非金属

硫、氧气

金属氧化物

氧化镁

非金属氧化物

二氧化硫


1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8分)

答:《标准》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TOP
9#

 

赴苏州学习考察报告



 



丽水市实验学校   叶倩倩



 



20141110-14日,在教研院的组织安排下,我们丽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工作室第二期学员一行十人在班主任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展开了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活动。本次的学习交流和实地考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促进我们小学科学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激励我们发挥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努力。对于我们学员之间,感触最深的,是增强了工作室学员执行新课程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学员间的横向联系,增强了学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



以“求真、求美、求实、求善”为校训的善耕实小,不大的校园却处处渗透着科学探究的气息。



学校以善思楼、善品楼、善行馆、善得楼、善求楼为主体建筑,整体感觉通透、宽敞、明亮,几处共享空间各有特色,充满了人文气息,值得一提的是在善教楼中,专用室场一应俱全,科学实验室有两个,还有心语屋、劳技室、机器人室、音乐教室、舞蹈房、室内体育馆等独具特色的专室以及场地,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空间。



校园里的植物都挂有标牌,不同于一般标牌的是,所有的标牌均有学生自己完成。标牌旧了、破损了,又会有新的一批同学将其完善、补充。这一整个过程又是在学生们自己发现-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教学楼旁的花坛里,有毕业班的学生亲手种下的常春藤,该校每一年毕业的学生都会以自己的力量为母校留下点什么,以示纪念。



在不大的操场旁,有两个塑料大棚,那是善耕实小的学生实践基地。不大的两个棚内种满了各种时蔬。据介绍,学生可根据自己平时获得的“钱币”对收获后的蔬菜瓜果进行买卖,同时,收获的部分蔬菜还会作为学校烹饪课的材料,由学生掌勺完成烹饪,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走进善耕实小,一个让你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操场上那一颗颗的羊粪。没错,的确是羊粪。该校出资购买了两头山羊,就在操场放养着。学生们面对悠闲吃草的山羊表现出异常的喜爱,每次经过都会和他们打招呼。羊和学生和平共处的氛围非常的温馨,即让学生充分了解了山羊,接触了动物,了解了它的生活习性,又体会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这可是比单单口头讲讲效果强多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校园上空不停围绕飞翔的鸽群。据介绍,学校里的鸽群全是学校自己孵化、培育的。这些鸽群已经成功参与了很多次的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开场。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到达教学楼的顶楼参观了学校的鸽室,观看了每天一次的下午的放飞。看着只在校园上空盘旋的鸽群,我们的心里不约而同地萌生了一样的想法:好像自己也养一群!



善耕实小之行,我们还听了该校青年教师的一节科学展示课,就教具的改进等问题做了交流。随后还听了该校领导对其学校基本情况的一个介绍的讲座。



二、吴江市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吴江市实验小学城中校区,用杨老师的话来说是“校园处处皆科学”,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这所学校是杨老师强烈要求的,是“钦点”的。



走进城中实小,首先吸引我们的是花坛边的三个大大的玻璃展示台,前两个里面都有学生的科技作品放在里边,最后一个空着。当时,略有疑问,想到前两个里面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时代感”了,就想着可能是学校想换新的但一直没实施吧。后来在校领导的介绍下才明白最后一个空着的意图:激励学生,只要你努力,你的作品可能就出现在最后一个空着的展示台中。当然,前两个里面的作品要换新的那也是在计划中的事实。



在城中实小,首先听了该校领导就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现行办学成果作介绍。后重点就校园科技节介绍了该校对今后科技节的实施设想和理念。最后,在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整个校园,充分感受了“处处皆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正对校门的墙上,印刷着竹简、书本和键盘,象征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一号楼的一楼,是整个学生探究园。这里有学生体验馆、实验室还有学生作品陈列室。穿过探究园,进入教学楼主楼。一楼的楼梯拐角处与大部分学校不一样的是,他们并没有将楼梯间的电表之类的封闭起来。而是将电表等一系列仪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感兴趣就可以利用课间时间来探究。在另一个楼递间,则展示了动物标本,同样,利用玻璃直接展示在学生眼前,并不是锁在某个房间里。



通向厕所的走廊旁边,有一个人工小水塘。水塘旁通了一条小水沟连接着卫生间的洗手池。据介绍,设计意图是想充分利用卫生间的洗涤用水,将这个小水塘“养活”起来,周围这一块形成一个小型湿地。可惜厕所节水改造以后这个计划就无法实施了。在走廊的另一边,则是一块一块划分区域的种植园。这是属于学生们的种植原地,学生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认种其中的某块土地,进行自己的探究计划。继续沿着走廊,会看到有一片水族箱,里面养的不是珍贵的鱼种,而是螺丝。校领导介绍,刚开始的时候里面养的是热带鱼,后来开率到种种原因,改为养殖我们苏州的本土水生动物,而且随着季节变换,现在冬季,里面就养了螺丝。



到了学生的饮用水区域。现在学校里基本都配备了学生直饮水装置,城中实小也不例外,但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他特意开出一面墙,将直饮水内部的装置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学生在饮水以后,顺便瞄几眼墙上的装置,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又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了条件。



该校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举措就是定期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分类,并不仅仅是小学生的一次教育活动,更是一种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不仅仅学生,还是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该校定期在学校门口附近的绿之廊开展垃圾回收活动。学生将家里的各种可回收垃圾带到学校,由学生自己分类,最后获得的收益自主贫困山区的儿童。平时学校的垃圾回收工作则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三、姑苏区“苏式课堂”科学教学研讨暨科学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



学习考察活动的第三天,我们参加了姑苏区“苏式课堂”科学教学研讨暨科学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姑苏区”的小学科学教师,我们丽水教研员研修班的学员和广西的培训班的学员。这一天,共听了四节课,感受了苏州的小学科学老师对“苏式课堂”的不同的诠释。上课结束后,苏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对几堂课进行了综合点评,最后苏州特级教师就小学科学如何上好公开课做了讲座。我们研修班的学员也就前面的几节课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就一些小学科学的未来发展定位问题与苏州的骨干教师们进行了交流。



最后,附本次听课的课堂实录与评析一篇。



四、苏州园林考察、小结。



由于时间问题,在苏州的最后一天,我们重点考察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对于故地重游的我来说,此次的游园,在乎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和同伴们一起看风景的那份美妙的心情。短短的四天时间,从丽水出发,在车上经历了近十个小时,满身疲惫地到达苏州,从上车的那一瞬间开始,我们就已开始慢慢熟悉。从彼此不熟悉姓名到最后的肆无忌惮开玩笑,我发现我们研修班的学员们正慢慢凝聚,慢慢地有默契。



时间飞逝,转眼即将深冬。此次一起看风景的时光虽短,但我们彼此心灵交流的时间还很长。感谢有这么一次机会,让我们能快速的认识,迅速的熟悉,愉快的了解。



 






TOP
1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光是怎样传播的》

课堂实录与评析

姑苏区“苏式课堂”科学教学研讨暨科学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

 

   材: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间:20141112日上午第四节(周三)

   点: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

授课教师:顾婷婷(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实验,懂得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探究光的传播路径实验,并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3、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用探究的方法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寻找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依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板,白屏一张,空心塑料管,激光笔。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请大家看屏幕,图片中五颜六色的是什么呀?

你来说!

生:光!

师:请坐!

那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光吗?

你来说说看~

生:平板电脑

师:平板电脑,也就是它的屏幕发出的光。

你来说~

生:手电筒

师:(出示手电筒)亮了吗?

生:没有

师:(打开开关)也就是说,要亮着的手电筒

还有吗?你来说说看

生:电灯

师:电灯要。。。

生:打开

师:好,请坐!

你来说~

生:太阳

师:太阳!请坐。

我们把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叫做~

生:光源!

师:诶!真不错!

那么月亮是光源吗?

生:不是

师: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月亮不是光源?

    你来说~

生:因为月亮的光是靠太阳的光反射的。

师:说的真棒!

那么,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

今天,顾老师就要跟大家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提取生活经验猜测

师:好,同学们,科学课是最注重观察的。

顾老师请你们观察一下今天的黑板,跟平常教室里的黑板有什么不一样呢?仔细观察

    你坐的最近,你来说~

生:我觉得非常亮!

师:非常亮!请坐

    还有吗?你说说看~

生:教室里的是固定的

师:嗯,固定住的

生:这个是有架子的

师:现在我们这个是有架子可以移动。请坐,观察的真仔细!

    再认真观察一下,你观察到了什么呢?

    来,最后的一位女同学

生:我看见黑板上有一个光点

师: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一个小的红点。

一个红的光斑,是老师手上这支镭射笔发出来的。

那么它发出的光,怎么跑到黑板上去的呢?

谁能够猜测一下?

    你来说说看~

生:因为光的照射

师:光照射上去,怎么照射上去的呢?

老师这里有一根绳子,谁能用它来比划一下?

【学生上台操作】

师:是这样?他把绳子怎么样?。。。

拉直了!也就是他猜测光是?。。。直射过去的!

请坐。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他的猜测。。。

是沿着,刚刚我们手中的这根直线传播的

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板书】?

师:顾老师啊还带来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场景

    PPT

我们太阳发出的光照到这个墙的位置,室内地面是怎么照亮的?

手电筒发出的光要照到前面的路面上,又是怎样照射过去的呢?

请我们猜一猜,可以用带箭头的线画一画。。。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的,请用桌上的红笔来猜一猜,画一画。

小组开始!

【学生活动】

师:好!

谁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完成的图画?

【学生汇报】

三、卡纸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

【出示材料】

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板,一张白屏和一个手电筒。

你们有什么办法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想?

【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师:你们小组打算如何来验证

    好,你们小组

【交流方案】

师:来,来来,到上面来。请你介绍给我们,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

师:好,请坐。

你来说说看?什么东西要排齐?

生:黑色的小孔

师:三个小孔要保持在。。。诶,一条直线上!

那你有哪些方法把小孔排成直线嘞?

好你来说说看~

生:用绳子

师:哦,用绳子穿一下。嗯,可以的,还有吗?

    你来说~

生:把尺放在板的边缘,排一下

师:诶,说得真好!来,请你上来。

老师这边给你一根木条,你准备怎么用?

  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

师:嗯!你们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师:这样可以让我们黑色小板上的孔排起来在一条直线上

他好像说其中一个办法,有没有补充的?

有没有补充的?

好,你们小组,觉得还可以怎么做?

生:。。。

师:好,也可以让它保持直线。请坐。

那么

我们能不能利用其它的方法?

你来说

生:。。。

师:诶,你来做做看

【学生演示】

师:把其中的第二块再左边。你觉得移到什么位置合适?

生:。。。

师:哦,把前面的孔给遮住了。

后面的也被它。。。

生:遮住了

师:观察什么?

生:观察白屏上还有没有光斑

师:绕过它,能不能射到后面。如果能穿射到后面,说明什么呢?

生:光能转弯

师:哦,他能沿曲线穿梭

如果看不到呢?

生:光直射

师:就是沿。。。

生:直线

师:诶,沿直线来传播的。

    为了方便大家来移开这个纸板,顾老师啊,今天给你们的木板是固定宽度的。   这块木板是宽2厘米,我们可以用它来向左或向右,动2厘米。只要。。。

    【老师演示】

那我们就是移过了。。。2厘米,正好能够遮住前后的小孔

师:老师啊将同学们的实验方案总结一下。我们一起来看。

    实验一共是分了两步。

第一步,将纸板排成一排,让中间的孔在同一直线上。

然后呢观察光斑的位置,及时的把你的记录记录在我这张表格上

第二步呢,是移动第二或第三个卡纸,移动2厘米。把你的发现,发现了什么变化,也记录下来。最后,实验结束,将材料收齐。

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现在请同学到两边去领材料

师:好,拿到小组可以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你们小组实验结果如何?向大家分享一下。

生:。。。

师:请你声音响亮,大声的告诉大家哦~

生:可以照到白屏上。第二次,光斑不可以照到白屏上。

师: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好,这是他们小组得出的结论。其他小组呢?

    还有小组愿意上来交流吗?好,你来,来!

    你也要和她一样声音响亮哦!

生:。。。

师:真棒!请坐。

【学生汇报交流】

四、扩展探究,培养热情   

师:通过这个简单的小实验啊,我们初步的验证了,我们的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但这个问号还是保留一下,因为科学实验结论的得出,不是一次实验就可以的。我们可以多组实验来证明。如果都是这样的,才能来说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

师:我们来看,顾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材料。

【出示材料】

师: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的管子。我们能不能也利用它,来设计一个验证实验,来验证刚刚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沿直线传播的呢?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设计实验呢,我首先把这些管子发给大家,先让你们讨论实验的方案,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但是,我们商量方案的时候尽量要有序,可以先以某个。。。

    好,现在请小组来领管子。。。现在开始!

师:请想一想你为什么是这么设计的啊~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有什么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方案】

师:根据你们的方案进行实验吧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

【学生上台演示,汇报交流】

【板书】擦掉?

师:这一次,我们再次验证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回顾画图,修改错误】

五、巩固与应用

PPT

师:你们知道光的传播速度吗?

PPT】介绍

师:请根据光的传播速度,算一算。

六、总结内容,埋下伏笔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光是直线传播的。

    那请大家看看这个现象。

【出示自制潜望镜,在一端用手电筒照亮,发现另一端有光射出】

师:为什么会和同学们做的管子现象不一样呢?

生:猜测

师:拆开给大家看一看

【拆开潜望镜】

师:为什么有了镜子光就会转弯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板书设计】

光是怎样传播的

得出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评价:

纵观本节课,无处不体现“苏式课堂”的精致。精致的教学结构,严谨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以灵动的思维,活跃在科学课堂的自主探究中。

本节课主线突出,环节精明,材料精选、结构化。老师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发现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经历着完整的探究过程。

听课过程中,我亦产生几点不同的想法。

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前概念的挖掘更充分一些是否会更好?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更可怕。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前概念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的。

2、将多个短时间的学生活动进行整合,让学生进行有层次的长时间的探究是否更好?

3、实验后的互动研讨环节,是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时间?让学生能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非常重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