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3学年共同体陆国萍专帖(三、五年级) [复制链接]

1#
一、座右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二、学年发展目标
1.认真上好每一堂科学课。
2.每一节课都能及时反思和改进。
3.钻研项目,思考实验器材的改进。
4.争取每学期都有精华帖的发布(3-5次)。

三、主要行动措施
1.认真备课,准备每一课实验器材。
2.每一节课后及时在教案中记录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3.认真准备每一次的网络研修和交流,整理交流资料专贴发布。
分享 转发
TOP
2#

上虞区2023学年共同体陆国萍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XX分

一、研修活动共得X分
1.1现场教研得X分(详见3#)
1.2网络教研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1.3论坛研修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二、研修成果共得X分
2.1师德荣誉得X分(详见4#)
2.2辅导成果得X分(详见5#)
2.3撰写文章得X分(详见6#)
2.4上课讲座得X分(详见7#)
2.5技能竞赛得X分(详见8#)
2.6课题研究得X分(详见9#)
2.7课程建设得X分(详见10#)
三、研修组织共得X分
3.1出谋划策得X分(详见11#)
3.2活动组织得X分(详见12#)
3.3项目管理得X分(详见13#)
TOP
3#

1.1现场教研得X分
得分标准: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1次得5分,现场主动参与交流互动再得5分,网络互动10次以上再得3分。有视频录像的活动后及时补看得2分,以有活动听课记录或心得、照片等为准。
得分内容:
TOP
4#

2.1师德荣誉得X分
得分标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事业心强,服从组织分配,工作量饱和,团结协作,关心学生,为人师表。荣获镇校级优秀先进荣誉得20分,区级优秀先进荣誉得40分,市级优秀先进荣誉得60分,省级优秀先进荣誉得80分。
得分内容:
TOP
5#

2.2辅导成果得X分
得分标准: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辅导学生在校级获奖每人次得5分,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积分(相应级别个人奖获奖积分的3倍计算),非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得分内容:
TOP
6#

2.3撰写文章得X分
得分标准:主动思考,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报道撰写得10分,撰写案例、论文得20分。经区级媒体以上推送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TOP
7#

2.4上课讲座得X分
得分标准:承担开课、讲座等任务乡镇校级得10分,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
得分内容:
TOP
8#

2.5技能竞赛得X分
得分标准: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项目建设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TOP
9#

2.6课题研究得X分
得分标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参与者以主持执笔的三分之一分数记入(四舍五入)。
得分内容:
TOP
10#

2.7课程建设得X分
得分标准: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得分内容:
TOP
11#

3.1出谋划策得X分
得分标准:思考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
得分内容:
TOP
12#

3.2活动组织得X分
得分标准:承担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0分,协助参与项目活动得5分。
得分内容:
TOP
13#

3.3项目管理得X分
得分标准:承担共同体团队项目建设和省市区相关学科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工作视工作量酌情得分。
得分内容:
TOP
14#

五年级的一起哦,互相学习
TOP
15#

1.认真上好每一堂科学课。这个要求不低的!
TOP
16#

学在路上,践行理念。
TOP
17#

开学第一周,属实很忙。学校又要创建一个校园气象科普基地,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知识点。气象播报总会听到一些指数,如穿衣指数,防晒指数,洗车指数等,但你听说过下面这些指数吗?

TOP
18#

奇奇怪怪的冷知识又增加了。







TOP
19#

五上第一课《有关光的思考》:

一、聚焦:光的思考

1.欣赏: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光的图片(太阳光、月光、萤火虫、烛光)

2.讨论: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哪些?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提示: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二、探索:认识光源

1.思考:光从哪里来?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

2.讨论:说说这些发光物体中,哪些物体是自己发光的,哪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的?

3.结论:能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板书:光源等)

4.分辨: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板书:非光源等)

三、研讨:没有光会怎样?(预设20分钟)

1.思考:我们能看到光源,因为它们自身能发光,那些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到的?

2.讨论: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

3.辨析: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下面有三个选项供你参考,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选项,完成活动手册。

l 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

l 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

l 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的影子。

4.活动:黑暗中的红苹果。

5.交流: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

6.小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当没有光的时候,就不会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也就不会看到这个红苹果。

四、拓展:夜视仪原理

1.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看到物体?

2.讨论:借助工具,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但是可以借助仪器拓宽人的视野并看清目标。

3.展示:夜视仪: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夜视仪一般是安装在照相机中的一种发光仪,它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发出人眼看不到的光,这种光能照亮物体并被照相机感知。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我们能看到的图像,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夜视仪的种类很多,无论哪一种,它们也都需要光,才能让人们看到物体。

4.记录:学习了这一课,你对光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思考,请你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并试着探寻答案。

教学反思:

1.上课前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个纸箱和一个红苹果,纸箱上开好小孔,然后课堂上放入红苹果密封,保证没有光源。有的孩子带了鞋盒,很厚实,效果很好;有的小组是较薄的纸箱,并且四周没有密封,有点透光。下次应建议学生带鞋盒。

2.密封的纸箱模拟黑暗的房间,学生反映看不见红苹果,但是理由描述的不够充分,有的就简单几个字:红苹果不会发光。需引导孩子意识到表述理由要充分。

3.实验室在第一幢教学楼1楼,教室在第三幢教学楼四楼,来去的路上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这几节课是在教室上的,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TOP
20#

这节课拍了照片,但是接下来的课又忘记拍照了......





TOP
21#

五上第一单元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聚焦:传播方式

1.回顾:声音传播方式导入

请一位学生在教室外面喊报告,此时门关着,请同学们回想声音传播的方式。教师板书。

2.讨论:学生小组研究并猜测比划光的轨迹。

3.交流:请同学用手来演示光的行进轨迹。

4.揭题:光是不是像这样传播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探索:光的传播

(一)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索

1.思考:光到底是怎样的方式传播的,我们又该如何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呢?

2.讨论: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你能怎样的方法来证明?

3.出示: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4张卡纸),你觉得可以怎样用这些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4.设计:拟定实验方案后,交流汇报方案。

5.提示:

1)课件出示完善后的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3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上分别打一个小孔(已经打好);

第二步:两端折边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

第三步: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第四步: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直立一张卡纸作为纸屏;

第五步:拉上窗帘,关闭灯光,保证室内处于昏暗环境。

2)课件出示相关实验注意点:

①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②实验需做2~3 次,直到能清晰地看到纸屏上的光斑为止。

6.探究: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并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光的传播路径。

8.小结: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二)横向移动中间的一张有孔卡纸观察光斑的探索

1.问题:横向移动中间的一张有孔卡纸,会看到什么现象?

2.猜想:引导学生猜测,说自己的想法。

3.提示: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横向移动中间的一张有孔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

2)实验做3次,直到能够清晰看到光斑。

3)观察光斑,记录光的行进路线。

4.探究: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光的传播路径。

三、研讨:光的传播

1.问题一: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并解释这一现象?

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

2)小结:当我们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中间的一张带孔卡纸后,手电筒的光穿过第一个小孔后,我们能看到横向移动的那张卡纸上出现了光斑,而纸屏上却没有光斑。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板书: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问题二: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了吗?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教师板书。

2)小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而声音隔着一些物体还是能听到的。

3.问题三: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讨论:学生举例说明。(预设:广场上的灯,车灯,阳光,大雾天的灯……)

2)展示:课件出示一些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

教学反思:

1.如何保持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有学生提出几种方法:沿桌边摆放卡纸;用绳子穿过小孔并拉直;用尺子对一对;用眼睛看三个小孔,是否能全部看到。我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后来仔细一想,第一种不一定能达到,第四种就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应该在小结时再说明一下。

2.记录光的行进路线,需要用箭头标出前进方向,好些学生漏了。移动卡纸后,光的行进被打断,只照到第二张卡纸的边缘,光线仍然是之前的传播路线,但是好些学生画了不同的。这里的注意点没有强调: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也就是手电筒的位置不变,移动第二张卡纸约5厘米。

TOP
22#

五上第一单元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一、聚焦:光遇阻碍

1.回顾:在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当把第二张卡纸向左或右移动5厘米厚后看到的现象,引出疑问:“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

2.揭题: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二、探索:不同情况

(一)光照射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品的探索

1.问题:如果把中间的卡纸换成其它物品,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2.出示:小组实验材料(手电筒、透明塑料片、玻璃片、半透明塑料片、不透明塑料片、卡纸、杯子等)。

3.猜测:光能通过这些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品吗?

4.提示:课件出示实验活动过程和要求

1)实验活动过程:分别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品遮住手电筒,观察手电筒光斑的亮度,以及能否看清前方杯子的细节等。

①用透明的塑料片、玻璃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等。

②分别用若干张半透明的塑料片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等。

③用不透明的塑料片、卡纸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等。

2)实验活动要求:

Ø 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Ø 重点观察能否看清前方杯子的细节。

Ø 保证相同条件:光源的强弱、光源到挡光物的距离、观察的角度等。

5.探究: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光能通过一些透明的物体;光能部分通过一些比较薄的半透明的物体;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

(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

1.问题:用激光笔从透明的水槽一端照射过去,会看到什么现象?如果在水槽里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再次用激光笔照射,会看到什么现象?

2.猜想:引导学生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

3.提示: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对比观察两次实验现象。

2)烟雾的量不宜太多,能看到光束即可。

3)强调并确认用完的火柴完全熄灭,激光笔发出的光不能照射人的眼睛。

4.强调: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5.演示:教师和学生配合演示,其他学生观察。

6.交流:汇报实验发现,鼓励学生猜测可能的解释。

1)在烟雾中能看到笔直的光柱,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烟雾的本质是很小的固体颗粒物,它们是不透明的物质,虽然会阻碍光的传播,但由于数量很多很密集,而且颗粒很小很小,也有一部分会被照亮。所以借助烟雾,能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

7.拓展:如果让激光笔的光柱穿过水雾,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教师演示激光笔光柱穿过水雾的实验。

三、研讨:光的思考

以下三个问题先小组讨论交流,再集体研讨。

1.研讨一: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就形成了影子。

2.研讨二:用光的传播方式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日食与月球的影子有关,月球影子投落到地球表面,是发生日食的原因。当月球影子扫过地表某一地方时,因太阳被月球所遮挡,这一地区的人们会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变暗,这就是日食。

月食与地球的影子有关,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月食。

3. 思考: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如何 ? 处于月影中的人为什么会看到日食?处于地影中的人为什么会看到月食?

教学反思:

1.这个实验对光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黑暗的环境,否则无论怎样,学生都能看到杯子的细节。于是我让学生观察杯子上亮光的多少。

2.光照射烟雾,出现光路,很多学生认为光没有遇到阻碍,于是我就直接出示了原理。这样的处理很别扭,老师们有更好的办法吗?

3.激光照射水雾,能出现光路。但水雾也是透明的,为什么也阻碍了光的传播形成了光路呢?

最后编辑陆国萍 最后编辑于 2023-09-15 15:25:19
TOP
23#

五上第一单元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一、聚焦:光的传播

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如果光遇到的物体是一个透明的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光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传播。

2. 那么,这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

二、探索:观察实验(预设15分钟)

(一)实验1:观察光从空气射进水中的现象

1.思考: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让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进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2.预测: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光透过空气进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

猜想1:不会,透明物体,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改变。

猜想2:会,生活中见到吸管插入水中时,吸管弯折了。

3.提示: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1)激光笔不要照射同学的皮肤及眼睛,防止出现伤害。

2)实验完毕及时关掉激光笔,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3.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再次强调:禁止用激光笔照射自己或他人的眼睛。

4.交流: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具体在哪个位置发生的?有没有其他发现?

5.小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在接触面发生了弯折。

(二)实验2:观察铅笔放入水中的现象

1.思考:如果让光垂直射入水中,还会发生弯折吗?如果我们用铅笔垂直或倾斜分别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2.提示: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将铅笔分别垂直和倾斜放入水中。

2)每种情况做三次实验并进行观察。

3)记录实验现象。

3.探究:请同学们进行分组观察实验,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交流: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具体在哪个位置发生的?有没有其他发现?

倾斜放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向上“弯折”了,好像断了,而垂直放入水中的铅笔没有发生这个现象。

5.小结: 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而光由空气垂直射进水时,光继续沿直线传播,不会产生折射现象。

(三)实验3:使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

1.思考:分享一个养鱼的趣事,明明鱼缸里只有一条鱼,有时候却能看到两条鱼。怎样才能看到两条鱼呢?请同学们自己变换观察角度尝试一下,并把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2.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实验。

3.交流:怎样调整角度,才能看到两条鱼呢?

4.小结:在鱼缸两面玻璃的交界处,可以看到两条鱼。

三、研讨:观察发现(预设15分钟)

1.问题1: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1)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2)小结:射入水中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光在空气和水的接触面上发生了折射。空气和水是两种不同密度的透明介质,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2.问题2:放入水中的铅笔有哪些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1)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2)小结:倾斜放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向上弯折了,而垂直放入水中的铅笔没有发生这个现象。如果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比如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如果是垂直入射,光线不会发生改变,比如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

3.问题3:你是怎样调整角度,使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是两条的?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1)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2)小结:在鱼缸两面玻璃的交界处,可以看到两条鱼。光从鱼到进入人眼要先从水中进入空气(玻璃可以忽略)。光线发生了折射。有两条光线改变方向后射入人眼,所以才能看到两条鱼。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四、拓展:联系生活(预设5分钟)

1.思考:渔民在水面上看到了水里的鱼,捞鱼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1)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2)总结:今天,我们了解到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实例,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能够发现更多关于光的折射的有趣现象。

2.活动:在桌子上平放一个硬币,把一个玻璃杯放在上面,从上面能看到这枚硬币。 从侧面也能看到硬币, 保持你的观察位置不变,不要动,把水倒入杯子中,看看有什么奇迹发生? 硬币不见啦! 硬币真的不见了吗? 它还在原来的位置!

学会了吗!你可以把这个魔术表演给你的家人看!并向他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3.延伸: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等其它透明物体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研究光的知识。

教学反思:

1.为了让激光可见,通过点燃线香制造烟雾,水中加了牛奶,但就不单纯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知道学生会不会有疑惑。

2.课前忘记让孩子们带透明的玻璃杯,用的是学具箱里的方形水槽,学生观察后说铅笔没有变化,有的认为是向下偏折,提醒学生从上往下观察。不是正面观察,是否影响结论呢?

3.水中的光线向下偏折,水中的铅笔向上偏折,老师们是怎么讲解原理的呢?

4.消失的硬币布置成了周末作业,请孩子们回家做一做,期待孩子们的实验反馈。

最后编辑陆国萍 最后编辑于 2023-09-15 15:24:56
TOP
24#

课前下水试验:


TOP
25#

水中的光线向下偏折,水中的铅笔向上偏折,只能让学生实际去仔细观察、发现。
TOP
26#

l陆老师的一课一思真详细,学习了
TOP
27#

课前下水试验:
191267

191268
陆国萍 发表于 2023/9/15 15:24:01
建议陆老师把方形水槽给成圆柱水槽,效果非常好。
TOP
28#

感谢分享!
TOP
29#

水中的光线向下偏折,水中的铅笔向上偏折,只能让学生实际去仔细观察、发现。
高大 发表于 2023/9/15 15:53:17
需要和学生讲一下原因吗
TOP
30#

课前下水试验:
191267

191268
陆国萍 发表于 2023/9/15 15:24:01 http://lt.zjxxkx.com/images/com
罗伟军 发表于 2023/9/15 16:41:18
忘记布置了,之前都记得让学生准备材料。办公室也没找到。烧杯可以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