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做框架的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2018.11.5第三节课,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做框架》《做框架》的内容是六年级第二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承接了前面抵抗弯曲和拱形内容的新的一种结构。这与生活中的很多建筑结构是相通的,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学们对于这课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兴趣的。
课前让孩子们准备了一些橡皮筋。对于橡皮筋的选择我认为圆形的小圈和大圈搭配比较合适。在课堂中话费五六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解,然后让孩子们动手搭框架。原本设定是二人一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有些同学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后来又改为三人一组,勉强在规定的时间(20分钟内)完成。一个组搭一个框架必定会有学生空在那里无事可做。三个人和四个人一个组最为合适。
     框架搭建成功后,让孩子们上来说说搭建的理念,有多少个三角形,能够承受多少本书。一开始同学们不敢说,后来慢慢的发现他们其实也挺厉害的。我不用多讲,讲的比我还好。尝试着上课不用举手,有想法直接站起来说的模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1811060808482.jpg (, 下载次数:0)

(2018/11/6 8:25:25 上传)

微信图片_201811060808482.jpg

最后编辑小铁钉 最后编辑于 2018-11-06 08:25:25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建议用生日蛋糕包装上用的礼品包装绳来做框架(具体商品名字忘了,其实就是一种可塑性比较强的有点类似金属的绳子),学生操作更容易些。
TOP
3#

看似简单的一个框架,却有大文章可做。如果各小组做好以后,再来一次耐压测试比赛,效果一定会更好。
TOP
4#

我建议用生日蛋糕包装上用的礼品包装绳来做框架(具体商品名字忘了,其实就是一种可塑性比较强的有点类似金属的绳子),学生操作更容易些。
凡言 发表于 2018/11/6 8:50:20
我们学校里做丝带绣的绳子很好用,绑起来很快
TOP
5#

一个立方体框架,最少加两根斜杠就可以保证立方形框架的稳定性,这个原理还挺有意思的。
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我今年没有让学生整体搭建立方体框架。
十字牛筋缠绕法还是有点难度的,就用了最简单的方案,搭一个三角形和正方形,体验他们的稳定性,分析其原因。
然后正方形中加一根斜杠,再体验器稳定性,再分析其原因,这样一来体验与实践,思考和分析并存,已经可以领会其内在原理了。
关于竹棒其实还是不够牢固的,重复利用率也不高,所以将食堂用过的旧筷子进行长短切割,这样搭框架材料就可以反复使用了,值得一试!
TOP
6#

科学课除了动手做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其实基于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的科学思考和分析,还是很有价值的,动手动脑的结合科学学习才会更有意义。
TOP
7#

一般情况,一节课都难搭好,我也是和亚军的做法一样。
TOP
8#

我是布置课外完成,带到学校。下节课用5-10分钟比赛承重。完成率三分之一不到。
TOP
9#

这个做框架,亲自实践非常重要,为理解理论增加说服力。
TOP
10#

做框架,皮筋捆绑比较耗时,我是课前做好基本框架,课上研究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后,再让学生增加木棒的形式进行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