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宁波115号东风之友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宁波115号东风之友作业专贴

基本情况

真实姓名:严培源

网络名:东风之友

工作单位: 余姚市东风小学

QQ 602188640

邮箱:yanpeiyuan123@163.com

联系电话:0574-62681153

分享 转发
TOP
2#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是著名特级教师喻伯军老师的主编的。细读之,让我受益非浅。特别是研读了评价方面的专题,结合学校开展的过程性评价,让我对评价有了新认识。

目前,新课改中理念满天飞。比如: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元评价等等。这使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们无所适从,在心理上有意无意地产生了一种畏惧感,似乎觉得新课程改革高深莫测,神秘诡谲,令人望而却步!

其实,我们要探索,要改革的东西并没有那么繁杂,那么深奥。我们要改变的也许只有一点或两点。2004年1月,学校改革原来的三好学生评比制度,实施闪亮星过程性评价。由此,我觉得在过程性评价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反思。反思学习方法,反思学习习惯等。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终结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结论。Robert Stakes说:“厨师品尝自己做的汤,是过程性评价;顾客品尝厨师做的汤,是终结性评价。”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我们一定要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反思功能。

2、过程性评价不易搞得太繁琐。有些学校将过程性评价引入到每节课的教学中。由此造成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被评价的局面。当一个人注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受到别人关注时,他的心理、思维、言行都会或多或少地偏离正常状态。我赞同高教授的观点:一学期搞1-2次就可以了。但要保证质量,不能走过场。

3、过程性评价要和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在学完一章,一个单元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反思。反思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报告式的或者是讨论式的。学校不应该将出勤,课堂发言次数等类似的内容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过分关注这些东西,过程性评价就变成了管理的工具,束缚学生手脚的枷锁。

     总之,过程性评价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反思功能,让它成为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改进的手段。这样,过程性评价的可操作性就会高一点。

TOP
3#

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读《科学究竟是什么》

最近看了《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想到了一些把它写了下来。

1、关注学生。

在传统教学理念里,好动的学生往往不太受老师的欢迎,然而正是这些学生活跃了我们的科学课堂,让他们在科学课上充分地表现自己,因为这一类型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很强,有自己的独特思想,更具有创新思维。所以他们很快就会找到“自己是优秀学生”的感觉,这一点也是科学课较之其他课程有独特的优势。在课余尽量多和学生沟通,多关心、多了解学生的爱好,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科学课。即使在课堂上碰到个别学生常规习惯不太好的时候,你也要态度友善地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不要轻易地批评或责骂学生。因为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反逆心理,学生会因为厌恶你而厌恶科学课。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和运用灵活的技巧,让他们确实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长处,最后学生们绝不会让你失望,会成为你真正喜欢的学生。

2、知识渊博。

现有的科学课教材已经打破了原以知识来编排的体系结构,而科学课教材正是带领学生走进自己身边的活动,通过亲历活动来体验活动所隐含的科学知识,并内化。科学课具有内容、时空、作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但是,同时也给科学课老师增加了负担:一般老师只要能掌握自己所担任学科的知识,就可以顺利地教学了,而科学课老师在教学时会涉及到各门学科的知识。如果科学课老师的知识太缺乏,无法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必然会有损老师在学生中的威望。因此,科学课老师必须及时补充各领域里的知识,最佳方法就是在办公室里准备十几本大百科全书,浏览器的收藏夹里有十几个相关的网站。

3、高尚人格。

实践证明,教师在学生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又是全方位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提问题的方法,乃至衣饰、姿态、表情,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怎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科学课老师,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去寻找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之路。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TOP
4#

读《教师如何做研究》有感

一提做研究,很多老师就头疼,在他们的头脑里,研究是大学教授、科研专家的事,跟中小学教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当学校提出做“研究型教师”的口号时,许多人无所适从,或者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天然的抗拒来。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育质量,离开了校本教科研,根本无法实现。可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与培训,真正有效的教科研在很多学校里仍然是举步维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成了学校科研工作的真实写照。

郑金洲博士的新书《教师如何做研究》也许能够给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提供一点切切实实的帮助。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的博士,郑金洲无疑称得上是专家,其对于“教师如何做研究”的研究自然比平常人要深刻得多。而因为是写给中小学教师的缘故,这本书的语言浅显易懂,脉络清晰明白,让人读来丝毫没有生涩费力的感觉。

郑金洲认为当前学校教科研存在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求新求异、贪大求全、跟风追潮、课题至上、论文情结、穿凿附会。教科研搞到最后往往成了形式主义,成为一种任务,或者是教师晋升评职称的依据。到了这种境地,未免太过悲哀。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走出这种困境的方案,即学校教科研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或者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以上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具体到个人,作者认为有四种类型的研究,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概括和实践加反思,最适合教师在学校中的研究,应当是实践加反思型的。因为,第一,“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第二,“研究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研究过程始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据此,作者给出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种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学课例。

应该说,这五种表达形式都是教师喜闻乐见的。有了这种概念的厘清,教师的教科研就实在不是一件难事了,这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它不再让人望而生畏,已经完全实现了“平民化”。当然,既然是研究,总有些规范。在书中,作者对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研究问题的确定以及研究的基本程序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让人愈发觉得研究不是一件难事。

当我拜读完了郑金洲先生关于教师如何做研究的系列文章后,使我感触颇深,蓦然回首,却只觉两手空空,遗憾多多呀! 在今天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做研究的资本和能力——教育实践,研究途径——教育日志。如果从教以来自己能坚持写教育日志,把工作中精彩的瞬间、典型的事例、成功的教育、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案,今天我将是一个多么富有的教师呀!实践证明:教育研究不只是教育专家的事,而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朋友们,记录你教学中的每个点,将来把它连成线,你就拥有了一串闪光的珍珠。

TOP
5#

关注每一个学生

——读《多元智能》一书

一个班上,总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学生,他们深得老师的宠爱和关注,常常作为学习的典范被赞赏,这符合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特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正面教育手段,但教师稍不留意或由于表扬笼统、模糊、不具体,或没有掌握好尺度,无形中使榜样成了偶像,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这件事,从表面看来是因为思思的出类拔萃,才使孩子们个个自惭形秽,实质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究竟是培养“尖子”的教育还是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缺乏思考和认识。因此,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观念。当中,涉及到一个现代智力观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经验和策略。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并非象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人的智力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包括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肢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还有近几年才刚刚增加的自然认识智力。加德纳这种多元的、开放的、尊重实践效果的智力观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和更深入地认识学生的智力特征。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潜能,也能够在不同的方面突出表现。加德纳强调,虽然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每个人只有其中的某几种。恰恰相反,每一个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所以,认识智力的多元性并不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孩子们进行分类教育,而为了籍此来了解孩子们,分析他们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全班孩子共同进步。正如加德纳所说重要的不是七种或八种、九种智力,而是一种多元地认识、理解和研究智力的方法。认识到智力的多元性,会使教师对孩子更加包容,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也会使孩子从教师的包容和教导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与自信。

具体说来,加德纳的智力新概念给我们的教育观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教育的公平性与“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我们常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只懂得爬高爬低,其它什么也不会,挺笨的!”“某某父母是外地民工,真差劲,给她讲了半天,还不懂。”我们很少注意隐含在其中的智力观,而教育的公平性常常就在不知不觉中遭到破坏。在学校里,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各有自已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经历。在传统的智力观中,某种社会主流文化所重视的能力成为衡量所有人“聪明”与否的唯一指标,来自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所具有的智力就很难被教师发现或重视,甚至他们现实的和长远的发展都很可能在歧视中被剥夺。

以多元智力观反思我们的教育,学校应当遵循“人类所有的智力活动都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展现的。”(加德纳)规律,创设一个宽松、公平、多元文化的环境,让来自不同环境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认同的文化和适合自己的发展条件,获得表现自己智力的机会。教育要真正在学生身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学生文化,而不是无视和抵制学生文化。教育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取得学生内心的认同,从学生的生态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转化原有的知识,以富有学生文化的语言和行为来施加教育影响。在重视社会主流文化所强调的智力的同时,也要发现、尊重、培养学生其它的智力,视每一种智力都同等程度地重要;同时,应更好地观察、理解学生的行为,从学生行为中看到其背后所隐藏的智力及其文化印迹,不因学生的行为表现不代表主流文化而否定其智力价值。观念的更新会让我们换只眼看待同样的问题,比如对待从农村转入城市的学生,我们就会理解他的爬高爬低也是运动智力的一种表现,而不会因为他不善于唱歌跳舞便否认他运动智力的存在,甚至认为他不聪明。教师应努力地去了解、理解他们智力的文化背景,尊重和理解他们智力的不同展现方式,敏锐地发现他们的智力潜力,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和表现舞台。

二、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是与成人相互平等的主体,是有着很大自我发展潜力的个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加德纳)。由于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的差异,遗传素质的不同,以及学生主观心理活动不同,又各有具体的特点,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反应敏捷,有的迟缓;有的表达能力强,有的不善言辞……就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学校里不会存在所谓的“笨”孩子,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教师视差异为正常,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我们应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没理由要求所有的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学习同样的课程、追求完全同步的发展,更没有理由把所有的学生放在一个智力测试标准上掂量,做统一比较。

三、教育要“扬长补短”

 同一个班上的孩子们,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则能说会道。好的老师往往会利用孩子们的长处来因材施教,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做很好。但是,发挥孩子的特长仅仅完成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一半工作,另外的一半工作应当是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发展他们并不擅长的那些方面。

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的教育,必然高度重视在一个民主、公平、多元的环境里培养所有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和他人,并学习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在单一智力观支配的环境中,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那些“缺乏能力”、“不聪明”的学生。他们的自尊自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更有破坏性的是他们以及其他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被学校肯定的聪明学生在内,都被从小培养了一种封闭的、片面的、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他们无意识地以这种方式来看待自己和他人,来思考周围的问题。如果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再被继续强化的话,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将是长久的。因为学生面临的世界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世界,他们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因而,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各自的潜能优势,教会学生慢慢懂得理解、懂得尊重,懂得全面地去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的思想,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为我们挑战传统、形成新的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它启发我们的教师“为多元智力而教”、“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前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思考,后者则可看作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新追求。“为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课程设计时,摈弃原来只围绕传统课程而设计的惯有思路,而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力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力的发展。“通过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我们的课程在努力使不同智力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理解多元智力理论,理解这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和“评价观”,将有助于教师理解并积极地实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也对我们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和科学教学进行有效合理地整合,还需要去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最终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达到开发学生智能、弘扬学生个性的目的。

TOP
6#

读《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曾经读了由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马克斯.范梅南写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受到很大的启发。范梅南教授以他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经验,从“现象学教育学”的角度,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刻的和有益的思考。他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型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教育学的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爱和关心孩子是教育学的条件”;“教育学就是优秀的教学”;“看待孩子就是看待可能性”;“孩子的成长就是学会生存”;“简单的一个触摸比千言万语更有意义”;“记住教育者的“替代父母”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去学习、思考。

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教学机智是这样的:

“机智”保留了孩子的空间,成长和学习都需要空间。

“机智”保护了那些脆弱的东西,可能是孩子的脆弱性软化了成人。

“机智”防止伤害,要使伤害变得可以忘记。

“机智”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机智容易使伤口愈合。

“机智”使好的品质得到巩固和加强,对孩子信任就是给孩子以力量。

“机智”加强了孩子的独特之处,我们时刻要注意孩子的独特性,并加以培养。

“机智”促使孩子的学习和个性成长,个性成长就是深层次的学习。

教师的教育机智并非天生的,而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了成熟地步的表现,是教师掌握了高超的教育艺术的表现。同时,也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教育的技巧性等几方面独特心理特征的结合。此书给了我们许多活生生的教育实例,告诫我们:作为人师,我们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这种赏识表现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就是要协同师生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理意义上的教学是人的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已经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目标是确定性目标与不确定性目标的结合,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常常使教学情境瞬息变化,情况错综复杂,随时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因些,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要有很好的教育机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师生之间在期望、目标、观点上出现的一些不合谐的音符采取一种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和处理。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并应当主动地发现学生的“善良本性”,致力于挖掘他的(哪怕是极细小的)优点和特点。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言语等,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阅读此书,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富有教学机智的教育者对孩子而言,有多么伟大的意义!我想此书也应该适合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包括父母在内。它会让你更想也更能走进你的孩子!

TOP
7#

     《磁铁的两极》教学片段赏析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使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为每个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提出各自的想法,然后能够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教师创设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探究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下面《磁铁的两极》(选自教科版四上科学第4单元中的第二课)的两个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理念。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这是一个纸盒,这是一支铅笔,如果把铅笔放在纸盒的斜面上,铅笔会怎样呢?

生:铅笔会滚下来。

生:铅笔会沿着斜面滚下来,还会摔到地上。

师:那请看好(演示铅笔沿斜面滚下来),果然铅笔沿斜面滚下来了;这一次,换一只同样的铅笔在做一次试试看,咦!铅笔怎么没有滚下来呢?

学生小声议论开了。

师:猜一猜其中有什么秘密?

1:可能第二次的铅笔上涂了浆糊,所以铅笔会粘在纸盒上。

2:有磁铁。

3:纸盒里肯定有磁铁。

4:第二支的铅笔里肯定有铁的东西。

5:纸盒里的磁铁吸第二支铅笔里的铁的东西。

师:你认为谁猜得最好?

生:我认为第1位同学猜得有道理。

生:不对!我坐在第一张桌,没有看到第二支铅笔上有浆糊,我认为第5位同学猜得最好。

生:我也认为第5位同学猜得最好,因为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玩磁铁》。

师:那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打开纸盒和第二支铅笔,分别取出磁铁和铁钉),原来是磁铁和铁钉在跟我们开玩笑呢1怪不得第二支铅笔不会掉下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磁铁不仅能吸铁,还有什么更大的本领?

生:还能够隔着一样东西吸铁。

师:你想到了,但“隔着一样东西”用得准确吗?

生:还能够隔着东西吸铁。

师:现在谁来概括一下,磁铁有哪些本领?

生:磁铁不仅能吸铁,而且能隔着东西吸铁。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磁铁,看它还有哪些本领。(板书课题)

评析:

   采用游戏方式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师把铅笔放在纸盒斜面上,学生看到铅笔停留在斜面上时,起初学生感到很惊奇,会出现各种猜测,这样自然地使学生参与到探索铅笔不会滚下来的原因中来。学生的各种猜测,反映了不用层次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教师并不满足于简单地归结为磁铁能吸铁这一性质,而是又掩饰了相应的辅助实验,帮助学生归纳出磁铁不仅能吸铁,而且能隔着物体吸铁这一性质,并让学生评价何种猜测才是最为合理的,因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导入方法展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教学片段二:

(出示用纸包着的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各一块)

师:两块磁铁外面都用纸包着,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两端分别是什么极?请说出你的理由是什么?

同学们议论开了。

生:让它们的一端相互接近,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可以测出它们的两端分别是哪一极。

生:不能够!因为让它们的一端相互接近,假如出现相互吸引,只能知道这两端是异极,仍然无法确定到底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我认为可以用一块已经知道磁极的磁铁来检测。

师: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来设计?

生:用一块磁铁的北极与其中一块磁铁的一端相互接近,如果相互排斥,那么这一端也是北极;如果相互吸引,那么这一端便是南极,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出另一块磁铁的两极。

师:这样设计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磁铁的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生:还可以把它们分别放进一个大的塑料盖中央,再让它们浮在水面上,让它转动起来,静止后,磁铁指南的一端就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

师:这样设计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因为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生:还可以在两块磁铁的中央系一根线,把它们分别悬挂起来,让它们自由转动,静止后,指南的一端就是南极,指北的一端就是北极。我的理由也是磁铁能够指示南北。

师:谁还有其他方法?

生:可以先把一块条形磁铁悬挂起来,根据“磁铁能够指示南北”先测出其中条形磁铁的两极,再用这块磁铁的一端分别与另一块蹄形磁铁的两端相互接近,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测出蹄形磁铁的两极。

师:你讲得非常好,那就请你给大家来做一做。

学生上台演示。(悬挂起条形磁铁,转动了一会儿,已经静止)

师:请你把指北的一端的纸剥开。

学生剥开纸,果然是北极,座位上的学生响起了掌声。这个学生用条形磁铁的北极与蹄形磁铁的一端相互接近。

生:它们相互排斥,蹄形磁铁这一端应该也是北极。(剥开纸,果然也确实是北极。)

评析:

这一片段的开头,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再让学生想办法检测未知磁极的磁铁,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当一个同学出现分别让两块磁铁的一端相互接近来检测这样的错误时,有的同学马上就站起来反对,在争论中使问题越辨越明。本课所学的磁铁“能够指示南北”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两个性质,在学生踊跃的回答中,得以理解和内化。“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后由学生亲自动手,检测出未知极性磁铁的两极,顺利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像这种让学生自行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达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应用磁铁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较好地发挥了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TOP
8#

            促进发展是根本

                     ——以《把液体倒进水里去》为例谈“科学探究”的评价过程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最终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是对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整个过程的评价。因此,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要伴随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评价。

一、评价的内容、标准、形式

对学生在“科学探究”表现的评价,要看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活动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楚,评价中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强求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水平。附评价形式表。

《把液体倒进水里》科学学习评价表

班级:      姓名: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表述形式

 

 

探究知识点

发现知识点

自评

组评

师评

 

 

每达到一点加一个“☆”。

 

对优秀者奖励一个“☆”。

能提出问题(想法)

 

 

 

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表述清楚

 

 

 

对探究过程感兴趣

喜欢、想研究

 

 

 

积极主动参与

 

 

 

大胆想象和创新

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良好的学习习惯

用具准备齐全

 

 

 

能倾听同学发言

 

 

 

有纪律、懂谦让

 

 

 

 

二、评价过程说明

以《把液体倒进水里去》一课的教学为例:

1、教学开始,我让学生将他们准备好的各种液体拿出来,让他们猜一猜:我们准备这些液体想干什么?学生说出了很多想法,最后把想法落实到“把这些液体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在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我适时地问他们是怎样想的,并肯定他们的爱观察和肯动脑筋思考的良好行为。研究问题确定后,让学生对这一过程作出自评和组评(时间约为两分钟):能提出问题(想法)的给一颗“☆”,有特殊想法的给两颗“☆”。

2、当学生提出观点并急于想做实验验证时,我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要用实验来验证呢?哪些可以直接表述出结果?哪些必须实验?即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能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并要求每个小组先填好预想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让各小组的同学说明自己的设想(实际就是引导学生制定简单的实验计划),再自主进行实验(实施简单的调查研究)。由于学生是自己选择的内容和方法,层次又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多发现好方法,多帮助较弱的组,并适时地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让完成任务快的组到别的小组去,互相交流、促进。这样做,使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能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投入,情感与态度表现突出。

这个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达到标准的个人给一颗“☆”,表现优秀的个人加一颗“☆”。教师也参与评价,给表现优秀的小组每人加一颗“☆”。评价的时间放在学生研究汇报之后来进行。通过评价,学生立刻就会知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可以取长补短,以利于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3、课后的评价主要是“学习习惯“的评价,形式是自评和组评。

三、一点困惑

通过对“科学探究“的过程的评价,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明显提高了。学生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现象做合理的解释,并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而且学生间也能够进行信息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评价时,教师要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要做好评价和探究、评价和反馈等各环节的衔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评价的时机和时间难以把握,有时甚至会影响下一教学环节的进行。究竟怎样做才更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TOP
9#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  在实验中验证

——《毛细现象》课堂实录及点评

教学内容:人教版自然第8册第10课《毛细现象》。

教学准备:餐巾纸、红色的水、培养皿、玻璃片2片、粗细不同的玻璃管2根、宣纸、蜡光纸、塑料片、粉笔、记录纸、酒精灯等。

一、    观察现象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一看,水是怎么流的?(教师演示实验:把餐巾纸的下端浸在水里)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给同学们讲一下?

生:餐巾纸变红了。

生:水沿着餐巾纸上升了。

生:水是慢慢上升的。

师:你们想试一试吗?在试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在实验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什么问题?(教师下发餐巾纸,学生实验。)

师:现在,谁能说说你的新发现?

生:我发现餐巾纸浸到水后变红了,也变薄了。

生:餐巾纸拉长了。

生:水顺着餐巾纸上的毛一层接一层地渗上去了。

生:我发现越高水上升得越慢。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现象。那么,你在实验中有什么问题呢?

生:为什么水会沿着餐巾纸上升?

生:水还会沿着哪些物体上升?

生:为什么越高水上升得越慢?

生:水不能沿着哪些物体上升?

    (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师:同学们很聪明,提了许多问题。今天我们专门研究一下“为什么水会沿着餐巾纸上升”这个问题。

点评:这段活动由教师的演示实验开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亲身的实验中,观察水沿餐巾纸上升的现象,从而引出问题:“水沿餐巾纸上升是怎么回事?

二、    作出假设性解释

师:我们都知道水是往下流的,可现在水却自己往上爬了。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刚才的餐巾纸,你们猜一猜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纸有吸水的特点。

生:纸上有细毛。

生:可能与纸上有小孔有关。

生:因为纸很软。

(教师板书)

点评:分析教师的这一次发言,画龙点睛,引出的问题恰到好处。学生通过观察餐巾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了假设性的解释,使学生经历从说不清楚到说清楚的过程,为下面作铺设很意义。

三、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师:刚才的都是我们的猜测,到底是不是这些原因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齐答:实验。

师:对!我们可以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实验时,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发现。(出示发现记录单)

(教师下发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停。请同学们把材料按能让水上升的和不能让水上升的分别放到两边。

师:(实物投影实验材料)老师这里有和你们同样的材料,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指名分类)

生:我是这样分的:玻璃管、两片玻璃片合在一起、粉笔、宣纸是水能上升的;单个玻璃片、塑料片、腊光纸是水不能上升的。

生:我认为两片玻璃片夹腊光纸也能上升。

生:我发现水能沿着两片玻璃片夹塑料片上升。

生:我发现水沿着两片玻璃片夹宣纸上升速度很快。

师:(出示实物)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的?你们试过吗?试一试?(学生做一做)

师:现在我们比较一下,这两堆材料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生:水上升的材料都有孔,水不能上升的材料没有孔。

生:能让水上升的材料有缝隙,如两片玻璃合起来。

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关于水的新的有趣现象:水能沿着有空隙的物体自动往上升,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板书课题)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实验前预测水能上升的条件哪个是正确的?

生齐答:有小孔。

(教师把不正确的预测都擦去)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餐巾纸现象吗?

生:因为餐巾纸上有小孔,所以水能自动上升。

生:水能沿着有小孔的餐巾纸自动上升。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出示酒精灯)酒精灯里的洒精为什么会升到灯芯顶端呢?

生:因为灯芯里有空隙,酒精能沿着它上升。

师: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里有毛细现象吗?

生:洗脸时,干燥的毛巾慢慢放入水中,水能沿毛巾自动上升。

生:洗衣时,水能沿着衣服慢慢上升。

生:写毛笔时,墨水能沿着有空隙笔尖上升。

师:同学们真细心!那么实验中,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两根玻璃管同时放在水中,粗的玻璃管里水上升得低,细的玻璃里水上升得高。

生:两片中间缝隙较宽的玻璃片水不能上爬。

生:我发现水上升得高低和物体的空隙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真像科学家一样,发现的知识真多。

点评:这部分教学活动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先通过实验把材料分成两类,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动手试一试,亲自经历探究。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两类材料在结构上的不同,在比较中得出水能沿着空隙的物体上升,从而引出课题。再次,让学生把实验结果同预测进行比较,排除非本质因素,使学生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最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还有什么新发现,认识孔隙大小与毛细现象的关系。学生在这段活动里,充分发挥了自主性,探究活动也十分突出。教学的重心始终放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发生、发展过程上,让学生从经历中学习面临新的现象时,怎样思考、怎样验证自己的解释。

四、    小结及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由于时间有限,其它的问题请同学们下课后自己去研究吧!

总评:《毛细现象》一课,教学生认识事物因果联系,根据餐巾纸和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毛细现象发生的原因。本课的特点,是把认识因果联系的思维过程设计得很生动。学生在这节课里专门研究了一个问题,完全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即“问题——假设——验证”。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善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些特点充分反映了《科学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观念,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TOP
10#

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初探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就从目标设疑、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夯实基础、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引导联想、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质疑、训练学生的灵感思维这几个方面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了初浅的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 科学探究   探究思维  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  灵感思维

【正文】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和起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作为科学教学更强调的是在学生学习科学家研究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尤其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笔者在科学教学中作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目标设疑  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思维始于疑。产生疑问能激发人们去积极的探索以解决问题达到心理的平衡,在教学时,可以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习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伊始设疑导入,通过一个故事、一个猜想、一个“破绽”等情景,激起学生的疑问,让他们带着疑问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答案,完成学习任务。此间也训练了探究思维能力。如在学习《运动和摩擦力》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因路面光滑而导致车毁人亡的两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学生惊叹不已,探究的问题也由感而生:如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力对人们都是有益的吗?从而对摩擦现象的探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着笔者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对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作了科学合理的猜想,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带着问题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探究任务,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训练了探究思维。

通过目标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主动获取知识,带着“物理”眼光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并能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问题。

二、夯实基础   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思维水平达到超常特征的表现形式,是人们不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想或设想的一种跃进式思维方式。在心理上的表现为灵机一动,豁然开朗,明心顿悟等。纵观自然科学的发展史,许多重大突破往往发端于直觉思维:如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李政道、杨振宁的力相互作用中宇宙不守恒定律等,无数事实证明:如果没有直觉思维,就没有假说和猜想,创造发明就不复存在。

直觉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注重夯实基础,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经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这也是学生发现问题、增强兴趣、探索发明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基本知识及其联系之后,才能使思维具有科学性,才有可能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及联系。如:在探究如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在了解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系之后,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要改变玻璃瓶在水中的沉浮有哪些方法?为什么这么做?再让学生利用泡沫、水、小铁块、橡皮泥等器材,设计一个方法,设法使玻璃瓶的沉浮发生变化,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验观察,学生一下子领悟到:要改变玻璃瓶的沉浮实际只要通过改变玻璃瓶的轻重来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是最为简便的方法。不难看出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经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探索发现的重要基础。

当然直觉思维训练除要求夯实基础外,启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也是有效的办法。教师要允许学生猜想各种问题,并进行热情鼓励和赞扬,使学生感到猜想的价值,合理性和教师期待是学生获得满意的情绪,体验并继续进行猜想的积极心理定向。

三、引导联想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求异性和求同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因此,科学教学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丰富的联想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科学教材内容,大都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个事例引出学习内容,教师如果根据教材言尽而意末尽的特点,设置疑问、引导联系、续说多种结果,能较好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主要构造后,笔者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打破常规让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各抒其见,如阳光通过采光器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关?如何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等。在探究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又让学生对如何定性地比较阳光产生的热量说出多种方法,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一下子说出了五六种方法,如:用温度计测量;用手摸;用火柴或纸与采光器接触看谁先点燃;在采光器上洒水看谁产生的白气多等等。教师在及时给予鼓励的同时再让学生讨论出可行的方法,并让学生说出不可行的理由。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然,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课外延伸的形式,也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知识迁移之目的。如:学习了《电》单元之后,提出了如何用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小开关各2个,长电线4根,短电线6根这些材料设计房间的照明电路,要求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组装。通过课外实践的训练使学生不仅对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等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四、拓展质疑  训练学生的灵感思维

灵感是在创新思维活动中经过长期紧张思索和足够知识的结累,在触发条件的激发下意识中突然闪现的疑难被突破的思维形式。它往往是在人们求解某疑难问题过程中,突然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应抓住中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通过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充分激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多角度多方面、新颖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向纵深发展,如:在学习《空气可以被压缩吗》时,教师做了这样的一个演示实验,准备一个两头空的小竹筒,把一小团湿纸团塞进竹筒,然后用一根小竹棍推。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学生普遍认为:纸团不会射出,可实验的结果却却相反,教师用力一推小纸团被射得很远。学生顿时疑惑不解,教师没有直接作答,而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其原因,从而确信压缩空气的原理。接着学生对实验的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纸团为什么要湿的?为什么要用橡皮泥粘住笔帽的柄?教师同样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作了这样的说明:通常情况下易拉罐内外都有大气压且相等,只有让一侧的大气压减小或不存在,大气压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这就是这个实验的设计思路,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疑,待学生明白道理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设计思路,利用生活中的瓶瓶罐罐简易器材设计并完成“体验大气压存在”的多个实验,意想不到的是学生设计出近十种方法,还例举并解释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使学生在不断的质疑解惑中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有时学习的扩展可能会超出学生学习的范围,但却因此激发了更多的好奇、更多的疑问,从而挖掘了更多的潜力。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主渠道在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愉悦、主动地探索、思考进而创新,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资料:

 1、赵光武 《思维科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王金科、邵明德 《物理教学与直觉思维能力培养》

TOP
11#

放飞学生心灵    展示学生个性

——如何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初探

科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实践性、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科学实践活动是科学学习活动的延伸和综合运用的过程,是“问题解决”“研究性学习”“做中学”思想在科学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它包括现场考察、专题研究、科学小制作、种植饲养、社区科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对科学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人结合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实验与研究,谈谈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一、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科学实践既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一个全新的科学学习方式。在小学中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是科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1、从科学的学科性质来看,科学教育要重视科学实践。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科学和科学课程概念的界定的研究,产生了很多新的不同看法,但是,这些看法都强调了科学过程、科学理解、科学实践、科学发现和科学知识。这意味着科学教学应该尽量在真实的事件活动中进行、尽可能与儿童的自我生活、社会、自然相联系。

2、从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认知过程来看,科学教育要重视科学实践。

儿童是如何学习科学的?最普遍地被人们接受的一个词是“科学探究”,它强调了学生的背景知识(材料信息、语言信息、人际信息等)在科学探究中所起的重要支持作用,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科学。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也认为,儿童学习科学是自己主动建构科学知识的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教学要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权威者的模式,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从中获得科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感受科学的价值。

3、从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来看,科学教育要重视科学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在科学教育改革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令人关注的研究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就是“做中学”和“探究研讨法”,它引起了各国科学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开展科学实践教学的目的正在于使学生经历、体验科学,了解科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科学的信心,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加强科学实践活动教学。

人类面对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企图依靠传统的高效率的学习来紧跟知识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梦想,世界各国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人的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寻求一种更有效的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上,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现实中,放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这也是科学实践的时代价值所在。

二、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内容

“处处留心皆科学。”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些来之于学生身边的例子:

l        校园里哪棵树最高?哪些树种得最多?

l        在校园里,你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l        你知道苹果吗?你能说出苹果的特点吗?

l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你观察过手吗?你的指纹和别人一样吗?

l        你知道每天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吗?

l        你用一张白纸可以来干什么?你可以做一辆纸车吗?比一比,谁的纸车跑得远?

这些问题几乎可以信手拈来,每个问题都可以设计成一个科学实践活动,而且可以完全符合小学的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笔者认为,科学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它包括局部的短时间的动手操作活动和整体的时空相对宽裕的实践活动,都要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这两方面的活动各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后者。选择实践活动的内容时要切实把握以下几方面:

1、实践活动内容包含的信息要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科学实践活动重在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而实际问题的涉及面广泛,所包含的信息复杂,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止一条。同时,在一个实践主题中,因为切入点不同,所以研究方法、搜集资料的途径、表达方式、过程设计等都应有很大的灵活性。

2、发现、提出、研究问题是科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环节。

科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呈现现象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学习《毛细现象》后,教师出示放在红水中的一支白粉笔(要求放置在红水中一段时间)观察,这支白粉笔怎么样了?为什么越到上面颜色越淡?由此让学生课后研究这些问题。

3、注意内容的综合性和社会性。

要注意研究范围的广泛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和。注意选择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热点问题,如环保问题、节能问题等;内容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调查校园的绿化及树种名称、研究废电池的去向等。

4、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科学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必须注意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在学了《植物的一生》后,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会种凤仙花的基础上指导种其他的花卉,比一比谁种得花长得最好?谁的花开得最漂亮?等等。

三、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

科学实践活动,不同于科学课堂教学,它以学生的生活和问题为背景和载体,突出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过程性和创造性。因此,组织形式要灵活,如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竞赛、游戏、编小报等等,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运用。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从周期长短来看,大致分为短期实践活动和长期实践活动。短期实践活动一般可以用1到3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和。比如设计一辆纸车,比一比谁的纸车跑得远,学生获取纸的不同性能、怎样设计更合理、如何跑得快等知识。长期实践活动时间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或更长,目标是扩展和提炼知识。例如让学生种植一盆凤仙花,使他们在种植过程中知道凤仙花的基本结构,了解它的一生;在养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蚕的一生由卵到幼虫到蛹到成虫的变化过程,获取如何养蚕的基本方法等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从问题的复杂程度看,可以分为科学体验和综合运用。科学体验着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价值,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比如,让学生课外观察一棵大树,发现了大树多少特点;回家捉蚂蚁,你想到了哪些方法;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食物含有淀粉等。综合运用同样重视体验,但是问题的复杂程度高于科学体验活动,要用到相对复杂的知识、操作技能、策略,使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科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以及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同时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

一般地,小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介绍范例(学生有了经验以后可以省略);确定专题(项目);确定活动小组;制订计划(小组分工、准备工作);活动实施;汇报结果(或撰写观察记录);组织活动成果的交流研讨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单一地传递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要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客观世界进行对话。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是参与者、指导者和监控者。但是,实践活动中并不是排斥教师的指导,只是教师的指导方式应该是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去帮助。我认为,指导三四年级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都应该先向学生示范。可以是自己亲自示范,也可以是告之他人怎么做。重点是设置情境,协助学生确定活动组织,确定问题和拟定实践方案,设计及数据的表格和设计结果表达形式等;五六年级学生如果没有实践活动经验,同样要详细指导,如果有经验,更多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四、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策略

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与常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从内容、形式、时空上往往没有可以效仿的地方。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科学实践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体验为基础。因此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选择实践课题,通常采用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使整个实践课题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结果表述都靠学生自己努力,让他们成为某一个实践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对实施目标的实现承担主要责任。教师要强调“做中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能动性、参与性,体现学生自我意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选择并不断构建有价值的知识,同时通过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自主发展。

2、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环境。

科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放弃过去那种权威的架势,给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环境。这里所说的开放性表现在:(1)学生的学习器官的开放。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解放儿童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儿童的口,让其自由讲;解放儿童的手,让其自由做。(2)学习空间的开放。学校、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生科学实践的空间。(3)学习时间的开放,不以课内课外为限。(4)学习目标的开放,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不能将一次实践活动的目标明确界定在某一具体方面。要使不同学生都有着自我体验到的不同收获,这些收获既有显性的,也由隐性的;既有知识的,又有能力的,还有情感的。(5)教学评价的开放,追求目标不唯一。同一项实践活动,可能有多种结果,而且结果表达的方式也可能是多元的。(6)教学内容的开放。科学实践活动可能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若加以综合运用,可以发现科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认识科学的广泛应用性。(7)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师应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灵活选择或整合多种实践方式,并不断地在实践中受到启发。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保证实践效果。

教师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时,应做到:(1)必须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童心”。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创设富有趣味的活动和参与氛围是关键。(2)科学实践活动必须使学生能理解的(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完成,能实现促进全体学生思考、动手操作,还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紧密联系。(3)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实践活动的范例,指导学生周密设计实践活动计划和过程,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4)要把握科学实践活动的时机和时间,科学实践活动要同生活、学习、社会紧密结合,要敏锐地抓住生活中的科学实践活动时机,及时有效地组织科学实践。同时。科学实践活动时间长短要看实际情况。(5)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有针对性进行指导,还要多方争取支持,提供充分的资源。

4、密切关注活动过程。

《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体验过程,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学生在实践中的感受与体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可能最后的结果不理想,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设计实践方案、查找资料、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等过程,可以说,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实践活动追求的结果。

5、鼓励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赖于富于创造性的活动设计。科学实践活动要充分体现创造性。要求活动设计新颖,有学生积极活动的心理空间和实际空间。让学生勇于表达见解、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得出有创造性的活动成果。

五、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评价

课程、教学、评价,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评价方式的选择决定于评价目的,而评价目的的决定于什么是需要被评价的。在确定科学实践活动课程之时,即已决定了什么是需要被评价的,并已确立了教学的形式。科学实践活动的目标多元性、形式多样性、内容开放性决定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也必须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要努力做到主题不同的实践活动,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案,包括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科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过程与方法上的体验和发展。

一般地,科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1、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2、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比如是否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否感受到科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等。3、学生掌握科学实践的方法和技能。4、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5、学习的结果。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是一篇科学小论文、一次口头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幅图片等,结果的质量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上多方考察,灵活掌握。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差异,以及解决问题的速度的个别差异,学生各种不同反应或不预期反应将会出现于活动过程中,因此传统单一方式的纸笔测验已不能实现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功能,只有通过考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协作者之间互动的讨论过程来实现,要将评价与实践过程整合,这种评价就是过程评价。评价与过程整合能用思考的品质来报告个别学生的学习成就,避免同学之间的恶性竞争,并无形之中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心。过程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是建立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档案袋”,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与其在活动中的发展状况。

此外,由于科学实践活动的时空广泛,只靠教师的评价难以全面准确。评价主体可以扩大到同学、学生小组、家长和学生自己,甚至可以涉及到单位、社区、部门、个人等,采用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形式。评价标准要以“自我”为参照,多用激励性和描述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与合作小组,也可以评定等第。当然,不论用何种形式,关键是不能影响评价功能的发挥。

TOP
12#

小学科学教学中“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探索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我们可以挖掘科学教材中隐含的许多节能环保素材,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本文试从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可行性分析、操作模式和活动评价方面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   模式   评价

正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实施了“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活动。所谓“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从科学教材中选择有节能环保素材的内容为出发点,结合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现象选择、确定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科学教学中隐含的节能环保教育因素,开展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迫切性,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有关的节能环保知识,增强节能环保的意识。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以学生经历和体验为手段,以儿童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认识对象,把相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科学课的教学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特别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它要求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例如:生命世界中的生态平衡、把小动物送回家、认识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保护生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生物的重要性……物质世界中,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知道有的物质不可再生、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人对环境有责任……地球与宇宙中,欣赏美丽的天气、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可见,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了节能环保相关的最基础和最基本的内容,编排也是科学合理的。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不仅是开展节能环保教育,培养小学生节能环保素质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科学学科教学,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需要。

正如其他学科一样,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记忆概念和定律,而应当积极倡导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科学课程的目标,是科学课程的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实质上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思维习惯,一种能力系列。新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探究式学习活动而非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便可把科学探究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重在探索的过程,而非结果;重在收集证据,而非繁杂的计算;重在对结果的评价,而不迷信结果。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环节。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节能环保素材,以课题的形式为抓手,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向学生进行节能环保教育,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活动。

二、“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操作模式的阐述

 “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式和探究性是它的核心思想。通过学生对活动的探究、实践,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积极主动地、科学地探究的基本素养。经过实践探求,在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问题、注重实践的操作模式。如图所示:

提出课题

制定方案

实践体验

成果展览

研讨交流

 

 

 


1、提出课题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这一阶段里,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提出研究的任务,诱发探究的动机。为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应做到“三个结合”,让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确立活动研究的内容。

1)活动研究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结合。活动内容设置的基础是与小学科学(常识)教材的紧密结合,它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学生在学习《塑料》一课时,对“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塑料的应用”产生兴趣,教师就组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作为探究课题,让他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活动。

2)活动研究与日常生活问题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情况,让大自然与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存打好基础。因此,“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研究的课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2004年夏季由于高温少雨,余姚市饱受干旱之苦,用电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了余姚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在体验缺水缺电之苦的时候,感到非常困惑。于是,我们以《余姚城区电资源的研究》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活动研究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科技教育是学校教育内容之一,红红火火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活动平台,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实践创新的舞台。“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成为我校科技活动的特色。2004年,学校提出创建环保绿色学校,科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节能环保课题调查活动,广大学生纷纷自立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有《姚江在呻吟》、《一次性筷子调查报告》等。

2、制定方案阶段。这是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在此阶段,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与任务进行组内分工、时间安排、资料准备等工作安排,并形成书面形式,从而使活动的研究有序。指导学生做好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使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必将为以后顺利的开展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1)课题小组独立制定活动方案

我们引导学生搜集、吸收相关的有用信息,进行学习借鉴、迁移运用,为自己的活动研究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简要地说,我们要求学生在课题实施方案中写明三项内容:一是要研究什么?即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是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是实施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根据研究的目标,将研究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探究活动方案。二是怎样研究?即研究过程的设计。包括研究的工作步骤、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研究的方法等。三是预计最后的研究成果是什么?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还是科技小论文。一般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活动方案表,如下图:

关于            的研究方案

活动名称

 

组长

 

小组成员

 

研究内容

 

组织分工及时间安排

 

具体研究步骤

 

预计研究成果

 

 

 

 

 

 

 

 

2)组织开展课题论证、展示活动

各小组提交课题活动方案,师生共同在课堂上讨论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因为不是每个课题都能实施研究,也不是每个课题都有研究的价值,所以要让学生阐明选题原因并展开充分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自己课题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意识到自己的身边原来有那么多问题值得研究。在展示课题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学生的课题具有独创性,应该表扬;不具独创性,同样给予鼓励。通过展示和讨论,师生共同对所提交的课题进行筛选与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好奇欲望、探究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得到了充分地调动,为下一步具体实施研究计划奠定了基础。
                

3、实践体验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研究的中心环节。在确定研究方案之后,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或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己一定的观点,掌握一般的研究方法。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最重要过程,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根据小学生实际,我们采用的实践体验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献搜集法。文献搜集法主要指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查阅有关的图书、报刊,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有关的资料加以分析、比较、综合,进行判断、推理,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资料的来源很多,有书籍的、生活中的、网络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应用资料。例如,学生围绕“余姚水资源调查”这个主题,他们对余姚降雨量和家庭用水情况,设计了表格,通过观察和走访等获取资料。

2)参观访问法。参观访问法是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实地参观,访问有关人员,从而搜集研究主题的相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法打破课堂限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学习动物一课后,学生确立了“余姚养鸽业调查活动”课题,他们通过参观养鸽场,采访农技人员等,了解提高鸽肉品质及预防鸽病等科学养鸽办法,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与养殖员、农技人员交流。

3)考察调查法。考察调查法就是围绕研究主题,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导进行理性的分析,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学校周围小河里鱼虾减少的原因、学校周围污染环境行为的调查等。

4)观察实验法。观察实验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界中的一些动植物,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些反映,并对这些反映借助一些资料作出准确的推理、解释。实验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推理、解释而设计的一些相关的小实验。这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能体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活动,学生围绕探究主题,自己设计观察实验方法进行探究。例如,一个学生为了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想了许多办法观察蚂蚁,有强迫法、引诱法等,多角度了解蚂蚁,并且坚持观察了半年,记录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教室内空气质量调查活动组的学生为了了解教室内空气污染的害处,采用植物对比实验法和人体体验法等获取第一手科学资料。

5)实践操作法。实践操作法是指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提出尝试性的实践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加以实践操作,以此提出研究结论。小学科学常见的实践活动是观察与实验,但学生尝试性操作也是实践。《姚江的污染及治理》课题,学生为了解决污水问题,提出植物治污的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养殖水葫芦治污实践活动。

6)合理假想法。合理假想法是在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自己合理的想法、创意或金点子。如假设在人类居住的有利环境或不利环境的因素有所改变(或一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在10年、20年之后将会怎样进行假想。人口剧增的隐患、20年后,纯净的淡水何处觅?……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节能环保的理解,设计自己理想中的事物。如:理想中的住宅环境等。

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了许多强烈的体验和有价值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实验报告记录、科学小论文、创意小点子、科幻画、科学小报等形式积累资料。

4、研讨交流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必定有许多收获,有许多新的认识。在这里,学生主要把实践所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形成一定的书面表达形式。但是,这些收获和新的认识比较零碎,不够全面,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归纳。学生一般采用讨论和辩论的办法,交流自己对活动研究的描述与记录的内容。根据学生共同交流情况,很多时候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开展第二次的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再进行共同交流提炼。根据学生实际探究情况,如此循环研究,使这个主题研究不断深入。

5、成果展示阶段。展示课题成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快乐,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手段。在这一阶段,师生共同把交流所得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向全校或社会有关单位进行递交,加强宣传。展示课题成果的形式很多,有实物展示、版面展示、主题班队活动、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会等。展示课题成果要与学科教学、德育活动、科技活动等有机结合。如:撰写课题报告是学生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很好的表现形式之一,并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收集的信息量很大,涉及的领域又多,要写成一篇高质量的课题报告,难度较大。更大的困难不是资料的多少,而是文体的要求。因此要与语文教师紧密合作,让学生知道课题报告的格式,指导学生撰写课题报告,逐步提高课题报告的质量。根据有关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情况,及时组织学生参加上级科技竞赛活动,是展示活动研究成果最好的办法之一。

这五个阶段有时也可以互相交叉推进,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

三、“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评价方法

    1、 实行多元性评价。打破学科教学中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实行教师、学生、同伴,甚至家长共同评价,尤其注重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2、重视过程性评价。由于“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考虑,既重视“质”,又重视“量”。

1)评价学生对“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程度和自觉程度,评价学生的节能与环保习惯养成程度。

2)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如科学研究的兴趣、主动学习的品质、对问题发现和研究的关注等,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实践能力。

3)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体验时是否专注,实验时是否投入,讨论中是否积极,汇报中是否认真等等。

4)分析学生的劳动结果。如小制作、小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3、建立档案袋制度。“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所涉及的评价范围比较广,一次性定性是不可能的,为了考核学生是否达成目标,我们采取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档案袋的方法,把他平时的作品、报告等等都收录进去,展示其成长的足迹。

在实践中,我们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节能与环保意识,养成节能与环保习惯,也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学会类似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生的心理、社会发展随着时空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何况我们做的只是一个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很不完善。我们将把已有的成绩作为新研究的起点,为学校节能环保教育进一步深化、深入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点击学校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刘德华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2

3、《以〈节能与环保〉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果报告  余姚市东风小学课题组  2002、9

4、《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象山教科网

 

TOP
13#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我在余姚市东北街道新课程模式探讨中上的一节公开课。在这节课上课之前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充分研究,想用新的教学理念来上这节课。我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的问题,对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我力求让学生历经知识的探究过程,因此我在开始设计教学时,就不受教材的限制,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造,删减了远离学生、比较繁杂的知识,把学生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起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顺应学生的思维,及时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状况,发现思维中的合理部分,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一、         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这节课上完后,自我感觉还好,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的。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发言面达50%以上,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学生懂得了改变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的道理,特别是对死海的研究,学生能从多角度了解了死海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表明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值得特别提到的是,有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造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魔术,这也是学生的思维、想象高度活跃的表现。

二、         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很多教学目标都较好的达到了,学生能够很好的认识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同学能进行归因法推理,部分同学具有了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很多同学受到了验证实验结论的熏陶,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发展。叫人兴奋的是,还有许多生成性的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得到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应用知识的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本堂课的教学还没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还不够到位。

三、         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虽然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动,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比较贴近学生,但是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还是根据学生发展的脉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学生发现马铃薯在小杯中上浮而在大杯中下沉的现象后,并没有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也就不需要对问题进行整理了。说明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

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有时下沉有时上浮,这可能与什么有关?”的问题时,我估计学生可能会做出以下几种推测:①可能与杯子的大小有关;②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③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然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根本就不往这些方面去推测,而是直接切中问题的实质,认为可能是小杯里装的是盐水,理由是他不小心手上碰到了水,自己尝过,感到是咸的。我当时并没有特意把学生向这个方面来引,而是放弃了自己开始的设计。

在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得到初步结论后,大多是学生没有意识到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是对结论进行验证是一个严肃的科学态度问题,需要验证的观念是我亮出的,而不是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结果,好像把教师的意志加在了学生身上。因此如何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这是需要我进一步研究的。

四、         产生的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感想和体会,也迸发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我认为:

1、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直接提出。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而通过对学生问题的了解,特别是对基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的了解,可以使教师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 

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活动,可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需要不断发展的一部分,如果再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选出一到两个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现有条件进行研究的问题,学生当然很有兴趣,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变得比较强烈,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过程之中去,学生就会很轻松的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教学中,不管教学生什么内容,我们都要了解学生在其中产生的问题,或者是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使之成为教学的起点。

2、顺应学生,既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也能展开更多的教学活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兴趣特点和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即顺应学生,是现代教学观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来安排、组织教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充分体现。

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在学习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那些看似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必要的重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耐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才能找到顺应学生的线索。特别是对于一些看似荒唐的问题,可能是学生思维活动高度活跃的结果,如果教师给予关注,给他提供展示的机会,还会从中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这样就会不断有新的教学活动生成,使学生的收获远远高于预期的效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