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生物的进化树 [复制链接]

1#

[讨论]生物的进化树

写此主题,希望大家共同讨论我们地球中共同的主人--生物的漫长的进化过程,看潮起潮落,各领风骚,人在生物群中的高等伟大,同时在漫长历史和浩瀚自然界中的渺小.珍惜我们现有的生物多样性.
分享 转发
TOP
2#

无脊椎动物的演化


 


   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纤毛虫、胞子虫、根足虫等,它是由不具细胞的原生质长期演化而来。


多细胞动物由原始单细胞动物演化而来,一般认为多细胞动物是起源于原始的鞭毛虫类,如团藻、空球藻等。


      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有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它们具有内外两胚层,内胚层中的腔叫原肠腔。海绵动物原肠腔不具消化能力,是进化过程的一个侧枝。而腔肠动物原肠腔即消化腔,原肠腔的开口则成为将来的口(腔肠、扁形、线性、环节、软体、节肢等各门被称为原口动物)。


     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它们的口不是由原肠胚的原口形成的,原口封闭为肛门,而在相对的一端发生口,称为后口动物。


     扁形动物是无体腔的三胚层动物。线形动物只在消化道外壁具有中胚层,出现了假体腔。到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才有真体腔,个体发育它们都有担轮幼虫期,因此认为是原始担轮动物祖先演化而来。


     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有许多共同特点,如两侧对称,有分节现象,神经系统也很相似,因此节肢动物被认为是古代环节动物进化而来。


     后口动物中的棘皮动物虽体呈辐射对称,但幼体是两侧对称,幼体(羽腕幼虫)又与半索动物的幼体(柱头虫)很相似,可见它们的亲缘关系。


     后口动物演化出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原始无头类动物。半索动物只有雏形的脊索(口索),不完善的背神经管和鳃裂,尚有无脊椎动物的腹神经管,因此不放入脊索动物,处于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的过渡类型。原始无头类演化出具有脑和感觉器官及脊柱的原始有头类,成为脊椎动物的祖先。


 

[upload=jpg,无脊椎]UploadFile/2008-11/200811919422054534.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9 19:42:30编辑过]

TOP
3#

什么叫专业?一是能耐住寂寞,二是同样的事情,能用简炼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楼主,辛苦了。
让一切归于平淡
TOP
4#

鱼类的进化树


 


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是原始无头类,演化为原始有头类,出现了头部和脊柱。原始有头类又分化成两支:一位无颌类,包括古生代的甲胄鱼和现代圆口纲的盲鳗、七鳃鳗;一为有颌类,及鱼类的祖先。


最早的原始有颌鱼是盾皮鱼类,出现于志留纪,兴盛于泥盆纪。在志留纪及泥盆纪除盾皮鱼类外,尚分化出原始软骨鱼,如裂口鲨,是现代鲨鱼的祖先,后分化出现代软骨鱼中的全头亚纲(银鲛)和板鳃亚纲(鲨和鳐)。


由古软骨鱼类演化成原始硬骨鱼,如棘鱼类,认为是现代硬骨鱼类的祖先。分化成两支,一支为辐鳍亚纲的鱼类,一支为肺鱼亚纲和总鳍亚纲的鱼类。古代辐鳍亚纲的鱼类可以古鳕总目的鱼类为代表,从古鳕总目演化为硬鳞总目、多鳍总目和全骨总目。再从古全骨总目分化出真骨鱼类,进化成现代硬骨鱼。

[upload=jpg,鱼类]UploadFile/2008-11/200811919441714752.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9 19:44:21编辑过]

TOP
5#

好,拍的很辛苦,资料很详尽。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6#

两栖动物演化树


 


从水栖到陆栖的过程中,动物的有机结构必需发生极大的变化,由鳃呼吸转化成肺呼吸,偶鳍转变成支持身体的四肢,具有能转动的头部等。因此,在鱼类中较能符合此种要求的可算是总鳍鱼类,它不但具有内鼻孔和肺,其偶鳍结构与陆生动物的五指(趾)型的附肢也很相像,提供了演化的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是泥盆纪末期因陆地气候潮湿而温暖,已出现真陆生植物,到了石炭纪已十分繁盛。巨大的木贼类和羊齿植物,沿着广阔的湖沼和河岸生长。于是,许多植物的叶落入水中,水中缺乏氧气,迫使古总鳍鱼类爬上陆地吸取新鲜空气,或迁到附近的淡水区域去,这样逐渐演化成原始的两栖类。如坚头类(迷齿亚纲),迷齿两栖类在地质历史上最早出现于泥盆纪晚期,石炭纪和二叠纪时非常繁盛,成为当时地球上居统治地位的动物类群,因此石炭二叠纪可称作两栖类的时代。


    在二叠纪早期有一种迷齿亚纲的块椎类动物引螈,体长6-8英尺,四肢笨重,是现代无尾目(蛙类)的祖先。另一支壳椎类两栖动物,具有线轴状的椎骨,则演化成现代的有尾目(蝾螈)和无足目(引螈)。迷齿亚纲的始椎类演化成中生代各种各样的爬行动物。


 


 


[upload=jpg,两栖]UploadFile/2008-11/200811812124122274.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8 12:13:04编辑过]

TOP
7#

虽然有点“糊”,但很实用啊。谢谢了!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8#

有时间再重拍一次,希望大伙多多讨论,多提意见,多发各生物进化方面的帖子。

TOP
9#

 

爬行动物演化树


    爬行动物是由两栖动物的始椎类演化而来,石炭纪与二叠记之间,地壳有了很大的地质变动,潮湿温暖的气候变为干燥寒冷,松树和苏铁类开始出现,代替了沼生植物。因此,要适应这样的环境,动物身体的结构和机能就要产生重大的变化,爬行类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角质化皮肤,有陆上的生殖方法(体内受精,卵外有硬壳和有胚膜等)和比较发达的大脑,在与两栖动物竞争中占据优势。


 远在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中生代以前很长时间,爬行动物就已经出现并很快繁盛起来。早在两栖动物出现后不久的石炭纪早期,就可能已经有爬行动物出现,但化石纪录并不可靠。在石炭纪晚期,爬行动物三个主要类群的代表都已经出现。已知最早的爬行动物是林蜥,属于爬行动物中最原始的无孔类。仅比林蜥稍晚最初的双孔类的代表油页岩蜥和下孔类的代表蛇齿龙已经出现,这两类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是后来统治地球的主干爬行动物以及鸟类的祖先,一个是在爬行动物之后统治地球的哺乳动物的祖先,三叠纪时兽孔类继续发展并最终演化成了哺乳动物。  


早期的无孔类和双孔类都是普通蜥蜴大小的小型动物,但是下孔类却体型比较大,可以长达3米。进入二叠纪以后,爬行动物迅速演化,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但是爬行动物的繁盛已经不亚于两栖动物。二叠纪早期的下孔类为原始的盘龙类,其中巨大的肉食性的异齿龙和巨大的植食性的基龙背上均有巨大的帆,可能和调节体温有关。二叠纪的无孔类主要包括杯龙和中龙两大类群,也有不确定的龟鳖类的祖先类型。杯龙种类较多,肉食和植食的成员均有,中龙则是一些小型的水生爬行动物,其分布比较广泛,被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二叠纪的双孔类显著的代表不多,值得一提的是空尾蜥,体侧生有类似现代飞蜥的皮膜,可以在空中滑翔,虽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飞翔,但是这是爬行动物首次进军天空。二叠纪末期,地球上经历了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很多旧的类群宣告灭绝,而不少令人振奋的新的类群等上历史舞台。


  三叠纪是爬行动物时代的真正开始,这个时候陆地上的初龙类(槽齿类)和海洋中的调孔类登上历史舞台并兴旺起来,分别迅速取得了大地和海洋的统治权,在三叠纪后期初龙类中翼龙的出现则宣告爬行动物开始了对海陆空的全面统治。但是它们却被恐龙类所压制,哺乳动物和鸟类差不多和初龙类的恐龙同时或稍晚出现,但直到恐龙灭绝才得到大的发展。在三叠纪之后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更是爬行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海陆空都生存着一些历史上最令人惊异的动物。然而在白垩纪结束时的另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结束了爬行动物的辉煌,关于这次大灭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是并没有一种能解释圆满。


   


[upload=jpg,爬行]UploadFile/2008-11/200811922415448006.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9 22:42:10编辑过]

TOP
10#

用ps处理一下,就很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0 7:39:01编辑过]

http://www.hzwsj.ne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