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网络研修班37号任丹作业贴 [复制链接]

1#

上虞网络研修班37号任丹作业贴

作业目录

一、教学案例与反思

1、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被压缩的空气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3、淀粉和碘酒教学设计和反思

4、谁更硬一些教学片段和反思

5、以具体的实物来引起思考-评池笠锋老师 运动与摩擦力

二、读书笔记

1、科学究竟是什么

2、探究学习中的老师们

3、重视科学概念

4、注重数据,事实求实

三、原创

1、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2、我不是百科全书

  3、情境是为了便于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20:36:2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液体的热胀冷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水的热胀实验的改进活动,让他们体验着不断改进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的经历。 2、引导学生从水的热胀冷缩实验中,其它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概括能力。 3、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试验可以重复验证。 4、学生了解一些液体会热胀冷缩。 5、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认真倾听的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到一些液体会热胀冷缩。教学难点:改进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三、教学准备 1、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冷水、热水、2、只杯子、含水插塑料管的青霉素瓶、装有酒精,食用油,酱油,牛奶 ,果汁,黄酒,醋的青霉素瓶若干、毛巾、小橡皮筋、塑料托盘。 2、 教师准备材料:2只烧杯、2支大试管包气球皮的、2只热水瓶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 1 同学们,上节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两个试管一个放在温水中一个放在冷水中)谁来解释这个现象?(水变热了体积变大了,水变冷了体积变小了) (二)实验装置改进 1、 那么水变热了以后,水的体积变大了,大概上升了多少呢?那水变冷了又下降了多少? 2、 看来,水面变化不是很明显,你认为我们怎样才可以使水面的上升下降的现象明显一点? 3、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我们来改进一下实验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①受热不够—加热: ②试管太粗——变细:(出示细塑料管)为什么要变细? ③气球皮顶住了 ④做记号 4、交流汇报,改进之处。 5、(老师组装好)这个符合我们的要求吗?你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这根管子上加了两个橡皮圈?你觉得它有什么用? (三)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1、 讨论:①那么我们怎么来做这个实验呢?小组讨论一下。(小黑板出示实验过程) ②你认为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些什么?(仔细观察、小心烫手) 2、 实验: ①分发材料,材料员领材料。(一杯冷水、一套装好水了的器材、一杯热水、一张 记录单、一块毛巾)。 ②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 ①刚才大家都非常认真仔细动手做了实验, 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发现吧。谁来说说你们组观察到了什么? ②小组汇报:其他组一样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水受热,体积变大,也可以说体积膨胀了。(板书:水 热——胀 冷——缩) 4、 归纳:我们把水具有受热膨胀,受冷缩小的性质,称为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四)其它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试验 1、 水受热膨胀遇冷收缩,其它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你认为哪些液体会有呢? 2、这仅仅是学生们的猜测,要想知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做实验看一看。老师准备了很多液体,这边有食用油,酱油,牛奶,果汁,黄酒,醋,很多不同的液体,请同学们说一说怎么做实验,要是四瓶液体呢?再试试看,是否这几种液体还是会有相同的现象,请各小组连续做三次。 3、领取材料,学生实验。 4、汇报结果 5、 原来酒精、食用油、酱油……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般的液体都会热胀冷缩。 6、那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有这种性质呢?课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一套器材来研究。(五)延伸现在我们知道了很多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我们周围的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板书: 水 热——胀 、、、、、、 冷——缩 实验一、水的热胀冷缩实验记录表 记录时间: 2007-年-06-月-08-日被测液体实验现象水 受热: 受冷: 实验二、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记录表 记录时间: 2007-年-06-月-08-日被测液体 实 验 现 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受热:受热:受热: 受冷:受冷:受冷: 受热:受热:受热: 受冷:受冷:受冷: 受热:受热:受热: 受冷:受冷:受冷: 受热:受热:受热: 受冷:受冷:受冷: 实验结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20:55:20编辑过]

TOP
3#

≤热胀冷缩≥的教学反思

  这是我参加百堂探索课的教案,在不断的磨练和老师及师傅的指导中,我深刻认识到:

一、教案要匠心设计:

 1、这教案是在某位老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在整个过程中先确定液体为本堂课的研究内容,把它做小做深,上课内容加入各种各样的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探究实验,是拓展内容,丰富了教材。

那么如何拓展深度:认识到1.在教案的设计中应涉及到让学生能口头制定计划,要有独立的时间讨论。

 2、注重课与课之间的联系,突出教材的重点.上节课已经探究了解到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以这个为头引出更能体现教材所要让学生得到思维上的突破,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探究实验,这一思维上的训练.

 3、生活化的仪器,追求简约,器材尽量做要少且操作简便,这是科学课上实验器材的要求。在给液面做记号时可用不同颜色的小橡皮筋来代替记号笔,以常见的青霉素瓶来代替易破且学生家里没有的试管,促动学生也可以在课外自行进行实验

 4、在教案的设计中要体现学生的发展:A技能上的,提高动手能力。B实验设计能力上的,在学生提出改进意见时可以看到体现C科学概念上的掌握D对科学本质的发展,体现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可验证性。

反思调控:

在这堂课上怎样做好调控?

1、我们的课堂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好奇心重,观察完液体在热水中的液面的变化后充分满足他

的好奇心,放到冷水中去试一试,尽量给他们时间去多看看,多做做。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围绕它来进行

引导。

2语言上的激励: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这个小组动作很迅速,已经放好器材坐好了,真不错等一些激励的语言来调节学生的行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12:50:39编辑过]

TOP
4#

《被压缩的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空气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这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这一科学道理。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造的思维,使学生能自主地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身边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打个篮球来玩玩,数下后,问:还可以再打吗?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不断的往篮球里打空气,里面的空气不会满出来吗?(里面的空气被压缩了。)板书

二、玩篮球,初步感知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具有弹力

让我们来看一个现象。(教师演示:把压缩空气程度不一样的篮球放在同一告诉做自由落体。)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结论: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是这样吗?我们能不能想出个简单易件的实验器材来帮助我们证明一下。

三、玩注射器,进一步研究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1、学生提出,被塞住的注射器。

2、这个可以吗?首先必须了解注射器。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只注射器,请各小组对注射器进行观察,看哪一组的发现多。请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

    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重点对注射器的活塞和刻度进行介绍。)

4、同学们居然有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既不能让空气跑出来,又要把注射器内的空气压到最少,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5、我们来交流一下?

6、把口子对准橡皮真是一个好的办法。那我们就来玩玩看,每次压缩都不能让空气跑出来,如果跑出来了,就重做,每个小组做三次;每次结束后都做好记录工作,记录工作主要包括记录“压之前”、“压到顶”和“放手后”的三个数据,三次实验结束后,记录下自己实验时的感受,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听明白了吗?请各组记录员上来领取记录表,领到记录表的小组可以开始实验了。(学生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7、我们来交流一下,哪组先把你们记录下来的数据说一说,再来交流一下你们压下去时手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师生交流,对学生汇报的现象,追问,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1)空气可以被压缩;

2)但空气不能无限压缩

3)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4)空气在压缩过程中是有损耗的(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8、谁能够把我们的研究结果来总结一下?(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无限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空气在压缩过程中是有损耗的。)(板书)

四、结合实际,巩固知识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人们用这个科学道理,发明创造许多的东西,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根据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这个科学道理来制作的?

    2、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即归纳。

    轮胎:使劲一压,他能弹起来,为什么会弹起来?(使我们座在车上很舒服。)

充气玩具(榔头):打你一下,能弹起来。为什么会弹起来?

 浇花器: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直接演示。水为什么会喷出来呢?

投影仪出示空气枪:其实我们也可以做一个简易的空气枪.老师演示;

谁来说说我们的子弹为什么能射出?

五、作业布置

课后同学们用一双发现的眼睛来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些物品中运用了这一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被压缩的空气

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教学反思:科学的课堂是靠本身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说比一比,这样可以不用让学生来比赛,因为一说比赛就忙起了,当在汇报过程中发现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让这同学重新再要一个,认清真相。

TOP
5#

·                                 ≤淀粉的观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淀粉的观察,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方法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
            

      2、通过辨别淀粉的活动,充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培养观察研究事物变化过程的兴趣。
            

      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并养成作好实验记录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淀粉的观察和淀粉与碘的变化。
            

        2
        
含有淀粉的物质和碘发生反应。
            

教学准备:
            

  每组一些大米和米饭、一个汤勺、一小包淀粉、火柴、蜡烛、黄瓜、馒头、碘酒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想要来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过程:出示两张滤纸,(一张背后有米粒,一张没有),请两个学生用装有液体的喷壶喷一下.

结果,一张是棕黄色的液体.一张除了棕黄色以外,还有出现了蓝色.

  探究:

  你有什么想研究?

(黄色液体的是什么东西? 另外一张纸一定有什么! 怎么会不一样呢?)

黄色的液体是什么呢?碘酒. 老师介绍碘酒的组成

不一样是不是米饭的缘故呢?我们再来看一看!

得出结论:米饭+-----紫色

怎么会这样呢?你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呢?

(是不是所以物体遇到碘酒都会变色?)

学生用碘酒自行做实验:把碘酒滴在黄瓜\馒头上

汇报讨论结果:

思考为什么有的会变,有的不会变呢?

是不是有一样的东西在里面?

这样会变色的物体,我们叫他:淀粉

验证实验:

观察淀粉:

认识淀粉:::闻等

淀粉做实验:   加水(注意不要加得太满)  加热搅拌
            

观察现象,注意记录

滴加碘酒: 观察现象

交流:淀粉+-----蓝色

总结:米饭等一些物体里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

利用这个性质:我们可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拓展:用淀粉水写字老师帮着显现看谁写的好
            

 

 ≤淀粉与碘酒≥的教学反思

做为一个新老师,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师傅结合我自身的情况给我制定出一个成长道路:模仿一些大师的课,在不断打磨的过程中寻找自己最优化的道路。

前几天我模仿章鼎儿老师,上了≤淀粉与碘酒≥这一课,课堂与想象很有距离下面我做了一些思考

从整体上看,①这堂课学生在认识上没有的到逐步的提高,表现在我提出的问题,一个同学没有回答正确,我就换个同学来回答,还是不行,再换一个人,这样即浪费时间,而且也看不出不懂的学生到底会了没有。②在技能方面,一些学生还不会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思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①引导的不够,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我有时候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如淀粉溶与水后加热一会就会成浓状,有的同学说象水,是液体。我就把液体的概念让学生在回顾一下,其实这也不是液体或则固体可以分的,在这里饶了不少时间。没体现出老师的引导作用②实验部分是这堂课的重点:要讲清楚实验注意点、仪器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明白实验要到达的目的地,这样学生才,明白透彻,不会一直加热③在课堂过程中还要注意过渡衔接的自然问题。

学生课堂管理还存在问题:如何控制好学生在课堂中的比线,也表扬为主。

 ≤淀粉与碘酒≥的教学反思

做为一个新老师,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师傅结合我自身的情况给我制定出一个成长道路:模仿一些大师的课,在不断打磨的过程中寻找自己最优化的道路。

前几天我模仿章鼎儿老师,上了≤淀粉与碘酒≥这一课,课堂与想象很有距离下面我做了一些思考

从整体上看,①这堂课学生在认识上没有的到逐步的提高,表现在我提出的问题,一个同学没有回答正确,我就换个同学来回答,还是不行,再换一个人,这样即浪费时间,而且也看不出不懂的学生到底会了没有。②在技能方面,一些学生还不会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思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①引导的不够,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我有时候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如淀粉溶与水后加热一会就会成浓状,有的同学说象水,是液体。我就把液体的概念让学生在回顾一下,其实这也不是液体或则固体可以分的,在这里饶了不少时间。没体现出老师的引导作用②实验部分是这堂课的重点:要讲清楚实验注意点、仪器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明白实验要到达的目的地,这样学生才,明白透彻,不会一直加热③在课堂过程中还要注意过渡衔接的自然问题。

学生课堂管理还存在问题:如何控制好学生在课堂中的比线,也表扬为主。

 

TOP
6#

 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在上≤谁更硬一些≥三上年级这一课时,充分感受到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来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在讨论金属还有其他哪些性质这一环节,第一次我的教案设计是参考书上的那样研究

1.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会木条拎起来,去碰碰到热水部分的木条和金属,然后得到的结论,是两个都热的。因为我用的是塑料杯,有的学生还会说,杯子很热的,虽然学生的发现都是正确的,事实求是的,可对于我们得出金属易传热的结论有点牵强,学生一下子想不到。于是改进材料,直接用钢杯和搪瓷杯同一时间到入相同的热水,让学生带着任务:说一说,摸一摸,有什么样的感受的问题,上来进行比较,这样的生活材料更简单而且学生更容易得出结果,效果更好

在做延展性这一实验时,修改的教案也是用对比的实验,我发现,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变化的时候都是很认真,仔细的,只是敲铁丝太过单板了些,试着敲塘瓷碗。做了这个对比实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落实更有着落。

用磨擦纸擦一枚生锈的铁钉,我在课堂上磨了半天,问有什么变化,回答是五花八门,试着用木棒和金属片,让学生在光泽上进行比较。答案就很快出来了

同样的环节,只是因为材料的不同,课堂显得更有次序,同时生活的材料也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纪律得到掌控。所以要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TOP
7#

以具体的实物来引起思考-评池笠锋老师 “运动与摩擦力”

 

池老师这堂课总体给我的感觉是一气荷成,四十分钟很紧凑,从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摩擦力,初步经历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粗糙、光滑程度),运动方式(滑动、滚动)物体重量(轻、重)有关的探究活动。

先感受摩擦力再思考小车为何会停,摩擦力引到小车上来。接着有条理的一步一步的把学生的猜测的可能因素,一一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来进行实验。

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花了不少时间,当揭示我们今天来学习“运动与摩擦力”,紧接着就问摩擦力有大有小,那么他的大小可能会和哪些因素?学生有点摸不到头脑,有一时间的冷场。可以利用刚才讨论过的小车,以小车为代表,问,小车的摩擦力会有大小吗?跟什么有关呢?学生思考就有针对性,更加能够发散性的思维。

   联想到自己,确实,学生的思维训练还是有待加强的,想到自己刚学立体图形时,楞是看不出8个直角,慢慢的才建立起立体模型的,空间思维的建立,我那个时候都还没有完善的,所以对待小学生的教学更要以形象的,以实物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

TOP
8#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

以前不知道什么是一堂好课,只是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有什么在课堂上缠绕一个问题,或许连教案的内容完成都要打折扣,科学究竟是什么,在小学阶段,我们要给孩子的究竟是些什么呢?

2002年启动的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成为近年来我们共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这场变革在我国科学教育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反响。对科学课程新的培养目标——科学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科学教育基本方式——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极大地开拓了我国科学教师的视野。并正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教育行为和模式。”这是郁波老师在2003年秋为张红霞老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作的序中所说的状况。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一本老师的教科书,可以说。我阅读了以后逐步认识到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科学教育需要亲历探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许就被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扯开去,影响了整堂课的严谨,该如何取舍不同的问题呢?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整个活动过程要逻辑简明。我记得一次上公开课,又不清楚上得怎么样?一个老师说:这次进步挺大的,思路清晰,好象这时才顿悟到一个课要有清楚的一条线,符合逻辑顺序的一条线。《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理念“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使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通常我们把能体现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细化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等若干个项目。这就是一个基本过程。

还要注意不要夸大发散型思维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跟着学生的思路走,我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他一个问题,你一个答案,这样就东捞一把西捞一把,还以为面面俱到,结果什么都没有捞到。发散型思维是要训练,但在一般事物面前还是要扎扎实实的做好观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学就是那些精密枯燥的仪器,就是那些散发着异味的化学试剂,就是那些看不明白的公式。其实就我们小学科学教学来说,给科学教学一点人文气息是很需要的。正如书中说的“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化”。在课改进入到第五个年头的今天,科学教学正在强调与人文的结合。比如,课标提出的“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不就是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吗?在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作”是个曾经热得发烫得字眼。虽然现在逐渐冷却,可是合作的重要性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不排斥竞争,因为竞争能促进发展,但我们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发展。

科学究竟是什么?到现在我还是模糊的,但我想起码是事实求实吧,起码是一种科学的乐于合作的氛围吧。

TOP
9#

探究学习中的老师们

                                ——《探究学习》
                
读后感

新课程要求下的科学课,每堂课都充斥着探究这一词,探究学习的实施是将学习计划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其实上就是探究学习的方式,它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任务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在单纯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是发现者和研究者。探究学习的实施需要通过探究性提问,探究性讨论,探究性演示,探究性实验等途径展开。

在一线课堂的教师的我们该是怎样的呢?

1、          教师观的转变

  构建新的知识观,要尽力的创设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内化、构建、生成知识。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强调学习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够建学生观的转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一个空白的白板,而是一个有自己独特生活经历,有情感,有意识的生命体,所以主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          教师角色的转变——探究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对这句的理解,其实在课堂上我已有了感触,如我在上谁更硬一些这一课中,学生们想了很多比较各种材料硬度的方法,虽然有些不是太理想,有些甚至很荒谬,按我以前的做法,是否定他们的,出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我发现,其实我可以不用否定的,委婉的指出学生的一些不足,用诱导的口气指出解决方法,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又以合作的身份,进行小组共同探讨。

所以在课堂中老师在学生探究的时候,不能楞在讲台上和学生分离而是要走下去,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

TOP
10#

重视科学概念

                  ------------读兰本达《小学科学探究-研讨》有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可是在往往一些实践中只是过分的强调了探究的活动的开展,只是为了开展而开展,到结果学生只是只知其一,而不道其二.即没有形成那个方面的概念意味着一种思想运动的型式,一种属于抽象范畴的创造性的思维。那么我们在小学三年级就提出了科学概念这一说法,我们的孩子到底能不能通过我们预定的学习目的,即:通过学生一定的科学思维,通过探究活动而得出一些科学概念.

我们认为,孩子们在到达青春期以前,不可能经历完全概念性的思维,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概念。我们将赋予这个词一个相对的意义。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等发育心理学家们也认为,学龄前的和小学阶段的课程都必须是在一个前概念的水平层次上的,只有快到青春期时(也许从较为成熟的六年级开始),才能开始有抽象的概念思维。

于是兰本达的提到的在探究活动中我们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才可以让我们通过探讨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也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1.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最好跟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调动学生的积.

2.   教授科学的人,如果我们限定自己只考虑科学的信息,而不是所有的刺激,

我们就必须决定,在小学的课程里,应该对哪些信息进行加工,应该挡掉些信

息。即使我们只集中考虑科学信息,所包括的事实还是多得不得了,我们仍然

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必须进行选择。不过,我们选的往往是一

种组织,而不是一系列的事实或一大堆杂乱的知识。我们已为这本书进行了选

择:我们强调的是概念系统;我们选择那些互相关联的、能引导孩子们建立起

一些基本概念的事实

3.   老师的巧印妙导.学生的一开始的一些探究结果往往是浅显的甚至是杂乱无章

的,做为老师要适时的在学生回答的某个点上进行追问 ,让同学进一步思考进

得出科学概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20:49:51编辑过]

TOP
11#

               注重数据,实事求是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之专题一

   在一开始的三年级学前教育时,总能感受到学生那份学习科学的热忱,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科学课讲些什么内容,我们又要教给他们的是些什么呢?

   科学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那么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呢?阅读之后,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大致可分为这样三点:1、科学是实证的系统2、科学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3、科学的结论是有局限性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其结论也是可以变化的。

   结合我们日常的教学,我觉得实证意识可以在很多课上进行不断的熏陶,不断的养成质疑,求证,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素养。

   案例1、“被压缩的空气”教学片段

  在执教被压缩的空气这一课时,分组实验,空气压缩后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呢?有的小组汇报说:空气都被压缩完了,因为他们把注射器的空气都压没了。以前我的做法是多叫几个小组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把他的错误答案否定到。其实可以让学生再做一次,看能不能做到象他说的那样的,或者让这个小组到台上来给大家进行演示。

案例2、“收集更多的热量”教学片段

  收集更多的热量,学生们提出用不同种颜色的纸,在同一地点,可能会收集到不同的热量,具体表现为插进纸戴里的温度计的读数会差别。在整理数据过程当中,有的小组出现了黄色纸袋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黑色纸袋的温度计的读数来的高。这怎么回事呢?有的小组提议再去做一做,有的发现刚开始温度计的读数就不是一样的,因为学校里的温度计有的灵敏度不高了,确实要考虑实验器材的误差问题,不过最让我欣慰的是,学生们提出的再去做一做的想法,不断的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也在潜意识中意识到科学的结论是经的住不断实验的。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过程中,不断的强调,有意识的让学生去形成实证意识是有必要也是有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20:46:36编辑过]

TOP
12#

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上虞市滨江小学  桑永良  任丹

【 摘  要 】研究证明,在大力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过程中,科技教育越来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

我校关注科技教育,重视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研究。在四年多的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反思中,我们系统总结了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我们认为,小学科技教育,应该以活动为中心,以社团为阵地,以评价为手段

【 关键词 】科技活动,实施策略

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正文: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要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当今,科技教育以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切入口。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时期与一生其它时期相比,最爱模仿,最爱动手,也最容易吸收新的事物和观念。因此,如何使每个孩子的好奇好动性得到发展、特长潜力得到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长,笔者四年多来在小学科技教育中进行了探索,总结了实施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三大实施策略。

策略之一:以活动为中心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是主体通过运动(活动)为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智慧的本质是一种思维结构,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协调作用。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是儿童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提出的活动内化理论,指出人的外部活动的动作结构能转化为内部的认知心理结构。

因此,科技教育活动的一切内容都围绕学生发展。以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亲身经历作为出发点,以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知识与活动的情感、兴趣、需要等心理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真正有兴趣,有意义的学习。如同样在课堂上在教《框架结构》一课中,做一个坚固的正方形框架这一环节:按照传统的传授知识则是画图,计算材料:,需要多少根横杆?多少根竖杆?多少根斜杆?长短是不是一样?……显然此方法侧重于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而采用以活动为中心时,则以开展采用过关奖励的方式进行本环节教学(框架结构的承重能力为目标,只要小组制作的框架结构能够承受5千克的重量),就奖励科学名片一张,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框架结构。这时候学生在边学知识,边设计既巧妙又坚固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发展。这样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过程的设计没有按教材程序和图示提示来上课,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参与活动,增加了实践操作的机会. 

于此同时,提倡以学生自己动手动的科技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实际活动,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和现代科学知识,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技能,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

1、充分挖掘本地科技教育资源和力量来拓展学生科技活动,并为其提供了条件,把科技教育延伸到社会即学校中去。把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电影院、科委、部分小型企业作为我们对学生实施科普教育的场所,定期举行实践活动。

2、开辟了学生了解科技信息窗,如科技信息栏,科技博览栏,科学生活栏,科学幻想栏,科学名人栏。

3开展科技成果展示活动。

1)利用校内优势,专门设立了“上虞市滨江小学‘金手指’”科普教育陈列室,内设教育研究成果区、作品陈列区(包括“三小作品展示”、“航模作品展区”、“建模作品展区”、“电脑绘画作品展区”、“科幻画展区”、“雕塑泥作品展区等内容”)、荣誉区、研讨区等四大功能区,作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飞梦想的阵地。

2)邀请市外省内科技成果展示活动。如去年我们特邀了省“科普大篷车”来本校进行进行展示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把学习科学知识,训练动手能力和开发创新思维融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之中。

4、开展喜闻乐见的科技节活动。每年一次的科技节是我们的综合性科技盛会,也是我们检测平时开展科技活动的一次论证会,还是我们巩固、发展科技教育的控制点。学生非常喜欢这一盛会,使他们有了更多展示创新才华的天地。

策略之二:以社团为阵地

根据《全国青少年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显示,只有81%的青少年有机会参加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66%青少年有条件参加航空、航海、车辆模型及无线电测向竞赛系列活动等。近4成的青少年甚至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活动,学校为青少年提供的培养创造力的环境严重匮乏。我国青少年有初步创造能力者不足一成半,创造力表现不容乐观。而科技社团的建立和开展,无疑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无疑是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滨江小学建校的四年,是探索科技社团的四年,四年多了,我们在学校内开设了10个科普教育社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社团的宗旨:通过科技活动进一步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2、社团的组建形式:以学生自愿报名、社团辅导教师校内外聘任为主要组建形式。

3、社团活动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每周3次,每次1个小时。

4、社团的活动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能力发展。

5、社团活动的内容及组织包括

1)科技制作(思维)社团。含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信技奥林匹克、社会小调查、航空模型、车辆模型、船舰模型、火箭模型、建筑模型等。

 

2) 创意发明技法社团。在学生中开展一月一次的寻找生活中的问题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细节中去发现问题,寻找创新点,从而激发小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参加发明活动,自觉接受创造思维和发明技法的启蒙教育,增强创造精神和创造意识。

“聪明的办法”。即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变一变”,“改一改”,“放一放”,“代一代”,“反一反”等办法,指导学生创造发明。

“缺点列举法”。把产品的缺点全面的列举出来,再针对这些缺点设计改良。
    

“希望列举法”。对某项物品开展积极幻想活动,提出希望它还能有什么优点,不计较其可行或不可行,都一一列出。因为今日认为不可行的幻想,很多时候就成为了明日之可行。

3)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社团。我校积极组队参加各级“三小”作品、航海模型、建模制作、电脑绘图、科幻画、雕塑泥制作等竞赛,参加承办两次浙江省上虞赛区网络化科技竞赛。这些竞赛活动,使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学习热情。

策略之三:以评价为手段

依照“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等理念,在科技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也正大力实践着这样的教育理念。科学评价日益受到关注,如何评价也成为了科学评价的瓶颈。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价值,重点放在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中。    

1、“科学家名片”评价——成长记录,激励增知促进合作的即时评价。

“科学家名片”评价是一种以强化激励,融入欣赏增知,促进合作的即时评价手段。

 “科学家名片”集中体现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具有以下价值:

1)“成长记录”:对学生而言,名片则是自己成功的标志,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进一步发展,同时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增知功能”:能了解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近代在身边的知名科学家,增长了学生对科学家的兴趣。

3)“促进合作”:一张张设计精美的科学家名片,十来张一套,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收集欲望,形成良好的收集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之间会相互交换他所没有的名片。同时在相互交换名片的过程中,宣传了自己的成绩,也了解了同学的优点,这无疑不仅扩大了学生获得更多不同名片的可能,也发展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2、“科学特长生”评价——培养特长,差异发展的中期评价。

“科学特长生”评价是一种立足于小学科学课的实际,致力于培养学生特长、实现差异发展的新型评价方式。

1)评价流程。

确定科学特长生称号与评比细则。在学生所喜欢的科学特长生称号的基础上,设立了“小哥白尼”、“小达尔文”、“小爱因斯坦”和“小爱迪生”等科学特长生称号。再围绕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等三个方面制定了评比细则。

自主申报,积极争创。学生对照评比细则自主申报,学期初制定具体目标;期中阶段自我小结、反思,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科学教师则根据申报、评审表实行全程指导,动态管理。

多元评价,颁发奖章。评比以突出个性,凸显特色。采用多主体评价——自评与生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办法;再将评价结果采用模糊评价-----等级制和语言描述相结合,体现评价自主性的发展性。对于获得“**科学特长生”荣誉称号的学生颁发奖章。

参考文献:

[1]滕星:《教学评价若干理论问题探究》[C],《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教育学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2]董奇主编:《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M],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9月。

[3]课题组编写: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4]范晓玲著:《教学评价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5]【美】Ellen Weber 著:《有效的学生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6]张辉:《青少年科技教育》[G],中国青少年出版社,2000年1月。

[7]张社等:《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和思考》[G],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20:33:52编辑过]

TOP
13#

“我不是百科全书”
                    

                         有感而发

平时,在班级前候课,或者在吃完早饭走在路上,总有人有了问题,总喜欢说,“老师你知道、、、、、、”,去问科学老师去。作为科学老师,我心里真的很高兴,因为在这时候我的价值得到体现。然而学生的问题又希奇古怪,涉及面也广,有什么我就不清楚了饿,又有点惭愧,我真的要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吗?

又想到有时候去听课,在听课时,听课老师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讨论。在听科学课时,常常听到有老师说上课老师的知识讲解不够精确。还会找出很多证据来从反面论证或者寻找知识表达的漏洞。也有老师为了上课时的一个知识点,而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这个知识的最精确的描述。每当这时候,我就想,我们的科学知识是要没有错误,但是我们的科学教育是不是一定要十分精确呢?我看未必!

首先,科学知识的描述不能过于精确。因为是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所以对知识的精确度没有很高的要求。我在读《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时,读到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费曼(Feymnan)的一个故事。他说:“我现在知道,在那些鸟的羽毛上,可能存在的并不一定是虱子,在虱子的腿上也不一定有更小的生物,父亲告诉我的,也许在细节上并不准确,但是他却教给我根本上正确的东西。”

而是要求学生学会探究、设想、验证,不断地用实际观察的结果来检验自己原来的设想,来进行推论,不断地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根本上正确的东西”。所以科学教学的知识点的精确度并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唯一目标和终极目标。

TOP
14#

情境是为了便于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在网上查看到了郁波老师一次在杭州的的讲座。会上郁波老师指出了当前科学课中的不少问题,也讲解了科学的正真含义。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提出了小学科学课中情境功能的再认识,指出了情境教学的五大功能:情境是为了便于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情境是科学问题的催化剂;情境是科学假设的根据、催生剂;情境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联系链条;情境有利于孩子们明白探究的意义。
在这五大功能中我认为情境是为了便于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最为突出。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运用得当的情境导入就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
在教学《奇妙的指纹》时,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进行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这里有几张纸牌,待会儿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抽取一张,老师不看就能找出这张牌,信吗?我们来试一试。学生抽牌,教师找出牌。对吗?想知道原因吗?想!教师出示课题《奇妙的指纹》。学生的兴趣可想而知。
在教学《寻访小动物》是,我让同学们做个游戏:
1、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请你把它表演出来,让同学们来猜一猜?
    2、如果说“大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3、如果说“小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学生乐不思蜀,兴趣盎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探究,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里我认为没有情境的课堂,没有兴趣的课堂,就不是好课堂。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情感动力下产生的,而兴趣又恰好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学生只有对科学产生了兴趣,才能达到“要我学”为“我要探究”的目的。为了学生有长久的兴趣,为了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只有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才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