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青年教师读书汇报材料 [复制链接]

1#

[原创]青年教师读书汇报材料

 

读书促发展,发展助成长


——争做“科研型”小学科学教师


毕家0小学   王利江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读书汇报的题目是“读书促发展,发展助成长——争做“科研型”小学科学教师”。下面我谈一下读书给我的专业成长带来的促进、帮助与勉励。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已逐渐成为我校教师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它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我们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进而推动着我校教师读书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也正是我校教师“品书香,润教学,促成长”读书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本学期我校为鼓励教师读书,为个人征订教学刊物的教师补贴30%,并结合局发图书开读书活动。本学期我重点阅读的书目有:《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和自定刊物《科学课》。


1、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使我更聪明。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晓春老师编写的一本关于教师思维方式反思的书。在这本书里,王老师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一些教学实际中常遇到的事例做出了自己的思维评价,很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学习和借鉴。“做个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是我终身追求的目标。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努力着让自己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我一直认为师爱是当一个老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爱能弥补一切!我一直将爱作为自己教学的法宝。因为拥有爱,自己在教学中越来越顺手,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教学的甜蜜。当我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聪明的教师。”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因此,思维定势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聪明的教师。


2、读《科学课》使我的专业得到发展。


因为我任教小学科学学科,因此重点谈一下读月刊《科学课》的点滴体会。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说明:《科学课》杂志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和我国唯一的科学课程专业刊物。任教科学的我一直坚持每年必订《科学课》刊物。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科学课》杂志不失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它是我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在刚开始接触小学科学学科时,真有点无所适从,是《科学课》杂志帮了我。


《科学课》是一份很有理、有情、有用的刊物。所谓“有理”,就是有理论色彩,像每期论坛,都邀请专家撰写有深度、有指导性、有创新的文章;所谓“有情”,在教师百花园里,推出了一批批教坛精英,尤其在“教学沙龙”里,能看到全国各地更多的一线科学教师的身影和观点;所谓“有用”,就是能够帮助教师的教,贴近教学,贴近教师。


我特别喜欢读《科学课》杂志的“卷首“,因为“卷首”中都是小学科学界专家、学者们高瞻远瞩的观点和见解,他们的引领常常令我豁然开朗。我也喜欢“教材教法”,以为在这里有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的足迹记载。每一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学片断都是精品,都是一线科学教师经验总结。


我能从《科学课》中读到它扎根课堂、贴近教学、走近科学教育的务实姿态;读到它理论联系实际、让老师们操作借鉴与理论提升并重的内容安排;读到它科学简洁的表达形式;读到它与广大一线教师畅通交流、心手相连的和谐关系。


读《科学课》的同时,《科学课》也为我帮了不少忙。记得今年3月份区里准备搞“全区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局里决定让我讲一节示范课,课题确定为《液体的热胀冷缩》,这节课当初让我非常困惑。初次接触教材,在学校试讲下来并不是很不成功。一方面学校实验材料不配备,另一方面教材的衔接性差,使我很是苦恼。正好《科学课》杂志就刊登了这堂课的教学实录,我正好能用上。通过借鉴,使我在全区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会上的那节公开课讲得比较成功,受到了全区科学教师的一致好评。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我的教学工作中还很多。


我喜欢《科学课》杂志,它是我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我热爱《科学课》杂志,它是我开展教研的指路明灯;我钟情《科学课》杂志,它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受到《科学课》的启迪,于是我开始关注教学研究,立志要做一名“科研型”小学科学教师。工作中,注重将自己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试着将它们写成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一些文字终于刊登在一些国家级、省级的刊物上。


2009年3月,我撰写的《对<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文刊登于国家级刊物《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2009第3期。


2009年9月,我撰写的《制作简易水的循环演示仪》刊登在国家级刊物《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2009第9期;


2009年9月,撰写的《关注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四点对策”》刊登在《科学课》杂志2009第9期。


2010年4月,撰写的《<自制小乐器>课堂实录与评析》刊登在《科学课》杂志2010第4期。


2010年5月,撰写的《仪器室的管理与使用》刊登在《科学课》杂志2010第5期。


2010年5月,我撰写的《物体颜色与吸热演示器》刊登在国家级刊物《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2010第5期;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的终点。”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成才”。通过读书,使我的教师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分享 转发
TOP
2#

王老师好厉害啊,产出很多啊。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3#

王老师真的个好老师啊!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

在探索博客中见到了最火的火柴盒。希望王老师的光辉把我们论坛的激情燃得更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