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贴】如何避免科学课堂失控 [复制链接]

1#

【转贴】如何避免科学课堂失控

【转贴】如何避免科学课堂失控



(转张元喜老师的文稿)



 



一、强调探究的目的和方法



    学生在没有明确研究目的之前的动手,就是盲目的动手!探究是儿童的一种本能,但是小学生的探究多是随兴所致,计划性不强。一项探究活动,究竟要探究什么?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探究?探究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这也是教师要重点加以指导的。另外,最好是师生共同协商交流,明确该项探究活动对于他们的后续学习有什么样的意义。



例如:教学《怎样加快溶解》,应该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是只改变一项条件的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溶解的快慢有什么不同?这其实是几组真正的对比实验,既然要“对比”,就要强调其他条件的“公平”如:比较冷水和热水溶解糖块的快慢,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两杯水的温度,而水必须一样多,糖块必须一样大小,糖块应该是同一种类的,还必须注意两块糖要同时分别放入两杯水,……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之前会请几名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复述探究活动的目的和方法,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二、制定必要的规则



    有规则才有自由。探究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就像母鸭带着一群小鸭在河里找食,小鸭有一定的自由,但它必须随时注意母鸭和鸭群的位置,发现自己远离鸭群时,要及时赶上,这是它必须遵循的规则,小然,就可能掉队和迷路。探究活动中的学生也必须遵循一些规则。



    1.倾听的规则



    小学生一般都习惯于听老师的讲述,却不习惯倾听同学的发言小组内的交流,有时会出现几个同学相互插嘴、各不相让的情况。人人抢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却没有注意别人在说些什么。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倾听的习惯,如:随时请学生复述前一位学生的发言,对复述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2.“停”的规则



    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现实情况之一就是“大班额”,许多班级的学生数超过50人,这一前提下的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活动,很容易出现学习进度、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作为教师,既要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个有趣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探究,还要及时地把教学活动转到有待学习的新内客上。“叫停”就成了一种必要的调控手段,教师示意“停下来”时,学生必须做到停止讨论、交流,不再去碰触实验器材。最好是形成一个习惯,老师“叫停”时,学生即把实验材料放到实验桌中间(学生不易碰触到的地方),或者,用一个大罩子把实验器材罩起来,以减少实验材料对后续学习的干扰。



    3.及时记录的规则



    及时记录是对探究活动成果的积累、记录的过程,又能强化学生对探究目的的认识。记录要及时,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因此,要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及时记录的习惯。当然,相对动手活动来说,记录显得有一点枯燥,有些发现,学生心里明白,却找不到合适的语句来表达,教师要尽量使记录变的简易。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请学生在记录表上画五角星,大的发现画大星星,小的发现画小星星,在星星旁边注几个关键词,只要看到自己画的星星能够想起记录的内客就可以了。



 



三、注意提供材料的时间和次序



   一些优秀的科学教师上课,整堂课没有明显的维持纪律的痕迹,但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该动手时就动手,该停就停。我们常常感叹他们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呢?其实,一项秘密武器就是通过对材料的掌控来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



    笔者曾听过一堂公开课《热气球》,课前,每张实验桌上放了塑料袋、蜡烛、凹形针等,却没有火柴,因为没有火柴,上课开始,学生只稍稍注意了一下材料,就认真地听课了。活动之前,老师才把火柴分给各组,探究活动一结束,各组刚把蜡烛吹灭,老师随即就把火柴收了起来,避免了讨论交流阶段,学生再去动手活动,分散注意力。



    不少老师上《怎样加快溶解》一课都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一些小组一下子把所有的糖块倒入水杯里,或者,把所有的糖块碾碎了,使后几项对比实验无法进行。有一位老师上这一课时,每次只给学生两块糖,尽管看起来课堂上分发材料好几次,但使探究活动循序渐进,避免了不必要的混乱。



    我们常说在科学课上要提供给学尘“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要使材料有结构,不仅要注意材料的种类、材料的组合,还要考虑交给孩子们的时间和次序。



   



四、引导学生自我调控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参与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调控学习过程。要使学生有效地对探究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管,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学习小组的责任性,在学习任务的指引下,清楚自己每一步要达到的日标,并有相应的路线图。



    通过学习小组成员的合理组合,也有利于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自我调控,比如:将男生和女生的座位交*安排,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要远远高于同一性别的组别。还可以开展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对自我调控做得好的小组,教师要经常给予表扬,则全班的探究活动的效率会有明显的提高。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扮演某些角色,如小组主持人、检查员,也可以让学生憧憬末来的角色,如科学家,让学生明确这些角色的行为特点。一旦学生以这些角色自居,他们就会像角色所期待的那样去投入探究活动。



    由于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差异,以及学习材料的丰富性,使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因而强调对探究活动的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探究活动也不能过于强化教学控制,如果处处干预,把学生管得很死,就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样的话,探究学习也就有名无实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6 22:19:4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学习了,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可以是调控的一种好方法,比如语气的抑扬顿挫。

科学人生,人生科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