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2015小飞侠芬芬的教研经历 [复制链接]

1#

记2015小飞侠芬芬的教研经历

 

在进步中收获成长


——绍兴市越城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之《点亮小灯泡》评课稿


    2014年1月9日,马山镇中心小学三楼会议室座无虚席,越城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在此举行,袍江小学袁文娇老师上了一堂展示课《点亮小灯泡》。本人有幸作为点评者在越城区小学科学众多同仁面前谈谈对这堂课的理解与建议。下面是本人在活动中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整堂课学生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从不懂电路连接到学会点亮小灯泡的学习过程,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学设计精妙,因为教师在课堂中最害怕学生失败,特别是公开课更是小心谨慎以免出错,而这节课却有意让学生体验失败,反其道而行之。学生先失败后成功,这样的体验很丰满,让学生对于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留下深刻印象。


    一、教学设计主线清晰首尾呼应。


    袁老师首先让学生在盒子中摸一摸,先摸出手电筒会亮,后摸出小灯泡不会亮,从而制造一个认知冲突,自然引导揭示课题《点亮小灯泡》。然后认识小灯泡的构造,通过画一画小灯泡,课件演示小灯泡的内部结构,让学生明白小灯泡内部是相互连接的。接着问学生点亮小灯泡还需要哪些材料,简单了解电池和导线,马上让学生第一次尝试点亮小灯泡,三分钟内只有一组学生亮,通过黑板上模拟板贴展示小灯泡和电池,导线用粉笔画替代连接,分析亮与不亮的原因,让学生明白断路、短路不会让,只有通路会亮。让学生第二次尝试点亮小灯泡,每组都成功。最后揭秘手电筒会亮的秘密是因为内部的通路连接,首尾呼应。爱因斯坦发明电灯不容易,在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渗透中结束课堂。教学设计主线清晰,过渡自然流畅。


    二、教学环节充分暴露学生问题。


    学生第一次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连接电路的做法是,电池——导线——小灯泡,单线连接,没有形成回路和通路,只有一组点亮小灯泡,暴露了学生不懂电路连接和对电路连接的元认知。袁老师再通过板书张贴学生的连接方式,更加充分暴露学生电路连接的问题,让学生的问题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不在只是小组内的问题,问题也能共享,当然成功连接的小组也和全班学生分享小组的成功。再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小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顺势而为,学生接受通路、短路、断路的知识水到渠成。最后通过第二次尝试点亮小灯泡,让学生经历成功的体验,充分体会点亮的喜悦。根据学生的问题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三、教学过程巧妙利用课堂生成。


    在学生认识小灯泡内部构造的过程中,袁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并把观察到的小灯泡画下来,完成后请学生讲解交流所画的小灯泡,袁老师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小灯泡画作,还非常客气地借用学生的画作进行教学,巧妙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非常明显。学生对于自己的画作有亲切感和熟悉感,这样的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课堂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袁老师的教学评价语言,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教学过程中袁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有不少及时的跟进评价。虽然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袁老师的教学评价语言有点火候不够。比如在只有一组点亮小灯泡的情况下,对于成功的小组,袁老师只是让他们小组内鼓励评价,没有全班鼓励,好像不足。最后全班同学都点亮了小灯泡也是值得表扬的,不过袁老师的表扬力度还是不够。


    这堂课不能说是完美的,但袁老师展现给大家的课堂教学技能进步神速,在进步中收获成长是有价值的!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只要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收获,它就有意义!


基于儿童学习的特点开展教学


    2015年1月15日的网络研修,我又参与了,很早就像敲击键盘,留下自己对研修的点滴感悟。感谢邵校长的分享,还要感谢一些科学同仁一直以来地默默付出,这样的研修让我更加热爱我的职业,热爱科学学科。每次我都会感动于每月研修与科学同仁的热闹相遇,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众多科学人的一员,我不孤单,喜欢这样的氛围,没有压力,自由发言,观点碰撞,精彩纷呈。


    本次研修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观点:即基于儿童特点的教学。基于儿童特点的教学是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教学。


    但脑子中不禁有些疑问,儿童学习有哪些特点?所以不停地在度娘上搜索,儿童学习的特点。找到一些有用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一般来说,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人自从降生以后不久,就能建立条件反射,改变个别行为。在人一生的整个生活过程和实践中,也不断地在积累知识经验,改变思想行为,所有这些,都包含着学习的意义在内。狭义的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并引起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结构的变革。作为特殊的认知或认识活动的学习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


    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


    在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他们往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这一阶段,较迅速而直接地把从人类极为丰富的知识宝藏中提炼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这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的特殊本质。


    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因此,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教主要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根据社会的需要传授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着教师的教授活动的制约。


    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在学校里,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学习策略的问题。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或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学习策略受制于学生本人,它干预学习环节,提高认识技能,调控学习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主体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同时,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会学习包含着学生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因此学生的学习策略是造成其学习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此外,学习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选择、使用、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动。学习策略实施的过程也是实行决策的过程。


    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或认知活动,一种思维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4.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动机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主要是需要及其表现形态,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其次是情感因素等,除此之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二者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动力。学习动机的激发,其诱因可能来自学习活动的本身获得的满足,也可以来自学习之外所获得的间接满足,前者称为学习的内部动机,后者称为学习的外在动机。


    5.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和人类一般认识过程是一致的,是人类认识活动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阶段,但是,这种学习过程与一般认知或认识过程又是有区别的,是一般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了解儿童学习的特点,我还需要涉及一些理论书籍,最后能转化为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特点,就是我们所需。


    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懂学生、理解学生的科学老师,尊重学生的科学学习特点来教学,需要我不断摸索与探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20 13:27:3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评课不错!记录教研经历,展示专业成长,希望坚持不懈地共享观点,去争取2015年的优秀会员。
TOP
3#

在进步中收获成长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

谢谢喻老师鼓励!斗志油量满格!
TOP
5#

不错,学习了。


 


如果能看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就更好了。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6#

 加油,这里整理存储自己的资料也是很好的。
一直努力中……
TOP
7#

是的,这里存储超大
TOP
8#

评课稿写得很好,对上课老师帮助很大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9#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过程即学习!
TOP
10#

谢谢夸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