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29号许水勇作业帖 [复制链接]

1#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29号许水勇作业帖

    一、读书笔记

    1、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实证意识的培养——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2、关于学习科学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3、教师与阅读——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二、教学案例与反思

    1、雨天寻访小动物

    2、贴近生活,主动探究

    3、“一英尺深”的探究

    三、原创文章

    1、把研究进行到底

    2、浅谈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3、小学科学,呼唤有效的探究

    4、老师,我没有收获

   

分享 转发
TOP
2#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实证意识的培养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上虞市长塘镇小  许水勇

科学的本质之一就是“实证”,科学是要讲证据的,科学是可以重复检验的,这就是“实证意识”。然而,在很多实际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实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还屡见不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实验设计要体现可重复检验的科学思想

如在教学《测量摆的快慢》一课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整个摆的探究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关键,那么,舍得花时间对实验中相同和不同因素的控制的深度研讨就成为极具价值的活动了。这个活动我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展开讨论:1、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和多个变量有关时,可以怎么研究?2、能不能用两个不同重量的摆锤来研究摆长问题?3、每一个对比实验中相同的因素和不同的因素分别又是什么?4、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特别在第四个问题的讨论,有如下精彩的课堂场面:

师:明确了这些因素的控制,大家再讨论一下,如果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相互讨论1分种后)

1:实验多做几次会好些。

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1:一次可能有凑巧。

师: 有道理,那你觉得做几次比较合适?

1:三四次吧。

师:行!就听你的,我们每一组也争取都做三次,实验中有干扰的不算,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多做几次,好吗?

师: 又有一个新问题,三次实验有三个数据,怎么处理?

生:可以取平均数。

师: 还有什么我们也要注意的?

2:那些要控制好!

师: 哪些?

2:就是那些相同和不同的因素。

师: 是的,你觉得要让两次实验中相同因素完全相同,操作中应该注意什么?

3:两个实验最好同时做。

师: 这样有什么好处?

3:计时会比较准确。

师:有道理吗?

这是一组引发“头脑风暴”的问题,强调了“动手之前先动脑”。让学生先明确每个实验中一定要保持相同和一定要保持不同的因素是什么,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有效证据。尤其是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加以关注:做三次以上——重复做;求平均数——计数要求简单性;同时做,由一个人操作——减少误差……,强调了测量要客观、精确,它将影响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渗透实证意识。

二、培养学生质疑的创新精神

如我在教学《奇妙的指纹》一课时,对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学生很困惑,

于是,我就引导先学生研究,在自己的十个手指中,有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学生通过比对,没有发现相同的指纹;于是,我又引导,在我们的四人小组中,有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由于学生都已经拓印了自己的指纹,通过比对,也没有发现相同的指纹;我再进一步引导,那么,在我们班级中,有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要求学生在课外,找一找有没有相同的指纹,再找一找在全校三年级的小朋友中,有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甚至到全校同学中去找,到校外去找,尽管这一活动时间很了一些,但对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证意识,价值还是很大的。

又如在教学《植物的叶》一课时,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讲到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时,学生不相信,认为肯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为了证实学生的想法,在此后的一周内我和学生一同比较、研究。他们搜集了许多树叶,两张两张地对比,比了很多长叶子,也没有找到相同的叶子,最后,学生终于承

认,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树叶。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本来是书上现成的知识,现在变成了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得到的真正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所蕴含的价值远远超过书上的知识!这个结论包含着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这个结果保护了学生的科学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这一种宝贵的素质,也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也许这些学生几年以后其他事情都忘了,但他们会记住这样的经历,这会真正铭刻在他们的心里。这个活动就体现了教师对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质

疑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观察结果的实证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的课堂中,学生时常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结论,此时,我就引导学生在课堂里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不能在当堂进行的,可指导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一定要让孩子在实证中明确自己结论的对与错。如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时,对水和植物油的混合,大部分学生认为振荡后的水和油并没有发生变化,各自保持了它们的特性。但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认为油在水里溶解了一点点,依据是试管里的水稍稍变了颜色。面对这部分学生的结论,我没有立即否定,我知道学生是以自己的观察为依据来陈述和质疑的,这点值得肯定,虽然结论是错误的。因此我就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混合物,仔细观察在较长时间内有没有变化;二是把原先安排的过滤演示实验调整,变为分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最后得出了令他们信服的科学结论。虽然这是临时在教学安排上作出的调整,但我认为只有这样的科学探究才是有价值的,对学生是有益的。

还有,学生在动手之前对实验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际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研究出现误差。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进行跟进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测量摆的快慢》一课,在教学在交流摆锤研究结果的教学组织中,关于摆锤重量是否影响摆的快慢的结果,出现不一致的意见,于是我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讨论找出其不规范或不正确操作而影响实验精确性的地方,然后现场验证演示,请“错得最离谱”的一组现场演示,在集体指挥下,严格控制相关变量,达到实验成功。最后,我还“告诉”学生“科学家在研究摆锤问题时,除了要控制好相同的和不同的因素之外,还是在真空状态下做这个实验的。”学生在这样有梯度活动中,经历着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重新梳理和回顾,达到对“精确控制因素”的再认识,深刻体验对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TOP
3#

关于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的一些体会

                                 长塘镇小    许水勇

明年秋季我市将全面启动新课程计划,其中小学常识课教材将有重大改革,《常识》将改成《科学》课,面对这一重大改革,对于每一位小学常识教师来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本人在此学习中所产生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学习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课程非常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确,科学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特殊的认识和发现的过程,“在探究过中的孩子就是一位小科学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科学探究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发展的历史,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学习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新课程标准把对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的确,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积极倡导开展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和有效方法,使学生明白探究什么和怎样探究.《标准》再一次提醒我们,在关注传授知识技能、关注科学结论的同时,更要关注科学探究途中的“风景”.因为学生潜在创造能力、各种良好品质的形成就隐藏在这“风景”之中.因此,我们必须抛弃唯结论的探究方式,让学生参与探究,自主发展,在自由的活动中体验科学的乐趣.这样学生才会得到比结论更多的收获.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在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在教《磁铁》(浙教版教材常识第七册)这一课时,在课的开始阶段,我对学生说:“这堂课我们来‘玩’磁铁,在‘玩’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发现磁铁的奥秘,看哪一位同学发现得最多”,然后分组实验,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学生拿者手中的磁铁,这儿摸摸,那里碰碰,有的甚至拿着磁铁离开座位去碰碰门、窗、黑板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小结: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并让学生演示给同学看,并让没有发现磁铁性质的同学模仿做一做.这个 “玩”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在“导、放、收”上作了宏观调控,把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寓于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中,自主探索,总结发现,研究磁铁的性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强调科学探究也是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淡化知识性目标,突出发展目标,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究的经历,从而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成了课堂上的主人,其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在课程标准还强调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有教师扶着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因此《标准》中提出了如下建议: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提出结论,不要把教师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等等.

以上便是我在此次学习《科学课程标准》中所产生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TOP
4#

教师与阅读

上虞市长塘镇小  许水勇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们都忘了记笔记,听得入了迷。课后,人们问那位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这种准备指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就是阅读,就是终生与书籍结成友谊。
    
是啊,
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我们都知道,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

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面对信息时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五花八门的独特体验,很多教师感到“内存”不足,力不从心,课堂教学难以驾驭,害怕因学生的不同感受而引起教学失控,只得把学生束缚在狭小的天地中。

因此,要上好每堂课,我们教师就必须经常地博览群书,补充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使自己的思想之流,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这样才能使自己融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更好地了解学生。

中国早期话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李叔同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把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更重要。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然是一个普通的图画、音乐老师所不能比的。
                
   
作为一个教师,真正能吸引学生的,对学生将产生终身魅力的,还是人文科学知识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不足的教师,永远成不了“大师”,成不了教育家。
                

为了让这古老的话语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它鲜活的生命力,我们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为它注入新的内涵!
                

因此,我们老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地“充电”,补充“能量”。终生与书籍结成友谊。

TOP
5#

下雨了,课继续吗?

                      ——雨天寻访小动物

上虞市长塘镇小
                 
许水勇

蟋蟀在草丛中求偶,蚂蚁在搬运食物准备过冬……金秋时节是各种小动物活动频繁的季节,也是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好时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就在此时安排了“动物”单元的教学,而第一个活动就是寻访小动物。对学生来说,喜爱动物之情与生俱来,他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叶片的时候,已经在留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被他们吸引,发生兴趣。于是这一天,我带着精心设计的教案兴致勃勃地走进了课堂:首先我组织学生一起回忆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情况,让他们简单地描述自己看到过的各类小动物的名称、种类和身体特征,接着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能想出哪些观察、调查小动物的方法,启发他们尽可能地提出寻访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中,我还特别强调了要爱护小动物,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等注意点,教学就这样在有序、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待这一系列寻访前的准备活动后,学生就像一支即将离弦的箭,只待我一声令下,冲出教室。可就在此时,外面下起了小雨(这天天气不太好,课前我就担心这个情况),怎么办?继续活动,学生的身体是否会着凉,家长、学校领导是否会有意见,一些小动物雨天也会不会躲起来?中断活动,那下半节课怎么办,“纸上谈兵”还是改成自修课?去还是不去,望着学生期待的眼神……

师:同学们,今天天公不作美啊!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老师,去吧,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生:我们不怕雨!

生:说不定等会雨就会停下来!

师:可雨天我们还能寻访到小动物吗?

生:下雨天一定也有小动物,我们想去看看。

生:我们正好可以找到小动物躲雨的家。

生:我们只要到雨下不到的地方去找,如大树下,屋檐下。

面对学生如此强烈的要求,看来我不答应也不行了。于是再和学生简单交流了雨天观察应注意的事项后,我们便一起来到了校园。大树下,草地里,花坛边,学生三个一群,四个一伙,各自细心地寻找着,观察着。只见有的学生轻轻拨开湿漉漉的草丛仔细翻看,有的学生一起聚在大树下指指点点,有的学生掀起砖块和同学议论着,还有学生似乎有了新发现,兴奋地叫来同伴一起去观察……

生:我们在大树上发现了好多小动物,有蚂蚁,有蜘蛛,还有一些毛毛虫,他们是来躲雨的吧?

生:不,大树本来就是他们的家,我们在大树上发现了许多小孔,可能就是它们的家吧!

生:我们发现在树枝上有一些蜘蛛网,网上沾了小水珠,沉甸甸的,可就是撑不破,说明蜘蛛的网丝很牢固。

师:那它的网是什么形状的?

生:有点象圆形的。

生:我画了。(举起了他画的示意图)

师:是的,蜘蛛的网很牢固,有两个原因:第一,网的结构很有科学道理,第二,它的网丝很牢固,人们利用蛛蛛的网丝做成了很多坚固的材料,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去找找相关的资料。

生:我们在草丛中发现有些小飞虫,好像飞的不像平时那么快了,是不是因为它的翅膀上沾上了一些水分,飞不动了?

师:是的,你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所以这时正是捕捉飞虫的最佳时机。

生:老师,砖块下有一条蜈蚣,它有那么多脚啊!

生:我听妈妈说,蜈蚣有一百条脚,可看上去没有那么多啊。

师:你可以数一数啊!可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我们不能用手去捉它,因为蜈蚣有毒的。

师:是的,一些有毒的小动物如蜈蚣、蜘蛛等我们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用手去接触。

生:老师我们在砖下还发现了一条蚯蚓。

师: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外形特点吗?

生:它长长的、颜色有点暗红……

生:我们发现了蜗牛,这里有很多蜗牛。

师:在哪里?

生:在草丛里。

师:如果不下雨也能找到这么多蜗牛吗?

生:好象不能,因为这地方不下雨我也来过,没发现有这么多蜗牛。

师:谁能说一说蜈蚣、蚯蚓、蜗牛他们生活的环境有什么相同点?

生:他们都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如果不下雨,我们可能还不能发现它们呢?

师:看来我们雨天是来对了。(师生笑)

师:下节课我们要继续观察蜗牛,我建议大家捉几只回去。

生:这样不是会伤害它们吗?

师:那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好好待它们,把他们养起来,学完后再把它们送回来。

师:对,那就得记住是在哪里捉的。

……

转眼下课的时间到了,可师生还沉浸在探究的愉悦中,看来我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雨天一样能寻访到许多小动物,而且一样地精彩,一样地丰富。望着他们微湿的头发和衣服,望着他们满腔的观察热情和那份喜爱小动物的纯真的爱意,我由衷地感到他们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学生!

课就这样结束了,这是一节成功的科学课吗?回到办公室,我静静地思考。从刚才的课堂情景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调查是有目的的,寻访是有结果的,活动是有成效的,情感是投入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学生如此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连下雨都挡不住呢?我想首先教材是精彩的。小动物,看得见,摸得着,就在身边,有探究的条件,更有探究的兴趣,把它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细心观察,主动探究,这充分体现了教材的优越性。其次,教师的处理是正确的。下雨不会影响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质量,真正影响课堂效果的是教师的观念和行为,试想如果教师没有带学生出去,这堂课的活动受影响,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不用说,学生今后的观察热情、探究兴趣是否也会大打折扣呢?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类似的意外也经常发生:实验材料不能到位,实验现象和结果不一致,探究活动中有了新发现等等。面对这些意外,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再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教师要善于捕捉、利用难得的生成性资源为教学服务。下雨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带来一定的不便,但同样观察到小动物,而且可以针对潮湿的环境大作文章,发现更有意义和活力的内容,把教学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实践证明,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地行程。作为一线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我们应拿出十分的勇气和信心来面对它,进而成为课堂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就像这堂“雨天寻访小动物”一样。我庆幸这堂课没有因雨天而夭折。

TOP
6#

贴近生活  主动探究

——《分离混合物》教学设计

上虞市长塘镇中心小学  许水勇

【设计理念】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科学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研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习态度。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活动,能根据不同的混合物提出不同的分离方法,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思考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3、科学知识:知道混合物是可以分离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混合物有不同的分离方法,同一种混合物也有不同的分离方法。

【教学重点和重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的混合物提出不同的分离方法,并用这些方法进行分离。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分离混合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混合物的性质,并依据这些性质提出最合理的分离方法。

【教学准备】

分离粳米和面粉活动:筛子、粳米、面粉、盘或盆、大张的白纸、纪录纸

分离铁钉和木屑活动:细铁钉、木屑以及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的盆子、水、磁铁等。

分离墨水:蓝色墨水、滴管、吸水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混合物,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分离混合物的?

2、学生交流了一些生活中的混合物的方法后,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说说图中是怎样分离混合物的。(①风力扬谷②漏勺捞饺③筛网筛沙)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分离的场景以及观察课本中的插图,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到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及分离方法的有效性,即运用这些不同的方法都能有效地把混合物分开。

3、组织学生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分离这些混合物,运用这些方法为什么可以把混合物中的各个部分分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分离混合物是由于人们的需要,而选择各自不同的分离是有自己的理由,如风力扬谷,因为包谷重,瘪谷轻,同样的风力,重的落的近,轻的落的远。

(二)探究粳米和面粉的分离活动

1、创设情景

一天,妈妈在厨房用面粉和面,不小心把几粒粳米掉进了面粉中,很着急,你能帮妈妈把粳米和面粉分离开吗?

【设计意图】情景的创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混合物,人们需要分离混合物,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分离粳米和面粉的方法,并完成表格。

混合物

分离方法

简单理由及工具(注意:不需要填写)

粳米和

面粉

 

 

 

 

 

 

 

 

【设计意图】简单理由尽管不用写出来,但通过学生互相讨论,不仅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还能密切联系生活,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大有好处。

3、交流分离粳米和面粉的方法,并说说分离的理由和所需的工具。

①用筛子筛,理由:粳米颗粒比筛网孔洞大、不能通过筛网,而面粉细,能通过,所需工具:筛子

②把盒子倾斜,振动,理由:面粉颗粒细,粳米粗,所需工具:盒子

③用手一颗一颗地拿,理由:粳米大,用手可以捏住,面粉细,用手捏不住

④用嘴吹掉面粉,理由:面粉轻,粳米重

……

当学生说到用筛子进行分离时,应告诉学生筛子正确的使用方法;当学生说到用手进行分离时,应提醒学生如果只有几粒粳米时,可以尝试,但如果粳米比较多,应注意效率问题;当学生说到用嘴吹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面粉和粳米都是粮食,要珍惜,如果是粳米和灰尘混合,可以这样分离。

4、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离活动,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①选择一种自己小组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离;

②分离时要小心,尽量做到不把面粉和粳米散落到课桌、地上;

③分离活动结束后,把面粉和粳米分别放在两张纸上面。

5、交流:自己小组选择了哪种方法进行分离,并说说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方法?分离的效果怎么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离,并通过交流反馈,尤其是说说最后分离的效果怎样,使学生明白:尽管分离的方法有很多,但应根据混合物的特点来选择最佳的分离方法,这是一个方法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

6、组织学生整理桌上的材料。

(三)探究铁钉和木屑的分离活动

1、出示铁钉和木屑的混合物,让学生猜一猜,铁钉和木屑为什么会混合在一起,然后设问:你把铁钉和木屑分离开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一猜铁钉和木屑为什么会混合在一起,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混合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需要分离混合物。

2、学生小组讨论分离方法,思考分离的理由,并完成表格。

混合物

分离方法

简单理由及工具(注意:不需要填写)

铁钉和

木屑

 

 

 

 

 

 

 

 

3、交流分离的方法及分离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分离粳米和面粉的基础上分离铁钉和木屑,是想让学生经历材料不同,分离的方法就不同这样一个分离过程,体会到分离混合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混合物的性质,如颗粒大小、密度、特有的性质等。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经过互相启发,想出更多分离铁钉和木屑的方法来。

同分离粳米和面粉一样,让学生说说分离的理由也大有文章可作,理由不仅包括运用的科学知识,还要考虑人们的需要。如果人们只想从混合物中得到铁钉,我们就可以用水分离,用火烧等方法,但如果人们想把混合物中的铁钉和木屑分成两堆,那就不能用火烧的方法了。

4、学生小组合作,实施分离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与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分离方法的评价、活动质量的评价以及教师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四)分离墨水的活动

1、教师演示墨水的分离活动。

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3、教师小结,简单介绍“纸上层析法”,并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外用这一方法来分离墨水及其它液体。

【设计意图】观察交流中,指导重点描述墨水在纸上的变化情况,从而体会到墨水也是一种不同物质的混合物,并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外实施这一活动,把学生的探究引向课外。

(五)整理与小结

1、说说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总结:

1)不同的混合物有不同的分离方法;

2)同一种混合物中分离方法可能有好多种;

3)分离混合物要考虑人们的需要,注意分离方法的实效性。

TOP
7#

“一英尺深”的探究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案例及反思

长塘镇小  许水勇

一、引言

《比较水的多少》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在学生进行了一杯水的观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液体后实施教学的。本课是结合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比较液体的多少,但人的感觉有时会出现错误,所以为了精确的测量需要借助一些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的仪器之一。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发现有两种思路比较常见:一种就是提出探究问题后,运用一些材料,用比较简便的方法比较几瓶水的多少,然后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测量比较;另一种思路要求把比较几瓶水的多少的过程做的更充分一些,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假设,制定实验方案,运用多种材料,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进行验证,搜集整理事实,最后交流研究成果,它把量筒的教学放到了第二课时中。这样安排在教学时间上明显费了一些,但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价值这个角度看,多花些时间也是值得的,课题中“一英尺深”的探究也主要为了讲清这个意思。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尝试选择了第二种思路。

二、目标的定位及课程的开发

在研究了新课标、教材以及学生以后,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定位为: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经历一次具有典型意义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人体感官在观察事物是的局限性,认识到比较液体的方法很多,但必须统一标准才能比较,在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主要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把原来教师的“教”转化为现在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在学习经历中的感悟和发现。

(一)猜想、假设

1、出示三个瓶子(1号瓶最大,水位最低,2号瓶和3号瓶水位一样高,但2号瓶大),引导学生观察:哪一瓶最多,哪一瓶最少,引起学生的争论和猜测。

2、在排除最少的3号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剩下两瓶水的多少,并统计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人数,引导学生认识在判断、比较事物中不能简单根据人数的多少去判断。

(二)设计、探讨

1、讨论:用什么方法能研究出哪瓶多,哪瓶少?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方案。

2、互动:学生介绍研究方案,师生讨论完善实验方案,形成较为可行的操作策略。

3、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方案组成新的小组进行实验验证。

(三)探讨、延伸

1、学生交流研究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实验结果和猜测,从中明白了什么科学道理。

2、对“你认为哪个方案更简便”问题的探讨,则为下节课量筒教学埋下伏笔。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着探究这根主线,把教材和学生,把活动和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将探究任务进行到底,真正实现“一英里深”的教学目标。

三、主要教学片断

片断1

在排除了3号瓶后,组织学生对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统计。

师:好,现在咱们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1号多,一种观点认为2号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两瓶水一样多,那你同意哪种观点呢?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教师分别统计学生人数)   板书:1号多  24

                                 2号多  11

一样多  7

师:哪种观点的人数最多?

生(齐):1号多。

师:对,认为1号多的同学是最多的,那这三瓶水肯定是1号多了,因为他们的人数是最多的。(学生小声的议论)你们同意吗?

生(小声):不同意。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这只是他们的一种猜测,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

生:万一他们错了呢?

生:我们应该用实验的方法把他们研究出来。

师:哎呀,刚才老师差点犯了个错误,看来我们不能根据人数的多少去判断,而应该用实验的方法,用科学的方法把他们研究出来。那你们什么方法能研究出哪瓶多,哪瓶少吗?(学生纷纷举手)好,下面我们每个小组都来设计几种不同的方案,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多,而且有新异。(教师分发小组探究实验记录纸)

【评:这是一个十分有趣且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断,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了判断、比较事物时,不能单凭人数的多少去判断,而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认识观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而且对于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是比较到位。】

片断2

学生小组讨论了比较水的不同方法,纷纷举手准备交流。

师:同学们,有比较的方法了吗?

生:我的方法是把1号和2号倒入两个相同的瓶子里,看哪一瓶的水高就表示哪一瓶水多。

师:为什么要两个相同的瓶子呢?

生:如果瓶子不一样就不能比了,就和原来的1号瓶和2号瓶一样了。

师:对,看来我们比较时标准一定要同意。我们把它记下来。(师板书:倒入相同的瓶子)

师:还有什么方法吗?

生:可以把1号瓶和2号瓶放到天平称上去称一下,重的那一瓶就表示水多一些。

生:我有意见,1号瓶和2号瓶本身重量不相等,所以称出的重量也是不标准的。而应该把两瓶水分别倒入两只一样的杯子里,再去称它们的重量。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同意)我们也把这个方法记下来。(师板书:称重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的方法是往1号瓶和2号瓶里放入同样多的盐,然后尝尝哪一杯咸就表示哪一杯的水少,哪一杯淡就表示哪一杯水多。

师:这个方法真棒,你能给它取个名吗?(师板书:放入同样多的盐)

师:不过因为这两瓶水是自来水,不是很干净,所以今天我们不能用这个方法来比较,但是这位同学的方法还是很不错的,说明他们是开动了小脑筋。

师:还有吗?

生:先在1号瓶所在的液面做一个记号,然后把里面的水倒到另外的瓶子里,再把2号瓶里的水倒到1号瓶里,再作一个记号,比较记号的高低,就能比较出两瓶水的多少了。

生(同小组的):最好在记号处写上是几号瓶的,避免混淆。

师:大家听清楚他们的方法了吗?真棒!你能给你们的方法取一个名吗?(师板书:画线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把两瓶水同时往两个漏斗里倒,看哪瓶水流的时间长,流的时间长的那一瓶就表示水多。

师:那你说你这个实验都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要同时倒水,不要把水到出来。

生:还要记下水流的时间。

师:这个方法也行,只不过比较难操作。

生:我们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两瓶水同时在太阳底下晒,看哪一瓶先晒完。(同学笑)

师:这个方法也对,只不过有个最大的不足,是什么啊?

生:时间太长了,我们等不了。

师:不过大家下课后倒可以去试一试。

【评: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表现很精彩,学生想出了很多比较的方法,说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完成我们科学教学的任务,学生的学习潜力就像是一座挖不完的宝藏,就等着我们教师如何去开发,去引导。】

四、反思:

(一)以学生为主体,凸现探究精神

本课教学体现了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权力选择某一方案进行研究,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实现了“一英尺深”的探究目标。

(二)以活动为载体,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经历有效的学习活动和目标的多元化是科学教学的特点之一。因此在引导学生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从教学的开始到最后,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充分展现了合作学习给教学带来的生机勃勃。从学生探究方案的制定,对方案的评价探讨,根据自己兴趣自己组合学习小组,无不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优势,这也是这堂课教为成功的一个原因。

TOP
8#

把探究进行到底

长塘镇小  许水勇

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课程,学生作为科学课程学习的主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大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实践证明,在科学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能真正落实科学学习的研究后研究,能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科学探究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把科学实验活动引向课外

科学实验,是指在人为因素控制下研究探索科学规律的认知活动过程,特别是探究性科学实验活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应该大力倡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在课余进行一些有意义探究性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教学中要求比较三杯水的多少,在教学中只能完成一两种比较方案,但学生想出了多种比较方法却由于时间或材料不够而无法进行。因此,我向学生布置了回家继续探究比较水的多少的不同方案。课后,学生研究兴趣高昂,认真地参与研究,第二天交流汇报时,学生果然想出了多种比较方法,如画刻度,用小杯子量,称重量,用相同的速度倒,谁倒得时间长,谁蒸发得慢等等。可见,学生课后实验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创造的过程。
    
二、开展小制作、小创造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手脑并用,才会有创造。科学研究也表明:人的创新与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只有大脑左右半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个半脑的活动密切配合,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而中国传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基本上都是左脑化了,忽视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训练。因此,积极开展小制作、小创造活动,正是让学生在中学,中长知识,中培养锻炼能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以及动手的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些制作和发明:如在学习热气球后,让学生自制简易热气球,到田野去飞一飞;在学习压缩空气后,让学生做一支空气枪;学习磁铁的性质后,自制一块小磁铁;学习怎样接亮小电珠后,自行制作一个小台灯。我还特别鼓励学生利用身边废旧物品、简易材料搞科学小制作,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发展操作技能和情趣。因此,我特地在实验室后面设置手工作品展览角,用于收集展示学生的手工作品。通过这些制作活动,学生还体会到制作过程的艰辛,从而也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参观调查活动,崇尚亲近自然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理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太小的空间里,不要把上下课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的后续活动,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大自然,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为他们的认识对象,为学生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如学习《花的构造》、《哺乳动物》后,让学生继续调查研究家乡更多的动植物,填写观察记录;学习《天气的预报与观测》后,要求学生自行组织访问当地气象台,了解气象的形成、气象预报的过程;学习《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后,要求学生分组调查家乡人口增长的情况、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这些调查活动,都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树立了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思想情感。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联系教学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思想,提高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研究科学的意识和兴趣,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饲养等实践性活动,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如在教学完科学三上动物单元后,我发现学生对饲养小动物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通过对蜗牛、蝗虫、蚂蚁等小动物的观察学习,积累里大量观察小动物经验和能力。在平时,我又看到不少同学都在饲养蚕宝宝,于是我鼓励学生来一次集体饲养蚕宝宝,观察蚕宝宝发育成长的活动。学生以极高的热情参与了此项活动,他们不仅全面具体地了解了蚕宝宝变成飞蛾的全过程,还发现了许多新问题,产生了新疑惑。于是他们请教老师,查阅资料,通过各种渠道解决问题和疑惑,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积累起来的能力和意识远远比一两堂课更有价值。
   
五、撰写科学小论文,激发探究兴趣
   
小论文活动就是学生将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发现用书面的形式表述下来。让小学生学写小论文,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有利于训练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意识。在小论文活动中,需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而小论文写作的成功,又可以反过来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学习,产生从课内外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推动学生知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污染和保护》后,我让学生通过参观、走访、考察等活动,接触学校以外的广阔天地,对本地区环境污染的情况作了全面调查,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要求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学生深受教育,写出很多的科学价值较高的环保科技论文,有的学生将考察报告和建议,向社会宣传,呼吁全社会改善环境、防止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自己的家园。
又如在教学《世界人口、人种和语言》后,我指导学生搜集历年世界人口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试阐述人口增长原因,然后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谈世界人种的成因》,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也是重要目标, 作为科学教育的实施者,我们必须把学生看作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赋于孩子自由发挥和大胆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实践证明,在科学教育中,设计开放性作业,把探究活动引向课外,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学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TOP
9#

浅谈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长塘镇小  许水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解更有效.因此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简单的讲,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现的,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则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出现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可取之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过分突出和强调了前者,导致学生对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即学习书本知识仅仅是简单地接受书本知识,学习成了纯粹的被动接受和记忆的过程,其弊端和危害越来越显露无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更多地成为研究、参与、体验、实践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更为有效、合理的学习.

因此,在此次新课程改革中,倡导了三种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科学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并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并予以实施.这其中如果缺乏自主探索、发现的勇气与能力,学生将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学习.所以说,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合作学习体现出较大的优越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更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向    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小学科学课中,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我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首先利用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也许是水受热,体积涨大了的缘故。于是我马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手中的实验器材,来验证刚才的假设,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到时机成熟时,请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进行大组交流,从中再发现问题。如有学生提出如何给物体加热以及实验的步骤时,我没有就此作答,而把问题还给学生,为了更快得出结果,同学们又马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最后达成共识。然后学生分别用自己选定的器材,设想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同学们互相合作,积极研讨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结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在合作学习中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天地。

探究学习是一种目前较流行于各科教学中的现代学习方式,它要求留给学生充足的选择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的问题和探究的手段,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并从中体验过程的发生,从而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路上看到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此。

由于课程的特点,在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学习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从我们目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的现实出发,应大力倡导探究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它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我在教学《玩磁铁》一课时,如果单纯地向学生介绍,并不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磁铁,理解他的性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探究实践的机会,允许他们带着磁铁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去试验,比一比,看谁能发现磁铁的秘密,这样既能激发孩子急切想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又大大培养了学生探究实践的能力,使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标准》最后附录中,学生关于鸡瘟的预防和树的研究都是非常典型的科学探究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任重而道远!

TOP
10#

小学科学,呼唤有效探究

上虞市长塘镇小  许水勇

内容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广大科学教师的共识,可在具体实践中却暴露出探究的无序性、被动性、盲目性、浅表性等问题,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是当前科学课棘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着重从营造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精心选择典型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具体的研究计划,重视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关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发挥评价功能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作了一定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科学探究  有效性  探究材料  研究计划  引领指导  合作交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科学课程改变了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较好地融合。可要真正落实“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这一理念却还存在着许多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市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科学课在三年级逐步推广,科学课程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近一年来,我们的科学课程实验开展得如何?稍作调查,就会发现不少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缺乏有效性,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

下面的教学情景也许你不会陌生:

师:猜猜今天要研究什么?

生:水的用途。

生:水的流动。

生:水的特点。

 师: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借助身上的哪些宝贝?

 生:脑子想。

 生:嘴巴说。

 生:眼睛看。

 生:耳朵听。

 师:可以利用桌上的材料。

 生:筷子搅。

 生:用杯子舀起来。

 生:把杯子倒放在水里。

 师:尽可能多地观察水的特点,把你发现的秘密记录在白纸上。

 (学生分组活动,有的学生拿筷子在水里搅拌、有的用杯子舀水、还有的把杯子倒过来扣在水槽里,这样一直持续了67分钟。)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筷子放到水中变歪了。

 生:筷子放到水中变成两只了。

 生:筷子搅动有气泡。

 生:杯子倒扣水中,再拿上来,水也会被吸上来。

 生:杯子放入水中会变大。

 生:水是透明的。

……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表面上看教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和丰富的探究材料,让学生自由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其实很多学生不知道观察的目的,不知道如何观察,虽然学生有一些自发的探究,也有一些有价值的发现,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探究处于同一层次,重复较多,缺少更进一步的探究。因而整个活动中,学生的探究非常有限,课堂效率低下。像这样的课例在我们的教学中并不少见,有时还十分突出,概括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活动的无序性。

小学生的制约能力差,自由探究活动时,课堂难于掌控。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学习过程有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对科学现象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夸大其辞。

2、合作探究的被动性。

实验探究过程中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的合作不是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3、探究活动的盲目性。

教师简单地提出一个观察任务,而没有对学生如何观察作具体的指导,这种过高估计学生探究能力的现象在目前科学教学中比较突出。学生学习碰到困难,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样,学生要么停留在低水平的思维上重复;要么瞎猜一番,一无所获;要么苦思冥想也无法解决……最后还是教师出马,草草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所得有限,对学生的提高与发展有限。

4、探究活动的浅表性。

学生的科学探究还只是停留在儿童嬉玩活动的层次。虽然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了陶冶,但是热闹有余、思维不足,科学探究的更重要的任务建构知识层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因此,对探究活动的安排和开展进行科学地分析,采取一定的策略以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科学教师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那么如何体现科学探究理念,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呢?经过近1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落实。

一、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主、和谐的探究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显得特别活跃,所以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前提。科学课堂一定要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课堂中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心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天生的探索者,并保持微笑地面对学生,上课过程中要充满激情,语调要抑扬顿挫,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接纳、支持学生的兴趣和发现,尊重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个性发现,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要从课堂走入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共同研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下,学生的探究意识才能被激活,使探究成为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只有这样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才能成为可能。

二、精心选择典型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在进行探究活动前,教师要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提供典型的、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所谓典型的、有结构的材料就是经过精心设计,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水的浮力》一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木板,小刀、泡沫塑料、钉子、铁质钩码、小皮球、回形针、橡皮泥、锡箔等材料,有些能浮的,有些能沉的,还有些既能浮又能沉的,还有一系列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材料和体积相等、重量不同的材料用来探究物体的沉浮的规律。这些有结构的材料集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乐于探究的环境。有时教师由于准备不充分,临时找一些代替品,就会无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比如摩擦起电,随便找块布代替丝绸,难以看到静电吸附现象;用碳素墨水来代替水彩墨水,就无法达到色彩的分离效果了。

每一堂科学课所要准备的材料是非常多的,往往准备材料的时间比上课的还要多。有些材料还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准备到。所以科学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随时进行一些材料的积累,并尽可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做到一物多用。比如一次性的杯子,筷子、吸管、塑料袋、气球等材料在科学课堂中大有用武之地。

三、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具体的研究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的主题,应准备的材料,人员的分工,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等,它旨在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使探究方法更明确,思路更清晰,过程更科学,操作更有效。

如在指导学生制定“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时,可采取以下策略:为体现科学材料的生活化,可以选择一次性杯子、筷子、勺子、尺等工具,人员分工为:一名材料员,二名实验员,一名记录员和汇报员。在指导制定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时,教师特别强调取一勺为一平勺,用尺子把高出勺子边缘的盐轻轻刮去,同时让学生明白,必须是溶解第一勺以后再加入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并及时做好记录。虽然这个过程用时较多,但对学生后续探究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意义重大,教师应在这个方面舍得花时间。此外,制定计划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还要通过必要的交流和探讨,填补学生思维的“空白”,进一步修正自己的研究计划。

四、重视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摆正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尤为重要。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一般从半独立探究逐步过渡到独立探究,从单一问题的探究过渡到复杂问题的探究,从参与局部的探究过渡到全过程的探究。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堂中,更是强调由扶到放的策略,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严谨的、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教学应是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

如在教学《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教师充分考虑到控制变量实验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指导。因此,当学生探究搅拌加快溶解的实验时,教师先出示两个杯子,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两个杯子,使学生明白只有当一个杯子搅拌,另一个杯子不搅拌时才能比较出谁溶解地更快些,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还要有哪些条件才能使比较更公平,学生讨论后得出,还要控制水温、肥皂的大小、肥皂放入杯子的时间等变量,最后学生分组进行了实验,效果十分理想。因此,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帮助,设计一个或几个提示性的问题或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动手实践。否则,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目标就得不到落实,学生的探究过程也仅仅是走过场而已。

五、关注探究活动中学生合作、交流的价值

合作技巧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保证,也是提高探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重视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1)在相互倾听中,学生明白了别人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解释,有利于他们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2)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学生可以更好的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3)在讨论中,互相交流、质疑,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要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六、积极发挥评价功能,把探究引向深入

科学家韦钰说:“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他永远存在那种好奇心,那种进取心去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而评价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对孩子们付出的劳动,进行过的研究,我们要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让激励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科学的兴趣,对观察对象的专注,对实验设计的改进,对科学事实严谨的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评价的内容。“老师,我发现……”“老师,如果这样,我想会更好!”“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老师,能把这个仪器借给我吗?”这样的话语,在我们的课堂中将会出现得越来越多。这些,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更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从而把探究引向深入。

总之,科学探究是学生科学课中最核心的学习活动策略,而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则是实现这一策略的关键,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反思,为科学教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