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志鹏个人读书专帖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校长读书会要求每个管理人员都阅读《在学校,我们怎样做中层》一书。假期认真阅读,收获颇多,管理也要像做学术一样去研究。
分享 转发
TOP
2#

上篇讲的是卓越中层的通识能力(包括全局思维力、战略执行力、团队组织力、关系构建力),下篇讲的是中层角色定位认知(中层教研、年级主任、中层德育、学校技术、学校后勤、学校图书馆、学生发展、教师成长)。
这本书是由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50个管理者撰写的案例和观点。这样的特色可以让阅读者左右旁通,集百家智慧为我们所用。
TOP
3#

1.什么是中层
书中对中层领导力是这样描述的——领导者要做正确的事,中层要正确地做事。在做的过程中把握和紧扣学校发展理念、学校远景,处理好相应关系,推进学校发展理念、学校愿景的落地。由于此前没有系统思考过中层的角色,所以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查阅了一些文献,其中有这样一个解释我个人比较认可,将中层定义为这几个角色:
执行者:将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和方针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关键人物。
协调者:负责促进不同部门、团队和个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协调一致。
领导者: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有领导意识,激励团队成员,推动团队的发展和成长,带领团队应对挑战和问题。
沟通者:负责将学校领导层的决策传达给一线教师,并收集来自基层员工的反馈和建议。通过有效的沟通,促进学校内部的信息流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问题解决者:负责处理学校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寻找解决方案,并协调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
TOP
4#

读书笔记1:从制度思维走向机制思维(第3页):这里讲的制度是单向度的指令,比如学校为了避免出现学生自己带电脑使用,规定学校内不允许带电脑,这是一种外在的规定和要求。机制呢,是一种有设计的制度。比如同样这个问题,用机制思维就是设置学生荣誉勋章,对于自主、自律使用电脑的学生奖励自主使用勋章,贴在电脑外面,这些学生使用电脑的时间和空间就相对自由,其他学生则只能在学校电脑教室使用。通过对比分析,是不是第二种方式更加有智慧,能够让行为主体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并且自带动力和监督功能。(我们在学校的工作主要是面向人包括学生、家长、老师,所以用机制思维工作,会更有温度,也更能激发人的内在的自发的力量)
TOP
5#

读书笔记2:掌握并坚持执行做事模型(第7页):书中提到中层的关键能力之一就是做事能力。计划—准备—实施—反思(总结)—向上汇报(向下反馈)—调整(优化)。大家可能觉得我们日常开展活动就是这样做的,但是请大家仔细思考是不是每个活动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型执行到位了?我反思自己做事的情况,通常是重点关注了前三个环节,对于方案会一改再改,实施前反复模拟,但是在活动结束的那一刻欢呼雀跃,写完新闻就戛然而止了!如果我们能够按照模型,在活动结束后核心团队坐下来反思总结工作亮点和不足,及时对上级和一线教师进行反馈,趁热想出更加优化的方案,把这个闭环完成,我们的来年的同类型工作一定会更加高质量,更加高效。如果坚持每件事情都能按照这样的模型和思维开展,相信会有巨大收获。
TOP
6#

相信是收获满满的阅读
TOP
7#

读书促成长,向你学习!
TOP
8#

读书促进人思考
TOP
9#

及时记录读书心得是个好办法,学习
TOP
10#

读书使人明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