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整 册 教 材 简 析
一、情况分析
《科学》六年级下册有“微小世界”、“ 物质的变化”、“ 宇宙”、“ 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的主要目标
1、“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2、“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3、“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3、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教 学 计 划 进 度 表
周次
日期起止
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
课时
第1周至第4周
2月11日
至3月8日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微小世界和我们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
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1、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2、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3、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4、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5、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6、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7、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8、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9
第5周至第8周
3月9日
至4月5日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1、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2、学习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3、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4、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5、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6、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7、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8、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
9、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10、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9周至第12周
4月6日
至5月3日
第三单元 宇宙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2、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3、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4、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5、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1、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做出假设。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并对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让模型更具解释力有所认识。
4、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探究天文现象或事物的成因。
5、用合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如画简图、示意图、结构图或做实物模型
第13周至第17周
5月4日
至6月7日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3、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5、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6、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7、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8、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1、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种类。
2、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的活动。
3、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设计物品的重新使用。
4、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活动。
5、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6、做污水净化实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第18周
6月8日至6月14日
复习回顾
评价总结
1、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对科学探究态度和精神
3、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对实验获得的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得出恰当的结论。能否提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问题。
4、通过展示作品、介绍作品,师生共同评价。评价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小组实验
调查报告
期末总评
3
陈建秋
武文勋
本资源版块全有,感谢辛苦编写的各位老师,欢迎全国小学科学的同行们光临使用。
我喜欢,正好今年凑巧要教毕业班,谢谢啦
很好的计划,借鉴了。
能编出这么详细的计划,肯定花了不少精力!楼主辛苦了!
武装警察
我们的教材不同啊,是江苏教育出版社.
王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