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如何指导小发明系列讲座 [复制链接]

1#

[分享]如何指导小发明系列讲座

 

如何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分享 转发
TOP
2#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扩大增加法


书报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借助放大镜来看。放大镜的作用,就是把字"扩一扩"。


原来的电视屏幕较小,看电视节目费力,所以大屏幕彩电相继问世。这是把屏幕的面积和电视的体积"扩一扩"。


很多人喜欢看围棋比赛,但棋盘太小,不可能像看篮球一样观战。于是,把棋盘的面积和棋子的大小"扩一扩",做一个特大的棋盘挂在墙上演示比赛,让棋迷们一饱眼福。


伞是人们常用的挡雨避阳工具,有人将它的面积扩大、再扩大,变成了街头巷尾设摊者使用的晴雨大伞、露天海滨浴场游客享受的太阳伞,使伞又找到了新的用途。


瞧,"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新式邮筒




一般的邮筒只有一个或二个投递口,信投进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拣后分,费时又费力。上海的李文彪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式邮筒。这个邮筒有三个投递口,分别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邮件。邮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转。这样,邮递员开门取信时,只要转内格,就可以按类取信了。由于收信后不用再拣,就省事多了。


这个小发明就是从增加投递口的个数入手设计的,它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多功能喷杆


 


山东张桂杰同学发明了一种"多功能喷杆",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他是将原有喷洒农药的单喷杆改成相连的双喷杆,同时喷杆的张角和喷头的方向可以调节。使用这种双喷杆喷洒农药,可以同时喷两垄,既可以向一个方向喷,也可以在叶片上下对喷,因此提高了喷药效率,也节省了劳力。这项小发明也是从增加数目着手设计的。


足球射门网


上海的滕惠玲同学是个足球迷。她每次看足球比赛时,总要为球员"临门一脚"功夫差而遗憾万分。她想到,足球射门得分的功夫,主要是靠平时磨练出来的。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辅助器材--足球射门网。


她把球门分割成9个小射门区,并在每个区域后面装上1个小网兜。她还根据射球角度的难易程度,给每个小射门区规定了一个分数,守门员难守的4个死角分数高,容易射进的角度分数低。这样,教练训练队员时,可按训练的要求,进行有趣的射门比赛。踢进的球被网兜套住,得分就一清二楚,拾球也方便。


足球专家和教练说:这个小发明具有实战性、趣味性等特点,是训练射门角度的好帮手,业余、专业运动员都能用。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该发明荣获一等奖。


这个小发明实际上是作者将一个球门分割成了9个小球门,增加了球门的数量。


防滑剪枝剪


山东的中学生林峰家里承包了几亩果园,他和爸爸给果树剪枝时发现,用枝剪剪细的树枝还可以,剪稍微粗的树枝时,树枝会在刀口上向前滑脱,要剪几次才能剪掉,既费时又费力。能不能不让树枝向前滑动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剪刀刀口外侧安装了一块带锯齿的铁板,既不影响刀口的切割效果又防止了树枝滑脱。


瞧,他只是在原来枝剪上加了一块小铁板,就解决了大问题,完成了一项小发明--防滑剪枝剪,并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二等奖。


当你的发明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不妨有意识地把发明目标"扩一扩"或"加一加",也许会拓宽发明的思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7 20:54:26编辑过]

TOP
3#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你知道吗?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重30吨。后来,科学家使用集成元件,使电脑的体积不断缩小,缩到电视机大小,而且功能增强了,从而使电脑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现在,又相继出现了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式电脑。电脑越来越精致、小巧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逐步缩小体积、省略部分元器件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随身听、袖珍小电筒、折叠雨伞、液晶小彩电等,它们都是通过"缩一缩"技法研制出来的。缩小后的东西体积小,造价低,便于搬动、携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运用缩小、缩短、减少、减轻、分解、折叠、卷曲、删减等手段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叫做缩小省略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缩一缩"、"减一减"方法。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发明思路。


节省木材的火柴


"嚓",我们常常划了根火柴,火柴梗燃不到1/2就扔了,这多可惜!广西的钱峰同学建议:把火柴梗的长度缩短1/3至1/2,再配一支能插进火柴梗的套管。用的时候,把火柴梗插进套管。这样,既节约了木材,又增大了火柴盒的容量。他的着眼点就在于"缩短长度"。


三角形日历


 



现在各家使用的日历普遍呈长方形。山西的关雁龙认为,这样的传统日历样子不新颖,又浪费了纸张。他从众多图形中选择了三角形,因为它具有外观形状显得最大、能节约近50%的纸张、最易于加工等突出特点。于是,他将日历芯和日历挂牌均设计成三角形,发明了"三角形日历"。全国只要有1/10的日历按三角形设计生产,每天就可节约百万元。


他用"减少面积"的思路,敢于突破人们习惯的旧有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发明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二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另外,采用折叠、卷绕的方法也能起到缩小减少体积、重量、长度的作用。如卷曲:胶卷、胶布、磁带、钢卷尺、皮卷尺等。"柔"的物品通过卷曲后由长变短,便于携带;长而"刚"的东西,通过卷曲后则达到了"柔化"、变轻的效果。


折叠:折叠椅、折叠剪、折叠伞、折叠杯、折叠桌、折叠沙发床、木工用折叠尺等,物体的体积变小,从而节省了空间,增强了灵活性。


伸缩:伸缩教鞭、伸缩钓鱼竿、拉杆式笔等。既能拉长使用,又能缩短,收藏、携带方便。


此外,省略也是将一个物品更新的有效方法。如:


隐形眼镜省掉了镜框和镜架,代之以装在眼睛里的镜片。


数码相机省略掉胶卷,免去了经常换冲胶卷的麻烦。


气球炮竹用五彩气球取代各种火药鞭炮,省去了噪音、空气污染的干扰和火灾隐患。


无线电话省略电话线,再将电话小型化,可将其随身携带。


无线话筒省略电源线,讲话或唱歌非常方便。


当然,不是任何物品都可以缩小、省略的,这要求同学们在发明过程中,既要考虑节省、方便,又要注意某部件在整体中的特殊功能和实用价值,有时也可以用更轻便、方便、耐用的材料或部件来取代物品的某一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7 20:56:42编辑过]

TOP
4#

哦,这里还有,收藏了
TOP
5#

 

小发明选题思路之提出希望找选题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美好的愿望,如上课时,希望教师用的粉笔没有灰尘;练字的时候,希望毛笔能自动出水;上学途中下雨,希望书包能当伞用_……这种种希望之点,往往能转化为发明的课题。


希望和需要是成功之母。在仔细观察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出发,根据你或别人的某种希望,提出你"希望"东西的样子,再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种发明思路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自来水防冻阀门



天津李秀红同学家乡虽装上了自来水管,但冬季院内地上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受冻不出水,甚至冻裂。李秀红了解到,村里人希望有一种防止冬天水管受冻的阀门,她就将这一希望作为发明目标。


她和几个同学钻研探索产生了发明构思:如能制出一个阀门去掉自来水管内不用时的存水,使水管变成无水的空管,不就没有受冻问题了吗?她们动手绘图,设计阀体、阀芯、阀盖、弹簧垫等零件,用粉笔作模型,经过反复修改,一种具有通水、断水、回水功能的自来水防冻阀门诞生了,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


希望列举法和缺点列举法一样,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选题方法。但它同缺点列举法相比,更使发明者显得灵活、主动,因为缺点发明法是围绕现有物品的缺点提出各种改进设想,一般不会离开物品的原形,而希望点列举法则是按发明者的意愿提出各种新的设想,它可以不受现有物品的限制。因此,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型的选题思路。


全方位昆虫观察箱




自然课上,老师抓了只昆虫让同学们观察其身体结构,每位同学都要单独将昆虫标本盒仔细看一遍,还看不全昆虫的各个部位,一节课就这样你看一下我看一下结束了。河北的田江华同学看到这种情景后,并没有局限在对标本盒的改进上,而是提出了新的希望:如果有一个观察箱,把昆虫放在里面。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昆虫的各个部位,那该多好啊!


他根据镜片反射的原理和观察部位与反射角度相关的原理,分别用四块、六块、八块镜面玻璃进行上下左右不同部位的组合,最后以观察范围最大的145°角组合成全方位昆虫观察箱,它可以供十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同时全方位的观察昆虫标本,既省事,有省时。该发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


当然,提出希望并不是暂时难以实现的科学幻想,更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而应该从身边的事物、日常生活出发,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并思考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这就要求"小发明家"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琢磨在自己或别人遇到某种困难时希望有什么好物品或好方法。同时,还要做个热心人,积极了解人们对所需物品的意见,主动调查用户心目中所希望物品的样子和性能,再根据大多数人的急需和自己的能力确定发明课题。


全保护荷花餐巾台布


吃饭时漏掉的饭菜很容易将衣服弄脏,也给扫地的人带来不便,西方人吃饭时在胸前围上餐巾布,在腿上铺一块盖布,也很不方便。山西的李珍同学就想,如果有一个不使衣服弄脏又方便实用的餐桌布就好了。她将这一希望作为发明目标,设计了"全保护荷花餐巾台布_"。她将台布的周围做成尖形的花瓣垂在桌的四周,吃饭时,只要把花瓣尖端的扣眼扣在胸前的纽扣上,花瓣就可以代替餐巾和盖腿布,吃饭人的衣服和地板就不会被食物弄脏了。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牌奖。


人们多种多样的需要和无限美好的愿望,为创造发明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经常了解人们的需要,把握人们的希望之点,则发明的课题将取之不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9 10:27:05编辑过]

TOP
6#

 

小发明选题思路之补偿感官找选题


人体是一部相当灵巧而完美的活的机器,它的主要部件--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等),是摄取、存储和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特功能,又相互配合得相当协调、默契。


然而,感官的功能并非无限,有时需要补偿。如口传音不够洪亮,不够遥远,而且转瞬即逝,于是人们发明了喇叭、麦克风、电话和录音机以补偿其功能。为了弥补肉眼视野的局限,人们发明了望远镜、电视、雷达等。人们还发明了放大镜、显微镜帮助人眼"明察秋毫"。


感官也并非时时处处都完善无缺,它的伤残或"假伤残"也需要加以补偿。如针对伤残的某些生理缺陷(聋、哑、肢残等),可用聋人电话、哑语、轮椅等代偿。即使是一些健全的人,有时因处于特殊情况致使成为"假伤残"。如两手提着重物,却逢下雨要打伞,就出现了"手伤残",这样就要设法用其它部位或物体来代替"假伤残"部件的功能。


感官功能的补偿或伤残的代偿,往往是导致小发明的导火线,根据这种思路选题的方法称为感官补偿法。


盲人用自控饮水桶一次,湖南的王勃弟同学倒水喝,由于水冲得急,差一点把他烫伤了,如果是盲人倒水喝,怎么办呢?盲人从开水桶中放开水,看不见杯中的水是否已满,很不方便。于是,他设计了一种盲人冲开水的自控饮水桶。饮水桶由盛水桶、水龙头、导气管组成。导气管通入桶内直达顶部,在桶外比水龙头略长。将桶灌好开水后,用橡皮塞塞紧灌水口。使用时,杯口顶住龙头和气管弯曲处,当放水达到离杯口2_--3_厘米时,水堵住导气管,由于桶内气压小于桶外气压,所以桶内的水就无法流出来,达到了安全目的。此发明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


王勃弟同学本身是一个健全人,但它时时处处都想到了残疾人,即使在倒水喝的时候,也不忘替残疾人着想,正是他的一颗爱心触发了发明创造的灵感。你在做某件事情时,不妨假定自己是某类伤残人,看能不能想出一个绝妙的发明题材。


当然,更多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感官"不够用",因为某一种感官正在从事某项工作,无法"离开岗位"去做其它的事。这时,你就成了暂时的假伤残人,只好求助于其它感官帮忙或想办法找某件物品来代替,_在这些"不够用"的情况下,你可能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挂钩式水龙头


 




如果用两边有耳的锅到水龙头前接水,往往一只手端锅,一只手关水龙头。端锅的那只手就很吃力,如果用粗铅丝做一个挂钩,挂在水龙头的"脖子"上,就可以把一个锅耳挂上去,充当了第二只手的作用。


请你再想一想,假如拧开水龙头后,你的两只手都"残"了,而自来水在"哗哗"地流,没挂钩的一边锅耳没人端怎么办呢?


感官的"不够用",还体现在其功能的局限上。有时觉得手不够长、眼睛不够亮、鼻子不够灵敏等,想办法补偿其功能就是一个发明题材。


瓜果采摘器


 




有位小朋友家里种了一些丝瓜,而且长势很好,只是丝瓜藤爬得高高的,不容易采摘。怎样让采摘丝瓜的手"变"长呢?他找来一根长竹竿、一只网兜和一把大剪刀,再加上螺栓、绳子、弹簧等东西,制成了"瓜果采摘器"。瞧,这么长的"手"还愁摘不到丝瓜么!


有时候,某一种感官并没有做事情,但它想"偷懒"而不爱"上班",也许这样会更方便一些。行,那就设计一个代它"上班"的"替身"吧!


钟闹灯亮




陕西的刘鹏同学每天早上闹钟一响,就得从热被窝中爬起来下床去开灯,好几次都弄感冒了。要是小闹钟一响灯就亮,那该多好啊!


他找了一块铁皮剪成长方形,对折,一头卡在闹钟发条的旋转纽上,另一端伸向电灯开关,这样,钟一闹,铁皮就被闹钟纽带动旋转,从而揿动开关,灯就亮了。这个小发明中,钟闹带动铁皮旋转,补偿了按开关的"手","钟闹灯亮"的整个过程补偿了脚走路的动作。


感官补偿法是一种很有用的选题方法,据此搞小发明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9 10:32:59编辑过]

TOP
7#

好资料,谢谢提供。
TOP
8#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形态改变法


圆溜溜的西瓜容易滚动碰伤,运输也不方便。于是,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培育出了方形西瓜。那么装载和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


现有的一些物品和方法,换一种方式看:改变现有东西的形状,改变制作工艺,改变物品的结构,如把原来方形的改成圆形的,把直的改成弯的,把红色的改成蓝色的,把无香味改成有香味的……你也许会觉得比原来的更方便些。这种发明技法叫做形态改变法。


方形漏斗


用漏斗往瓶子里灌液体时,因瓶口和漏斗都是圆形的,瓶里的空气不易排出,液体流得很慢,所以需要一边灌,一边提动漏斗,否则灌得稍快一点儿液体就会溢出。河南的王岩同学则改变了传统漏斗的形状,把漏斗下口的圆形改成方形,使圆瓶口与方形漏斗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这样,往瓶里灌液体时,瓶里的气体会沿着瓶口的空隙流出来,既方便了使用,又节省了时间。


尖头插销


家里用的门销一般是圆柱形的,很容易被挡住。新疆的郭永钢则将插销头锉成了尖的,形态改变后的插销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新型信封章一般的信封章(在信封上盖寄件单位或地址的印章)为长方体形,它存在着盖印质量差、印不实的缺点。北京178中学赵晨同学则把信封章的印刷面由平面改为圆弧形,相应的变化则把盖章的动作由下压改为滚,由于圆弧面在纸面滚动时与纸面上接触的部分只有一条线,所以盖印质量大为提高,也具有省力和迅速的优点。这项发明只是改变了原物的形状,却是巧妙的设计,在1990年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中荣获银牌奖,也同时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三等奖。


双色演示算盘


珠算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方便学习。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珠算课,教师用毛算盘挂在黑板上演示,但坐在远处的同学看起来有困难,因为算珠的颜色一样,拨上拨下容易混淆。辽宁的赵宇同学发明的"双色演示算盘",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将现在圆柱形算盘柱子的半腰改成了"扭曲180度",再将黑算珠背面涂上红色,这样,靠上的黑算珠向上推时,在半腰上就旋转了180°,黑珠变成了红珠,坐在后排的同学看到色彩鲜艳的红色,加减乘除,一目了然。此发明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改变物品的形状可以导致优秀小发明的诞生,看似简单,但却十分巧妙。


另外,改变物体的制作工艺和结构也可导致小发明。


多功能墨汁


杭州的秦路同学见老师用墨汁在梅红纸上写字时,由于纸上有油脂,墨汁不易吸附,书写起来很困难。他经过多次试验,对现有墨汁的配方进行了一些改进,增加了去掉油腻作用的原料--洗洁净或洗发精,一种新型的多用途墨汁问世了。这种墨汁既能在梅红纸上书写,还可以在塑料制品、陶瓷上直接书写。这项发明在全国第二届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你们不妨试着运用形态改变法,将你所用、所见的现有物品的形状、花色、音响、气味、滋味、结构、温度等改一改,也许会搞出成功的小发明。

TOP
9#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组合法


 


如果你细心观察和思考,就可以发现你周围的许多东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组合而成的。如带橡皮的铅笔是由橡皮和铅笔组合而成,电水壶是由电热器与炊壶组合而成。带日历的手表,带温度计的台历架,带有圆珠笔的钢笔等,都是由两种东西组合而成的一种新东西。像这样将已有的两种或多种物品或部件进行巧妙地组合,构成新的更好的物品的发明方法称为组合法。


组合可分为近缘组合和远缘组合。


近缘组合是指待组合的事物原本是"一家人",或者是"直系亲属",它们常常在一起"接触",虽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但彼此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那么,可以将它们"固定化"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编码杆秤



杆秤这种传统的计量工具,使用时间不下千年了。但由于它的秤杆和秤砣是分开的两个部件,所以携带很不方便,特别是有些人还利用换秤砣的方式坑人,使消费者深受其害。于是,四川的张鹏程同学对传统的杆秤作了改进,他在杆秤上开槽,把秤砣做成条形,并把两者通过活节铆在一起,使两者不能分开,再刻上编码。不用时,可以把秤砣镶在杆秤的槽里,既携带方便,又可防止弄虚作假,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这项名为"编码杆秤"的小发明荣获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巧妙地将秤杆和秤砣这两件"形影不离"的部件综合在一起,把传统的杆秤来了一番革命性的变革,是成功地运用近缘组合的范例。


像这种近缘组合的例子很多,只要你留心是可以找出发明的结合点的。比如:


无尘扫帚



能否将洒水与扫地两个步骤合成一个步骤,发明一种无尘的扫帚?如在扫把上安一个带微孔盛水的塑料袋,边扫地边洒水灭尘。


饭菜盒


许多同学喜欢用铝制饭盒买饭或带饭,但这种饭盒盛菜时很不方便。能不能把盒盖与盒体组合在一起制成"饭菜盒"呢?首先可以将普通饭盒的盒盖加深些,使之可盛菜。其次将盒盖与盒体用合页连接起来,买饭时,打开盒盖,盒体盛饭,盒盖盛菜,用一只手即可端住,特别是在无桌放饭盒时用尤其方便。


有时两件事物不是"亲戚",甚至一点联系也没有,但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后,就增加了新的功能,出现了新的事物,这就是远缘组合。如伞是大家常用的雨具,而手电筒是照明用具,两者本不相干,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下雨天走夜路时,既可遮雨,又可照路,一举两得。还有人把星座图绘制在伞面的内侧,那么在打伞的同时又可观察星空,增加天文知识,岂不妙哉!


水开报警




江苏的刘中同学一边烧水,一边学习,好几次丢下书本看水开了没有。为了不影响学习,让水开时能提醒他,他就将一只金属哨子照着哨嘴的大小,在木塞上开槽,把哨嘴插入槽里,再换下水壶盖顶上的顶钮。这样,水开后的蒸汽就使哨子"嘟嘟嘟"地叫起来。瞧!"素不相识"的哨子与水壶组合在一起后,就使水壶又增加了新的功能,更受用户的欢迎了。


自动报警的证件夹


福州的陈云同学听爸爸说,现在出门办事身份证不能不带,可就是怕丢失,一旦落入坏人手里,还不知会产生什么后果呢!爸爸的话引起了陈云的思考。他利用平时学到的无线电知识,并从各种音乐贺卡中得到启示,经过无数次改进,终于制成了自动报警的证件夹。他的这项小发明实际上是把一个微型电子报警器装置组合到证件夹上,只要有人从使用者的身上或包内拿出证件夹,它就会自动奏响警声,从而有效地保护各类证件的使用安全。他的这项小发明参加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巧妙的组合是无穷无尽的。注意组合的规律性,可以给发明者提供创造性的想象天地。然而,组合并不是凑合,不加选择地把两样物品随意组合在一起是行不通的,也没有必要。如把梳子和餐具组合在一起就很不卫生,也显得不伦不类。只有恰当的、实用方便的完美组合,才可以使事物相互补充,和谐一致,同时扩大用途,增加功能,增加效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6 20:41:35编辑过]

TOP
10#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移植法


把大家已经知道的原理,已有的物品或方法等,移植运用到自己的发明上,得到一项新的发明,这种方法叫做移植法。这种技术性移植是发明创造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前面讲到的"好客鞋",就是作者将已有的发明"尼龙搭扣"移植到拖鞋上发明的。


充气太阳灶太阳


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上海的连鑫等同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


蜡烛灯


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湖北监利中学的柳国弘同学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


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