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0年全国小学科学年会展示课《食物链》教学记录 [复制链接]

1#

2010年全国小学科学年会展示课《食物链》教学记录

 

课题:食物链


执教:北京  彭香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课前,老师为每位同学在桌上放了一个姓名的标志牌(桌签),这样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亲切的直呼其名,缩短了这种借班上课的师生距离。


830:今天要研究什么?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要在资料中梳理。


老师给你的资料不是现在的事,是20世纪50年代,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得事?


1950年左右到现在大概有多久?50


831:看:要看明白这其中发生什么事?有谁在参与?1分钟时间。


投影不清楚,老师把“除麻雀”历史事件给学生读一读。


学生交流讨论:


833:这事一般发生在哪?田野


这里边主要有什么角色?麻雀是主要角色。——接着说。还有农民伯伯。——后面同学说。还有害虫——害虫是一种虫子对吧。请最后的同学说。还有粮食——可以理解成什么农作物吧,我们南方可以


836:谁不是农田里生存的生物?虫不是。虫也是的,农民伯伯不是。谁见过田野里的虫子。


837:了解这样的事,你有什么什么想法?


麻雀爱吃很多虫子,去田里吃了几粒米,被农民伯伯误认。


我觉得麻雀吃虫,农民伯伯把它杀了,没有麻雀吃虫子,稻子就被虫子吃了


麻雀只是吃了稻谷上的虫子,却被农民伯伯误认。


839:好像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麻雀吃虫子,然后虫子吃稻谷。构成了食物链。


它们之间有吃的关系,是怎样构成这样的关系?


选择你自己方便的方式,用箭头或画的方式把它写清楚,为了方便,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好这些小图,两位一起合作。


843:分组开始活动,可以用你的铅笔帮助你完成这件事。


844:可以把你们做的展示给大家看吗?没做完的快一点,可以先不要胶棒。


麻雀吃虫,虫吃稻谷。


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我认为也是麻雀吃虫,虫吃稻谷。


846:你们都是


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我也把我的想法像你这样做。师展示在黑板上自己的做法。评价一下我们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看一看


有什么想法?没想法,就是咱们的想法都一样。


搞反了,老师搞反了。


怎么搞反了?得表达出来呀


咱们之间谁对谁错?都对。


这么一摆,


849:早餐吃什么?为什么吃早餐。


麻雀吃水稻也是不是为了这个原因?


老师的想法不仅仅说明了,水稻被它吃,还说明了提供给它食物营养。(把细节做精致,在这个环节中让我们看到特级教师的独特之处)


你觉得我跟你的想法一样吗?


851:如果用箭头充分表达这样的关系,你能修正一下你们刚才做的事吗?这时候你可以用胶棒了,快速完成。


854:汇报。


一起看一看,刚才你那个事件的解释。关于这个的解释有补充吗?没有


855:在生活中还有好多相类似的环境,有更多不同的生物,它们之间有没有这样吃食物之间的关系,你们能不能也把他梳理出来。老师跟你准备了另外一组材料。


记录单要合理布局,两人一组进行合作。


902: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一致吗?


水认识鸬鹚这种动物?老师抱歉了,我以为南方的孩子都知道。


老鹰吃兔子,兔子吃草


按序列要求,是不是从左到右?


两种想法你是怎么想的?


你在这想到了,它们吃这些是为了什么?谁给谁能量。


906:我们看到的现象总是干扰我们,有多少同学想法跟第一种想法一样的举手?第二种的举手。


907:谁能说说这里头的箭头包涵什么关系?怎样表达。等下做一个修正。


这种联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课件要求小声议论一下。


它们的开头都是植物,后面的结尾都是动物。


都是获取营养。


师小结。


别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它们都是弱肉强食。


从哪看出来的?


还有一个共同点是:不能轮回的,因为水稻不能吃麻雀


913


小结得出:生产者和消费者。


小麻雀还可能被谁吃掉。


自然界中就是因为这样的食物关系,建立这样的食物链关系。


914


现在你对刚才的那件事件有什么新看法?(依然没有新想法)


如果把鹰杀了


你觉得农民伯伯是不懂什么道理把麻雀杀?


不懂的杀害一个,就会影响另一个动物,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这是农民伯伯没想到,今天你想到了吗?


 


老师还给你提供很多小动物,它们之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你想用什么方式进行表达?这种表达说明了。


表达完了,你有自己的哪些新想法,用文字把它写下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8 15:02:34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2#

收藏了!谢谢整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