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如何实现高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复制链接]

1#

浅谈如何实现高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浅谈如何实现高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曹文佳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基本特点是利用具体直观的实验操作活动进行形象、简单的说明,揭示小学科学课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各种科学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关系,使学生能利用小学科学语言对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所以实现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才能实现高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呢?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我且从实验前、中、后三个环节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字:高效 实现 科学实验教学 



一、实验课前的准备


(一)准备充足的材料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做好了充足的“粮草”准备,才能打一场胜仗。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也是一样的,实验教学前教师一定要事先对材料动手研究,对研究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提供一定数量、种类、能展开有效性探究活动的材料,为学生探究实验的有效进行准备充分的材料资源保障。


而对于如何准备材料,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器材配备虽然已考虑到各个方面,但对于某些实验来说器材仍然是不够的。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一切能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资源都可以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如学校内的图书馆、食堂、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的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家中的生活用品、生产用具等家庭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在教授《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寻找淀粉的踪迹”这一教学环节时,需提供食材很多且最好是新鲜的,这时我充分利用了学校的食堂资源,从食堂中获得了所需的土豆、鸡肉青菜等十余种食材。又如在教授《油菜花开了》这课,我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菜园中,实地观察了油菜,并带回油菜花进行解剖实验,学生兴致高昂,且培养了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设置激发兴趣的导入


一堂课上导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学生只有在好奇心驱使下才能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可运用设置问题、小游戏、故事、现代化工具进行模拟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去感受,引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时,我设置了“蒙眼尝生、熟苹果,生、熟青豆”的环节,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尝的同学认真辨别,看的同学也跟着一块乐,后面的实验教学就顺理成章的往下进行了。


(三)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可在实验教学前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前让学生分析实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实验方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对于实现高效的科学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如学生不经历这个过程,没有针对提出问题做出预测或假设,就开始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了,那么这种不经过思考之后开始的实验往往会得不到结论,亦或是得到错误的结论。


同时在实验前提供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材料,这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教学《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时,除了教材上的材料,还为学生准备其他材料,供学生选择,然后让学生研究这些液体是否溶解于水、液体之间是否互相溶解,学生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新的问题,如:油不溶于水而溶于洗洁精,这就是生活中如何洗涤油质衣物的原理。从而促进学生探究的创造性发展。


二、实验中的措施


(一)材料的提供要注意有序性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如果在确定实验内容后就把所有的材料全部一股脑发给学生,会很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从而降低实验的效率。实验教学所涉及的环节大多是分层次、逐步提出的,所以实验材料的提供时机应该随教学进度依次出现,每组材料的呈现要有极强的先后逻辑顺序。 


分阶段、适时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而且能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从而在无形中调控课堂教学秩序,避免学生随意操作,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二)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


实验教学中,我们应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交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时可以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经验分享,也可以对于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甚至争论,这些都能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通过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例如:在造一艘小船》教学中,学生就能通过合作交流设计、制作能浮着的小船。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沉浸在与同伴真诚合作的快乐之中。   


(三)实验应注重对比性、规范性


小学科学课程中绝大部分实验是对比实验,当学生进行设计、分析时应注重对比性需确保只有单一变量,对实验过程所发生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以及对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即要知道对比什么,怎样对比,对比的结果与实验过程条件的变化存在着哪些因果关系。


科学实验同样注重规范性,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操作的规范化程度往往决定着实验成功的系数,关系着能否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典型最真实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思维活动顺利地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例如,在教学《温度与气温》时,教师要正确的如何规范使用温度计,否则学生随意操作,会使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精力容易分散,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造成学生科学创新能力提高。而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课堂,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觉,以鲜明色彩,优美的图案.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再现了客观事物,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加到课堂中来,达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例如,在讲授《太阳系》这课时,教材中的资料有限,引不起学生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视频或图片教学,声、色、画、文并茂,就能高效激发学习情趣。让学生欣赏到壮丽而遥远、神秘的太阳系美景,这种方法可以弥补课堂上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


同时,有些实验在课堂上是无法完全展现的,这时多媒体教学能针对于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的弊端和不足进行补充。例如《证明地球在自转》中的“傅科摆”实验,在课堂上就无法实现,光看资料是抽象的、枯燥的,利用视频加快播放手段就能使学生看到“偏转”,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验后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的时间多了,活动量也足了。但如果我们把精力过多地放到活动体验上,而不考虑到活动后的思考。那么这样的课堂是很热热闹闹,可在一番热闹过后,学生的头脑里却依然一片空白,到总结时往往只有干巴巴的几条,收获无几,其知识和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这样实验教学的效率将大打折扣。科学实验教学不仅为了解决问题,而要引发更多的思考。“动手做”之后我们更应强调“动脑思”。因为真正的探究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头脑里。“动手”之后“深思”才能保障实验教学的高效。


当然,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只是冰山一角,我还需不断地努力钻研,虚心学习,进一步探究,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优化处理》 陈梅娟 


《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科学创造的乐园》  刘国娟  王继忠


《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 路培琦 曾宝俊 《小学自然教学》2002年第六期

分享 转发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2#

很有思考,特别是:材料的提供要注意有序性、实验应注重对比性,值得细读体会!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3#

谢谢你的三篇论文
TOP
4#

实验课堂除了实验操作,实验前的预设,实验后的研讨,教学后的思考,都是小学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科学课堂上演绎和模仿科学家的基本研究过程,这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