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木易研修贴 [复制链接]

1#
第一次在小学科学教学网发帖,感谢能有这样一个阳光平台,连续参加了两次网络研修,内容适合一线教师。今后我也会在论坛上分享自己一些观点和感想,驱动自己主动思考、深度思考。欢迎各位大师和同仁指导。
最近一直在撰写教学论文,特别想和同仁们交流看法,论文的选题、素材、理论阐述、投稿经验等,相互督促,互相提出观点,一起研究一起进步!
最后编辑木易振 最后编辑于 2024-03-02 19:43:47
分享 转发
TOP
2#

欢迎新人入驻论坛~
TOP
3#

可要把你对于写论文的困惑发上来,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大家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TOP
4#

202402小学科学网研修心得

1.名师杜百顺老师的成长经历,他自己用八个字概括:

(1)认真:是我们面对问题或者工作的时候,首先要端正态度,用积极乐观,学习技能的心态去面对它。不消极,不敷衍,不推诿,不轻易找借口。在自己的工作中学习、收获、成长。

(2)实干:就是要落实具体的行动,将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勇于实践和创新,通过尝试自己不太擅长的领域来补足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3)担当:勇于接受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新领域,在陌生领域寻找自己的增长点。

(4)思考: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盘和思考,哪些是有意义的,哪些是可以进行改进的,那些是能够进行创新的。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摸索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2.对我的启发

(1)在工作中要更加注意思考,梳理个人的不足,有针对的努力,走出舒适区,向自己陌生和不擅长的领域挑战。

(2)要用实际行动来落实学习所得,注重实践和积累,将平时的每一节常态课上好,锤炼教学基本功。

(3)多阅读专业书籍,多看名师课堂,跳出固有思维,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3.筚路蓝缕,不忘来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这句话非常振奋人心,满满正能量。教育教学生涯,专业发展中,首先要调整心态和思维,用开放、包容、接纳、学习的心态去工作,勇敢走出舒适区,不断前行!
TOP
5#

回复 3楼一剑飘香的帖子

是的,要梳理具体的写作困惑。看了郭老师的帖子,很多都是读书心得和体会,我想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阅读专业数据并坚持写出心得,持续内化和输出。
TOP
6#

听而悟,反思会有量变引起质变。
TOP
7#

笔耕不辍,有思有得
TOP
8#

欢迎开帖,多交流研讨,记录成长
TOP
9#

欢迎加入,我们的研学群体又变大了!
TOP
10#

一起探讨,互相学习。
TOP
11#

欢迎加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TOP
12#

阅读摘要

关键词:学习进阶,学习进阶又称学习进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某一概念或主题的理解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2022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提出: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科学概念的学习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科学系统地安排核心概念的下位概念学习,从而达成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应用。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经历了由下位概念到核心概念的转变,类似爬楼梯。进阶的进主要指思维发展,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核心概念)等。
当下,学习进阶、概念进阶、思维进阶等很流行,值得我们依据课标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教学设计要呈现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从低层次到深层次,从简单到综合等,促进学生认知和元认知的有序发展,形成自己的认知序列和结构。
TOP
13#

苏教版和浙江教材有异同,可以多介绍一下
TOP
14#

进来学习学习,期待老师的分享
TOP
15#

2024.3.15  专家:李德强  湖北宜昌科学教研员,特级、正高
一、研修学习梳理
(一)科学课堂之“观”
1.审视新课程、新理念、新做法背后的逻辑,从路数看课堂  
课例1《卵石是怎样形成的》1989
从发现事实到解释事实,这样的是设计关注了什么?
  课例2《水能溶解别的物体》
观察与比较,扩大范围再比较,抽象,概括
课例3《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聚焦问题,实验探索,探讨整理,拓展小结
有共同逻辑起点:基于知识的教学占据主动性
2.语文老师课堂观的演变---“登山说”
坐索道(舒适)  徒步(经历,思维发展,情感体验)
3.刘默耕老师的:教师带领学生过河的故事,折射的课堂观。
(二)科学课堂之“变”
1.时代背景:双基,三维,思维,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联
3.国际科学教育的时代审视
4.教学逻辑起点--素养本位
具体的观念应在解释和解决问题中建立起来,不是简单获取。
5.课堂形体走向:点状--线状--块状(整体)
6.教学路径的改进---情境创设
  已有经验、素材、方式方法、认知矛盾、动机
(三)科学课堂突破之思考
关键词: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
1.着眼长线,考量课堂,深思和权衡
(1)想科学家一样搞科学,始于“胡搞”
(2)意义建构需要设计具有引发功能的课程与教学
(3)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日常课堂整体支撑
2.立足思考,成就主体
3.立于互动,达成共识
学生想法的互动,提出自己的观点,质疑、批判
二、激发思考
1.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存在的问题,尝试改进。
(1)追求达成教学目标,而只选择有利资源进行呈现,课堂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学生主体”,可能存在暗中替代和挤压。
(2)注重思维发展,从探究走向深度思考,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交流,给与充分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之间的批判质疑。
(3)情境的创设要更加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4)不过早约束,不过分追求完整,不过分强调秩序
(5)正确对待学生的“胡搞探究”、“信口胡说”“离谱数据”。
2.注重学生自主建构科学概念、完善科学概念,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自经历,动手动脑,发展思维,发散思维。
3.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和研究深度,解读教材和了解儿童。
4.充分研读课标,理解并进行实践。
最后编辑木易振 最后编辑于 2024-03-15 21:38:41
TOP
16#

关键词:学习进阶,学习进阶又称学习进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某一概念或主题的理解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2022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提出: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科学概念的学习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科学系统地安排核心概念的下位概念学习,从而达成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应用。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经历了由下位概念到核心概念的转变,类似爬楼梯。进阶的进主要指思维发展,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
木易振 发表于 2024/3/5 8:32:03
进阶的进主要指思维发展,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核心概念)——拆分后,解释得就更清楚了!
TOP
17#

2024.3.15  专家:李德强  湖北宜昌科学教研员,特级、正高
一、研修学习梳理
(一)科学课堂之“观”
1.审视新课程、新理念、新做法背后的逻辑,从路数看课堂  
课例1《卵石是怎样形成的》1989
从发现事实到解释事实,这样的是设计关注了什么?
  课例2《水能溶解别的物体》
观察与比较,扩大范围再比较,抽象,概括
课例3《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聚焦问题,实验探索,
木易振 发表于 2024/3/15 21:31:05
从教材、目标的更新迭代中,可以感受到科学课堂的大变革。
TOP
18#

欢迎欢迎~~~
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
TOP
19#

20240422 小学科学网4月网络研修 学习梳理
1.章鼎儿老师提倡的走向探究的课堂结构
主要活动后的信息加工处理(交流研讨),是一个共享与分析、整理主要活动获得的信息,包括整理各种发现、想法、问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前面的主要活动是为研讨交流做准备的。
2.叶军老师的思考
(1)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注重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2)探究学习和研讨交流的载体
(3)交流研讨的组织
3.存在的问题
(1)习惯于听老师说,师问生答,被动思维。
(2)学生记录现象、数据,缺乏对现象、数据背后隐含信息的思考,缺乏问题的(自主)产生。
(3)护士学生主要活动中的观察、发现、问题,护士学生交流研讨的面。
(4)教师介入太早、太多
4.素养的外在体现
(1)交流、表达、质疑、倾听(行为表现)
(2)问题、思考、推理、判断(科协思维)
(3)探究、实践、观察、记录(学习能力)
(4)合作、分享、迁移、运用(态度观念)
5.如何达成素养发展?
(1)指向结论的发现:学生的观察、记录、交流都是为了解决“试验后的发现”,试验后的发现限制了学生在观察中的思维,也不需要学生对其他现象产生思考。
(2)进一步细化了学生的记录,让作出的图像更精准,能让学生更细致分析。
(3)主要活动单的设计,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录实验中的数据、现象、发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现象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思考、产生问题,形成自己的解释。
6.目前记录单设计的问题
(1)结论封闭,指向注重试验后的结论获得;
(2)忽视过程,不能引发学生对现象更多思考;
(3)没有问题,学生不能由观察产生进一步思考;教师不要害怕学生的回答天马行空。
7.研讨是学生趋同认识、形成公示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提升认识的过程,还是产生新问题、形成新想法的过程。
做法:通过交流,可形成什么共识?
还有什么疑惑?能初步解释刚才提出来的问题吗?
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什么?
8.研讨交流的方法
(一)基于趋同存异的全班交流研讨
  全班逐组交流,用视频展示台,在一个小组交流完后其他小组提出质疑,促进生生互动。
(二)基于核心问题的交流研讨
  科学结论的得出不是教师教的,而是学生在交流研讨中逐步形成并认同的。
科学素养(思维),关注外在表现,达成内涵提升。
二、个人思考
1.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给学生研讨的指导较少,没有梳理方法和指导支架;
(2)给学生研讨的时间和空间有待提升,有时候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就停止讨论。
(3)课堂深度研讨的意识有待提升,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书籍需要阅读和思考。
2.基于新课标的小学科学课堂交流研讨的模式思考
(1)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情境
(2)在常态课中鼓励学生多维表达
(3)在汇报交流中给予语言范式
(4)在证据呈现中给予技术支持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