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0年全国小学科学年会说课和点评 [复制链接]

1#

2010年全国小学科学年会说课和点评

 

 


基于教学实际的展示进行对话。


首先上课教师做简短说明,包括课内课外的想法。


 


上课老师说课。


 


黄贤群:教学目标阐述。在具体事务和词汇之间搭起一个桥梁。三维目标的贯彻,怎样有机的融合,怎样将科学概念进行内化,这一点比较欠缺。教学评价也体现得不充足。语言不够精炼。


喻伯军:为什么选这一课?(教材中有这一课,其次是这两个概念比较容易混在一起。)把这个铺开,为音乐做铺垫。这节课比较难上,难把握。振幅和频率不适合四年级孩子——所以进行调整。四个杯子的实验有争论,尺子的效果很不好。既然老师都分不清楚,那学生更难了,所以砍掉这些。目标:怎样深入浅出的把这个东西说明白?怎样把想法变成现实?回避振幅和频率,得出孩子认识基础上的认识。强弱进行简单体验,重点放在高低上,因为这个最难。学生只有在音阶中才能知道这一点,因此,我用这个作为标准。同时提供铝片琴和口琴,来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孩子是喜欢这节课。重视习惯和纪律:重视记录本,这点挺重要的。尝试长时间的观察,长时间的汇报活动。这样不会打断学生的探究思维,在这个期间教师的指导很重要的。


感觉——理念和实践有差距。对学生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学生记录的习惯也有差距。四人合作还没有形成。


曾宝俊:上课两个目的——建立和摧毁。有证明和证伪。我这节课就是证伪。为什么选这一课?对权威的挑战,对经验的反思?为什么这么上?科学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科学不仅仅是眼见为实,还有很多的逻辑推理。


李霞:从事科学20年。一直在前怎样带领孩子亲近科学?有愿望去学科学用科学。初衷:遗传变异,课程有设计。小学阶段要让孩子认识到怎样的层面,比较适切。教学活动如果是比较适切的话,孩子们建立的科学概念就会比较容易的。


 


 


数据和科学兴趣之间怎么对待,面对四年级的孩子,你更倾向于哪方面?


振幅和频率——省略,变成观察现象,在现象中找规律。关于孩子的探究,不能每一节课面面俱到,这样上起课来,会更难。兴趣跟年级有关:低段兴趣偏重,高段侧重于理性思维。


 


 


章鼎儿


 


一句话: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共同之处:


1、四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成熟的课堂魅力。语言、语速、语态、活动组织。给人很美的感觉。进退自如,左右逢源。


2、研究型的,专家型。各自富有成效的四节课。黄老师的(材料)。板书和投影的关系,肯定经过研究的。这里头有讲究的。声音变化这一课: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主题都进行的研究。时间分配——一直呼吁,活动要走向科学探究活动,一定要比较长的时间。一节课要有一个主要的活动,19分钟的主要活动。兴趣和年级的问题——34分钟的时候,学生的反应,孩子脱口而出的,说明记录有可能出错了。记录是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


 


路培奇老师:喻伯军声音的课:观察记录被普遍重视。有设计但缺指导。假如多说几句:哪个琴板音高,哪个琴板音低?否则,太抽象,孩子不会记。我们该指导就得指导,假如给指导会更好一点。


非常关注孩子的发言。很多时候,老师对孩子的说法不做处理。


用动作表达声音——敲话筒,很关注孩子,在干预孩子。


教学机智:敲铝板琴的时候,故意不让孩子看到,这是双包袱。这一点很巧妙。心里装着孩子,才不会死记教案和教材。


改进的地方:簧片簧不会写,为什么不直接在黑板上写?遇到了孩子需要了,就给帮助。小提琴的文章没有做足,很可惜,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能把大量、整的时间舍得给学生,当然,你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和时间。


关于黄老师的课:第三个环节——观察周围的物体。不是凭观察,凭的是记住脑子中的已有经验。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内容。上完这节课,孩子的原有认识提高了多少,我们的40中不能浪费。总得对他的能力水品要有所提升。


曾宝俊:马失前蹄。要把上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要写在教案上。今后上课,日常的课在细节上也要考虑的细一点。总体思想给予肯定,但这节课算不成功。


李霞的课:总体感觉很轻松,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任务。没有看到刻意强加给孩子一些什么。孩子们心平气和的,很安静的在做研究。


 


章老师:


喻伯军的课:是观察你获得的信息的记录,然后是基于信息进一步加工之后的记录,而今天孩子是跳过了第一层面。平时我们很多课都犯了这个毛病,往往很多都是得到一个结果,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来的。


曾宝俊的课:更加显性,目标内容都具有探索性。强调教师要参与教材的探索。很多科学家的名称,这就是巧合。不是说科学家名称越多越像科学课。今天我们孩子的科学课应该是他们身边的科学课。


李霞的课:层次把握的很不错。对孩子关注自己,产生积极意义的课,会对我们的教材有促进作用。

分享 转发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2#

看来上课老师的自我介绍,也看了专家的评课,非常有意思。
TOP
3#

专家评专家,这个评课很有看头。大长见识。谢谢海风。

TOP
4#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喻老师上声音的变化这一课时,也把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改变,没有采用“水杯”这一经典的实验。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喻老师讲到的“有争议”以外,其次把水倒来倒去,既会影响桌面的干燥,同时要得出正确的结论也需要化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不用它来做实验比较好。另外我想到,小学科学课本中,还可以设计一些“课外探究”的栏目及内容,像“水杯”作为学生课外探究的课题,还是不错的。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5#

以下是引用海风在2010-11-17 17:24:00的发言:
 

 








 


章老师:


喻伯军的课:是观察你获得的信息的记录,然后是基于信息进一步加工之后的记录,而今天孩子是跳过了第一层面。平时我们很多课都犯了这个毛病,往往很多都是得到一个结果,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喻老师也去展示的?真想一睹风采!!
TOP
6#

这些都是我们科学界的绝顶高手啊,真遗憾没能机会现场聆听啊!
离目标远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还在努力着!虽然我们才刚刚起步…… “成功之路,紫薇起步” 浙江省缙云县紫薇小学 陈志强
TOP
7#

这些顶尖的高手要是在平常也能上上课该多好啊!


全国年会去的都是专家啊,一线教师少啊。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8#

网络就是好,能够弥补不能去现场聆听的遗憾。

TOP
9#

以下是引用草帽呀呀在2010-11-17 20:58:00的发言:

这些顶尖的高手要是在平常也能上上课该多好啊!


全国年会去的都是专家啊,一线教师少啊。


他们专家都是研究型的,一线老师是机械工作型的。要专家研究出来的方法大批量地在全国各地铺开使用。哈哈!

TOP
10#

    应该说,希望专家们能研究出,更能适应一线教师的课堂模式,那才比较好!
宁波市北仑区灵山书院  王奇尔 QQ:23426132
TOP
11#

课堂实录,说课,评课的有机结合,帮助了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这些课的思想内涵
TOP
12#

专家评专家,这样的场面精彩啊!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3#

如果结合录像进行消化,会更好。
TOP
14#

好好学习这次年会的资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